《“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第二十九期:时代重任与多元外语人才的创新培养
本期主题:
时代重任与多元外语人才的创新培养
主持人:王俊菊
主持人:王俊菊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词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领导力出现洲际式转移。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亟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价值引领,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亟需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这样的时代背景赋予外语教育以新使命和新担当,亟需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能担当时代重任的外语人才。为此,本期论坛特邀五位专家就外语人才的多元创新培养各抒己见,思考并讨论外语教育的时代担当。
新时期外交人才的培养
外交学院 孙吉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不断创新,日益彰显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这些变化为新时期中国外交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各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更加兼顾外语能力、专业知识结构、基本功和综合能力以及中国意识与全球视野等多方面的平衡。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秩序不断演变,国际格局不断调整,世界面临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客观上使中国外交的运行环境更加复杂。而中国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新型国际关系,日益成为影响世界的稳定力量与塑造力量。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努力承担大国责任,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环境、公共卫生等全球性问题与挑战,不仅需要参与日益增多的具体治理活动,还需要参与治理规则制定、治理议程设置、治理机构创设等全球治理的重要环节。中国积极介入世界难点和热点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与此同时,世界对中国的期待日益增多,面对诸多全球性问题,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外交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需要紧紧围绕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不仅要进一步服务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稳定的国际环境;也要紧紧围绕维持和服务国内稳定这个大局。中国外交面临的海外利益保护任务与日剧增,复杂程度加大,已经与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以上这些变化体现出中国外交向大国外交和强国外交转变的多个方面。这些对外交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外交能力的很多方面会具体在外交人员身上体现出来。未来在外交人才培养方面,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平衡。
一是外语能力和与语种的平衡。外语能力既体现在国家层面,也体现在个人层面。就个人而言,目前中国的大多数学生掌握一门外语,而有些国家可以达到两门甚至更多。一些国家对外交官的外语能力有更高要求,要求每人至少掌握三门外语,而中国学生对非通用语的掌握有限。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以及中国与世界互动的加深,中国对非通用语人才的需求还会持续增加,培养多语种人才以及能够同时运用通用语和非通用语的外语人才是未来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二是外语与其他专业之间的平衡。外语专业的学生走上外交外事工作岗位后,越来越需要承担政治、经济、贸易、文化、教育、科技、法律等多领域工作,仅仅学好外语已经不能满足外交工作需要。当前,随着全球性问题和世界性议题的日益增多和日趋复杂,各国外交人员所面对的任务和日常工作也在不断变化,对于处于转型中的中国外交更是如此。例如,过去国际金融在外交领域并不重要,而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成为一个极其关键的领域,相关外交人员就需要具备专业素养。与此类似,无论是气候变化、网络安全、海洋治理,还是人工智能都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打下一些其他领域的专业基础就十分必要。
三是中国意识与全球视野的平衡。外语是对外交往的最基本媒介,但是外语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学好外语,了解世界,更要树立中国意识,了解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清楚中国国情、中国传统、中国立场和中国政策。这些也是外交人员走向世界必备的基础。长期以来,外语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属性和专业学习重点,经常会忽视对汉语和对中国相关内容的系统学习,各院校在课程设置以及具体教学环节需要进行针对性调整和加强。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既懂中国又懂世界的专门人才。
四是基本功和综合能力的平衡。随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推进,中国外交的工作量与日剧增,工作性质日益复杂多元。这些对外交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需要具备传统的政治基本功、专业基本功、语言基本功、交流基本功、信息技术基本功以及调研能力、办案能力、礼宾能力、谈判能力和创新能力外,国际交往能力、平衡协调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应变能力、抗压能力等也日益重要。随着社交平台的广泛应用,如何应对新媒体等公共外交能力也成为一种新能力。外交人员这些具体能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执行力和政策效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提升这些能力的路径和方法。
五是各领域专业人才培养的平衡。未来中国需要更多全球治理人才、国际组织人才以及专业领域人才,以满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人才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全球治理人才时专门强调,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这些实际涉及到人才培养的多个方面,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培养,有时甚至需要多个学科、多个领域共同努力。
外语学科创新人才培养:
底色、本色和成色
北京外国语大学 张莲
“外语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是当下外语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亦是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如果以“外语学科创新人才”为关键词在百度网页和中国知网总库检索,分别有近亿条和数百条相关结果。这告诉我们,“外语学科创新人才”是一个典型的旧案,经常引起讨论,却没有定论。在当前国际格局和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被提高到了民族复兴、国运兴衰的高度。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在此重要历史节点,需要从新的视角进一步探讨外语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
