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仅三人,这位清华人获奖!
科技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
青年科学家发挥着什么作用?
11月11日-12日
在浙江温州举行的
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
颁出首届
“可持续发展青年科学家奖”
Young Scientist SDGs Award
旨在表彰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
而作出创新成就的青年科学家
全球三位青年英才获奖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张强
因在通过锂键化学、电化学储能材料
实现清洁、安全、低成本能源
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领域作出的卓越贡献
从来自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的候选人中
脱颖而出
成为获此殊荣的三位科学家之一
彰显着青年科技工作者
求真、创新、专注的榜样力量!
让我们一起走近
“报国清华人”系列报道
共同感受清华人在各行各业
服务国家和人民的拳拳报国志!
面向国家的真需求!
一路走来,已经多次获得各项奖励的张强,说起本次获奖,还是觉得“意外、惊喜!”。
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泰勒为张强颁奖
距离获奖过去几天后,张强回过味儿来:之所以得到认可,是因为自身研究方向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必然要面临的问题紧密相关。“清洁、安全、可负担的能源不仅中国需要,全世界都需要,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目标。我理解,这个奖是号召和吸引更多人加入这个领域,并为之作贡献。”
只不过起初,张强考虑的并没那么多。
2011年,在美国、德国完成博士后研究的张强下决心回国,在母校清华任教的同时,把锂电池等新能源材料研究作为长期方向。
彼时,他思考更多的,是自己国家对能源存储和利用的重大需求,“我国能源结构长期处于富煤、贫油、少气的状况,绿色低碳转型是必然,新能源必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受邀参加2023中关村论坛
按照张强的理解,做好科研要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这其中,有奔着国家当下和未来的真需求找准方向的过程,也有以钉钉子的精神一干到底的劲头。
张强认准了,要提前布局,做引领性的科学研究。
为了让锂电池单位质量储能更多、寿命更长、器件更安全,实现风能和太阳能大规模、高安全利用,他带领团队不断攻关,在锂键化学以及锂硫电池电极材料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通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沿引领技术,助推我国在该领域的基础研究跻身世界一流水平。
没人做过更要做!
“引领性的科学研究,应着眼于国家未来10年甚至20年的发展。”依托已有的研究成果,张强团队聚焦锂电池未来技术需求,确定了多个前沿课题并展开研究:用人工智能预测分子性质,更高效、精准地找到关键能源材料,设计出更安全的电池体系;发展高性能的锂电池储能体系,将低成本、高安全、高容量的储能器件大规模应用,实施绿电直接用于高能耗化工电解过程的示范研究……
这种前瞻性和紧迫感,张强解释,一则来自国家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要求,二则来自师者、前辈的精神浸润。
在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晚会上,化工系金涌(左二)、魏飞(左一)、张强(右二)、张学强(右一)四代师生同台。
在清华9年的学习生涯,老一辈科学家身上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对张强影响很深。他师承于国际碳纳米材料研究领军人魏飞,魏飞则曾师承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化工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从事博士后研究。
“七八十年代那会儿,我们缺衣服,金涌老师研究的流态化反应就奔着合成衣服材料去。到魏飞老师这儿,做碳纳米管,研究怎么化学炼油,再到现在用二氧化碳制备绿色航煤……他们非常有前瞻性。”张强觉得,三代人不同的研究方向恰恰证明了“从国家需要出发做科研”“做引领性研究”的理念正在传承。
张强与学生张学强(左)、陈筱薷(中)
在电池测试实验室。
他要把这种理念传递下去。在课堂上,他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志向和兴趣,“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求、时代命运同步,在复杂体系中看清问题、找到关键。只要方向正确,就有源源不竭的动力。”
他的学生里,有9人获得清华特等奖学金,博士研究生陈筱薷、赵长欣、李西尧获得全国挑战杯特等奖。他组建的锂电池研究团队也在不断壮大。
越走越难也要走!
