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赵山亭:楚风汉韵浪漫魂

赵山亭:楚风汉韵浪漫魂



赵山亭 楚风草堂主人,1963年7月生,河南方城人,现任西部战区陆军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业创作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主任,曾任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等大展评委。

研习多种书体和篆刻,风格多样;潛心研究古文字特别是楚系文字,尤擅长楚系文字书法篆刻创作。作品曾参加中国美术馆首届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中国美术馆篆刻艺术邀请展、当代篆刻艺术大展等国家级大展20多次;获第七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奖”、第四届全国楹联书法展“全国奖”、第二届流行书风徴评展“铜奖”、全国篆刻艺术展览“银奖”、全国隶书学术讨论会“三等奖”等大奖多次;书法、篆刻作品双双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书法作品被中南海、八一大楼、广东美术馆、江苏美术馆、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等收藏或刻碑。出版有《中国美术馆当代名家系列作品集• 书法卷• 赵山亭》、《中国书坛实力人物• 赵山亭• 草书卷》、《楚风流韻• 赵山亭书法艺术作品集》、《水浒一百零八将图赞》、《水浒英雄大观》等。被中国书法家协会表彰为“2011年度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

 

一、     军营里的“拚命三郎”

 

赵山亭,斋号楚风草堂,1963年7月出生于河南省方城县一个农民之家。中学时期即喜欢中国传统艺术,从当时能见到的《龙江颂唱段简体隶书字帖》、《曹全碑》等字帖开始自学书法。1979年10月入伍,来到地处腾格里沙漠的一座装甲兵军营,紧张的军旅生活,未能使他中断对书法的爱好,反而激发出更多的激情。训练间隙,他用树枝在沙滩上练字,寻找“锥画沙”的质感;在水泥地板上蘸水挥毫,琢磨“屋漏痕”的意趣。不论环境多么艰苦,条件多么简陋,他都从未止步。他曾写过一幅对联:“寒暑辛耕总不辍,唯信功到自然成”,是他孜孜矻矻不倦追求的真实写照。

除了苦练书法不止,他还是一个勤奋的阅读者,自学者。那时他住集体宿舍,为了不影响战友休息,他常常一个人躲在阴暗潮湿的菜窖里刻苦钻研。有时深夜下哨后,他还要在小工具房里琢磨一番。他最早当坦克驾驶员,后又改当电影放映员。团部图书馆由电影组管理,一有空闲,他就如饥似渴地阅读。他还利用星期天跑到几十里外的青铜峡市、吴忠市图书馆延伸他的阅读。认为有用的知识,就摘抄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


2013年8月19日“楚风流韵——赵山亭书法篆刻展”在西安市“颂雅楼”艺术馆开幕

多年下来,赵山亭系统地啃完了《书法概论》、《汉字起源》、《说文解字》、《中国书法史》等大部头书籍,自学了绘画和篆刻等姊妹艺术。最初自学通过了中专考试,又自修达到了大专文化程度,后来参加了大学本科的函授学习,最后取得了本科文凭。他每次外出总是忘不了三件事:逛书店、游览名胜古迹、拜访当地名家。他在游历中结识了不少艺术界人士,并得到了沈鹏、张海、周俊杰、刘自椟等先生的指导。

1982年,参加宁夏驻军书法培训班,受胡公石、柴建方、吴善璋等著名书法家指导。1984年,参加上海《青年报》篆刻函授班学习。1985年,参加河南书法函授院首届函授班、专修班和研修生班学习,师从李刚田先生。1986年,隶书参加宁夏第三届全区书法展览。1987年,隶书获河南书法函授院学员结业书法比赛三等奖。1988年,行草参加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美术书法艺术展。1989年,参加全国印社篆刻联展。1990年,篆书获宁夏全区青少年书法篆刻展览一等奖。参加全国部分城市印社篆刻联展。宁夏电视台、《解放军报》分别报道其自学成才事迹。行书被第十一届亚运会组委会收藏。1991年,艺术评论刊登在台湾《印林》杂志。1992年,砖刻实物参加全国培养和开发使用军地两用人才成果展览。《人民日报》报导他自学成才事迹。1993年,参加中国标准草书中日联展。行书参加海内外河南籍著名书画家作品邀请展。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报道其自学成才事迹并多次重播。拜访并师从朱乃正先生。1994年,参加第四届国际书法年会——当代青年篆刻艺术大展。行书获全军两用人才美术书法优秀作品展一等奖。受邀晋京向军委和三总部首长作书法篆刻汇报表演。被评为全军两用人才先进个人,受到了军委领导的亲切接见。1995年,章草参加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1996年,行书参加首届中韩青少年书法交流展。1997年,隶书参加第二届全国正书大展。篆书参加世界华人书画展,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1998年,论文获全国隶书学术讨论会三等奖。参加第四届全国篆刻艺术展。篆书参加全国画院作品邀请展,被宁夏书画院收藏。1999年,篆书获第七届全国书法篆刻大展全国奖。2000年,篆书参加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篆书获第一回韩中书艺交流展特赏奖。

他创作的各体书法及篆刻屡屡参展并获得全国性奖励,被大家誉为“获奖专业户”。书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多家文博单位收藏。著名书法家柴建方评价说:“身居荒漠的赵山亭经过10余年艰苦追求和辛勤探索,以其独特的艺术创作实力闯入书法艺术殿堂,成为当代中国书坛最引人注目的新秀之一……”

长期加班加点的创作生活使赵山亭明显削瘦,但他“衣带渐宽终不悔”,不倦寻找心目中的“那人”,被官兵们称为“拚命三郎”。

 

二、对楚系文字的独特开掘

 

进入21世纪,他的创作持续“喷发”,各种荣誉也接踵而至。他被调入兰州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任专业创作员,现为西部战区陆军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

2001年,篆刻作品获“全国篆刻艺术展览”银奖。2002年,篆书作品获“第四届全国楹联书法大展”全国奖。篆书作品参加“第二届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篆刻作品参加“全国中青年篆刻家作品展”。被评定为国家二级美术师。2003年,篆书作品参加“第十届中日友好自作诗书法交流展”。篆书作品获“第二届流行书风征评展”铜奖。篆书、隶书作品被军委八一大楼收藏。参加首届全军书法创作班。2004年,篆书作品参加“全国第五届楹联书法大展”。篆书作品参加“全国第一届大字书法艺术展”。篆书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2005年,篆书作品参加“中国美术馆首届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并被收藏。行楷作品参加“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大展”。章草作品参加“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篆书作品参加“全军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篆书作品参加“第三届流行书风提名展”。篆书作品参加“第三届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篆刻作品参加“第五届全国篆刻艺术展览”。2006年,篆刻作品参加“中国美术馆篆刻艺术邀请展”,原石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篆刻作品参加“借古开今篆刻三段锦全国名家邀请展”。篆书作品参加“中国美术馆首届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广东美术馆特展”,并被收藏。篆书作品参加“全国六十年代杰出书家精品展”。出版篆刻《水浒一百零八将图赞》(合作)。当选第五届中国书协篆书专业委员会委员。至此,篆书成为他被书界公认的代表性书体,并进入全国篆书家的第一方阵。此后连续任第六、七届中国书协篆书委员会委员。

