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君超丨媒介融合很难做到真正的水乳交融

2015-09-10 梅子匠



◆◆◆◆◆


编者按:媒体求变是一种常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一篇大文章。主流媒体在推进媒介融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挥品牌优势、创新产品形式,开发“融合新闻”是做好这篇文章的重要前提。


媒体融合时代的媒介融合探索


记者:您对国内传统媒体的媒介融合尝试有何评价?国外媒体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王君超: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既可以说是一个“大数据时代”“社交媒体时代”“微时代”,也可以说是一个“融合时代”。不管在业界还是学界,“媒介融合”都是一个全球性的热门话题。


近几年来,我国的媒介融合实践开展得如火如荼,学界更是先行一步,2004年即将美国的“媒介融合”概念引入国内进行探讨,为我国的新闻实践提供了前瞻性的理论支持。2005年8月,新闻出版部门开始启动“数字报业”计划。但是总的来看,现在国内报纸的“媒介融合”基本上还处于探索阶段,二维码、APP式的“融合”实际上是媒介内容的“平台转移”,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旧媒体“水乳交融”。


美国的媒介融合实践开展较早。2000年,位于美国坦帕市的“媒介综合集团”将旗下的报纸、电视、网络集中到一个楼上办公,成立资源共享的“坦帕新闻中心”,中心的记者在不同媒体之间“自由切换”。与坦帕新闻中心的“人与平台”融合相比,“融合新闻”则是一种“新闻产品融合”。


什么该变,什么不该变


记者:您认为规范的融合新闻报道应该是什么样的?


王君超:作为新闻的一种形态,“融合新闻”改变了传统的新闻定义。它不再是“易碎”的,而是“弹性”的(可实时更新、发展);不再是单一的,而是集群的;形态上不再是整齐划一的“通稿”,而是“随物赋形”的“变形金刚”;生产过程不再是一兵一卒单打独斗,而是“各兵种协同作战”。现在见诸报刊的融合新闻案例,基本上都是耗时费力的“大制作”,凸显了后期制作、部门协作和专家队伍的重要性,与过去“编采主导”的新闻生产模式判然有别。


但是,上面提到的一些案例也并非所有融合新闻的标杆。对于突发的事件性新闻来说,能在“时效”第一的基础上,尽量提供现场音响和图片、视频就算达标了。从我国媒体现有的融合新闻来看,多媒体文本集成的多、真正实现有机“融合”的少;各种文本内容同质化的多,互相补充的少。


记者:传统媒体及其采编人员在观念上、技术上应有哪些转变?


王君超:首先要确立“融合”观念,光有“互联网思维”是不够的。开发“融合新闻”,重要的是确立“融合思维”,摒弃“分离式思维”。


其次要加强“技术修养”。“融合新闻”体现了编辑的“集成”角色,突出了新闻的技术含量。


记者:现在不少传统媒体网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形式同步推进,是否应该分清主次?未来的趋势如何?


王君超:当前各种新媒体产品眼花缭乱,给人一种“一哄而起”“跑马圈地”的感觉,总的来看处于一种“量的扩张”而非“质的提升”阶段。须知“人有我有”的做法属于同质化的竞争策略。这种竞争策略远不如“五指并拢”“握掌为拳”——专注打造一款具有独家优势的“拳头产品”。


把握新媒体重心:内容与渠道


记者:您曾经给《中国报业》写过一篇题为《未来报业何者为王?》的文章,提出“内容、只有内容,才是‘报业泰坦尼克号’的自救之道。”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您为何强调“内容为王”?


王君超:在社交媒体时代,尤其是在当今搜索引擎主导信息获取方式的时代,内容才是媒体竞争取胜的法宝。认识到这一点,有利于传统报业在转型时发挥“内容见长”的优势。即便未来纸质报纸消亡,也仍然可以做好“内容提供商”。


记者:在报业转型的过程中,传统媒体的品牌优势如何保持?新媒体转型会给当下的媒体竞争格局带来什么变化?


王君超:传统媒体的品牌优势不仅不会在报业转型过程中烟消云散,反而会“借壳还魂”,增加无形的品牌价值资产。因此,比起大部分缺少品牌优势的“网络原生报”,那些在纸媒竞争中失去竞争优势的传统媒体,应当抓住数字化转型的机遇,重塑品牌形象。


传统的党报为了在“两个舆论场”中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就要未雨绸缪,利用品牌影响力和内容生产的优势,主动转型和“变身”,在新的传媒格局中继续发挥领衔作用,继续成为我国新闻传播的主渠道。


-完-

▌小匠 吕精

▌转自《光明日报》由梅子匠缩编




点击人名,获取更多传媒人精彩文章
业界学界
于威叶伟民陈刚陈少志
闻进唐兴通杨溟魏武挥
黄磊刘炳路喻国明韦路
徐峰李小鸣范以锦彭兰【上】
周星张博张洪忠彭兰【下】
周智琛陈彤胡泳
弗格斯·皮特马昌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