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品新:悟人生、品法律、讲证据——解密何家弘老师《世界名案证据解密》
(司法兰亭会八周年,感谢南开大学法学院校友安尧题字)
刘品新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1
笔墨留香。翻看恩师何家弘教授荣休前的力作《世界名案证据解密》,一个个课堂上的法律故事浮现在眼前,老师亲口传授的人生道理、司法智慧与证据学识在耳边回响。
我永远不会忘记的经典场景是:何老师西装革履,精气十足,字正腔圆,将世界各国大案名案信手拈来,春风化雨,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法科学子……这便是老师选择的“一条寂寞的小路”。
我是何老师指导的1995级法学硕士生、2000级法学博士生,也是老师当面指导历时最长的学生——从来不曾毕业。我全面受益于老师的种种教诲,对老师的学术讲授和著书立说较为熟悉。
考虑到此处不合适作长篇评论,不妨用一句话评价:以案载道、以案说法、以案明理,是何老师“享受法缘”的特色。
若再要精简,“说案”正是何老师的学术风格!在这一点上,我很惭愧,一直未曾学到“说案”的法学研究精髓。我和部分何门弟子走的是“办案”的法学创新之路。
说案——说历史之名案、大案,正是《世界名案证据解密》的鲜明亮色。这是一本基于哔哩哔哩、今日头条等网站“何家弘说案”栏目的整理作品,起点为“说案”,终点也是“说案”,将人生、法律、证据的知识“说”到底。
把握这一特点,就找到了更好品读本书的钥匙。
2
“聚焦刑事司法中的历史瞬间,呈现法证视角下的世间百态。”这是何老师在封底的题记。
本书讲述了一系列科学法证走进司法的名案:
——1840年,法国“古堡新郎之死”是近代毒物检验第一案,提出了死者内脏内砷的检测方法,催化了“法医毒物学”的问世;
——1889年,法国古菲失踪案是法医尸检第一案,通过死者的骨骼、牙齿和毛发等特征进行同一认定,加速了法医学得到社会认可;
——1892年,法国拉瓦索尔-弗朗索瓦案给了贝蒂隆进行人体测量的机会,使得“人体测量法”登上司法证明的舞台;
——1892年,阿根廷“野姑娘的家庭悲剧”系指纹鉴识第一案,真相依靠木门板上的血指印得以昭显,指纹得以渐续成为20世纪“证据之王”;
——1894年,法国德雷福斯案让贝蒂隆重展身手,采用特征描述法进行笔迹鉴定,事后证明其结论错误又使得其声誉扫地,让人们冷静看待笔迹鉴定等科学证据;
——1920年,美国萨科和万兹迪案依靠枪弹鉴定认定了致命子弹的射击枪支,两被告人被执行死刑,多年以后芝加哥警察局的枪弹检验结论完全扭转,这加强了人们对枪弹同一认定科学性的关注;
——1969年,美国芝加哥发生警察与黑豹党人的枪战,双方对谁先开枪各执一词,法庭科学专家麦克唐奈通过吸管和细钢丝重建弹道,“还原”案发经过,成为弹道重建历史上的第一案;
——1972年,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佩珀夫人被绑架,其丈夫为此向歹徒支付了100万美元的赎金,警察根据绑架现场中食品袋纸片上的指印摸排到嫌疑人肯尼兹并将其送上法庭,事后麦克唐奈作出专业判断“手印无法认定同一”“指印物证是二次翻拍的伪证”,这成为第一个有伪造手印照片证据的案例;
——1976年,美国俄勒冈州有人报案美女司机维多利亚失踪,警察在车库现场提取到血迹和毛发等物证,截取到血迹最为集中的一大块墙板,却不见维多利亚尸体,麦克唐奈出场后根据墙板上的血迹和枪支射击实验确认枪支射击了人体裸露部分(头部),这起“推断死亡第一案”最终锁定了真凶;
——1981年,美国新泽西州美女卡伦遭遇杀身之祸,十多年后,齿痕鉴定被用作证据指控被告人,成为法齿学上一个里程碑意义的判例;
——1986年,美国康涅狄格州碎木机杀人案,李昌钰博士通过对擦拭血迹和人体碎片进行侦查实验,证明被害人尸体碎片来自被告人名下的碎木机,破获了美国历史上第一起没有找到完整尸体的谋杀案;
——1992年,美国夏威夷发生“撞人逃跑案”,李昌钰博士检验被撞汽车仪表盘等500余处的喷溅血迹等痕迹后,揭示出死者丈夫——一名百万富翁“伪装事故第一案”,证明司法证明科学化的力量。
本书也讲述了一系列促使正义制度变迁的名案:
——1896年,英国别克因多名妇女辨认错误而被定诈骗罪入狱,他也被人称为“中年妇女的情感杀手”,在被假释出狱的1904年,再次因被辨认为诈骗犯送上法庭,终因警方偶然找到真凶托马斯而被纠错,英国以此为契机完善刑事上诉制度和成立刑事上诉法院;
——1977年,美国联邦检察官开始调查艾德里内幕交易案,查实直接或间接使用艾德里情报的股民达到75人,经过十年努力将相关主要人员绳之以法,成为美国的第一个内幕交易判例;
——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任命本杰明担任联邦司法部长,后者调查麦道公司在巴基斯坦“暗战”波音公司的海外行贿案,这引起了美国政府是否会起诉对外国官员行贿的美国公民的争论,三年后麦道公司以辩诉交易方式结案;