2007年,篆刻作品参加《当代篆刻艺术大展》。担任“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大展”评委。担任“纪念老子诞辰2578周年全国书法展”评委。参加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精英班学习。篆书参加“继往开来——中国美术馆当代书法精品(赴日)展”。出版《书画篆刻三十六计》(合作)。出版《水浒英雄大观》(合作)。出版《中国美术馆名家系列作品集·书法卷·赵山亭》。这是一套高规格的书法集。全国入选此丛书的不过数十人。其前提是,必须参加过中国美术馆“当代大家书法邀请展”、“首届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等展出。这些展出一律非公开征稿,均由一个权威的专家委员会提名。他的作品不仅参加了“首届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还参加了“篆刻艺术邀请展”。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在书的序言中说:“赵山亭长期致力于先秦楚系文字的研究与书法创作,代表着他对逐渐淡出我们视野的楚系文字精神精义的再发现、再开掘、再利用的文化情怀。仅从这一点,赵山亭的书法就值得我们关注。而他十几年来,没有跟着书坛的种种流行飘忽不定,潜心发掘楚系文字书法的潜质,心无旁骛地朝夕摸索,追着古楚国文化的踪迹奋力开拓自己的艺术领地,形成了具有自我特色的以楚系文字为依托的书法语言,并在书法创作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这一方面看,赵山亭是难能可贵且让人敬佩的。”


2008年,篆刻作品获“全军第四届书法篆刻展”三等奖。篆书作品参加“当代名家系统工程——全国干人千作书法大展”,“第二届林散之书法双年展提名展”,“全国篆书名家作品邀请展”。篆刻作品参加“全国第六届篆刻展”。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精英班举办“赵山亭书法篆刻作品展暨研讨会”。出版《十方书道——赵山亭特刊》。篆书作品被江苏美术馆、北京大学收藏。任“全国首届楚简帛书法创作培训班”导师。2009年,特邀参加“渊源与流变一一简帛书法研究展”、“全国首届楚简帛书法作品展”。担任“兰大百年杯全国书法大赛”评委。同年9月19日,由兰州军区政治部、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楚风流韵一赵山亭书法篆刻艺术展”在甘肃美术馆开展。展出书法作品约80件,以楚篆为主;篆刻印屏约20件,以楚系印风为主。同时出版《楚风流韵一赵山亭书法艺术作品集》,并举行了研讨会。


2010年以来,篆书作品参加“中国美术馆情境书法大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特邀参加“首届全国篆书作品展”。篆书作品参加“中国文字博物馆篆书名家提名展”。篆书、草书作品参加“中国当代中青年书法精英研究展”。被东南大学书法院聘为研究员。篆书作品获“第五届全军书法篆刻展”三等奖。应邀为中南海创作篆书作品并被收藏。出版《制高点,国展最高奖书家推介——赵山亭》。被中国书协评为“2011年度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参加“中国文字博物馆甲骨文书法名家提名展”。参加“第二届翁同龢书法奖”书法展。篆书作品参加“中国美术馆癸巳新春楹联书法大展”并被收藏。篆书作品应邀参加“第三届中国书坛兰亭书法双年展·五体大展”。篆书、草书作品参加“中国国家画院沈鹏首届书法精英班回顾展”。出版《中国书坛实力人物——赵山亭(草书卷)》。


在书法篆刻界,赵山亭的名字总是与楚系文字书法篆刻联系在一起。别具一格的楚系文字书法和篆刻,常常令人耳目一新,是一道独具神采的风景。赵山亭的楚系文字书法篆刻,代表了他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一个艺术信徒的信念;容纳着一位书法篆刻家的艺术理想、创造力和思想观念。楚系文字书法的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如今能够见到的都是为实用而书写的,除文字的书写形式特殊外,没有更多的可资借鉴的内容。赵山亭选择楚系文字书法创作之路,极具挑战性。经过长时间对楚系文字进行重新构造,对楚系文字书法特性的把握,对其他书体形式的借鉴和利用,他的创作日益走向自由和率性的状态。其实,在看似平常的每一件作品中,都倾注着他大量的研究心血。重新整理和构造,也使他的书法创作包含了更多的原创性。他在主攻楚系文字书法的同时,此外,还涉猎章草、行草、大草、汉隶、石刻墓志等,相互揉合、借用,这些也是他进行楚系文字书法创作的灵感来源。


他选择楚系文字书法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直接受到导师李刚田先生的影响。李刚田是率先在中国书法界借鉴楚简、楚金文作为书法篆刻创作的书家。在交往过程中,他不由自主的也对楚系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利用1990年代初全国文物出版界公布的楚地出土的文物资料来临习和创作。其次,还有一个血脉和地域上的联系。他的老家在河南南阳方城,古时属于楚地。临习之后他发现,楚文字书法十分符合他的心性。取斋名为“楚风草堂”可以感知他对自己艺术风格的明确定位。

初涉上古楚系文字,首先碰上了正确认读这道难关。楚文字极难读识。简牍和金文原字迹尺寸很小,没有现成作品样式参考。赵山亭知难而进,先从其它六国大篆文字入手,寻找突破口,下功夫研究释读。他翻阅查找了大量字书,终于找出楚系文字的结构规律和运笔特点,被圈内朋友誉为懂得“七国文字”的专家。从临习到创作转换之后,他对楚文字书法艺术逐渐产生了一些想法。他觉得中华民族文化的两大支撑,一种是龙文化,产生在黄河沿线以北的主要文化;一种是凤文化,主要产生在长江沿线以南的文化,楚文化就是凤文化的代表。以屈原、李白等历史上的伟大诗人、艺术家,都是表现楚文化浪漫主义的主脉。龙文化是建立在以官方礼仪文化为主的庄重文化。龙凤两种文化只能互相补充,不可以互相排斥。

符合心性的东西上手会比较快,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进入创作。楚文字与楚文化一脉相承,浪漫主义气息非常浓厚,最大的特征就是强烈的抒情性。赵山亭楚系文字的书法作品,带有草书笔意的抒情性,洋溢着浓郁的浪漫气息。他认为中国书法的抒情性是永恒的主题,楚文字书法在这个方面应当更加突出。书法的抒情性在于笔法的率意,结字的率性。艺术上真正的百花齐放应该是率意率性作为主流,而不是以描摹反映所谓的功力。功力只是为艺术服务,艺术不能被工艺所限制。

 

三、古风犹存

 

赵山亭的书法和篆刻创作,得到了书画界专家的广泛首肯。

朱乃正评价赵山亭:“不论其书其印,皆取法上乘,格调高雅。崇厚朴,求大气,重创意。寻其来历,觅其踪迹,方觉山亭君极善吸纳吞吐,故笔端自甲骨、金文、简书、篆隶、章草、真行、大草,大至丈匹巨幛,小至尺牍素笺,皆运笔沉稳,翻转自如。屡见其自作诗文联句,抒胸臆,涵学养。而篆刻自以古玺汉印人手,复广采博取。汉砖瓦当有之、浙皖吴黄有之、近人新风亦有之。故能纵刀以直冲,又善敛指运铁线。览其书法印作,形态意趣各异,类别丰富,有目不暇接之感。”

柴建方评价说:“山亭有独特的天赋才气和悟性,故深谙此中道理。他注重从姊妹艺术中吸取营养,利用自己各方面爱好的优势,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所作行书体态欹正相映、手法自然合宜、通篇稳中见动;篆隶书多有古意,并锐意创新;作隶书夹用篆法,得茂密雄健之象,字势奇古瑰异;篆书夹用隶法,得舒展闲雅之趣,线条含蓄圆浑。努力探索“清水出芙蓉、自然去雕饰”的艺术风格。山亭还长于治印,系统学习临刻了大量秦玺汉印和明清流派印,以领悟其精神,不断探索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所治印章既有传统功力又有形式感和现代意识,能于方寸之中出妙趣,追求淡雅、明快、雄浑、空灵的艺术风格。”

