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日 | 后疫情时期,医护人员如何维持尊荣与优待?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今天,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的主题是“支持护士和助产士”。中国主题是“致敬医护,共抗疫情”。“健康智荟”学术思想平台,作为大健康行业社会科学界的首个思想平台,始终关注作为医疗健康服务主力军的一线医护人员。今天,我们打算和各位探讨:如何通过多层次的制度建设,建立一个医护人员友好型的社会环境?
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被首次发现,已经过了100天了。这100天里,湖北、武汉一线医护人员拼死抗疫,全国援鄂、援汉医疗队医护人员无私驰援。正如17年前的非典(SARS)疫情,中国医护人员处于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达到了社会地位的顶峰阶段。抵达“战场”,礼宾警车开道,患者高速路口下跪,湖北地级市领导迎接。“胜利”凯旋,志愿者全程服务,执业地省领导机场迎接。轮休期间,星级酒店悉心接待,一日三餐和水果享受贵宾待遇。疫情过后,湖北全省景区终生向援鄂医疗队免费,一些地方还出台职称晋升、子女教育等特殊优待政策……一个亲医、尊医的社会环境正在形成,令医者重拾感动,令医学生重拾信心。
然而,一些经历过非典(SARS)疫情的年长医护人员心生隐忧。2003~2008年期间,受“公立医院市场化”“以药补医”等制度因素影响,少数来自公立医院、疾控中心的管理者受不当激励,沦为阶下囚。2010~2014年期间,医患冲突进入高发期,甚至出现多起极端杀医伤医事件,最终催生《刑法》修正案打击、“信用中国”黑名单机制。2019年四季度,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夕,多达近20位医生在日常工作岗位猝死,让一线医务人员的长期超饱和负担重新浮出水面。
以史为鉴,知政之得失。今天,我们呼唤“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更需要呼唤“尊医重卫,回归专业”的制度环境!为此,我们建议如下:
一是为一线医护人员减负。沿袭自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公立医疗体系至今处于半行政化管理模式,“管(医)办(医)分开”改革陷于停滞,“专家治院”模式难以推广。绩效考核、等级评价、能力测评……一项项工作要求通过机构管理层,传导给每一个科室、每一个医护人员,特别是中青年和初级职称人员。一个个信息填报系统形成“数据孤岛”导致重复填报、无效填报;一些系统操作界面过于繁琐、生涩导致填报效率低下。
2019年,国家卫健委设定为“基层减负年”,提出规范督查检查考核调研等活动、统筹材料收取、加强信息化管理、精简会议文件、减轻医务人员不合理负担等一系列要求。在后疫情时期,各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各类办医机构、各家医疗卫生机构要巩固反形式主义、反官僚主义的阶段性成果,严格控制一线医护人员的非诊疗活动时长,让一线医护人员专注于临床诊疗、护理康复等服务,免受文山会海、表格填报的巨大困扰。
二是为一线医护人员赋权。医改的核心,不是提高一味医疗待遇,而是从根本上改变医疗卫生机构内外部的权力机构和利益结构。一碗壮行酒、一顿凯旋宴,固然很有必要,但治标不治本。要建章立制,让听得见炮火的士兵指挥战斗,让打胜仗的士兵有机会成为将军。
在后疫情时期,要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的分工体系,清晰界定不同岗位的责权利关系,杜绝各个工作单位的“人身依附”“负担转嫁”“收入垄断”;要回归价值导向,确保病例资源、医用物资、学术资源向临床一线倾斜、向高水平执业者倾斜,形成“能者上,不能者下”的良性循环;要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赋予一线职工对单位重大事务的知情权、表达权、表决权、监督权,提高管理层的决策合法性、科学性;要将辅助医疗团队升格为主治医师带领下的整合型健康服务团队,汇聚家庭医生、个案管理师、心理咨询师、康复师、医务社工、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分担一线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提升患者服务的专业品质、可持续性。
三是为一线医护人员增收。今天(4月7日),一则德国某州知名大学附属医院招聘中国护士启示在网上传播。该启示许诺,符合德语、德国护士证要求后,税前工资达到人民币27300-31200元左右——这是中国注册护士平均工资接近8~10倍。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国医护人力资源“洼地效应”逐步显现。在跨国医护人员薪酬待遇的“鸿沟”面前,留住、用好国内早已紧缺的一线医护人员,将面临巨大压力。
