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艾略特《空心人》

英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这首诗常被认为是艾略特描写精神空虚的“现代人”的代表作。悲观和虚无主义色彩弥漫在整首诗里,但也有批评家认为正因为艾略特不满于现状,才使这首诗有一种批判的高度。
第一段围绕着英国的一个焰火庆祝仪式展开。篇首的“老家伙”指的是福克斯(Guy Fawkes,1570—1606),他在1605年试图炸毁国会大厦的阴谋中被捕,以后英国人民就在每年11月5日那天举着模拟他的稻草人,放焰火庆祝,孩子们则用这种空心人向家长要一两个便士玩。艾略特首先暗示现代人其实只是空心人,然后又将真正的福克斯——迷失的、狂暴的人,与现代人对比。现代人虽活犹死,在死亡的王国里。
第二段描写了空心人和现实的关系,那些有“笔直的目光”所能见到的、但诗人还是遇不到那种眼睛;在这个虽生犹死的王国里,一切都是折射的,破断的。诗人希望别再在这里走前一步了,还不如孩子手中的空心人,披上像“老鼠的外衣”等等。
第三段,死亡王国里对空心人的迷信,“消逝中的星星”又暗示着与真正的现实的距离。
“独自醒来”,其实还并不意味诗人已走出这个死亡的王国,只是认识到了这一切。
第四段中,没有任何眼睛,也就没有任何景象。只有多瓣的玫瑰——宗教的象征——才是空心人的希望,玫瑰和但丁的《神曲》中描写的玫瑰相呼应。
第五段,什么是现状?围着多刺的梨树走是象征性的,阴影落在一切事物之中。空心人的生活是如此可怜,世界在这儿不光彩地告终。



the hollow men


The Hollow MenMistah Kurtz-he dead.

A penny for the Old Guy


<I>

We are the hollow men

We are the stuffed men

Leaning together

Headpiece filled with straw. Alas!

Our dried voices, when

We whisper together

Are quiet and meaningless

As wind in dry grass

Or rats‘ feet over broken glass

In our dry cellar


Shape without form, shade without colour,

Paralysed force, gesture without motion;


Those who have crossed

With direct eyes, to death‘s other Kingdom

Remember us -- if at all -- not as lost

Violent souls, but only

As the hollow men

The stuffed men.



<II>

Eyes I dare not meet in dreams

In death‘s dream kingdom

These do not appear:

There, the eyes are

Sunlight on a broken column

There, is a tree swinging

And voices are

In the wind‘s singing

More distant and more solemn

Than a fading star.


Let me be no nearer

In death‘s dream kingdom

Let me also wear

Such deliberate disguises

Rat‘s coat, crowskin, crossed staves

In a field

Behaving as the wind behaves

No nearer --


Not that final meeting

In the twilight kingdom



<III>

This is the dead land

This is cactus land

Here the stone images

Are raised, here they receive

The supplication of a dead man‘s hand

Under the twinkle of a fading star.


Is it like this

In death‘s other kingdom

Waking alone

At the hour when we are

Trembling with tenderness

Lips that would kiss

Form prayers to broken stone.



<IV>

The eyes are not here

There are no eyes here

In this valley of dying stars

In this hollow valley

This broken jaw of our lost kingdoms


In this last of meeting places

We grope together

And avoid speech

Gathered on this beach of the tumid river


Sightless, unless

The eyes reappear

As the perpetual star

Multifoliate rose

Of death‘s twilight kingdom

The hope only

Of empty men.



<V>

Here we go round the prickly pear

Prickly pear prickly pear

Here we go round the prickly pear

At five o‘clock in the morning.


Between the idea

And the reality

Between the motion

And the act

Falls the Shadow

For Thine is the Kingdom


Between the conception

And the creation

Between the emotion

And the response

Falls the Shadow

Life is very long


Between the desire

And the spasm

Between the potency

And the existence

Between the essence

And the descent

Falls the Shadow

For Thine is the Kingdom


For Thine is

Life is

For Thine is the


This is the way the world ends

This is the way the world ends

This is the way the world ends

Not with a bang but a whimper.




