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例子弄懂药食配伍的最重要法则
按:本文作者来自厚朴五期,她在这篇文章中结合自身的尝试,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对观点来说,可以各执己见,但是这种思考和尝试,是学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希望能以本文来抛砖引玉,若能引发读者去思考、讨论、实践,则善莫大焉。
另外,本文所用的性味归经,是以徐老师在《饮食滋味》中提出的观点为依据,与大家熟悉的《黄帝内经》的观点有异。读者可以自己对比、思考并实践验证,形成自己的观点。
但凡对中医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中药搭配有个最重要的法则,就是君臣佐使。君臣佐使这四个字,乍一听似乎高不可攀,其实,这个法则的应用十分广泛,决不只在中药中,我们其实一直在日常的饮食烹饪中运用,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也。
本文我们拿酸梅汤为例,来谈谈配伍中君臣佐使原则的运用。除了君臣佐使,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人的不同情况,去尝试加以改变,从中领悟到中药方剂中另一个重要的原则:加减。
君臣佐使是中医的一种组方原则。这种组方原则最早见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主药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元代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进一步阐释:「君药分量最多,臣药次之,使药又次之。不可令臣过于君,君臣有序,相与宣摄,则可以御邪除病矣。」
可以看出,君臣是一心的,决定了主攻方向。佐,顾名思义,是怕君王走得太猛、太过,出现一臓独大,而给出的相佐、不同意见。使药同样也是出于制衡的需要,把被君臣克伐的臓腑托一把。不至于被克伐得太厉害。这样的组合,就构成了中医所说的方子。
以酸梅汤为例,在这个方子里,君臣佐使的味道配伍是——
君:酸(金)
臣:酸甘(金土)
佐:咸(火)
使:辛(木)
当我们用这个原则分析方剂的时候会发现,无论多复杂的方子,其实一归纳,马上就会变得清清楚楚。
我们以酸梅汤为例,常见的配料一般有以下几种:乌梅、山楂、陈皮、桂花、洛神花、甘草、冰糖。以下是他们的性味归经——
乌梅,味酸性平,入肺、大肠经。
山楂,味酸性微温,入肺、大肠经。
陈皮,味辛性温,归肝、胆经。
桂花,味辛性温,入肝、胆经。
洛神花,味辛性平,入肝、胆经。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胃经。
冰糖,味甘性平,入脾、胃经。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两个疑问。
其一,冰糖和甘草是甘味,在配伍中甘味是什么作用呢?
从五行相生相克的角度来讲,土生金,中医还有句话叫:虚则补其母。前面讲到,人在体液大量流失的时候,处于相对亏虚的状态。这时候要想更好地补肺,适当补益一下肺的妈妈脾土是很有益处的,所以酸梅汤里的甘草、冰糖其实起到的是臣药的作用。
其二,相信您也发现了,这里面少了一味咸味的佐药,这也是最容易被忽略掉的。我自己在学习君臣佐使的过程中,看到这一点,就专门熬了几次酸梅汤,放了适量盐加以尝试,所以有很深的体会。盐在这里除了反佐酸味以外,还有以下两点作用:
首先,酸梅汤是酸敛饮品,比较甜腻,适当加点盐,可以缓解甜腻之性;另外,夏天体液流失较多,加点盐,也可以补充体内流失的盐分。
关于这一点,其实也能够提示我们中药配伍中加减的方式。我们都知道,很多比较简单方子,并非是一定要配齐君臣佐使的。而有的方子,光君臣就很多味。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个人的看法,是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病,所以方子也会千差万别。
就酸梅汤来说,比如有的人开之太过比较虚的时候,不加盐也不觉得腻,这时候当然可以不加盐。比如有的人身体比较淤滞,酸甜吃多了就觉得腻,当然应该加一点盐。
多说无益,不如您亲自尝试一下。
此外,夏天和秋天,不同的天气特点下,喝酸梅汤的感受也非常不同,您也可以体会一下。
所以,我们再总结一下酸梅汤的配伍——
君:
乌梅,味酸性平,入肺、大肠经。
臣:
山楂,味酸性微温,入肺、大肠经;洛神花,味酸性凉,入肺、大肠经。
佐:
盐,味咸性寒,入心、小肠经。
使:
陈皮,味辛性温,归肝、胆经;桂花,味辛性温,入肝、胆经;洛神花,味辛性平,入肝、胆经。
需要注意的是,天气炎热时也不建议把酸梅汤冰镇了喝,夏天吃凉,最易伤脾胃。
任何方子都有自己的适用症,酸梅汤也不例外。从酸梅汤的功效来看,主要是滋阴润燥解渴,最适合津枯血燥的人。在体征表现上一般都是体液大量流失,喝水不解渴,也就是中医讲的虚证。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喝酸梅汤呢?那些脾胃寒,痰湿重的人就不太适合,喝了会导致体内湿气和痰浊的加重。
作为药食配伍的原则,君臣佐使的适用范围太广范了,有没有兴趣把您今天的午餐、晚餐按照这个原则归纳一下?如果您特别了解自己的身体,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用君臣佐使和加减原则来给自己开一张饮食方,学以致用,这样学医最有意思。
注:
1.洛神花煮水的颜色很是瑰丽绚丽,用洛神花还有提升颜值的作用。
2.乌梅,以肉厚为好,讲究的话可以用纯乌梅肉。
3.冰糖和盐建议根据自己的口感,酌情加减。
4.盐津乌梅是基本符合中医配伍的一个小零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中医宝典】热文推荐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