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米开朗基罗十四行诗20首

意大利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译“米开朗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与拉斐尔·桑西和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后三杰。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有《大卫》《创世纪》等。他的父亲是洛多维科·迪·莱昂纳多·博那罗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亲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内里·德尔·米尼亚托·迪·锡耶纳(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他于1564年在罗马去世,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小行星3001以他的名字命名来表达后人对他的尊敬。罗曼·罗兰写过《米开朗琪罗传》,归入《名人传》中。
米开朗基罗是人类天才、智慧和勇气的结晶,他的光荣与成就属于全人类。作为文艺复兴的巨匠,以他超越时空的宏伟大作,在生前和后世都造成了无与伦比的巨大影响。他和达芬奇一样多才多艺,兼雕刻家、画家、建筑家和诗人于一身。他得天独厚活到 89 岁,超越了古稀之年,度过了 70 余年的艺术生涯,他经历人生坎坷和世态炎凉,使他一生所留下的作品都带有戏剧般的效果、磅礴的气势和人类的悲壮。 
米开朗基罗在雕塑、绘画、建筑、诗歌等众多艺术当中均取得了辉煌成就,这在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史上,还是绝无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杰出,以至于在他37岁时,世人就把他尊为“神圣的米开朗基罗”。米开朗基罗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显示了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象征。他的艺术创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常常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米开朗基罗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这种悲剧性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应。这些都使他的艺术创作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蔡 元 培 对 五 四 文 学 运 动 的 总 结


首先,蔡元培认可《新青年》在“宣言”和“罪案之答辩书”的态度。所谓“破坏”活动,是在拥护民主与科学的基础上,破坏礼教,破坏礼法,破坏国粹,破坏贞节,破坏旧伦理,破坏旧艺术,破坏旧宗教,破坏旧文学,破坏旧政治。

第二,蔡元培理清了革命而进入文学革命的历史。他认为胡适提出的“八事”与陈独秀发表的《文学革命论》提出的“三大主义”是从革命而进入文学革命的基本过程。

第三,蔡元培解释了为什么改革思想一定要牵涉到文学,他认为这因为文学是传道思想的工具。钱玄同曾说:“旧文章的内容,不到半页,必有发昏做梦的话,青年子弟,读了这种旧文章,觉其句调铿锵,娓娓可诵,不知不觉,便将为文中之荒谬道理所征服。”蔡元培便认为钱玄同所主张的“废灭汉文”“虽不易实现,而先废文言文,是做得到的事”。

第四,蔡元培理清了白话文提倡的过程。虽然早在1903年左右,白话文也颇为流行,但那时候作白话文的缘故,是专为通俗易理解,可以普及常识,并非取文言而代之。而真正主张以白话代文言,而高揭文学革命的旗帜,这是从《新青年》开始的。

第五,蔡元培肯定了白话文提倡的合理性。他说中国近代本来视文言文为古文,而欧洲人视不通行的语言为死语,刘大白参用西人的语意,译古文为鬼话,所以反对文言、提倡白话的运动,可以说是弃鬼话而取人话了。

最后,蔡元培认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自五四运动以来不过15年,新文学的成绩,“当然不敢自诩为成熟。其影响于科学精神民治思想及表现个性的艺术,均尚在进行之中”。并希望,“应以十年的工作抵欧洲各国数百年”,并“对第一个十年先作一总番查,使吾人有以鉴既往而策将来,希望第二个十年与第三个十年时,有中国的拉飞尔与中国的莎士比亚等应运而生”。



推荐阅读:

约翰·弥尔顿《时间啊…》

弥尔顿《我仿佛看见》

D·H·劳伦斯《钢琴》

徐志摩译李清照词

徐志摩译哈代诗3首

徐志摩译曼殊菲尔诗3首

普希金《青铜骑士》

艾略特《四个四重奏》

R·S·托马斯诗30首

狄兰·托马斯《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约翰·弥尔顿《哀失明》

赫塞《梦》

马丁松《三月的夜晚》

曼德尔施塔姆《干草堆》

扎加耶夫斯基《房间》

叶赛宁《我记得》

辛波斯卡·扎加耶夫斯基·布罗茨基《云》

张枣译史蒂文斯诗13首

张枣译马克·斯特兰德诗5首

叶芝《茵尼斯弗利岛》

辛波斯卡《种种可能》

托马斯·哈代《对镜》

张枣译希尼诗6首

米沃什《第二空间》

休姆《秋》

歌德《漫游者的夜歌》

希尼《阳光》

勒韦迪《一切都是黑暗》

彭斯《友谊地久天长》

兰波《奥菲莉娅》

荷尔德林《海德堡》

兰波《醉舟》

策兰诗15首

兰波《黄昏》

聂鲁达《女人的身体》

特拉克尔《给孩子埃利斯》

波德莱尔《感应》

策兰诗88首

里尔克诗选

蒲伯《隐居颂》

罗赛蒂诗2首

麦克尼斯诗2首

梅贵《短短的烟袋》

敏杜温诗2首

佐基诗2首

露斯·玛洽多诗2首

帕斯托里诗2首

里瓦斯诗2首

伊萨科夫斯基诗3首

叶夫图申科诗7首

谢维里亚宁诗19首

黎萨尔《我最后的告别》

乔卡诺诗2首

普拉达诗3首

布伦南诗3首

道伯森《鸡鸣》

坎贝尔诗4首

兰纳依沃《恋歌》

雷倍里伏罗诗2首

阿古斯蒂尼诗4首

伊巴博罗诗3首

狄布诗2首


君恩忽断绝 妾思终未央 巾栉不可见 枕席空馀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