邵佩英评价:“谈到当代楚简帛书法创作的现状和成果,不能不提到甘肃书法家赵山亭。他近十几年来把研究与创作的精力,几乎全部放在楚文字书法上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凭直觉,赵山亭创作的楚文字书法作品比较忠实于楚简帛的‘原生态’。可以不夸张地说,他是我目前看到写的最为纯粹的楚简书法家。他在楚文字书法的探索上是肯下功夫的,并且有了新的面貌。比如,或用楚简文字字形写成‘铁线篆’;或用原本扁圆的包山楚简,写成看似小篆一样的长方形字体。都能给人以新意盎然的感觉。”

杨清汀评价:“当赵山亭筚路蓝缕,从古老的楚系文字中打开艺术天眼的时候,当代篆系书法,出现了一种抒情的旋律。故,人们一提到楚篆,就会想到赵山亭。可能自己也未察觉到,他已悄无声息地成为楚系文字书法的先行者、代表书家。”

叶鹏飞评价:“读赵山亭的楚简书法,就会感受到—他将秦、汉简等书法元素融入其中。虽然楚简与秦、汉简字法上有所不同,但书写上有相通之处。他将秦、汉简的清爽痛快等意趣融入其中,随心所欲地变化,这正是他掌握简牍笔法娴熟程度的反映。再则,楚简中篆法较多,其书写规则,难以发挥,赵山亭通过用居延汉简等的草法和形态,来变法楚简,使之亦具大小错落之姿,生动有致。由于楚简原简作品都是小字,要将小字放大进行书法创作,必然带来局限。为了让尺牍走向形式,他在笔墨、章法上进行实验,用自己掌握的行草书的笔墨变化来写楚简,使之字形放大,线条不单调,而富有变化,为楚简由小字走向展厅打开了生面。因此,在赵山亭的作品集中,既有精制的小品,也有如汉碑一样气势恢宏的寻丈巨幛,我想,这正是他书法的最大成功之处。”

魏翰邦评价:“山亭花多年功夫专情于秦简、楚简、汉简中的篆书及春秋战国古文字,他对楚简篆书的研究创作,在较短的时间内已形成了初具规模的风格,达到了书坛当前研习此类书法的高度。山亭目前的简篆作品更多地是自我思索、自我锤练的结果,其用笔苍茫、大刀阔斧,坚定而沉着;结构精心构筑,刻意于黑白的强烈对比,现代意识强烈;布局上追求大效果,气势雄壮,姿态较为自然开阔,有古气、大气、现代气;线条有适度的可视性,空间有信手夸张伸缩的自如;简篆线条原有的纤弱消失了,原有的拘谨不见了,原有的单薄有了较大的改观。读山亭的简篆作品,可以增人豪气,壮人精神;能产生高古之幽情,萌生凌云之逸志;可思接千古,可神游人极;如读《史记》,如观秦俑,如入洪荒大漠,如登亘古雪峰。”“山亭的草书具备了大草、狂草的典型特质:大笔墨、大空间、大感觉,狂放、奔涌,不计工拙,以气使笔,以情遣墨。走在了一个具备正大气象、豪迈风神的道上。山亭的草书虽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却是我研究当代草书的一个典型文本。”

翟万益评价赵山亭:“他的篆书主要是楚简,比较专注,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他个人的风格。他的楚简,在当代书坛有他自己的地位。他的线条和结体,在他笔下都进行了很大的变化。线条精练、简约,简到了不能再简的程度,这也是一种高度。全篇看来很整饬,有些笔划可能受到小篆整饬的启示。从结体看,他打破了楚简那种一律性。楚简好多的书写都是一个方向,笔划从左到右,都是左低右高,所有的笔划都是这样。山亭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把这些雷同的地方都加以筛汰,变成了他自己的活生生的语言。”

赵山亭信守“书法创作应该是学问、技艺、人格性情三位一体的自然融合”。他在艺术创作上不哗众取宠,不投机取巧,不急功近利,创作与研究并重兼进。他把长远目标锁定在研究春秋战国古文字上。20多年来,他系统研究了春秋战国古文字特别是楚系文字,进行了大量甄别、订正和补缺,把收集研究的楚文字书写整理成册,填补了楚文字研究的部分空白。他的研究精深、细微,旁涉到六国及小诸侯国文字比较研究,上溯甲骨文,延伸至秦简、汉简、瓦当文、封泥印,纵身跃入历史长河,执着追寻着楚系文字的传承和流变。追寻、研究、拣拾、化用。近年来他把平时研究的零星成果逐步整理成可自用的《楚文通假字字汇》、《异体字字表》、《简楚文字汇编》、《古文通假字汇》、《离骚批注》等等,陆续发表了《春秋战国文字——当代书法汲取的源泉》、《楚艺术的发展演化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启示》、《精神家园的咏叹》等专题论文。还发表了《浅谈书法本体》、《亲近古风,再创经典》、《控制原则在书法创作各环节的综合应用》、《书法黑白美及其空白研究》等书学学术论文,思想超前,见解独到。

艺术上的率真与他性格的坦诚犹如表里。他敢于直面人生和艺术。可贵的是,他能够坦然接受别人对他作品的批评,甚至将这些批评文字不改一字拿出去发表。因为他的坦荡、勤奋和直面艺术的态度,赢得了一些真正的朋友。他平时言语不多,但在酒逢知己时会侃侃而谈,妙语连珠。在待人处事上,礼数周全,淳朴厚道。在人格与艺术理念上的坚守,最终成就了书法篆刻艺术领域的一骑绝尘。

赵山亭在书法篆刻创作上的超常毅力,常令同道者赞叹。他在完成篆刻“水浒108将”、“三十六计”、“孙子兵法”选、“八荣八耻”、“二十四孝”、“心经”组印后,还拟创作全篇《离骚》楚文字篆刻。《离骚》全文373句,2490字,在他之前无人涉及。一项浩繁的文字工程。这样的浩大工程不是随心所欲、也不是凭一时热情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占用许多年的精力,需要巨大的勇气、坚韧的毅力、刻骨的痴情、精湛的技艺和不竭的创作激情。天降大任于一个有着楚风汉韵浪漫情怀的楚人后生。


山亭自述

楚简帛书法创新理念及其现实意义

赵山亭


20世纪以来多批次战国楚简书的考古发现,使我们比二千年间的古人有福分一睹目前最早的先贤手书墨迹的动人风采,它无疑为当代书坛打开了一扇别有洞天的书法资源大门,它将预示着书法创作新天地的到来。殷周甲骨文、先秦、秦汉简牍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是巨大的,无处不在的。应该说没有甲骨文和简牍帛书的发掘、发现、研究和利用,就不会有新时期书法的繁荣和创新发展。在当代,没有经过简帛书和甲骨文“艺术基因”注入、浸淫、影响的书法创作,无疑是一种落伍。若对新时期书风作年代学的判断,就要看他是否在甲骨文和简帛书方面受到影响。简书的研究已成为当代书法界的前沿课题,通过对它的切入,来提升学术档次,追求更具个性化的形式语言,使创作脱颖而出,它将不断给予我们当代书法研究和书法创作以新的启示和灵感。战国文字上承殷周、下启秦汉、列国异彩、又多变化,急需发掘、研究和利用。当代书法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如何开发利用新出土的书法资源,融合当代精神去构建当代书法艺术语言和视觉图式,进行现代审美转换,力避浅薄化、功利化倾向,是不可回避和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就其创新理念及其现实意义谈点一孔之见。