首要问题是描述或解释外语学科创新人才的“样貌”。比如他们应该或可能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能力、行为模式和价值观或品格,拥有什么样的区别性特质等。创新人才是具备创新能力或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人。综览相关文献发现,创新能力不是一种孤立的神秘能力,而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与人的其他素质密切相关,建立在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基础上的特殊能力,具有综合性、探究性和独创性特点。创新人才应该是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批评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笔者结合人才培养经验,尝试用三色一体,即底色、本色和成色来描述外语学科创新人才的特质和品质。
一、底色。所谓底色也称基色,是打底的颜色。什么是外语学科创新人才的底色?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信念坚定、修齐治平的理想,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担当和执着,无疑是这种底色的关键成分。在中国快速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进程中,这种底色又更鲜明地体现为将个人专业发展与国家更广泛、深刻参与全球治理能力提升的需求有机融合,理解并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认同并能够承担对外沟通交流、国家形象塑造、提高中国故事和经验的国际可理解度,助力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内的互通、互鉴和共荣。在学科教育和人才培养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明确立德树人是基本的价值导向,融合外语学科、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于一体,既要牢记在价值引领中凝聚专业底蕴,又不忘在知识传播中凸显价值导向,促成两者间的“同频共振”,打好人才的底色。
二、本色。什么是外语学科创新人才的本色呢?外语能力是外语专业人才的标志性能力,相对其他学科人才具有比较优势和区别性特征,这应该是外语学科创新人才的本色。外语学科人才培养的本源性目标是帮助学习者发展外语能力,具备实现跨语言、跨文化、跨文明之间理解、交流和互鉴的基础性能力。《外国语言文学类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在“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教学“融合语言学习与知识学习,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重视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世纪90年代中末期出现的内容-语言融合式学习(CLIL)模式将外语学习和学科内容学习融合起来,为复杂意义协商、高级思维活动提供语境,有利于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研究表明,这种融合式模式为语言和思维的协同发展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具有相对优势。在人才培养实践中,既要充分了解范式变化及其背后的动因和逻辑,以利恰当抉择和使用,促成外语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也要观察本土实践、提出本土思想和方法,解释本土外语能力发展的现象和问题。两者结合,坚守本色,不拒众流,终成江海。
三、成色。成色一般指含金量。外语学科创新人才的成色当指人才的质量维度。这并不意味着底色和本色不属于人才质量的维度,相反,唯有三色合体方能表达人才质量的不同维度和层次。没有底色、本色,何谈成色?成色概念只是赋予质量一定的标度,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质量。随着中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无论是依照大逻辑还是小逻辑来确认教育目标,质量始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成色标度之高低主要体现在创新人才的培养。就外语学科人才培养的内部发展需求而言,经过几十年探索,国内外关于外语能力发展、学科素养养成都有了新的认知:仅限于语言结构或交际功能范畴的教育教学思路已经不足以培养具有质量高度的外语学科创新人才。就外部发展需求而言,新时代、新局面、新任务所表现出的复杂性、动态性、系统性则需要一批能独立思考,独当一面,有能力应对和解决问题的人才。在各个领域和语境中,面对日益复杂的跨语言、跨文化理解和交流,外语学科创新人才的区别性特质,应该是能够创造性地工作。
那么,如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提升成色,达到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度呢?当前新文科建设思路提供了很多启发,学科向内继续高质量融合,向外交叉拓展。从课程设置角度而言,外语学科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三部分的课程融合:1)聚焦理解和表达能力发展的语言知识、技能、策略类课程,如围绕语音语调、词汇语法、语篇知识、语用知识学习,听说读写译技能发展的课程,这是外语能力发展的基础核心课程。2)聚焦提升理解和表达品质,实现基于一定价值导向的得体、有效交流的课程,如围绕跨文化知识学习,跨文化意识和能力、价值、情感态度发展的课程。3)促成复杂语言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如思辨能力、创新思维和能力)融合发展的课程,如内容-语言融合式学习的课程思路。这类课程创设的学习活动和经验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语言资源丰富,二是问题导向,多视角融合交叉,三是充满心智挑战,为创新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精神的培育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关于国别和区域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牛林杰
外语学科的发展与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关系最为密切。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给我国的外语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外语学科的建设和外语人才培养的转型势在必行。
国家和社会对外语人才的要求,除了传统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外,还需要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需要深入了解语言对象国国情,需要懂中国并能够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201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明确把国别和区域研究纳入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于是,国别和区域人才成为多元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