近几年来,让张强感受非常明显的一点是:所做的事越发令国际同行瞩目,“大家会借鉴我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此,他解释说,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超前,“做得好必然会有人跟。”
基于团队在全球清洁能源和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重要贡献,前不久,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刊载了Nature Index对张强的采访。
从奔着国家重大需求出发,到看到本国之外更大范围的需求,张强开始更深刻地思考团队的研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下的重要意义。
他在访谈中回答得言简意赅,“中国需要通过创新上的引领来体现对新能源发展的贡献,目的是为给全球贡献清洁、安全、可负担的能源。”
张强受邀参加2023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并分享研究成果
作为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张强铆足劲儿要把研究再往应用端推进更多步,“通过科技创新我们做了不少新的能源材料,如何将原创布局转变成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我们一直在思考和努力。”
虽然每往前走一步,意味着会遇到更多难以预料的困难,但他仍希望通过团队科研,帮助更多企业解决对新技术的需求,助力中国乃至全球更多国家的能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我们做的事,别人没做过甚至没敢想过,但是能得到全球认可,恰恰也是因为这一点。赶上了国家重视科技创新、支持前沿技术研究的好时代,更要担负起责任,做出更多更好的成果。”张强说。
更多报国清华人的成长故事
我们将继续为你讲述……
统筹 | 吕婷
文|段颖
视觉设计 | 贺茂藤
排版|吴新姿
编辑|江盛盈
责编|赵姝婧
审核|许亮
清华大学版权所有,联系邮箱:
thuxwzx@tsinghua.edu.cn
往期回顾
73.从清华走向青藏高原,他要把“光”带给全世界
72.854万毫升!这件事清华人已坚持了21年……
71.清华大学博士后当交警!为啥?
70.清华毕业,他去塞外当了一名24小时值班员
69. 他们正以热血“清”春报国!
68. 从清华园启程,下一站远方!
67. 青春何以不辜负?这群清华人择凌云志,逐梦苍穹
66. 出发!做有情怀、有行动的大梦想家
65. 安博士→安老师,这是她的科研公式
64. 回家乡去!兑现一个诺言
63. 去攀登!水网事业的“长城”
62. 那个向总书记汇报的清华女孩,今年毕业了
61. “搬砖”男孩林万东,从清华毕业去了这里……
60. 清华轮椅博士朱晓鹏,启航!
59.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58. 在清华读完本硕博,他为何选择成为电工?
57. 清华航天人,破飞天纪录!
56. 五一,他们获奖章!
55.这波,我们冲出大气层!
54. “像建设自己的家乡一样,充满诚意地对待这片土地……”
53. “00后”清华女孩,变身短发“女兵”!
52. 清华女兵入伍2年,带了5批新兵和学兵,教了2批专业课
51. 默默守护最初的梦想,这位清华航天人如此浪漫!
50. 为国铸“箭”!他坚守心之所向
49. 埋首耕耘20余年,他步履不停
48. 清华培养、学成归国的师生俩,有了共同的新身份!
47. 月桂加冕,这位清华人彰显航空航天新成绩!
46. 香港青年汤振威,到西北带领乡亲致富!
45. “梦开马兰,我在401回答青春问卷”
44. 从清华毕业的她,成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43. “双面奶爸”邢学韬!
42. “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41. 帅!从清华走出的他10年参与100次+发射任务
40. 让战机像F1那样加油!这位清华人太牛了
39. 努力把成果写在祖国的蓝天上,他们携手同行!
38. 她是“发星星的女孩”
37. 邓超:去攻坚!
36. 进入清华,他“出道即是巅峰”,又很快跌到谷底……
35. 驰援重庆山火,清华人请战!
34. 我的人生总比别人“慢”一步,怎么办?
33. 为了这口“气”,他一头扎进故乡15年
32. 清华走出的最年轻“金头盔”飞行员!
31. 我以青春长报国
30. 站在信号平台上俯瞰舰艇编队的清华水兵!
29. 高空、高压、高强度!清华毕业的他选择了“三高”工作
28. 他对它“一见钟情、双向奔赴”
27. 走!当兵去!
26. 清华毕业生央宗:一个藏族女孩镜头内外的“窗”
25. 一名兵工骨干的“修炼”之路!
24. 今天!清华校友刘洋再次出征太空!
23. 心怀国家,育栋梁!
22. 一个探索星河的浪漫梦想!
21. 这些清华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 他清华硕士毕业,却去大山里当了流浪儿校长……
19. 致敬!这2位清华人是隐姓埋名的导弹功勋!
18. 枣刺和苹果
17. 做青藏高原上的一束“烛光”
16. 他打开了水与人类的,一个个“盲盒”
15. “我一定第一个去!”
14. 酷!清华首名海军陆战队女兵
13. 扛起驱鸟枪,守护辽宁舰,这位清华学子太酷了!
12. “清华给了我可以盖100层楼的地基!”
11. 容易的“空天情”,不易的奋斗路
10. 不再依赖国外!清华力破这一难题!
9. 永远不要忘记,最初为什么来这里
8. 黑了,瘦了,他变了......
7. 为你们骄傲!
6. 一等奖!14项!
5. 大气治理「国家队」!
4. 智力拥军,清华探索!
3. “为了国家,要再抓紧一点!“
2. 好样的!清华进藏第一兵!
1.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脱贫攻坚中的清华青年
喜欢清华,请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