楚简书不仅从文字、书法的发展和演变的自律性上体现其历史文化价值,从创作意识、艺术风范和精神内蕴上更有其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和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启发意义。楚文字反映出文字结构由繁到简,文字造型由绘到写,文字表现由圆到直,文字形态由奇到正的演变规律。继承是为了发扬、借鉴是为了创新。对楚简书的开发利用,不可盲目而为,应该在对它有了广泛而深入的认识并形成了较为明晰的体悟之后,通过有步骤、有目的的创作活动而进行。在反复纵横比较、习研相辅、摹创相生、沿波讨源、循源探流中不断提高。当代从事篆书创作,若对战国文字缺少研究,对楚简文字缺少认识,对楚简书法的开发借鉴利用就会留于表象层面。当代书法呈现多元的发展态势,将眼光投向古代诸多鲜为人知的书法资源,深入研习汲取提炼,往往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以展览为中心的当代,人们热衷于形式的追求远胜于内涵,书法新面目正是从那些无人问津的书法资源中获得的。历次考古的书法新资源,都会引发一部分书家的极大热情,且能从涌现出专擅的书家。当前,虽然学楚简帛书的作者越来越多,但风格取向还相对单一,存在着一定的表面化和浅层次。还需要在精神层面的风格多元化方面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一般来讲,形态的多元与表现,是表面的、短暂的,而精神层面的多元与表现,则是内在的、恒久的。因此,深层次挖掘楚简帛书艺术资源,有利于推动当代书法创作大发展、大繁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深入开拓创新,迎接楚简帛书法创作与研究的光明前景。当代的书法篆刻展览机制已成为书法篆刻艺术发展不可或缺的必要形式和主流样式,是其它艺术活动形式所无法代替的。文字的运用正确与否,是考量一个书法家综合素质的硬指标,而展览、创作中更是强调不能写错字。要力避创作中停留在对古文字的描摹上,需要融入作者自己的书法意识和艺术感觉。



楚简帛书是一种极具个性的文化元素。正确无误地运用文字形象来表现内涵,创新是灵魂。从形式美学的角度对文字的视觉元素、构造方法和形态规律等进行美学分析,对造型思路、造型方法、造型特点进行研究,提炼形象化的动态语言,注入千姿百态的生命运动形式。图像唤起注意的能力优于语言,汉字弥补了单纯以具象的图型或抽象的符号作为信息传达工具的不足,是世界上寓含信息和传达信息最为丰富的文字。汉字具有意象结构所形成的“言此意彼”的表意原则,构成了汉字表达的诗性特征。从汉字的外在形态入手,强化汉字形体的视觉形态美,重新构建象、意结合的汉字形态而产生良好的视觉传达效果。书法是人类文明与智慧流传和延续的媒介之一,它需要有引人注目、打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在信息化与数字化的今天,文字的艺术表现力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应以其独特的内涵获得强烈的视觉感染力。这就需要深入地研究,包括:文字的组合构成创意研究(包括文字的虚实平衡研究、间距研究、清晰度研究、行的构成研究、笔画的对比调节研究等)、文字的基本形态研究(包括对文字进行分解变形、对文字笔画进行艺术化排列组合等)。

中国几千年的书法史,犹如自然界一切生命体的遗传、进化,一方面似接力棒式的一代一代不间断地向下传承,一方面也进行跳跃式的继承与发展。从甲骨文、籀文、大篆到小篆,多次经官方规范化、规律化,失去了很多艺术性,久之势必使人产生审美疲劳。但中上古书法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有待深入揭示、深入开挖和阐释的文化内涵。楚简帛书应该是一种其他书法所不能替代的特殊的书体和书风,为当代提供了碑帖之外的参照系统:它打破了契刻笔画粗细均匀、笔锋变化不大的老面孔,大大丰富了书法笔墨表现形态、审美元素和书法语言;它已初现隶书的笔势,成为古文字变革的先声;它体现了实用与艺术的和谐与统一,其气贯势顺、回锋映带,时有牵丝连写,在漫不经心中已初显草篆、章草的意味和端倪,成为中国书法演变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它从上到下、从右至左的竖条形款式和丰富多变的笔画线条一直影响秦汉及其以后中国书法二千多年;它那左右摇摆的笔势在安定中显示出飞动的韵律,使书手郁积于心底的情感随运笔节律得以痛快淋漓地展示,具有了前所未有的生气,由此开启了书法笔法体系构建的序幕。楚人有着自由、浪漫、狂放、怪诞的传统,“巫“的玄想、”道“的壮阔、“骚”的浪漫是其主要基因。其求新求奇求异的艺术追求,与现代人的审美追求有不谋而合之处。

简、牍、帛上的文字是目前能见全用毛笔写出来的,它的用笔和结构成了后世用笔书写的基础。从字迹心理学理论来看,文字书写中,重复出现的同一个字,本来不可能写得一模一样,但书写高手则能有意识地让重复字产生种种不同的写法和结体,所以才会千人不同面,各有风姿。这样就大大超出了绝大多数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的规范化,更具有艺术创造性。先秦七国文字不同,并不是各自都重新创造了本国的文字系统,而是各自在使用周代金文中发生了各自不同的局部变异,也就是同文异体或同源异字,先是各国的金文产生不同差异,其后各自的简帛书也随之而异。楚简文字繁简互用、异体多出,假借现象较多,既繁杂难识,又丰富多采,其多样化书风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线条的粗细、曲屈、圆劲、方折,体势的正、侧、欹斜、纵长、横扁、疏密,各有章法;于率意或工稳中显文书手各自的抒情色彩:奔放、收敛、疏朗、凝重、秀美、粗犷、典雅、雄浑……各自表现出一种夺人心魄的风采。不难看出,楚人在晋人之前就已注重用笔了。

出土楚简帛文字大部分是抄录较长内容的经典,为节省时间、高效,就产生了一些快速抄写法:一是从原有的甲骨文、金文中选取最简化的字书写;二是在金文的基础上自创简化快速的写法;三是把左右结构的字在结合部借笔连写,省简一些笔画;四是把上下结构的字在结合部借笔连写;五是在单字其它适合的部位借笔连写;六是将两个字之间相同笔画或部件省简连写,即“合体字”,缀以重文符号;七是把相邻重复字或词以重文符号代表;八是在笔画笔法上化曲为直为波、化篆引为八分、化藏头护尾为直入直出,化中锋为随形,化独立为映带,化静态为动态。通过上述种种快速、便捷的写法,不但产生了草篆,也使得楚篆初具了后世行、草、隶、楷笔法体势的端倪,与秦、汉简等演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对古文字系统走向今文字系统发挥着着异常重要的作用。



汉字一般由复合构件、基础构件等组成。楚简文字更是开简化风气之先,它的基础构件绝大多数来源于甲金文,它用更少的部件构造出更多的文字,许多字是由多级结构层次形成的。简化除了约定俗成和书写习惯的因素外,也有一定的规律:合体字的直接构件往往决定着这个字的构造意图,一般不能删减,否则将造成释读困难,且影响构造理据;间接部件往往不直接体现字的构造意图,间接部件常常会被减省掉,一般不影响识读;浓缩是简化原来文字形体的某一象形部件,使其成为抽象符号;减省重叠部件,减省笔画,保持字形原有轮廓,减省笔画保留原有文字局部典型特征来表征整体;某两个笔画、部件近似,且位置靠近,往往可以共用;替换部件就是将字的某一部件改用其它部件,主要部件不变,用减省符号替代被减省部分。上述各种简化都不是全面的,且简化过的与未简化的同一字仍并存使用,形成了楚文字的异体现象。但楚简文字简化不同于文字隶变的简化。一是性质不同,楚文字简化是局部的、个别的,是量变。隶变则是全面的,其中的简化约占一半,而方块化则是全方位的,是质变。二是简化方式的不同,楚简文字简化较多使用减省部件,而隶变简化则较多使用减省笔画。楚简简化较多使用更换部件,而隶变简化则多分化部件或合并部件。三是简化结果不同,楚简文字简化形成了地域化,而隶变则在更大范围成为汉字古今文字的分水岭,造成了汉字的符号化,它是符号意味替代象形意味的过程。