近年来,我国学界对于国别和区域研究的重要性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形成了共识;关于国别和区域研究的概念内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在学科建设方面,不少大学已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立了国别和区域研究硕士和博士二级学科学位点。但是,目前关于外语学科国别和区域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讨论则相对不多。下面我就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国别和区域人才培养应从本科生开始抓起
从学位授予的层次来看,我国的国别和区域人才培养始于硕士研究生阶段。但鉴于国别和区域学专业研究生大多数生源来自于外语专业本科生,因此,国别和区域人才培养有必要从本科生抓起。
在本科阶段,外语专业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好外语,在课程和学分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国别和区域研究素养呢?我认为,首先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外语教学理念,克服语言教学与知识教学的脱节,努力把国别和区域学的基础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海外经历等外语教育的各个环节。其次,鼓励学生通过双学位、辅修专业、海外留学等方式,跨学科选修国际政治、国际经济、世界史、国际法等与国别和区域研究相关的课程,帮助学生初步搭建国别和区域研究的知识结构。第三,在条件成熟的外语院校,建议开设一门国别和区域研究方向的公共课,引导学生对国别区域研究的兴趣。
二、在研究生阶段实行分类和个性化培养
我国的国别和区域研究学科起步较晚,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在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报考国别和区域学专业研究生的学生有来自英语、日语、俄语、法语、德语、朝鲜语、阿拉伯语等语种的本科生,也有来自国际政治、国际经济、世界史等非外语专业的本科生。语种不同,方向各异。面对专业背景如此多样化的学生,很难制定统一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即使在招生阶段,如何确定外语考试语种?专业课如何确定命题范围等都面临困难。因此,国别和区域学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必须实行分类和个性化培养。根据国别或区域的不同可划分为若干不同的专业方向,各方向单独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在开设一定数量学位公共课的基础上实行个性化培养。
三、国别和区域研究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亟待加强
国别和区域研究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现在各高校该学科的师资队伍多为外语、国政、世界史等相关专业教师的组合体。实际上,其中很多教师是在从事原专业方向研究的同时,临时跨学科兼职参与国别和区域研究及人才培养。长期来看,这种松散的组合体难以形成真正的学科交叉融合。国别和区域研究亟需一批能够专门从事该学科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稳定的师资队伍。另外,国别和区域研究方向的教材建设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甚至尚无一本国别和区域研究的基础理论著作出版。师资队伍不足和教材建设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国别和区域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亟待改善。
多轨协同、多专融通——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浙大实践
浙江大学外语学院 李媛
当今世界,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我国提出的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高水平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组织既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参与国际事务与协调国际关系,表现全球治理责任意识的平台, 也是我国维护国家权益、展示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渠道。2016 年 9 月 27 日,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中指出, “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 了解我国国情、 具有全球视野、 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
然而,国际组织所需要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处于一种专业 “真空” 的缺位状态,一方面, 非外语学科培养的人才, 其外语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不一定能够普遍达到较高的水平; 另一方面, 外语人才语言沟通能力较强, 却又缺乏国际组织与国际事务的基础知识以及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这一人才培养问题实际上是中国专业培养模式调整滞后于市场和现实需求的产物, 是中国现处于 “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的历史时期背景下所独有的。高校如何有效培养国际组织人才是一个亟待研究的实践和学理问题。
英美发达国家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比较成熟。英国高校在教育国际化战略、跨学科组织形态、人才培养目标和全球智库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为培养和输送国际组织人才奠定了战略基础、学术基础、 路径基础和组织基础。同为亚洲国家的韩国在最近10年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一方面归因于韩国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备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工作机制和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吸引大量国际组织落户韩国也是一个重要举措。
当前中国高校对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还不成体系, 远远没有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该类人才的需求。而具有学科交叉优势的综合性大学, 更应该主动承担起推动 “全球化” “和平崛起” 国家战略实施的高等教育责任, 为国家和民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浙江大学主动服务国家战略,2015年启动国际组织精英人才培养计划。浙江大学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依托综合性高校的多学科优势及外语学院多语特色,以“专业+多语”为切入口,以“多轨并行”“多专融合”“多语同步”为实施路径,基本形成了系统、有效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体系。
(一)形成了“培养-推送”全过程、“院系/部门-基地-就业平台”一体化的顶层设计和运行机制
建设浙江大学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基地,旨在进一步深化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推送工作;牵头校级国际组织实习就业战略指导特色平台,旨在推进人才培养的“出口”工作;成立浙大多语建设工作小组,并着手多语种的课程建设。运行上形成了外语学院、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学工部、就业指导中心、国合处、基金会等校内多部门联动,经济学院、教育学院等多院系合作的运行机制,使得一系列的顶层设计和落实有了依托。
