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中调和的秘密及君臣佐使的渊源丨 徐文兵中医课
中国饮食的精髓是调。那么什么是调?
调的意思是把五味(酸苦甘辛咸),或者说是十味(酸涩、苦焦、甘淡、辛辣、咸鲜)根据身心不同的需要,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把它们调和起来。
这个原则是商代的开国宰相伊尹创立的。伊尹原先是个厨子,后来因为懂得调和五味,就有机会跟汤王由滋味儿说到天下之道。
《吕氏春秋》中有《本味篇》,里面记载的就是伊尹跟商汤说滋味儿的事儿。什么东西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做才好,如何掩盖那些食材的缺点,又该如何突出它们的优点。
下面我要给大家分享的就是对《伊尹汤液经》内容精髓的传承。
在学习之前,我们要先学会做饭,然后再领会《伊尹汤液经》的智慧,了解开方配药。
《伊尹汤液经》的方子,是古代的大医在体会食材和药材的本性、本味后,调和出来的方子—— 经方。
而绝对不是我们普通人想象的,类似于头疼加点儿去头疼的药、脚疼加点儿去脚疼的药那种。
为什么说我们幸运呢?
本来《伊尹汤液经》是失传了的,当时,王道士在敦煌发现宝库后,就把里面的很多东西都卖掉了,但有一些方书很幸运地被保留了下来,其中就有我反复跟大家强调的《辅行诀》,而《辅行诀》对《伊尹汤液经》做了很大的保留。
《伊尹汤液经》一共将药材分为了上、中、下三品,它的体例和《神农本草经》是一脉相承的。
我之前说过,我们中医的发展趋势是这样的——从巫医变成道医,然后又变成儒医,最后变成了所谓的现代中医。
《本草纲目》已经不再是把以人为本作为原则了,而是以药物为本,接近于西方的科学百科全书。所以《本草纲目》的分类是按金石类、介类、鳞类、禽类、兽类、草类、木类......进行分类的,是以自然物为本的分类。
而《神农本草经》是以药材对人的效果的不同进行分类的,是以人为本的分类。
《神农本草经》中说上品久服可以通神明、可以成仙;中品作为药,可以用来治病;下品是有毒的,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这本从敦煌发掘出来的《辅行诀》,上面写着“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在这本书中,陶弘景保留了《伊尹汤液经》里三百六十个方子中的六十个。
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的更替,道家都起到了重大作用,伊尹也是道家的,周朝的开国宰相——姜尚(姜子牙)也是道家的。
陶弘景作为一个道家的修行人,他对《伊尹汤液经》的内容和思想的保留是相对较为完整的。
我们现在只能从陶弘景的《辅行诀》中体会伊尹是如何认识药物,又是如何配伍的。通过这些指导我们如何调和滋味,如何做饭。
《辅行诀》里写道:“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或有夙痼,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例,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不尔,五精不续,真一难守,不入真景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凡是想学道、悟道的人,想活到天年,就必须先把自己的病治好了。如果有老毛病没治好,或者是偶感微恙,就要按照以下五脏补泻的法则去调理。
如果不这样的话,就没有物质基础(精是物质基础);没有精去喂养你的真神,你的真神也就难以守住了。
现在,很多人病还没有治好,就去修道,结果练得走火入魔、出偏。所以,只有先把自己调养成一个脏气平和、健康的人,才可以去修内视之道—— “内景反观”。
扁鹊也是在跟随长桑君学习完了之后,才以此视(祭祀状态下出神感到的东西)病的。
司马迁的《史记》里写道:“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可见这种“视”的功夫是在先祛疾,使脏气平和的基础上再进行修行后,才能达到的境界。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中医宝典】热文推荐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