空心人


给那老家伙一个便士 


一 


我们是空心人

我们是稻草人

互相依靠

头脑里塞满了稻草。唉!

当我们在一起耳语时

我们干涩的声音

毫无起伏,毫无意义

像风吹在干草上

或像老鼠走在我们干燥的

地窖中的碎玻璃上。


有声无形,有影无色

瘫痪了的力量,无动机的姿势

那些已经越过界线 

目光笔直,到了死亡另一个王国的人

记得我们——如果稍稍记得的话——不是

作为迷失的狂暴的灵魂而仅是

作为空心人

作为稻草人。



二 


我不敢在梦里见到的眼睛 

在死亡的梦的王国里

这些眼睛没有出现:

那里 ,眼睛是

一根断裂的柱子上的阳光

那里,是一棵树在摇晃

而种种嗓音是

风里的歌

比一颗消逝中的星

更加遥远,更加严峻。

在死亡的梦的王国里

让我别再移近

让我还穿戴上

这些费尽心机的伪装

老鼠的外衣,乌鸦的皮毛,划掉的诗节

在一片田野里

移动像风那样移动

别再近些——


不是在暮色的王国里

那最后的相逢 



三 


这是死去的土地 

这是仙人掌的土地

这里升起石像

这里它们接受

一个死人的手的哀求

在一颗消逝中的星星的闪烁下


它是这样的吗

在死亡的另一个王国里

独自醒来

在那个时刻——我们

因为柔情而颤抖不停

本想接吻的唇

将祈祷形成了碎石



四 


眼睛不在这里

这里没有眼睛

在垂死之星的山谷里

在这个空空的山谷里

我们失去的王国的破损的下腭


在这最后的相逢之地

我们一起摸索

我们躲避言语——

被聚在河水暴涨的沙滩上


一无所见,除非

眼睛重新出现

像死亡的暮色王国中的

永恒的星星

多瓣的玫瑰

空洞洞的人

才有的希望



五 


这里我们围着仙人掌走 

仙人掌,仙人掌

这里我们绕着仙人掌走

在早晨五点钟


在思想

和现实中间

在动机

和行为中间

落下了阴影

因为你的是王国


在概念

和创造中间

在情感

和反应中间

落下了阴影

生命十分漫长


在欲望

和痉挛中间

在潜在

和存在中间

在精华

和糟粕中间

落下了阴影

因为你的是王国


因为你的是

生命是

因为你的是


世界就是这样告终

世界就是这样告终

世界就是这样告终

不是嘭的一响,而是嘘的一声。

裘 小 龙 译



空心人


库尔兹先生——他死了。

送一便士给老盖伊。


I

我们是空心人

我们是被填满的人

挤靠在一起

稻草充满了脑子。唉!

我们那干涩的声音,当我们

在一块儿窃窃私语,

寂静又无意义

就像干草中的风

又像我们干燥酒窖里

一群老鼠的小脚踩上碎玻璃。


有外形没形式,有阴影没色彩

力量已瘫痪,有手势却没动作;


那些用直视的眼睛

穿越,去了死亡的另一王国的人

记得我们——如果最终——并不像是迷失的

狂暴灵魂,而只是

像空心人

被填满的人。



II

在死亡的梦之王国

我不敢在梦里遇到的那些眼睛

它们没有出现:

在那里,那些眼睛是


碎裂的圆柱上的阳光

在那里,它们是一株活跃多彩的树

那些声音

在风的歌唱中

比一颗褪色的星

更加遥远和庄严。


让我不要接近

在死亡的梦之王国

让我依然穿上

如此故意的伪装

老鼠外套,乌鸦皮,把棍子交叉

放在一块田地里

让我的举动就象风的举动

不要接近——


这不是最终的相遇

在那黄昏王国



III

这是死亡之地

这是仙人掌之地

在这石头偶像

上升,在这他们收到

来自一个死者之手的恳求

在一颗褪色之星的闪耀下。


是否就像这样

在死亡的另一王国

在那一时刻

独自醒来:当我们

柔嫩的嘴唇颤栗着

它将去亲吻

从祈祷到石头碎裂。



IV

那眼睛不在这儿

这儿没有眼睛

在这垂死群星的山谷

在这空心的山谷

我们遗失王国的破碎入口


在这聚会地的终点

我们互相摸索

避免说话

聚集在这肿胀河流的滩岸上


看不见的,除非

那眼睛再出现

就象那永久的星

死亡黄昏王国的

多叶玫瑰

那希望只属于

空无的人。



V

在这我们围着霸王树转

霸王树,霸王树,

在这我们围着霸王树转

在早晨五点钟。


在思想与

真实之间

在运动

和动作

落下的影子间


因为你的是那王国


在那概念

与创造之间

在那情绪

与反应落下的

影子之间


 生命非常漫长。


在那心愿

与突然的发作间

在那力量

与存在之间

在那本质

与遗传落下的

影子间


因为你的是那王国。


因为你的是

生命是

因为你的是那


这是那世界终结的方式

这是那世界终结的方式

这是那世界终结的方式

不是一声砰响而是一阵低泣。

张 祈 译





空心人


给老盖一分钱



我们是空心人

我们是稻草人

靠成一堆

脑袋里塞满了稻草。天哪!

我们干嗄的声音,当

我们在一起耳语

寂静而无意义

如风掠过干草

或老鼠的脚踩过碎玻璃

在我们的干地窖


    形而无式,影而无色,

瘫痪的力,没有动作的表情;


    那些走过

以直接的眼睛,到死亡的另一王国

记着我们──如可能──非迷失的

狂乱的鬼魂,而只是些

空心人

稻草人。




我不敢在梦里相遇的眼睛

在死亡的梦的王国

那里,眼睛是

断柱上的阳光

那里,是树的晃荡

而声音

在风的歌唱里

比一颗将逝的星

更遥远也更庄严。


    让我别更接近

在死亡的梦的王国

让我也披起

那些故意的伪装

鼠衣、鸦皮、交叉的枝梗

在田野上

随风起伏

别更接近──


    非那最后的会晤

在朦胧的王国




这是死亡的土地

这是仙人掌的土地

这里石像

升起,这里它们接受

一个死人的手的祈愿

在将逝的星的闪烁里。

 是否就如此般

在死亡的另一王国

独自醒着

在那时辰当我们

为柔情而震颤

嘴唇吻触

从祈祷到断石。




眼睛不在这里

没有眼睛在这里

在这濒死的星谷

在这空谷

这我们失落的王国的断颚


    在这最后的会晤地

我们在一起摸索

且避免谈话

聚集在这鼓涨的河的岸上


    视而不见,除非

眼睛重现

如永恒的星星

死亡的朦胧王国里

多瓣的玫瑰

空虚的人

仅有的希望。




我们绕着多刺的梨树走

多刺的梨树多刺的梨树

我们绕着多刺的梨树走

在清晨五点钟。


    在理想

与现实之间

在提案

与决议之间

阴影降下

        因你即那王国


    在构想

与创作之间

在激情

与感应之间

阴影降下

        生命无限悠长


    在肉欲

与痉挛之间

在能力

与生存之间

在本体

与延续之间

阴影降下

        因你即那王国


    因你即

生命即

因你即那


          就这样世界终结

        就这样世界终结

        就这样世界终结

        不发轰然巨响而只呜咽。

        非 马 译




空心人


库尔兹先生——他死了

给老盖伊一便士吧


1

我们是空心人

我们是填充着草的人

倚靠在一起

脑壳中装满了稻草。唉!