短期而言,要解决疫情期间临时性工作补助发放范围过窄、执行不力、政策朝令夕改等问题,一线医护人员无论是否服务过疑似、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只要疫情期间在本岗位或其他临时抽调岗位当值,涉及到新冠肺炎相关科室(如:感染科、呼吸科,等等),且保质保量完成医疗服务,就应该获得临时性工作补助。中长期而言,要全面提高一线医护人员及其工作团队其他健康服务岗位的工资待遇水平,逐步释放临床医学和护理服务的劳务技术价值。
更为重要的是,要为此创设全口径、可持续的筹资路径,随之建立支付的绩效考核机制。无论是基本医保在集中带量采购全面铺开后的“腾笼换鸟”,还是公共财政加大对工作补贴、岗位津贴的专项支出力度,又或者是为此创设法定传染病准备金、中青年医师公益基金等创新性金融工具,都要让一线医护人员的增收行动不变成“无源之水”。今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建议利用优质劳动力资源供过于求的历史机遇,挖掘一批优质人才,充实到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营管理、整合型健康服务岗位。
四是为一线医护人员护体。保护职工合法权益是职业健康的法定职责“底线”,保障医者安全感、能动性更是弘扬人文医学、价值医疗的医疗管理“高线”。当下,安装安检门、建立安保巡查机制、加大法律/政策打击力度等“被动安全”措施的效应已经逼近“天花板”,在后疫情时期,要在“主动安全”的制度建设上充分发力:
1.让源于医疗费用的医患纠纷发生率降到最低:要将疫情期间的“新冠肺炎患者免费医疗”模式,延展到探索特殊群体、特定疾病的医药费豁免制度,发挥公共财政、基本医保、慈善捐助、互助保险等多方共付机制的作用。
2.让源于服务态度/品质的医患纠纷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要全面提升一线医护人员的医患沟通能力和效率,同步提升其组织领导力,通过带领整合型健康服务团队,为患者提供组团式、连续性服务。
3.让医患知识偏差不再成为医患纠纷的导火索:要推动患者提升医学科学素养,提升对专业医护服务的知晓度、信任度、依从性,要尽快将医事服务费、药事服务费中的健康教育类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且根据健康科普作品的传播效果将其参评有关学会协会奖项的“含金量”视同临床类、科研类奖项,让一线医护人员有动力提供健康教育服务。
从2003年非典(SARS)疫情到2008年汶川地震,再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每一次大灾大疫,既是对一线医护人员职业精神和执业能力的大考,也是对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尤其是对医疗共同体关于“尊医重卫、回归专业”制度环境的大考。让我们总结经验,固化制度,全力延续疫情期间和谐互爱的医患关系、专业极致的组织文化、统筹协调的医教研关系,共同建设一个医护人员友好型的制度环境。
最后,在今天,世界卫生日,“健康智荟”学术思想平台,祝每一位一线医护同胞,节日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安康,事业顺遂。
“健康智荟”编辑部
2020年4月7日
梁嘉琳 | 作者
胡宏伟、谢宇、汪言安 | 责任编辑
龚子怡 | 视觉设计
征集启事
-疫情防控“金点子”征集工作-
闪耀中国大健康学人的智慧之光
疫情依然严峻。作为大健康行业第一个学术思想平台,“健康智荟”上线以来,在“卫生法学界建言支持地方依法行政”“专家呼吁公共卫生信息/数据共享”等方面引发相关领域领导、专家的共鸣,也很荣幸得到大家的宝贵关注与支持。
为更好的汇聚各学科、各行业的思想力量,实现“学术战疫”总目标,编辑部决定发起“疫情防控‘金点子’”在线征集计划。正如《发刊词》所说,在这个由大健康行业中青年学人业余运营的公益平台上,“没有等级制,没有‘鄙视链’,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我们希望,围绕疫区治理的方方面面,每一个合理化建议都能得到充分重视,转化落地。
请点击屏幕左下角“阅读原文”,在问卷页面,填写建议内容。
“健康智荟”编辑部
2020年2月6日
往期推荐
学术建议专题
以下为“健康智荟”参与或发起的学术建议,已成功转化为公共政策。
◇独家 | 向“空降”湖北的王贺胜等同志反映:疫情危机与对策
公共卫生/疾控改革专题
以下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共卫生、疾控体系知名专家的改革建议。
“健康智荟”系列时评
以下“健康智荟”编辑部成员针对重大议题刊发的重磅时评。
医疗健康事业与产业专题
以下医疗健康事业与产业各细分领域的专家访谈、分析文章。
◇独家 | 信息化专家:精准防疫,推动跨区域人群健康信息共享
◇反思 | 超1500亿医院后勤服务行业,在疫情中暴露哪些问题?
学术交流
梁老师 23317472(微信号)
授权转载
龚同学 Aimhunter(微信号)
联系研究成果团队
本文作者团队
加入读者社群
请长按扫码
点亮“在看”,与更多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