甲骨文、金文等由于受刻石、刻骨、铸器形式的束缚,无法有书写体式上的突破与发展。先秦没有统一的审美标准,后来秦统一文字,对书法艺术来讲是过大于功。楚人找到了适合文字书写的新工具、新载体,这种崭新的书写模式很快便传播流行到各诸侯国,任何识字者都可以进行书写,形成物化形态,进而提升到我手记我思、我手写我心的崭新境界,其书写速度几乎能跟上思考的节拍,书写者可以用毛笔直接表达思绪,没有了铸、刻等强制的书写规范,毛笔给书写者提供了任意发挥的广阔空间。从此,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多人多面、姿态各异。各个书手既能结合毛笔物理特性,让文字书写流畅、富于美感,又能直接表达各自的书写语言、书写情绪、审美意识,使书写渐趋个性化,使以手写心的情绪浓烈地弥漫在各自的书写风格中。能够在约定俗成的基本字形结构中,随形就势,以韵律动势带动书写,使每个字都生动雀跃,在竹片形制的框定中极尽洒脱之恣。

文字书写如果不尊从社会公认的文字基本结构,则他人不认识,随之失去交际功能;如果太统一太规范,又桎梏了书手的个性及艺术自由精神,这是一对难以协调的矛盾。而楚简帛书的写手们,则是集体潜意识地张扬着个性,反映出书手们熟练驾驭毛笔书写特性的能力。善于用毛笔特有的笔触,张扬文字书写体态的生命力,将美感与力度通过心手贯注于毛笔、书写在竹简上,从个人的素养情趣表达出发来反映文字书写的艺术美感。楚简帛书在经意与不经意间写成,具有较强而又独特的空间感、节律感、韵律感,规律性,独特性。这就需要从书法艺术本身分析其结构特点、用笔特点、风格特点,把握其风格审美趣向,研究不同文化制度、风俗习惯、书写工具载体及个人习惯意识对书写造成的不同影响。探索原创与改进、完善之间的因果关系,总结笔墨观念和意境体系,理清笔势、笔顺和笔画之间的连结方式。研究曲与直、垂引与斜出等成因、成效。反观竹简形制对中国书法的简化、改造、造型所起的作用。

楚简帛书的结体、运笔特点,为后世书法演变创造了良好的开端:不太复杂的单字为适应竹简的形制和节约空间,大多写成横扁形,结构过于复杂的单字受竹简限制而大多写成竖长形;中等结构的单字,大都写成了方形;因左手执简右手书写的生理限制,大多数字都顺应手势写成左低右高的斜形,多数横画写成中间上弓形,由于没有写字台,手持竹简悬空书写,所以没有横平竖直的笔画,而都以上弧、下弧、左弧、右弧的笔画处之;由规范篆字改为手写体过程中,将一些篆书笔画演变为短弧笔,收笔处大多带有短弧,这些短弧开启了后世诸体中的竖钩、弯钩、斜钩、竖弯钩、横折钩等笔法;篆书篆引的换向转弯处,楚简帛书均以徒手形弧角弯笔贯通一带而过,形成多向弧转,此法开启了后世各体的方正转角、折笔、围框转折画;楚简帛书一字多变现象突出,即异体字较多,加上假借字,就更为复杂。同时还有一些未分化字,即二字或多字一形,以上这些,都是研究借鉴楚简帛书时需要特别细心对待的。

楚简帛的书写是在周金文的基本约定中大胆创新,能简则简,能连笔就连笔,能一笔概括写成的就不做数笔拼接,它时而亦篆亦隶,时而亦行亦草,这在当时是何等的瑰丽之举。楚书所走的是一条相对独立的书法艺术发展道路,自成体系,最终完全独立于中国书法史。生命原点意识是它创作冲动的内在动力,浪漫情怀是它风格形成的基本要素,对韵律节奏的特殊感悟是它形成美感的源泉。楚人在艺术表现上既费尽心机又不着痕迹,倾向于用手中之笔展现心中之情。在意象上化静为动,试图在有限的空间展现无尽的生命活力,一扫静呆之气,大胆打破板滞的平衡单调对称格局,追求笔致上的洒脱奔放,追求布局上的动态平衡。有着原始的思维结构和原始的造型规范,仿佛人类童年时期纯真与浪漫的再现。

楚简帛书各批次之间不是书体的差异,而是较多书手之间风格的差异。也可看出各个书手、各个流派间有书法交流,而且还有不同国度间的书法交流,战国时代是书法大变革的时代,创造了许多充满生机的字体,是古代真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社会的动荡变革,势必影响到观念的变化,而观念的变化又会直接引发审美心理、习惯、标准和趣味的移易更迭。周代的大篆已无法适应新的审美观念和趣味的要求,由古文向今文转变的书体变革在很大范围消然展开,开始由注重内涵的质朴美逐渐转化为强调外在形式的优美,贵族文化逐渐向平民文化转变。

在出土的楚简帛书面前,关于隶书、草书等概念完全被改变了。过去学界一直以为隶书是秦国俗体经秦古隶演变成的,实际上在此之前楚简已开始隶化。它将甲金文中的短线条改造成大小不一、方向不同、轻重有别的点,将金文中左右篆引的线条改造成撇和捺,将金文中很多曲线拉直,还出现了连笔,有意识地运用方折意味取代圆转,横画出现了波状的笔法,字形开始左右分披,已显“八分”意味,向左下方半包围的笔画已很接近隶书,还出现了连笔,初具行草书意味。由此看来,只有以书写为成字手段,只有按时序一笔笔的书写才会有隶书的初创、发展、成形,书写和成字手段成为隶书区别于古文字形态的根本点。看似非常偶然的书写行为方式,却带来了中国书法史、文明史十分巨大的影响和意义。从此,一种又一种崭新的完全不同于先前那些古文字形态的新字体不断被创造出来。正是由于毛笔的书写,先贤们才创造了汉字的笔画,而笔画又成为中国书法不断发展成熟的真正标志。

楚简文字的实际应用、书写情况远比我们目前所见所想要复杂得多,楚简书的确充满了矛盾,它一方面很保守老实,另一方面又很浪漫随意。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在书写方面,执笔、运笔是两大关键。出于实用中应急的需要,不论古、今与各国,书手大都希望和追求书写便捷。这一点对文字的演化发展影响极其重大。不同的想法和做法,不论改变文字或改变书写,都会导致最终结果的不同。就主要方面看,楚是以改变文字结构为主,以改变书写为辅,在尽量保持原有篆法的情况下,出现了很多楚文字特有的形体。在书写上,为了适应文字结构的形体特征,用更圆转的弧形笔画来减少笔画数量,以提高书写速度。

文字的书写是依靠工具(笔、墨)、载体(甲、金、石、竹、木、帛)、文字、书写(书手、观念、地域、技巧、水平、风格、习惯)等几个重要方面共同起作用完成的。一般来讲,载体差别不大,工具有差别、取法文字有差别、书写则有更大的差别,这许多方面的差异共同形成了各国文字风格面貌的差异。对这些问题不加以重视、不深入研究,许多问题就会说不清弄不明,在实际创作中则很难解决问题。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楚简书重审美、重用笔、重形体。为追求文字造型的美感和线条的形式、质感,而不惜改变某些部件的形状,文字结构随意而多变。所以,楚简书是以书写文化传统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即审美意识、求变精神和书写技巧去影响和引领汉字的演变和书法艺术发展的。楚简笔画各点线的走向因欠规律而恣肆无忌,一方面使单字内部线条走向混乱无序,另一方面,单字外沿轮廓呈现无规律的多边形,这种欠规律性的字形却生成了书法艺术上的丰富多彩性。点划的无定性、多形态,带来诡异复杂和变幻莫测的字形结构。楚简这种独特的结构可以给今天的创作以新启示。

