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问诊最应该问什么?

2018-03-25 刘保和 中医宝典

【中医宝典App】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论“吃、喝、拉、撒、睡”辨证


笔者在临床中最重视脉诊与腹诊,主要是因为它们具有客观性,是不以病人及医生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能真实地反映疾病的本质。


其次就是问诊,这是由于事实上单凭脉诊与腹诊往往只能判断证候的病因、病位、病性,却很难完全了解由此而引起的所有症状。


张景岳的“十问歌”

古代医家都是非常重视病人主诉的。最著名的就是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的“十问篇”: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见定虽然事不难,也须明哲毋招怨。”


后人称此为“十问歌”,此歌从一问至八问是问诊,九、十问已经是切诊、望诊及闻诊了。


今人将“十问歌”修改充实,从八问以后改为“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加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均可见,更兼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均占验”,这就十分完善了。


但是景岳的一至八问十分繁琐,不切实用,事实上也很少有医生一见病人就从寒热至渴问个没完。这种问法对外感热病尚有必要,对一般杂病则既无必要,反而招来病人的反感,以致被人讥为只会“问病开方”的先生。


问诊最应该问什么?

笔者认为,问诊应问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能够确实感受到的事物。这就是所有人都不可或缺的“吃、喝、拉、撒、睡”。


吃,即进食;喝,即饮水;拉,即排大便;撒,即解小便;睡,即睡眠。用语虽较粗俗,却能体现常人与病人的一切生活状态,由于是群众语言,也便于百姓的理解。


其表面是简单明了,但内涵则丰富深刻。由此入手询问,可以辨出绝大部分证候的表里、寒热、虚实。为避免喧宾夺主,本书仅略加议论,更多内容则待他书详加阐述。


一问“吃”

知饥能食否?食后有否不适?凡饿时心中空虚,必欲速食者,多属中虚之证。其中胃脘有下坠感者,多属中气下陷;伴心悸气短者,多属心脾血虚。


凡饿时空虚,欲速食,但食后又觉脘腹胀满者,则属脾虚而气滞,乃虚实夹杂之证。


凡饿时空虚,少食觉舒,多食又觉胀满甚至疼痛者,如同时脐上伴有压痛,则不属虚证,乃瘀血所致。


肝气横逆者,多知饥而能食,但食后胀满不舒;肝气郁结者,必不知饥饿,不思饮食,所谓“饭到口难往下咽”。


凡食后觉食物停聚在中脘而难以下行,乃脾湿气壅。又有虽饥而不欲食者,如心中嘈杂而口干舌燥,则属胃阴不足;如腰酸腿软,则属肾阴亏损。


凡得温则舒,为寒证;得凉则舒,为热证;凡欲食凉物,但食后不舒者,则为寒热兼夹之证。


凡表证多不影响进食,但亦有觉剑突下部位气逆上冲者,则可并见呕逆而妨进食,又当详加辨识。


凡饥饿时周身乏力,病情加重者,多属虚证。凡虽知饥,但能坚持数小时而活动正常,则多属实证。


二问“喝”

渴否?何时最渴,饮后有否不适?从喜饮冷还是喜饮热辨热证与寒证,乃人所共知,兹不复赘。


这里只是补充说明,凡夜间与早晨口干而欲饮者,多属阴虚。


凡饮不解渴,饮后即尿者,多属三焦气化失常,有膀胱气化不利与肾阳虚衰之不同。


凡饮后胃脘有振水音,甚则心下悸者,乃水停中焦之候。凡咽干欲饮,但少饮辄止,稍后又饮者,多属阴虚;而但欲漱水不欲咽,则为瘀血。


三问“拉”

何时大便,性状如何,便前、便时及便后有何不适?关于泄泻、痢疾、便秘等病的一般辨证,自有内科书在,这里不加论述。


这里只是说明,不可将多日才一次大便,但大便性状正常且无任何排便不适者视为便秘。


为辨寒热、虚实计,凡大便清稀、肛门不热者为寒;凡大便黄黏,肛门灼热者为热。


凡便后腹部及全身舒适,不论大便性状如何,均属实证;便后全身更加倦怠乏力甚至气短心悸,则属虚证。


又,凡肝气横逆而脾不虚者,多见便溏而便前腹痛,便后腹痛减而不除,且有大便不畅不净之感;如脾已虚,则虽便溏亦便前腹痛,但便后却可腹痛消失而大便反觉顺畅已净。


所以然者,前者脾不虚而能抵抗,后者脾已虚而无抵抗之力也。


四问“撒”

尿次尿量及性状如何,排尿前后有何不适?尿量正常,尿色淡黄,排尿前后无不适感,乃正常现象。


如尿量已减,尿转深黄,在外感病则为疾病由表入里之象,在杂病则示平素体内即有虚热。此类病人并可兼排尿时尿道有灼热之感。


等尿、尿不净则多见于肝气疏泄不利者。


夜尿频而量亦多,则多属肾虚。


饮后即尿,尿后即渴,则多属三焦气化失常,此症多发于白天,不可仅从“消渴”病考虑,一旦通阳化水,病可自愈。


又有常紧张而尿频者,前述甘麦大枣汤证即然。


五问“睡”

入睡易否,睡后易醒否,醒后还易入睡否,早醒否,睡时梦多否,做乱梦还是害怕梦?


失眠患者在日常门诊中极为常见,故问睡眠状况很有必要。经治后失眠消除,他症常随之好转。


杂病中凡吃饭、睡眠正常者,治疗多易,反之则难。


“阳入于阴则寐”,凡难入睡者,多因邪阻或邪扰,或清热、或化痰、或消食、或解郁、或祛瘀,相机施治,皆可见效。


睡后易醒,时睡时醒,醒后再难入睡,则有实有虚,实者已如上述,虚者可因阴虚火旺、心脾血虚、肝血不足等,而彻夜难眠,则以阴虚火旺者居多。


早醒则多见于心脾血虚或肝血不足。


睡眠不实,时睡时醒,伴头晕胀而腿酸软者,多属肝阳上亢,肝魂被扰;如伴悲愁、纳呆,则属肝郁不舒,肝魂失养。


睡眠多乱梦纷纭,多属痰阻,兼心烦者,则属痰热。


常因噩梦惊醒,则属心胆气虚。


凡病,得正常睡眠可明显减轻,多属虚证;如虽正常睡眠但病情不减,或更周身沉困,醒来活动后反觉轻松者,则或因湿阻、或因气滞、或因血瘀,皆属实证。



本文摘自《刘保和「西溪书屋夜话录」讲用与发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作者/刘保和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伤寒论》在线阅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图文版】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药房医院“代煎药”的猫腻!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