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部手机,一个微信账号,消费128元就能代理整个商城的产品,在家里发发链接,就能轻轻松松月入上万,甚至十几万。”
这曾是云在指尖微商分销平台吸纳会员用的宣传语,在这种充满诱惑力的宣传口号下,云在指尖的关注人数一度达到2400万余人。然而,这个巨大的财富泡沫并未持续多久。 2016年10月9日,据湖北省咸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网站公示,广州云在指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被认定为违法传销,并没收其违法所得3950万元,处以150万元罚款。截至案发时,“云在指尖”关注人数达2400万余人,缴费人数达260万余人,涉案金额6.2亿余元。
▲ 咸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网站公示。
与此同时,微信方面也已对“云在指尖”的相关公众账号做了封号处理。微信团队官方帐号之一"微信视界"发布了一篇《严打网络传销不手软,腾讯配合工商部门封停"云在指尖"等相关帐号》的文章。 从2014年10月31日上线,到被查封,云在指尖风光了近两年,那么这个涉案260余万人,涉案金额达6.2亿元的巨大传销平台到底是何来路?被查封后,它给整个微商行业又带来了怎样的震荡? 为何火爆朋友圈? 与现在被查处认定为传销、人人喊打的境遇截然不同的是,在云在指尖的巅峰时期,不少知名媒体都对其进行过报道。 2015年12月7日,新华网转载自中国网的报道中将其称之为“微商新模式的弄潮儿”,在这篇报道中,重点提到了它从工厂到消费者的销售模式,降低了中间的流通和囤货积压的问题,并提到“人们只需要把云在指尖的商品链接通过微信转发分享,就可获得奖励,创造收益。分享越多,收益越多”。
▲ “云在指尖”CEO郑景辉(左一)接受消费日报采访。
在这样的背书下,云在指尖又对外宣称“是与腾讯合作”,在腾讯的公众号上进行销售,骗取消费者的信任。然而事实情况与云在指尖承诺的高额回报与充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迥然不同。 云在指尖曾经的会员李先生向记者透露,他曾在半年前受到身边朋友推荐,关注了云在指尖这个平台,据他朋友介绍只要在该平台的网络商城消费满128元的产品,就可以自动升级为“指尖管家”,参与到公司80%的利润分配,拿到八代的奖金。起初刘先生觉得有点不可信,但是在朋友的极力劝说下,加之考虑到入会门槛也并不高就加入了。 “加入以后,就是每天在自己的朋友圈发送商城产品的链接和二维码,吸引好友来购物,加入云在指尖。”因为按照云在指尖的会员机制,当初代会员推荐一个人成为“指尖管家”(第一代)时,可以拿40%的利润返佣,第一代管家再推荐一个管家(第二代)时,初代会员可以拿10%的利润,以此类推到第三代至第五代,都可以提取10%的利润,第六代拿8%的利润,第七、八代拿6%的利润。 李先生透露,当消费商消费满880元后,即可成为分销商,可享受团队无限层5%的利润;当消费商消费团队人数累计达到1000人,自己直推50人即可申请升级代理商,可以享受团队无限层的佣金60%。 “当你直推的下家交易成功(15天内不退货),你就会收到40%的佣金。”李先生说。在这样的机制促使下,不仅李先生,其他很多会员都在想法设法吸引更多的人通过自己的链接和二维码进入商城消费成为会员,自己享受提成。 在各级会员的促使下,“云在指尖”数据显示,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商城浏览量就已达到27万人次。 是微商还是传销? 虽然打着微商的名号,但云在指尖只是打了一个微商的擦边球。 在现有的常见的微商模式中,以C2C和B2C两种为主,朋友圈中常见的微商代购,是C2C的模式,而基于微信公众号开店微商商城的则是B2C的模式。 虽然云在指尖宣称是与腾讯取得了合作,但对此腾讯方面表示,腾讯未与“云在指尖”合作,早在2016年的2月21日,腾讯就曾对招商阶段的云在指尖进行过封号处理。
▲ 微信平台对“云在指尖”封号处理。