中国书法艺术其实是以简帛文字的书写为开端的。书法之所以成为艺术,是古人在长期的汉字书写过程中,刻意作审美化艺术表现、努力作审美化追求的产物。书法是心灵的艺术,其理想境界,不仅在于书体的形式等,更在于书如其人、字表其志、笔传其情、墨显其性。字形和字体的变化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由象形到不象形,主要表现为“线条化”、“符号化”。结构省略和笔画化,是书体演进的主流。增繁是为了表意准确,有的是为装饰美化,有的则是属于在文字上增加有意义的形符和声符。汉字发展演变中始终存在一对矛盾:一方面为了表意准确,一个字包含的字义越少越好,这会使文字孳乳造成单字的总数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为了好记、好认、书写便捷,文字总量越少越好,这势必使一些不常用的字符被一些常用字符所代替。这一矛盾无法调和。书写草率的楚简,无疑开启了行草书的用笔。因此,我们绝不能忽略考察最重要的用笔问题和笔画形态问题。需要从用笔角度研究楚简与隶书、行草书的关系,也要在笔顺上研究楚简书与隶书、行草书的关系等等。

字体的演变必须依赖两个重要的形态学技法指标:一是结体上的变革,二是笔法上的出新。结体上主要是竖长、横扁、方形、不规则形等几种情形。笔法上主要是中锋、侧锋、铺毫、抑扬顿挫、曲直、方圆等几种情形。二者需具备两个前提才能水到渠成地演变:一是字体演变的内在需要,二是有字体演变的物质基础。

草化是中国文字、书法演变的关键。隶书之初开始于对大篆正体的解构,属于草体性质,随着通行和不断完善,逐渐成熟而成为独立的字体,因而取得正体的地位。隶变是沿着草化、简化、抽象化的道路,不断突破原有正体、变为草体,然后通行、完善、成熟、独立、取得正体地位的过程前进的。纵观中国书法发展演变史,结合对楚简帛书细致的考察,不难看出,从中国已知最早的甲骨文到金文大篆到六国文字、到小篆、到隶书、到草书、到行书、到楷书各个重要书体及其各风格流派的形成再演化,再演化再形成,无不都是周而复始,反复“隶变”的结果。仅此一条,就足以使我们认识到,当代书法创作中继承与创新的关键是,能否在已有各书体、风格、流派基础上,进行新的“隶变”,怎样去“隶变”、“隶变”后达到什么层次。这有赖于有识之士和当代书家共同努力。

书法创作还离不开对“四性”的了解与研究,即“笔性、纸性、墨性、水性”。无论古今,书家只有熟练掌握了这四性,才可能在书法艺术上有所作为。同时,书法还重视法度,“法”是学书的基础,但不能完全拘泥于“法”,“寓有法于无法”则是法度的“至境”。法度基本上是靠技法完成的,而技法既是一套相对稳定的体系,同时又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它最终要表现的是人的精神境界和审美情趣。只有将法度与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法度又不失灵活性,既灵活又具法度,才能创作出真正有审美境界和价值的作品。

书法史上历来重视可控制的规范,而忽视自发性的变化。秦书对于静态空间的布置成为后世正体书法的范本,而楚书对于空间的动态把握能力,则是后世行草书的渊源。       楚人将造型性元素、舞蹈性无素,音乐性元素等不断地浸入到书写艺术中去,既表现在结构上,更表现在笔法上。营造空间的划分对比,既表现在有形的笔画形态,又表现在无形的气脉贯通。舞蹈的轨迹寓于运笔时的弧线中,大量出现的弧线不能只简单地用合乎生理等文化以外的因素来解释。同样是人的生理,而北方的秦人则写的是直线。楚人是下意识的书写,所以才会有如此多的变化和对常规的突破。精神的发展历程并不能完全由自己来把握,它只能是有意与无意的混用。书法变化多端者,每每不是刻意安排所致,乃是无意游神所得,传世名作无一不是有心无意之作。

自然生态环境对书法艺术有潜在的影响,许多汉字都是祖先观天象识鸟迹得到感悟后创造出来的。凡是能够充分吸收圈外文化的地区,其文化必然有多样性与鲜活性。水多的地区以曲柔为美,少有生硬的线条,细长的线条有细水长流的意韵。楚的鸟虫篆,具有了仿生的特点。楚简上的字迹虽然很小,但却能内藏隐喻与象征,充满浪漫与灵秀,展示活力与奔放,以小见大,以拙见智,反映出楚人的自然本性。

楚简帛书无疑是一种既有的书法传统,一度时期,因受所谓正统书法史观的影响,认识上产生偏差,更有甚者作出错误的结论:认为楚文字书法是大众艺术,是民间书法,不是主流书法,不能登大雅之堂。这种观念导致人们对楚文字书法难以作出正确、恰当的价值判断。在秦至清的二千年里楚文字出土太少,其间的书法作者和理论研究者没有也不可能想象到楚文字书法是什么样子,致使楚文字书法一直被忽视。即便是在楚文字大量出土的近几十年里,书法界对楚文字书法的研究仍显得异常薄弱,从学理上研究楚文字书法价值的成果也非常少,从创作上研究楚文字书法亦不够系统和深入。中国书法史若缺少楚文字书法,便不会完整、丰满、耀眼。晋之韵、唐之法、宋之意、元明之态,清之质,无不暗含着楚文字书法的观念与笔墨元素。只有正本清源,才能看到中国书法史的本来面目和其发展演变脉络。只有正确有效利用这一资源,才能真正繁荣发展当代书法,进而推动当代书法创作进入新的境界。

春秋战国时代文化呈现多元的发展态势。楚地的道家文化、巫文化交相辉映,老子将巫文化中的宇宙观抽象化、逻辑化、理性化、系统化,建立了道家思想体系。“道法自然”既是其哲学观,也是世界观、人生观、艺术观。他提出了自己的审美标准,阐明了自己的审美态度。只有顺其自然、依其本性的作品,才具本真的朴素之美,真既是艺术之本源,也是艺术所应达到的最高审美境界。老子从社会和自然现象中概括出大量的矛盾概念,提示了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认识到了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美与丑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统一。从审美角度去观察天上地下的万事万物以发现其美、感受其美、了悟其美、表现其美、进而创造其美。庄子则更进一步道出了语言作为工具的局限性,揭示了言外之意的妙处。艺术正是要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味。庄子还从客观上提示了审美创造的一般特点与普遍规律,即技是道之用,道为技之本,技艺合用则可得道。屈原则根据生活美的创造原则和遵循生活美的创造规律,营造审美境界。他持的是“周流观乎上下”的审美态度,强调内美与外美的统一,善以真为基础,美以真为表现,真和美又统一于善。以上这些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引导楚文字书法向着艺术化、哲学化、美质化方向发展。

