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西非遗36:载歌载舞的原平凤秧歌

2016-06-20 牛晓珉 太原道


 

凤秧歌是流传于我省原平市北贾村的一种民间歌舞,常伴着“上院”、“踩街”、“撵瘟神”等民俗活动一起出现。解放后,每逢重大活动,它便活跃在街头、广场、舞台,颇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起源传说

 

在民间流传着三种关于凤秧歌的起源传说。

 

之一:秦始皇走马修边时,有一家老少为避苦役,儿子扮成疯公子模样,扬襟舞扇,癫出城外。“野太医”和全家老小以追疯儿子为名,也逃出城去。后人为纪念他们足智多谋的行动,便产生了这种艺术形式。凤秧歌的两个领头人,正是“疯公子”和“野太医”。

 

之二:北宋末年,梁山泊农民起义军为了搭救被官家捕捉的弟兄,扮成卖艺人模样,混入城内,劫了法场。后人为了纪念起义军的英勇行为,便产生了凤秧歌。

 

之三:北宋末年,为了抵御辽国的入侵,从中原各地征调士卒开赴边地。当时,地处雁门关里的北贾村驻有许多安徽凤阳县籍的将士,为表达思乡之情,他们常在营帐外演唱家乡的凤阳花鼓,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凤秧歌。

 

表演形式

 

凤秧歌多于农历正月十三至十六表演。它在曲调、内容、曲目上,与踩圈秧歌、轱辘秧歌差异不大,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独具特色的道具竹圈甩帽上。受该道具的影响,凤秧歌的舞步也呈现出晃晃悠悠的特色。它的演唱风格也不同于山西其他地方的小戏、民歌,运用了大量虚词,曲调昂扬、悠长,较为自由。



 

凤秧歌的表演形式,分为 “过街”、“踩圈”、“轱辘”三大部分。

 

“过街”,也称“踩街”,主要用于街头和广场打场子时表演。这一部分的队形变化有“二龙出水”、“梅花阵”等,舞蹈动作有“击鼓双晃手”、“击鼓甩帽圈”、“转掖步”等,其韵律特征别具一格。

 

“踩圈”,是定场表演,当地俗称“踩圈秧歌”。表演时,有演唱才能的男角头上扎块毛巾,或更换衣服扮成女角。男角是“踩圈”表演时的指挥,可即兴点出任何演员进场表演,并担负领唱的任务。“踩圈”在演唱前有一段程式化的舞蹈表演:首先男角上场,将绕圈行走的女角一个一个地点出来,做“跌籽儿”动作后,开始跑场子(跑队形),如“掏8字”、“扭麻花”等,然后围成圆圈边走边唱,有男唱女和、男女对唱等形式。其表现手法是叙事兼代言,类似表演唱,偶尔伴以简单的手势。唱时无管弦乐伴奏,由演员清唱。

 

“轱辘”,亦称“轱辘秧歌”,以演唱有故事情节的民间小戏为主。

 

以上三种表演形式,既有一定的联系,又可独立存在。不论哪种形式的秧歌,都是一套人马交替表演。

 

凤秧歌的演唱中又夹杂了大量的“依”、“盖”、“圪”、“哟”等虚词,使演唱者能够随心所欲地依自己的底气、能力进行发挥。

 

表演过程

 

凤秧歌是一种载歌载舞的集体表演形式。表演时男女各半,男的头戴一顶草帽形的小帽,帽顶戴有一条既薄又窄、约长丈余、盘成螺旋形的竹圈,竹圈顶端置一鲜艳的红色绒球,形似凤凰头顶的红翎,故当地群众称其为“凤秧歌”。表演时,男的身背腰鼓,女的手持一小堂锣,边敲边舞。随着舞步的节奏,帽上的竹圈前后伸缩、摆动。经过一段舞蹈后开始演唱,演唱的歌曲大都是词、曲很长的叙事歌,曲调独特,既有民歌的特点,又有曲艺的某些特征。最具代表性、最受欢迎的曲目是《过大年》。



 

凤秧歌的竹圈甩帽是用竹皮经特别处理加工成螺旋形,甩舞时只能顺时针方向转动,如逆转或过快、过猛绕甩,都会折断。这一伴舞道具的特殊质地、性能,直接影响了凤秧歌音乐的节奏和速度。

 

传承

 

凤秧歌的传承,初时主要是北贾村李姓家的“家传”,后来师传范围扩散至村里的爱好者,凡钟情于凤秧歌者皆可加入其中,但也仅限于北贾村。目前能够自编、自演的艺人基本绝迹,已无人能够演出全部50多个传统节目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1864x2m68&width=500&height=375&auto=0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4D4yirx3bnH&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原平凤秧歌表演


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推荐内容:

山西非遗01:阅读阳城县皇城村重阳习俗

山西非遗02:阅读泽州中秋习俗

山西非遗03:左权开花调,独特的太行山歌

山西非遗04:清和元头脑,传说傅山调制的药膳八珍汤

山西非遗05:晋剧——山西人的中路梆子

山西非遗06:河曲民歌,民歌之乡的酸曲

山西非遗07:晋南威风锣鼓,威武雄壮的民间打击乐表演

山西非遗08:洪洞走亲习俗,延续千年的“接姑姑迎娘娘”

山西非遗09:蒲州梆子(蒲剧),山西戏曲的最早源流

山西非遗10:耍孩儿,雁北地区独特的“咳咳腔”

山西非遗11: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的北路梆子

山西非遗12:襄汾天塔狮舞,决战天塔之巅的狮王争霸

山西非遗13:源于宫廷音乐与庙堂音乐的上党八音会

山西非遗14:流行于晋东南的“大戏”上党梆子

山西非遗15:雁门民居营造技艺,造就有别于晋商大院的真正“民”居

山西非遗16:五台山佛乐,与五台山佛教共生共荣

山西非遗17:源自李世民《秦王破阵乐》的绛州鼓乐

山西非遗18:稷山县独有的走兽高跷

山西非遗19:火爆热烈的翼城花鼓

山西非遗20:文水鈲子,先民与命运抗争的独特表现形式

山西非遗21:阳城生铁冶铸技艺,中国式铁范铸造的“活化石”

山西非遗22:“天下独一团”的灵丘罗罗腔

山西非遗23:孝义碗碗腔与“无孝不成戏”

山西非遗24:孝义皮影戏,最早的光影艺术

山西非遗25:平阳木版年画,中国年文化的产物

山西非遗26:清徐彩门楼,春节里的街头艺术品

山西非遗27:璀璨绽放的民俗奇葩——榆次南庄架火

山西非遗28:红红火火的旺火,祈盼一年的兴旺发达

山西非遗29:广场舞的先驱朔州秧歌戏

山西非遗30:由汉唐道歌演化而来的晋北道情

山西非遗31:锣鼓杂戏,纯爷们的古老戏剧

山西非遗32:板式丰富旋律优美的潞安大鼓

山西非遗33:来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中阳剪纸

山西非遗34:手掌推出光亮如镜的平遥推光漆器

山西非遗35:源于远古祭祀仪式的临县伞头秧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