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3届大梅沙论坛 | 周国平:中国的教育缺什么?(视频实录)

2016-11-29 周国平 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
↑ 点击上方“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关注我们


编者按:

第三届大梅沙中国创新论坛已于2016年11月5日顺利落幕,本届论坛有幸邀请了150余位在政、商、学界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内外演讲嘉宾与会,共举行了开幕式与主旨演讲,八场专题论坛,四场内部研讨会,两场对话,6000余人次听众现场聆听,百余名媒体朋友参与报道,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成为全国在改革创新领域最有影响的高层次交流平台。

从即日起,我们将陆续推出部分发言嘉宾的发言实录,包含视频、照片,全方位记录与回顾此次盛会,欢迎关注!


  • 现场视频实录:19:56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k0350pv8bxu



中国教育缺什么?

周国平



周国平  著名作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院



我想从一个新闻说起。今年7月,英国教育部宣布,英格兰半数小学将在数学课堂上采用中国上海模式,为此拨款4100万英镑,用于提供教科书和培训教师。事情缘起于由国际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开发的PISA(国际学生能力测试),2012年有65个国家及城市50万名15岁学生参加,上海获得数学、科学、阅读三个单项第一和总分第一,英国排名26,美国排名36。据估测,英国学生数学水平落后于上海学生三年。这个结果使英国教育部大受刺激,决心从娃娃抓起,其后选派小学数学教师到上海取经,又引进上海数学教师到英国示范教学,直至今年决定大面积推广上海模式。


这个新闻在英国和中国都引起了热议。有人认为这证明了中国基础教育的优越性,有人则不以为然。中国基础教育在知识性考试中显示的强势有目共睹,孤立起来看也肯定是一个优点,但是,如果全面衡量教育质量,这个优点是否又隐含了中国教育的严重缺点呢?我认为是这样的。


首先我要提醒人们想一个问题:为了取得这个优点,我们付出了什么代价,我们的孩子付出了什么代价?众所周知,中国的孩子是最辛苦的,从小学开始就忙于功课,早上8点到校,上一天正课,再上课后班,一般5点离校,回家还要做作业一二个小时。好不容易盼来周末,一多半家长会给孩子报各种课外班补习班。中国小学生每天弓着背背着沉重的书包上下学,书包里装着一天要对付的一大堆课本、教辅、练习本、生字本、作业本等等,这是中国每所小学门口的典型景象。一位在上海取经的英国小学校长看见了感到惊诧,指着书包问:这是什么?我想应该这样回答他:这是中国基础教育的缩影。没有时间玩,睡眠严重不足,近视率高,是中国小学生的常态。不用说,中学阶段负担更重,逐年递增,高考结束才得以喘一口气。从6岁到18岁,中国的孩子最好的年华都在为应试教育打工,为中国基础教育的骄人成绩奉献了全部童年和少年。相比之下,欧美小学生上学像玩似的,课时短,上课轻松,没有家庭作业。


我们有理由问:为了基础教育取得好成绩,牺牲掉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是否值得?用人性的尺度衡量,拥有幸福的童年,身心健康地生长,难道不是比考试成绩更重要的价值吗?现在英国引进上海模式,实际上也面临了这个问题,BBC拍摄纪录片,片名就是一个质疑:《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片中一位英国中学校长指出,上海模式是和中国式父母的价值观分不开的,而在他看来,这种价值观是成问题的。


接下来我们要着重思考的问题是:中国孩子为之付出了沉重代价的中国基础教育本身是不是真的好?已经有论者指出一个现象:中国在基础教育领域一贯强势,但为何到了学术研究领域就成了弱势?我们的中学生很会考试,为什么我们的大学生、研究生、教授很不会做研究?以数学为例,今年QS世界大学数学学科排名,英国剑桥第一,牛津第四,中国最靠前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30。重要的数学大奖例如菲尔兹奖,基本上被欧美数学家包下,华人获奖者仅丘成桐、陶哲轩二人,都是在西方受的教育。诺贝尔奖的情况也一样,我们中学阶段物理化学的基础教育也很用力,但至今没有中国自己培养的人才问鼎诺贝尔物理和化学奖。好的基础教育应该能够培养出推动学科发展的优异人才,我们有理由问:我们的基础教育真的非常好吗?基础教育和优异人才培养之间断裂的原因何在?我们对基础教育的理解是不是太狭窄了,局限于书本知识的熟练记忆和掌握,而它本来应该包含比这重要得多的一些内涵,这些内涵却被我们忽略了?