我们干巴的嗓音,当

我们在一块儿飒飒低语

寂静,又毫无意义

好似干草地上的风

或我们干燥的地窖中

耗子踩在碎玻璃上的步履

呈形却没有形式,呈影却没有颜色,

麻痹的力量,打着手势却毫无动作;

那些穿越而过

目光笔直的人,抵达了死亡的另一王国

记住我们——万一可能——不是那迷途的

暴虐的灵魂,而仅仅是

空心人

填充着草的人。



2

眼睛,我不敢在梦中相遇

在死亡的梦幻国土

它们不会显现:

那儿,眼睛是

映照在折柱上的阳光

那儿,是一棵摇曳的树

嗓音

在风的歌唱里

更远更肃穆

相比于一颗在消逝的星。

让我不要更接近

在死亡的梦幻国土

让我也穿上

如此审慎精心的伪装

耗子外套,乌鸦皮,十字棍杖

在一片田野中

举止如同风的举动

不要更接近——

不是那最后的相聚

在黄昏的国土里



3

这是死亡的土地

这是仙人掌的土地

石头偶象在这儿

被升起,在这里它们接受

一只死人手的恳请

在一颗渐逝的星子的光芒里。

它就象这样

在死亡的另一王国

独自苏醒

而那一刻我们正

怀着脆弱之心在颤栗

嘴唇它将会亲吻

写给碎石的祈祷文



4

眼睛不在这里

这里没有眼睛

在这个垂死之星的峡谷中

在这个空洞的峡谷中

这片我们丧失之国的破颚骨

在这最后的相遇之地

我们一道暗中摸索

回避交谈

在这条涨水的河畔被集中汇聚

一无所见,除非是

眼睛再现

如同永恒之星

重瓣的玫瑰

来自死亡的黄昏之国

空心人仅有

的希望。



5

这儿我们绕过霸王树

霸王树霸王树

这儿我们绕过霸王树

在凌晨五点

在观念

和事实之间

在动作

和行动之间

落下帷幕

因为天国是你的所有

在概念

和创造之间

在情感

和反应之间

落下帷幕

生命如此漫长

在渴欲

和痉挛之间

在潜能

和存在之间

在本质

和下降之间

落下帷幕

因为天国是你的所有

因为你的所有是

生命是

因为你的所有是这

这就是世界结束的方式

这就是世界结束的方式

这就是世界结束的方式

并非一声巨响,而是一阵呜咽。

绿 豆 译




茅 盾 对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的 独 特 贡 献

茅盾(1896—1981),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批评家、文学活动家。茅盾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独特贡献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为:
首先,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特别是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更是取得了杰出成就,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1933)、《虹》(1930)、《蚀》(1928)、《腐蚀》(1941)、《霜叶红似二月花》(1942)等;中篇小说《林家铺子》(1932)等;短篇小说《春蚕》(1932)、《秋收》(1933)、《残冬》(1933)等。茅盾的小说创作,代表了左翼文学的实绩,为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社会剖析派”的代表作家,《子夜》的出版,标志着现代长篇小说摆脱了之前的幼稚状态,真正走向成熟。
其次,茅盾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茅盾自1920年开始接手《小说月报》,对这个具有十多年历史的“旧派”文学刊物进行了全面的革新和改造,使之成为第一本新文学杂志,成为宣传文学研究会进步文学主张的刊物和当时新文学的重要阵地,沉重地打击了旧文学,促进了新文学的发展;茅盾和叶圣陶、郑振铎、周作人等发起成立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积极倡导文学“为人生”,提出文学要反映人生、反映社会的现实主义原则,强调文学的社会性和倾向性,要求文学做“诅咒反抗的工具”  ,成为“工农大众的教科书”,要求作家“担当起唤起民众从而给他们力量的重大责任”  ,这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了最早的理论探索;1930年代茅盾两次担任“左联”领导职务,对左翼文学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茅盾还于1933年创办了大型文学刊物《文学》,抗战时期主编《烽火》、《文艺阵地》、香港《笔谈》半月刊、《立报》副刊《言林》等报刊,团结、扶植了一大批进步作家,壮大了新文学的力量。
第三,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创建者之一。茅盾鲜明而系统地提出了文学为人生的现实主义理论,明确提出文学应担当起指导人生、影响社会的责任,提出文学应真实、客观地描写和反映社会生活;茅盾是新文学早期最重要的文学批评家,最早发现了鲁迅的意义并给予正确评价,茅盾一生评论过的作家多达313人,如“五四”一代的鲁迅、叶圣陶、冰心、许地山、徐志摩、丁玲等,30年代后的沙汀、吴组缃、萧红、张天翼、姚雪垠、周立波等,他都给予了热情支持和帮助,被称为“中国新文学的老长年和老保姆”  ,为中国现代作家队伍的发展壮大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四,茅盾是现代最重要的翻译家之一,是继鲁迅、周作人之后,最积极、最有力地介绍、翻译、研究外国文学的作家。茅盾的翻译介绍共涉及了世界上25个国家、50多位作家的作品  ,对欧洲文学的介绍用力尤多,通过茅盾的翻译、介绍,使中国现代作家对外国文学的发展有了初步了解,开阔了中国作家的视野,为早期中国新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参照和借鉴,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茅 盾 的 中 长 篇 小 说 从《蚀》三 部 曲 到《子 夜》
标 志 着 现 代 文 学 第 二 个 十 年 长 篇 艺 术 所 达 到 的 高 峰