书写不能只停留在实用层面,也不能只是技巧的表现,而更重要的是增强书写的文化内涵,并将其升华到哲学层面,进而使书写具有哲学意味。哲学精神的渗入,才能使书写更具魅力,进而使书法哲学化,哲学艺术化。相反的,四平八稳、千人一面、程式化的书写,徒有其技,空有其形,使文字书写毫无生气、令人窒息。楚人的秀美,到了魏晋时期便成为时代的审美风尚和文艺的审美追求,即对“韵”的追求与表现。当代有必要对楚简帛书用现代笔墨技巧,对其线条、结构作艺术雅化处理。同时,也可以楚简帛书入印,强化入印文字的动感,使之成为篆刻创作的新的印式,还可以将楚简帛书用于篆刻边款创作。面对楚简帛书原始手写墨迹,不但可以弥补只见结构不见笔法的缺憾,而且通过体悟,可以对当代用笔产生启发,以丰富当代创作技法。当代书法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书法热”由刚开始的“二王热”、“唐宋热”、“碑帖热”等,发展至近年来的“寻根热”、“民风热”、“简帛热”。篆书创作由书法热初期的千军万马写秦篆转向写甲金、汉篆、楚篆等,隶书创作由书法热初期的千军万马写汉隶转向写汉简等,甚至关注历朝书法的民间性书写。

面对碑刻、金文拓片类字帖,人们很难通过表象去理解那些文字的书写者所表达的审美理想和所使用的创作技巧。而古人的的手写墨迹,能直接反映其写意精神。写意使书写少了很多教条法则的束缚,更能激发人的创作灵感,可以使书家更为自由地抒发内心情感,表达审美诉求,这恰与书法艺术的初衷相吻合。书法艺术有着总体趋“雅”的本质。竹简上那么小的字,还能够轻松地表现出写意的风格特征,实为难得。不同书体,不同风格,均有各自不同的笔法体系。借鉴古人,绝不能简单地用“拿来主义”,需要进行分析、提炼、雅化,以此融入到自己个性化的书法篆刻创作当中。还要有针对性地规范其字法,丰富其笔法,逐步去掉“俗”气,还要赋予现代元素,由原简的小字写成大字,还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笔法体系。改变线条对空间切割的比例,增强作品的层次感和空间张力。楚文字书法无不反映出楚人“不服同”的精神、气质。透过字形、笔画等外在表象,抓住楚简抒情写意的内在本质,突出楚简的精、气、神才是创新的关键。



当代名家评山亭

范迪安(中国美术馆 馆长)

赵山亭长期致力于先秦楚系文字的研究与书法创作,代表着他对逐渐淡出我们视野的楚系文字精神精义的再发现、再开掘、再利用的文化情怀。仅从这一点,赵山亭的书法就值得我们关注。而他十几年来,没有跟着书坛的种种流行飘忽不定,潜心发掘楚系文字书法的潜质,心无旁鹜地朝夕摸索,追着古楚国文化的踪迹奋力开拓自己的艺术领地,形成了具有自我特色的以楚系文字为依托的书法语言,并在书法创作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这一方面看,赵山亭是难能可贵且让人敬佩的。

朱乃正(原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山亭君,不论其书其印,皆取法上乘,格调高雅。崇厚朴,求大气,重创意。寻其来历,觅其踪迹,方觉山亭君极善吸纳吞吐,故笔端自甲骨、金文、简书、篆隶、章草、真行、大草,大至丈匹巨幛,小至尺牍素笺,皆运笔沉稳,翻转自如。又屡见其自作诗文联句,抒胸臆,涵学养。而篆刻自以古玺汉印入手,复广采博取。汉砖瓦当有之,浙皖吴黄有之,近人新风亦有之。故能纵刀以直冲,又善敛指运铁线,览其书法印作,形态意趣各异,类别丰富,有目不暇接之感。从中非但看出其艺之境,更可测知山亭所下之寒暑苦功。

陈洪武(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山亭的创作很高,他对篆书的解读更准确、更深刻一些,所以作品很生动。他不但是一位特别善于学习、勤于学习、敬于学习的人,而且也是具有一定创作高度的中青年实力派书家。他早年以隶书创作为主,参加活动的隶书作品较多,给我印象很深。近二十年来,他又集中精力在楚篆领域里进行深度的挖掘,下了超越常人的功夫,取得了不少进展。

更重要的是,在他的书法里面发扬的是一种活的传统文化精神,所以他能影响好多人,这个楚篆,这个楚风,正在有不少人来接受和追求。


高庆春(中国书协理事)

我觉得山亭兄是一位有思想、有追求的中青年实力派书家。他现在的创作状态和他的风格追求,确实是既有传统又有个性。

山亭兄是写楚篆比较早成绩较显著的书家之一,但他的书风跟别人拉开了很大距离。首先,他的结体纯度非常高。楚篆的字形跟金文、甲骨、小篆都不一样,很多字繁复难懂,在这方面山亭兄下了很多功夫,绝大多数基本字形完全把握,没有的字,他还按照楚篆的配篆原则来构件,二十多年来一直研究楚篆结字规律,通过新出土的楚文字资料验证了他的配篆是正确的,从这点来讲,他确实下了很大功夫。其次,他的用笔、运笔很丰富。从最粗的线一直写到最细的线,有时穿插一些粗点,有时在一根线上作粗细变化,有时方圆并用。第三,他的用墨也同样很丰富。有时用很淡很淡的墨,有时浓淡结合,有时纯用枯笔。第四,他在章法上也有自己的创意。在没有现成范本的情况下,他在多字数楚篆章法上反复进行试验,取得了一定的建树。他在多方面的探索构成了赵山亭特有的楚篆风貌,因此我非常钦佩。第五,他把自己篆书的笔法、线条与《平复帖》一类章草糅合起来,使他的小草、章草带有行草和篆书的笔意,也形成了赵山亭味道的章草书风。他这两种书体有内在的联系,不是孤立的,从而构成了他大的风格体系,非常不易。第六,他在篆刻上是较早用楚文字入印且具有一定造旨的篆刻家之一,用功很勤,刻了很多印,参加了一些重要篆刻展览。

曾来德(中国书协理事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书法院院长)

山亭细线条的篆书,打个比方,如春天柳条的感觉,很抒情,很耐看,有生机。在当代书坛,他的作品是很新鲜的,也是很独特的。山亭是名军人,从表面看他那么文静,但内心蕴藏着烈火。

陈羲明(中国书协理事)

赵山亭对上古简帛的深入研究,有效借鉴是很不平凡的。他的楚篆作品主要在于其结构,非常奇特,它既不是大篆的结字,又不是小篆的结字,也不是其它篆书的结字,有很多不同的因素,其结构非常的美,每篇大小差异较大。

刘宗超(中国书协学术委员)

他的每幅作品都有一个想法、一个构思,在静中表现动的感觉,在空间的处置上不让它那么匀称,而让它体现出书法空间处理上的一些特色。他在特色上可能偏重于精炼、瘦硬,线条也比较爽健,可以看出这是他的努力方向之一。



研古出新境——赵山亭的书法

■ 叶鹏飞  


凡有成就者,都对传统下过极深的功夫,能处理好创新与师古的关系。赵山亭既是一位能独辟蹊径师古的专家,又是能融会贯通而出新境的书家,更是一位倡导楚简书风,并形成影响的书家。

