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0年9月1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小精灵丢珠记

宗道法师 灵瑞之声 2020-09-15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小精灵有串念珠。据她说是她朋友送给她的,虽然珠子很平常,但也许情义所寄罢,她平时宝贝得跟什么似的,谁要是借看两眼的时候,倘若放手上时间稍微长了,她都要赶紧抢过来、收好。她常说:这是她第二心脏。

 

这天中午,她忽然发了一条信息给我:师父,我佛珠丢了……

 

我马上下楼一看,见她整个人趴在电脑上,一副生无可恋、失魂落魄的神情。我问她上一次见到佛珠是什么时候,她便把昨天傍晚离开编辑部,佛珠是如何地从桌上拾起,又是如何地放进衣服口袋,带回宿舍,整个过程详细地描述了一遍。今天中午发现不见了之后,她把宿舍几乎翻了一个底儿朝天,甚至从宿舍到编辑部的路上,也都寸土不落的搜了个遍,连扫地的阿姨都问了,都云未见。回来后把编辑部书房也找了个遍……一边说着,一边就开始吧嗒吧嗒掉眼泪了。

 

我问:会不会是佛黄叼走了?不过一问出来我自己都在内心否定了,佛黄平时只关心吃的,对于念佛的玩意,似乎并无兴趣。

 

接着我表达了我的同情,因为丢佛珠的心情我可是尝到过的。念佛人对俗物可能执著没那么深,但对于一串朝夕相伴与念佛共存的佛珠,有时真的看得比别的都重呢!记得我以前用过一串小粒的菩提子,108颗的,佛珠表面不是那种完全规则光滑的圆珠状,表面略有凹凸不平,珠粒不大不小,外形朴拙(师父有一次说,这个佛珠跟你还真搭),手感更妙,当时就像孙悟空龙宫里找到了称手的兵器——金箍棒一样,我用了大概两年之久,随身携带,手不离珠,珠不离手,日久生情,非常喜爱。结果一日竟丢了。哎呀!当时的心情,我跟旁人说,以前是不大能体会一个母亲失掉了夭折的孩子的心情,但那时我却分明感受到了这种失魂落魄的心情,足足有一个月之久。后来我便想到:果真是有一物便有一累,要想不累,便不要有物。所以,后来我就再也不蓄用喜爱之物了,即使念佛,平时也随手抓起哪串佛珠就用哪串,谁要喜欢,立马送人(有人送我的,我都会珍藏好)

 


我边在书房翻找,一边用“一物一累”的道理开解小精灵。还给她讲了一个故事,说原来有个将军,退休后特别喜欢收藏古玩。有一次用一个古杯喝茶,茶汤太热,一不小心差点失手掉在地上,一个将军,吓得竟浑身冒汗,他忽然自省:我一生出生入死,千军万马、长矛短戈,在我面前都不怕,奈何竟为了一个杯子吓成这样,看来佛经里说的“由爱而生怖,由爱而生惧”真是不错呀!喜欢什么,就被什么所操纵,累系,想到这儿,他立马把手上的古杯扔到地上,任其碎了……

 

我正说着说着,竟赫然看见一串佛珠就在书架上,定睛一看,正是小精灵那一串。“那不是佛珠吗?”我指着佛珠让她看,她眼也不抬,“怎么可能啊……”,我拿下来捧到她眼前,“呀——”她几乎从板凳上跳起来了,一副“大喜充遍身”的样子。

 

经过一番又是亲又是捂后,我问:“你不是说昨天拿回宿舍了吗?”“我明明记得我就是拿回去了啊……”

 

过了一会儿,笑笑进来了,说:“昨天佛光看见佛珠在桌子上,就放到书架上了!”

 

我说:“你看,事实证明你记错了”

 

“也可能吧……”

 

我说:“看来妙悟法师说的真没错,我们都各自生活在自己‘以为’的世界里,世界无不以我们以为的样子展现在我们面前!”小精灵言之凿凿地把拿佛珠回宿舍的过程描述得跟真的一模一样,但很可惜,这只是她的“以为”,很可能把前天或者大前天的场景和昨天的混淆在一起了。

 


真实的情况有时跟我们的“以为”差距很大。

 

说到这,笑笑也说起了她过去的一件“以为”的事。她说小时候特别“偶”刘德华,有一段时间两部电视剧新放映,一部《警花出更》,一部《火凤凰》,她一日特别兴奋地跟自己要好的朋友说:“刘德华连拍两部电视剧,好好看呀!”朋友说:“没有啊,这两部都是别人演的。”笑笑说:“怎么可能?绝对是刘德华……”“不是!”“是!”……

 

两个人由争辩变成争吵,最后竟因此而绝交。过了十几年后,笑笑又有一次跟同学说起刘德华这两部电视剧,同学说:“这两部都不是刘德华演的啊。”笑笑于是找来电视剧重看,结果傻眼了:确实不是刘德华演的!而且,那个主角跟刘德华长得一点也不像。此时笑笑方觉得惭愧莫名,怀疑自己当时眼神不知出了什么毛病。

 