茅盾是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里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从《蚀》三部曲到《子夜》,标志着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创作在第二个十年所达到的新的艺术高度,特别是《子夜》,更是以其深广的社会和历史内涵、宏大的艺术结构、冷静客观的叙事风格,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学范式,标志着一个不同于“五四”的新的文学时代的到来。
茅盾“是彻底改变‘五四’中长篇小说的幼稚状态,使之走向完善的最突出的小说家”,《蚀》三部曲、《子夜》与之前的小说创作相比,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适应了现实生活的变化,关注现实、反映现实生活的深广度有了巨大的拓展和延伸,开始将“巨大的思想深度”和“广阔的历史内容”相结合,显示了一种“史诗”品格。《子夜》是茅盾最著名的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巨著,如果说《蚀》三部曲还尚带有五四小说的某种主观化的影子的话,而在《子夜》中,茅盾则将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接过来,建立起全新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式,五四文学的激情以及个人性的特质,被茅盾的大规模的、全景式的、客观化的社会现实以及各种复杂的矛盾斗争中的阶级描写所代替,特别是他那种“社会剖析”的创作方法,从典型环境来解释并塑造典型人物,在戏剧性情节中突现人物性格及其成长的写法,逐渐成为“左翼”文学公认的主流。《子夜》代表了与五四小说完全不同的另一小说类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子夜》具有标志性意义,它代表了现代长篇小说创作的转型。
同时,茅盾在《蚀》三部曲和《子夜》中彻底改变了五四长篇小说的幼稚状态,使之走向完善、走向成熟。《蚀》和《子夜》与五四小说在内容上相比,有一个巨大的转向,即从表现“难得变动”的“老中国的暗陬的乡村,以及生活在这些暗陬的老中国的儿女们”,转向表现一种现实的生活,转向“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现象”  ,表现在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处于急剧变动中的、正在走向现代化的都市生活,增强了作品的时代性,这一转向,是生活本身向文学提出的任务。茅盾适应了1930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从《蚀》三部曲到《子夜》,茅盾对鲁迅所开创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文体作了新的拓展,大大提高了中国现代小说反映生活的容量和人的心灵深广度,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标志着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长篇艺术所达到的高峰。