赵山亭早年在碑山帖海中遨游,擅多种书体。我是于1999年夏,常州市博物馆在甘肃省博物馆举办《明清书画展》时结识赵山亭的。他精练、带有幽味的风采令我印象尤深。以后,不断见到他的新作问世,每读他的新作,总要感叹他勤奋探求的精神。2009年夏,我俩一同参加兰州大学的“百年兰大”杯书法评选,期间又读到了他的两本书法集,看到了他的精进,品味了他创作的硕果。早在二十多年前,他面对书坛的繁荣景象,即冷静地思索着,怎样继承传统,又能别开新境。当他发现楚简书法还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时,他知难而进,对楚间书法情有独钟起来。由于楚简书法极难识读,即使在文字学领域,涉者也是寥寥。但赵山亭从边临摹、边识读中开始了他艰辛的师古过程。他从传世的楚器文字和近百年出土的楚简墨迹中,归纳偏旁、部首,凭着自己的金文书法功底和识篆能力,研究其结字规律,寻找资料、借鉴成果、考订字法,使自己娴熟地掌握了楚简文字的字法规律。尤其是对楚简中的变化性、不稳定性和一些字的结构特殊性作了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扫清识篆障碍,为他的楚简书法创作之路打开了通达之门。他的独辟蹊径,他的深入潜研,正是他睿智和意志的折射,他找到了最适合表现自己的书体,找到了师古出新的突破点,也为当代书法创作开辟了新的书体,对楚简书法的兴起有着筚路蓝缕之功。

读赵山亭的楚简书法,会感受到秦、汉简书法溶入其中。虽然楚简与秦、汉简字法上有所不同,但书写上有相通之处。他将秦、汉简的清爽痛快等意趣溶入其中,随心所欲地变化,这正是他掌握简牍笔法的娴熟程度的反映。再则,楚简中篆法较多,其书写规则,难以发挥,赵山亭通过用居延汉简等的草法和形态,来变法楚简,使之亦具大小错落之姿,生动有致。由于楚简原简作品都是小字,要将小字放大进行书法创作,必然带来局限。为了让尺牍走向形式,他在笔墨上、章法上进行实验,用自己掌握的行草书的笔墨变化来写楚简,使之字形放大,线条不单调,而富有变化,为楚简由小字走向展厅打开了生面。因此,在赵山亭的作品集中,既有精致的小品,也有如汉碑一样气势恢宏的寻丈巨幛,我想,这正是他书法的最大成功处。

在赵山亭的作品集中,还有许多楷书、隶书和行草书作品。他的小楷清劲爽健,有魏碑成分;其隶书有简牍与汉碑类风采,别有新意;而其行草书,在古拙中偶出新姿,注重线条特性的发挥,兼具浓烈的时代特色。这些都为他的楚简书法补充了营养。相比之下,我更欣赏他的楚简书,其书渗入行意,有的静穆古雅,有的奇逸开张。尤其是一些草书式的楚简,有着任情恣性的效果,生动而活泼,兼具了“篆籀气”和“书卷气”,甚至还有“幽默气”——完全是他别开新境的书风。我以为,他为当代楚简书法的开创和创作起着积极的启示和示范作用。


赵山亭作品欣赏


往期经典(点击链接 即刻浏览):

古代著名的文人雅集

潘良桢:澄清淆乱已久的怀素生平

纪录片《中国通史》合集(共100集)

李刚田说石鼓文

【文坛忆旧】汪曾祺散谈文学

【文坛忆旧】李凖:还行人以道

【国学经典】柳永全集

【书画家必备】书法创作落款常用礼语 + 岁时表

李清照诗词全集(珍藏版)

横锦姑苏——刘洪彪•钱玉清书法联展在苏州开幕

孩子从小学书法,结果如此惊人!

首届全国书法院作品联展在湖南省展览馆开幕(附展览全部作品)

“一带一路石油梦”——于恩东书法实践展在京成功举办(附全部展出作品)

“砥砺前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名家进名校书画作品邀请展”在中国农业大学开幕

文字学与当代高等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万殊一相•狂草四人展在济南开幕(附全部展出作品高清图片、现场创作作品图片及局部)

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获奖、入选人选名单公示

第四届“魏碑圣地 • 全国魏碑、隶书书法大赛(含在校大、中学生)”征稿启事

“造化心源”第三届郭石夫画友会会员作品展在山东泰安举行

贾平凹:老兄,今晚的饭局我就不去了

鉴古开今——军之魂主题 书法作品展览在京开幕

【风荷访名家】杨之老师的十个瞬间

2017墨舞神飞•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系列活动在河北定兴举行

热衷文化援疆的杨之

写在齐鲁大地上的辉煌——北京城建集团济青高速公路建设纪实

全国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 入展名单公示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委员会 机构组成和人员名单

苏轼临颜真卿《争座位帖》(60—115图)

中国书法家协会入会条件细则(2016年12月最新发布,试行)

黄宾虹谈书画鉴定

《兰亭序》对联大集 100幅

中国古今官职对照表

张大千泼墨山水画

于右任 草书心经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表公元干支对照表

书法家常用礼语

岁时表,收藏!

北魏《汝南王修治古塔铭》

当代书法网▪文丛《风荷访名家》罄音落处是清虚——访旭宇先生

学习书法,其实选帖比临帖还重要!

揭秘古代画家秘传梅兰竹菊画法口诀,太实用了!

当代书法网▪文丛 冬天里的一个擦肩 ——浮光掠影说周公

张大千鲜为人知的山水画,珍藏!

苏轼临颜真卿《争座位帖》(1—60图)

赵孟頫楷书《寿春堂记》

林散之谈笔法墨法

【历代碑帖精粹】龙门二十品▪上

【历代碑帖精粹】龙门二十品▪下

《风荷访名家》将军,你发如雪

【历代碑帖精粹】明 董其昌行书成道记

《风荷访名家》玉海园听书 ——访著名书法篆刻家李刚田先生

【历代碑帖精粹】明董其昌书法精选

【历代碑帖精粹】唐 欧阳询化度寺碑 皇甫君碑

洪厚甜谈魏碑:没有技术不要谈风格

“闲庭信步•李刚田书法展”在烟台美术博物馆隆重开幕!

【现场直击】向经典致敬 ▏王家新临摹历代书法经典作品展

最好的归宿——李铎7000多件作品收藏品捐赠军博

【军旅名家】张维忠书法作品赏析

《诗情墨韵》——全军书法骨干诗词创作班诗书作品展在京开幕!

【老徐报道】“大道周口——王学岭诗文书作”入藏周口博物馆开展仪式!

【现场直击】胜利战歌——李铎书胜利日大阅兵合唱歌曲展在军事博物馆开幕!

【现场直击】大型套装图书《李铎》入藏国家图书馆典藏仪式在国家典籍博物馆举行!

杖藜行歌——肖文飞书法展 在北京杏坛美术馆隆重开幕

【历代书法经典3】明代宋克书法《七姬志》

【对话名家】访梅墨生先生——书法是最内美的艺术,是动人心魄的艺术。

【现场直击】进入狂草——胡抗美书法艺术展 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现场直击】“束手有策——张锡庚书法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朴才-----申屠卫政书法作品展】在晋城开幕

"笔墨伴随——李啸书法作品展"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隆重开幕

【老徐报道】“2014.济南.沈门七子书法作品展”在山东省美术馆隆重开幕!

【当代书法网 老徐报道】"王友谊篆书艺术大展"在宋庄上上国际美术馆隆重开幕

写格律诗三十八句口诀

“挥云——周俊杰书法作品展”在河南省美术馆开幕

陈洪武谈第六届书法兰亭奖

回归本体,拒绝拼接!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入国展?答案全在这里

走进新机场 传递正能量 ——中国书协机关党支部、北京城建新机场市政项目部党支部联合党日活动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书法作品展在肃宁展出

“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 ——‘中华颂’中国书法交响音乐会 暨两岸四地百位书家”亮相香港会展中心

第24回“书画名家作品国际联展”在天津武清举行


办个展、发新闻、大型书画活动策划,联系电话:18612807378

投稿邮箱:ddsfw@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