事实的真相和我们“以为”的真相,有时真的是大相径庭。人就是如此,有时眼睛会欺骗我们,比如颜回吃锅中物,人以为偷吃;有时耳朵会欺骗我们,“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有时意念会欺骗我们,如一个人丢了斧子,怀疑隔壁人偷斧子,于是怎么看怎么像是小偷,过了几天找到斧子了,再看隔壁人,怎么看怎么不像小偷了。

 

所以,我们平常所说的客观,都只是相对意义上的客观罢了,只要“我”执未破,主观总是干扰我们看清事实,世界按照我们“以为”的样子,被扭曲得早就不成样子了。


 

前几天看季羡林写的《大唐西域记校注》的序,学者按说不应该冷静客观,抛开成见地研究历史文化现象吗?但我发现通篇都有明显个人成见。比如这样一段:

 

我觉得,中国古代许多佛教大师都似乎有这样的矛盾。讲佛理的时候,头绪纷繁,越讲越玄。乍一看,真是深奥得很,实则破绽百出,想入非非,故弄玄虚,强词夺理。但在实践方面,则又是另外一套。 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可能是由于对一般老百姓,如果死钻牛角,将会把他们吓退,不如说得简单明了,只需喊上几声:“阿弥陀佛”,布施一些什么东西,就扯给他一张天国入门券,西天有分。这样对吸收信徒,增添利养,大有好处。我看玄奘也没能逃出这个窠臼。

 

一代国学大师竟出此论,真让人摇头攒眉。

 

人要摆脱成见真是很难的一件事。无怪乎孔夫子提出四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即:不臆测,不武断,不固执,不主观.。

 

每个人的心,都像一面镜子,有的凹面,有的凸面,有的坑坑洼洼,有的斑点累累,有的缺角少棱,有的充满油腻……外物经过“我”的这面镜子一照,或长的变短,或短的变长,或粗的变细,或细的变粗……早已失却原样,诚然“妄中生妄”“妄无有尽”。昙鸾大师言“三界虚伪”,从此处说,不亦然耶?


 

唯佛的大圆镜不然,外物如何,佛心映出来便如何,所以唯有佛能还一切万物以本来面目,《观经四帖疏》中善导大师解释“如是”时说:

 

又,言“如是”者,欲明如来所说:说渐如渐,说顿如顿;说相如相,说空如空;说人法如人法,说天法如天法;说小如小,说大如大;说凡如凡,说圣如圣;说因如因,说果如果;说苦如苦,说乐如乐;说远如远,说近如近;说同如同,说别如别;说净如净,说秽如秽。说一切诸法,千差万别,如来观知,历历了然;随心起行,各益不同;业果法然,众无错失,又称为“是”:故言“如是”。

 

知此,则人应生谦卑之心,恭谨之心。对一切事切不可以为自己看到的就一定是,听到的就一定是,自己想的就一定对,眼见耳听的内容都不一定准确,何况基于此产生的内心观点,又怎么可能是一定正确的呢?


诵读:佛化居士

END



法讯 | 长沙市灵瑞寺启建二Ο一九年“五一”精进佛七通启

短视频 | 如何超度过世的亲人

每个人都可以“自体满足”

高(中)考 祈 福 通 告

 八音妙响,念佛,可以当饭吃吗

 说宇宙中最有能量的语言

 “延寿25年,富贵达三代”,他是怎么做到的

 忙碌,是世间最珍贵的良药

 短视频 | 什么是临终助念?

八音妙响 | 念佛人,永不孤独

身上有这五样东西的人最好命!(精辟)

谁与我们,缘分最深

肾脏坏了可以再生吗,医生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一个人修行修好了,对全天下都有贡献

短视频 | 学佛以前造了很多恶业,怎么办

我没犯什么大的过失,为什么这样遭受不幸

八音妙响 | 世上总有一个人,在乎你的一切

幸福的家庭、好的夫妻关系,是从哪里开始的

学其他法门与念佛往生的真谛冲突吗

父亲看相,看出一个隐藏多年的大秘密

命运与福报中隐藏着的秘密

短视频 | 我文化不高,听不懂佛教的道理,怎么办

话,和明白人说;事,和厚道人做

八音妙响 | 有一种选择,叫成佛

隐秘他人之过失

遇见佛的你,如此尊贵

岁多的小孩子,竟能度全家人都皈依佛门

会批评你的人,才是你的贵人

短视频 | 为什么很多学佛人见面问好都用“阿弥陀佛”

两枚戒指(经典好文)

清明烧万堆纸钱,不如在世端碗饭菜

八音妙响|佛摄摄影作品

病是有使命的

隐秘自己之功德

轮回故事:爱情不过如此

与你结缘,是我人生最可贵的事

短视频 | 我现在工作忙,没时间,可不可以等退休了再学佛

人的好运从哪里来,照着做吧,准行

八音妙响 | 你的人生,经得起测验吗

人生有度,好在适度,误在失度,坏在过度!

佛陀史 | 人人西方有朵莲

法讯 | 2019年灵瑞寺启建观音圣诞佛七法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