第一,人的个性和天赋是有差异的,好的教育应该尊重差异,为不同个性的发展和不同天赋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什么是好的教育?就是能够让你的天赋得到最好的发展、使你能够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教育。正是在这样的教育环境里,优异人才最能够脱颖而出。中国的基础教育显然不尊重差异,从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到测试的方法都是标准化的,像一条流水作业线在制造统一的产品。这个情况从小学就开始了,从小学开始,人的价值就被考试的分数估定了,全优生无比荣耀,差生高度自卑。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可是用分数评判人的价值本身就是极大的不平等。人的天赋不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读书种子,都适合搞学问的。有的孩子有艺术天赋,或者动手能力,或者合作和交往能力,为什么不该享有荣耀,只因为成绩不好就低人一等?就学科来说,数学好的语文未必好,反过来也一样,门门课优秀有何必要?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人今后在社会上的成就、有没有作为,和小学里的成绩毫无关联。今天的一个调皮鬼,三十年以后可能是一个马云。今天众人眼里的一个笨孩子,三十年以后可能是一个爱因斯坦。但是,在现有体制里,一个后来大有作为的人很可能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备受压抑。所以,我认为应该大大淡化学习成绩的作用,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快乐和自信。


第二,到了中学阶段,一个人的天赋会比较明确地显现了,其征兆是兴趣。以兴趣为动力和向导,进行自主学习,这是一个研究者必备的能力,具备这个能力的人一定会有作为,而这个能力是在中学阶段打下基础的。中学教育应该为基于兴趣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这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在课程设置上提供多样化选择的空间。欧美中学的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又分不同层级,选修课有丰富的选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和能力制定自己的学习菜单。数理化课程分层级十分必要,我们的中学生花在数理化学习上的时间实在是太多了,其中至少有一半人,将来的专业和工作完全用不上这些知识,因此基本上会忘光,白白花费了这么多时间。另一方面,那些爱好数理化的学生又被统一的课程拖了后腿。二是保证学生有可支配的自由时间。你要让学生培养自学能力,当然就要给他自己读书的时间,不能把他的时间都占满了。但是,除了北京十一学校之外,现在中国的中学基本上都是课程划一,课业繁重,学生既没有选课的自由,也没有自学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自主学习的能力怎么培养?这种情况导致了某种先天不足,因此即使到了大学阶段乃至研究生阶段,具备研究性自主学习能力的人也是少之又少,中国在学术研究领域落后就毫不足怪了。


第三,中国的基础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偏于知识性,强调熟练掌握课本知识,即使语文也被当作知识来传授。现在语文测试的基本模式是,一篇范文让你分析主题思想、段落大意,这句话背后什么意思,那句话背后什么意思,而且竟然有标准答案。我的文章就经常被用作中学语文的测试,有一回我朋友的上高中的孩子拿来这样一份卷子让我做,然后按照标准答案给我打分,我得了69分。我自己也看不懂我的文章了!在教学方法上则偏于灌输式,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缺乏互动讨论,老师不鼓励甚至忌讳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这种教学模式在知识性测试中自然会显示优势,但必然损害两种最重要的智力品质,即好奇心和独立思考能力。对于科学创新来说,这两种品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我还想强调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培养人文素质和公民觉悟的重要性。在这方面,法国人提供了一个范例。法国高中把哲学作为必修课已有两百年历史,按照法国教育部大纲的表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哲学又是中学毕业会考的第一门科目,只有通过了哲学会考才有资格上大学。考试的方式是围绕考题写作文,我随便举几个考题,我们对他们的哲学课就会有一个概念了。比如:所有信仰都违背理性吗?所有真相都是可证明的吗?世上是否存在任何科学无法解释的问题?或者:真理高于和平吗?如果是你,你会往广岛长崎扔原子弹吗?很显然,所有这些问题都不可能有标准答案,而哲学的意义正在于启迪独立思考。别的欧美国家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法国这样正宗的哲学课,但是鼓励独立思考是一致的教育理念。比如说,有这样一个题目:你认为谁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负有责任?你一定想象不到,这是英国小学六年级的作文题目。


总起来说,中国基础教育的缺点是:一、功课负担太重,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二、标准化的教学和测试体系,忽视个性、天赋的差异和兴趣的激励,不利于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不利于优异人才的涌现;三、偏于知识灌输,不利于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缺点和优点是相联的,要改掉这些缺点,几乎必然会损害中国基础教育的优点,即基础知识的大量和熟练掌握,中国在PISA测试中很可能就风光不再了。但是,我可以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跟英国交换一下,让他们在PISA也就是中学生考试能力的测试中得第一名,我们不妨落到第26名,而在大学数学研究能力的排名上,我们的北大清华名列第一第二,让他们的剑桥牛津名列第三十和三十之后,这样交换一下,我相信在座大概没有人不愿意吧。



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经演讲人审阅。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转载自周国平老师公众号“zhouguoping6666"



►第3届大梅沙论坛部分精彩发言: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专注改革创新,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社会智库。我们立足深圳,面向全国,放眼全球,致力于中国改革创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推动深圳乃至全国的改革创新,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咨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