《子 夜》中 吴 荪 甫 的 形 象

吴荪甫是茅盾长篇小说《子夜》的主人公,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文学典型,与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中那些众多的灰暗萎缩的农民、知识分子形象相比,吴荪甫是一个少见的具有某种现代人格和现代气息的形象,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特别是对于认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和社会性质,吴荪甫更是一个重要的“标本”,这是茅盾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贡献。
吴荪甫是一个性格复杂的具有悲剧色彩的民族资本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较为少见的具有强势人格的艺术典型。茅盾把吴荪甫置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矛盾斗争中来表现他性格的复杂性。一方面,吴荪甫是中国现代社会中出现的“新人”——民族资本家,“吴荪甫身上有一种非常强的现代性格”  ,他在精神上无疑是西方资产阶级的兄弟,他有着发展中国独立的民族工业的“雄心”,“富于冒险精神”和“硬干的胆力”,精明强干,有魄力,具有刚毅、顽强、果断的“铁腕”,更有现代科学经营之才,“紫酱色的一张方脸,浓眉毛,圆眼睛”,“身材魁梧,举止威严,一望而知是颐指气使惯了的‘大亨’”,雄心勃勃地想振兴中国民族工业。他应该是工业时代理所当然的主角,本应成为“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然而他生不逢时。他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而且是在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帝国主义经济大肆侵人中国的30年代,因此,他身上有着种种不可克服的矛盾:他对外来的帝国主义及官僚买办资本家有憎恨的一面,但他又反过来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残酷地剥削压榨工人;他不仅同官僚买办资本家矛盾重重,而且同中小民族资本家也结下了许多矛盾;他自身所具有的封建性使他在包括妻子在内的人际关系中处于孤立地位;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他在与背后有着帝国主义撑腰的买办资产阶级的搏斗中,不能不感到自己政治、经济上的软弱无力,在表面善断背后是他的狐疑惶惑,在充满自信的背后是他的悲观绝望。
吴荪甫性格的复杂性,寓含了极其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一方面表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另一方面,吴荪甫这个人物带有悲剧色彩,他的自私、贪婪、专横和残暴,以及他内心深处的平庸,都会引起读者的反感,而他那强悍的生命力和勃勃“雄心”,又是我们弱质的民族性格中所缺乏的。在吴荪甫身上体现出了一种新的人格力量和文化性格,吴荪甫这样的“铁腕人物”,落入中国现代政治、经济、社会关系网中,终不免失败的命运。在吴荪甫身上,寄寓了茅盾对中国社会现实及其前途命运的深层思考,即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依靠个人的力量走民族资本工业救国之路是走不通的,因此,吴荪甫的悲剧同时具有“悲壮性”和社会性的一面。




推荐阅读:

张枣译史蒂文斯诗13首

张枣译马克·斯特兰德诗5首

叶芝《茵尼斯弗利岛》

辛波斯卡《种种可能》

托马斯·哈代《对镜》

张枣译希尼诗6首

米沃什《第二空间》

休姆《秋》

歌德《漫游者的夜歌》

希尼《阳光》

勒韦迪《一切都是黑暗》

彭斯《友谊地久天长》

兰波《奥菲莉娅》

荷尔德林《海德堡》

兰波《醉舟》

策兰诗15首

安德烈·别雷诗4首

贝拉·阿赫玛杜琳娜诗44首

阿赫玛托娃诗54首

罗伯特·哈斯诗9首

尼扎尔·格巴尼诗65首

菲利普·莱文诗2首

特德·库塞诗10首

凯·瑞恩诗17首

霍华德·奈莫洛夫诗12首

查尔斯·赖特诗43首

丽塔·达夫诗8首

斯坦利·库尼茨诗9首

罗伯特·品斯基诗8首

比利·柯林斯诗13首

唐纳德·霍尔诗15首

查尔斯·西米克诗23首

罗伯特·潘·沃伦诗14首

罗伯特·潘·沃伦诗32首

尼娜·卡西安诗2首

奈古列斯库《多瑙河的歌声》

托马诗3首

马林·索列斯库诗8首

斯特内斯库诗9首

聂鲁达诗42首

巴科维亚诗70首

尼娜·凯瑟诗9首

考什布克诗2首

多伊纳什诗5首

阿列克山德里《爱》

阿尔盖齐诗2首

阿拉乌若诗28首

扎加耶夫斯基诗30首

阿莱克桑德雷·梅洛诗28首

布罗茨基诗19首

扎加耶夫斯基12首

布洛茨基诗10首

约翰·阿什贝利诗11首

马雅柯夫斯基《穿裤子的云》

阿门斯《柯森斯海边小湾》

安妮·塞克斯顿诗21首

谷川俊太郎诗24首

大冈信诗22首

柴田丰《人生别气馁》42首

图象与花朵

狄兰·托马斯诗20首

蒙塔莱诗20首

萨巴诗18首

萨拉蒙诗25首


日入相与归 壶浆劳新邻 长吟掩柴门 聊为陇亩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