而现今云在指尖被查封后,腾讯官方发文称其导致非理性消费、过度营销分享,使微信平台中充斥“云在指尖”传销信息,正常使用微信的人群被恶意推广,破坏了互联网环境、社会经济秩序,是国务院《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所指的传销行为,也同时违反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协议》《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
除此之外,与常见的微商代购模式有显著不同的是,云在指尖的商业模式已经不是单纯以商品的销售获利,其主要的获利手段已经变质为依靠发展下线赚钱,而非售卖产品赚钱。 据咸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6年2月份,"云在指尖"商城浏览数达1.4295亿人次,关注人数达2476.08万,"1星"及以上级别会员共246.57万人,其中"1星"会员229.30万人、"2星"会员18.22万人、"3星"会员4227人、"4星"会员1309人、"5星"会员378人,人员层级总数为52层。 这种多层级的销售模式完全符合传销的基本特征。
▲ 传销活动的特征。
而云在指尖所售货品也并未像它官方宣称的是品牌直发,价格实惠,保障消费者权益。实际上很多消费者反映,该商城的产品价格明显高于超市价格,有的甚至是杂牌产品,质量没有保障,消费者维权困难。 李先生也坦言,在他担任会员期间,做的大部分都是熟人间的生意,这种利益分成的机制促进的消费并非是产品本身需求带动的,而是有了下家就有钱可赚的利益驱动的。“就想击鼓传花一样,都希望自己不是最后中招的那个,但是实际上自己也很难说服陌生人加入进来,最后一分钱没有赚到,还买了一堆又贵又没有用的东西。”李先生说。 微商行业大地震 云在指尖被查处的消息,对整个微商行业来说无疑是扔下了一颗炸雷。 在网络越来越便利的今天,利用社交平台发展“下线”,显然比传统面对面的“拉人头”更为便利,朋友圈广告裂变无疑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获客手段。熟人推荐、平台交易、分销系统也就变成了微商最常见的推广手段。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微商”很容易打着擦边球,行传销之实。
▲许多 “微商”已成了传销的掩护。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浙江腾智律师事务所律师麻策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前法律法规对传销,特别像互联网新型的、所谓三级分销以及个别分销商等经营模式的界定处于模棱两可,并不是非常明确的状态。
所以,前期如果微信自己来认定其平台上的相关账号是否做传销,压力较大,毕竟涉及到很多利益。特别是云在指尖的案例出现,因此,尽管微信已经做了大量动作,在动态监控上仍有提升空间,今后微信应该会对此类行为加大审核和打击的力度。
对此,为了进一步规范平台上微商的分销行为,在2016年8月,腾讯微信安全风控中心高级总监郑立鹏发布微博称:“关于传销,微信平台只允许两级(包括发展人员本身)分销模式,三级以上分销,会停微信支付功能和封停帐号。” 2016年10月12日,微信在腾讯安全观上提醒广大用户, "面对诱惑要保持清醒,天上不会掉馅饼,切勿相信'多层分佣'、'高额返利'等骗术。用户遭遇此类欺诈行为时,应第一时间进行举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由此可见,针对微商将是越来越严苛的审查监督机制,这次针对云在指尖的查封只是信号,微商行业或将大洗盘。
| 宗庆后 | 猪兼强 | 蒙牛换帅|
| 黄太吉 | 百丽 | 豆瓣 |
| 管金生 | 如新 | 陈冠希 | 美图 |
| 周星驰 | 虎扑 | 小肥羊 |
| 啪啪啪 | 微票儿 | 许家印 |
| 村村乐 | 沈南鹏 | 前首富 |
| 香飘飘 | 西十区 | 徐峥 |
| 本来生活 | 冷笑话精选 | 王思聪 |
| 一亩田 | 青山老农 | 酒仙网 | 走秀网 |
版权声明
本文由无冕财经原创,版权归无冕财经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微信公号转载需开白名单,或有其它需求,请联系客服小冕(微信号:xiaomian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