(二)形成了“多轨赋能、多专强能、多语增能”的综合性培养体系
多轨赋能即:针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通过课程体系、战略伙伴、海外名校和培训中心、国际组织前高官和外交官构成的实践导师团队,形成“学位培养、证书培养、联合培养、实践培养”的多轨道人才培养路径,给不同起点和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起跑线和跑道。
多专强能即:针对“一专多能”“一精多会”的要求,提升学生软硬实力和多专业融合能力,构建本硕博全覆盖、以专业见长、多专融合的人才储备体系。
多语增能即:针对“双语或多语”的语言要求,提高多种话语能力和多元文化沟通技能,增强国际表达能力。
(三)形成了“课堂-战略伙伴-海外高校-实践实习”一体化的资源体系
一是创设系统性核心课程体系,注重与课程思政的结合、全面推动一流课程建设,形成了一、二、三、四课堂融合的课程体系。
二是培育专业化战略合作伙伴和国际组织实习基地:与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协会世界联合会、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培训中心、联合国训练所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外交部、商务部等有紧密合作关系。
三是拓展高端海外高校合作体系:与11个国家的15所海外名校建立联合培养体系。
四是建立实践导师体系:聘请海内外30余位资深外交家、国际组织高级官员、国际问题和多边外交研究专家担任实践导师。
(四)形成了“教学、教材、队伍、学生管理”等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同步方案
一是正式设立了国际组织与国际交流二级学科硕士点,开启学科建设。
二是开展教材论著建设,启动了“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丛书。
三是探索师资队伍新模式,采用国内外双导师、理论实践双导师机制。
四是探索学生参与式共建共享。成立浙江大学学生全球治理协会、浙江大学国际组织精英人才联合会等,通过学生参与日常管理等,厚植家国情怀,历练能力品行。
多元外语人才的分层分类培养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王俊菊
“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文化“走出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本质变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时代需求已成为外语专业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与此同时,新文科建设方兴未艾,急需培养大批知中国、爱中国,能够参与全球治理、服务国家发展的专业外语人才和国际化复合型外语人才。
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外语人才的培养应坚持多元人才观,大胆创新,实施外语人才的分层分类培养。在坚守外语专业属性的同时,积极开展“新文科”背景下的专业现代化建设,构建“外语+”“+外语”的人才培养格局,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模式创新、培养路径、条件保障等方面加强宏观规划与设计,在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实践育人体系方面大胆创新,强调“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突出“人文性、专业性、国际性”,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复合、交叉、融合”和职业定向与未来发展的“创新、卓越、高端、宽广”,既保持外语专业“本色”,又凸显新文科建设的“亮点”。
第一,以传统培养模式为基础,塑造高水平通识型外语人才。该类人才的培养以外语专业的传统培养模式为基础,培养方向主要包括不同语种和专业开设的语言学、文学、文化等内容。重点突出培养目标的稳定性、基础性和全面性,强调人才的高水平、可塑性和通用性,重在通识教育和全科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等综合素养,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和吸纳知识的能力,在精通语言的同时获得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胜任多种领域的相关专业工作。
第二,创新“双学位”培养模式,培育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该类人才的培养突出培养目标的开放性、交叉性和拓展性,强调融合贯通,整合外语与新闻传播、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优势资源,面向行业培养国际传播人才、国际法律人才、国际金融人才等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例如,可以构建英语+法学、英语+国际政治、复语、商务英语、外语+辅修第二专业等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第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职业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该类人才的培养面向某些职业或特定行业,强调培养目标的动态性、灵活性、可调整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始终以市场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而适时调整,突出培养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学生经过专业训练后能够胜任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专业文本的笔译,或能够胜任商务会谈、社区事务等场合的口译工作。
第四,开设创新实验班,打造具有全球视野的创新型人才。该类人才的培养强调人才的高端性、国际性和引领性,突出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全球胜任力”,属于国际化高端外语人才。这类人才外语语言基本功扎实,全科知识广博,知识结构完善,具备创新思维,具有国际视野,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强,了解并熟悉国际事务运作规则,能参与国际交流和竞争,具备较强跨文化沟通和交际能力。因此,此类高端外语人才能在多国语言文化中游刃有余,在国际组织中胜任高级职务,出任高级外交官,服务于跨国合作企业等,完成时代重任。
为此,各类外语人才的培养应该积极落实以本为本,坚持把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之中,重视品德-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培养“通语言、知中国、晓世界、爱中国”的新时代外语人。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加深文化理解,丰富思想文化知识,实现全人教育,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提高跨文化能力和国际胜任力。同时,还应以一流本科教育为目标导向,立足一流人才培养需求,重内涵、求务实、广覆盖,推动开展系统化、纵深领域改革研究,全面推动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的创新发展。
排版:孙昱峰
审核:周和军 杜树标
2021-07期,总第29期
主编:王铭玉
副主编:田海龙 姜龙范 郭太 刘宏伟
相关链接:
第四期:学悟齐进,译研相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感悟
第七期:《“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推动后疫情时代媒体融合发展 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