——1980年,美国德克萨斯州“情人跳”凶杀案主角卡尔多次站在死亡线上,定罪之后漫长等待了12年才被执行死刑,给人们反思死刑或死刑执行方式的残忍性提供了珍贵的素材;
——1982年,美国汤姆强奸杀人冤案通过李昌钰博士的DNA鉴定结论得以洗冤,也暴露出来刑讯致冤屈的铁律,促进“反对强迫性自我归罪特免权”等约束刑讯制度的完善;
——同年,美国联邦调查局启动侦查陷阱计划,成功捕获企图盗窃财务走私出境的日立公司商人,开创美国政府打压他国企业之先河;
——1985年,英国“白宫庄园惨案”主角希拉经历了“洗冤持久战”,最终被欧洲人权法院以“终身监禁的刑罚不人道”为由宣布释放,展示了分层设置错判标准的制度经验;
——1985年,德国“饮料大王”约瑟夫遭遇入室谋杀,真相大白后人们发现是其妻布里金蒂雇凶杀人,这展示了犯罪侦查发达的德国司法模式;
——1989年,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发生骚乱和强奸命案,怀斯等5名年轻人被判有罪,12年后,因真凶瑞耶斯在狱中向怀斯道歉而道出真相,改判后纽约政府向蒙冤者赔偿史上最高的4100万元赔偿金;
——1990年,美国俄亥俄州罗伯特因测谎结论等证据被认定犯强奸罪,17年后受益于灵敏的DNA检测技术而获得释放,他的名诗Hello Truth引导人们反思错案的成因及救济;
——1990年,美国密歇根州54岁的阿德金斯使用科沃基恩医生发明的“自杀机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助人自杀第一案”,引发“助人自杀是否为杀人”大讨论;
——1991年,美国洛杉矶爆发震惊世界的大骚乱——黑人暴乱第一案,事发源于4名白人警察殴打黑人青年的场面被录下来并在电视台播放,4名白人警察随后被提起公诉但陪审团判决无罪,这反映出陪审团如何公平审判美国种族歧视和暴力执法案件的问题;
——1993年,美国联邦调查局对得克萨斯州“大卫教派营地”进行总攻,向营地释放了18瓶瓦斯,营地被烧成一片火海,86人葬身于此,这起“教派抗法第一案”的惨烈后果反映出美国分散型执法体制的弊端;
——1994年,美国橄榄球明星辛普森涉嫌杀妻,犯罪鉴识大师李昌钰博士通过对被告人遗留现场上血袜子进行DNA鉴定,认定血袜子上的血迹虽然属于被害人,但两侧血迹完全一样且含有防凝固剂,辛普森在刑案中脱罪,但在民事赔偿案中被判巨额赔偿,该案充分展示了陪审团审判和证明标准多元化的魅力;
——1997年,德国巴符州沃尔兹案真相扑朔迷离,被告人依靠测谎结论在民事诉讼中脱罪,在刑事诉讼中能否使用测谎结论可能会引发争议,只能以有罪证据不充分而被释放,成为“疑罪从无第一案”;
——2021年,美国底特律市牛津中学发生枪击惨案,凶手是一名15岁的在校学生,使用的枪支是凶手父亲所买,凶手母亲也违规地带领孩子练枪,故当地检察官特别对凶手父母提出了非自愿的过失杀人罪指控,再次引发关于“拥枪派”和“禁枪派”的大争论。
3
本书所讲述的系列名案也是人生悲欢因法而变的典藏故事。
从法律共同体来说,书中案例涉及到检察官、法官、警察、律师、政府官员与法学教授等角色,特别涉及鉴识科学专家、鉴定人或专家证人等特定身份。譬如,李昌钰、麦克唐奈等人如何在个案中一举成名,为人类司法事业和证据科学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又如,贝蒂隆曾经因为人体测量方法获得如日中天的地位,也因在笔迹鉴定中错用测量方法而一蹶不振,上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旧事……鉴识领域群星璀璨,他们的故事会一直激励着后来者。
书中更多涉及的是当事人或团体的悲喜剧人生。“老冤们”——别克、汤姆、罗伯特以及怀斯等5名年轻人先是受到错误的刑事追究,后又因偶发因素而沉冤得雪,这充分反映了错案是司法的“癌症”!被害人——阿根廷“野姑娘”、德国“饮料大王”以及美国佩珀夫人、司机维多利亚、美女卡伦、辛普森妻子等人的生活工作轨迹因遭遇刑案而发生扭转,法律能否向他们输送公平正义?就连一些法律拟制主体或群体——日立公司、麦道公司、“大卫教派”、股民群体、黑人团体等的法律遭遇,都让人感慨万分,“司法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肩头都是一座大山”……
我特别注意到,书中讲述的案件跨度较大、年代久远,许多都是19世纪、20世纪的事情。这样的法律大剧在今天似乎不会再简单重演了。因为证据科技已经日新月异,加速进入了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使得案件真相来得不再那么艰难。
诚然,法律折射人性,司法改变人生,既往的规律依旧会发挥作用。
4
开卷有益,读者学习《世界名案证据解密》,可以做到悟人生、品法律、讲证据的“一举多得”。
回看往事,人们可以更好地洞悉刑事司法发达史,感知法治前进的坚定步伐和清晰方向。
在一个未来已来的当下,法律人需要比肩本书的更多刑案典籍!
刘品新:论区块链证据 | 提前展示的精美课件 | 法大“证据科学春季论坛”第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