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 | 袁晓辉:放弃教职去创业
编者按
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
2009年9月,我获得推荐免试读研资格,进入清华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开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于2015年1月博士毕业,加上后来在经管学院做博士后的2年,一共在园子里呆了将近8年。
这8年的时光,给了我很多探索的机会,一条主线是围绕我的研究方向创新与城市进行学术探索,让我逐渐加深了对创新创业和企业家精神的认识;而另一条主线则是学术研究之外的各种折腾和尝试,学生工作,实践项目,写公众号,办播客电台,开咖啡厅,硅谷访学,这条脉络虽然占用了不少求学的时光,却让我在各种尝试中逐渐看清了自己想去的方向,最终放弃了教职机会,踏上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最初的学术理想
学而优则读硕,读完硕读博,读完博士进高校当老师,为学术科研贡献力量,是一条顺理成章的路,也是一条“不浪费”青春的路。硕士入学时,导师跟我们谈话,问我们每个人未来的发展设想,我真真切切是希望未来自己从事科研工作的。然而五年的读博时光,各种偶然和必然的因素掺杂在一起,足以改变一个人五年之后的选择。
读博期间的新认知
我的博士论文选题是科技城规划,这决定了我踏入了创新创业理论研究的领域。要研究科技城,就势必要理论溯源,去研究到底什么是创新,什么是创业,为什么硅谷能吸引和集聚创新企业和创新人才,为什么有些科技城发展了那么多年都发展不起来?到底什么是决定一个地区能够持续产生创新成果的关键动力?
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后,我渐渐意识到,真正决定一个地区创新能力的,是这个地方有没有一波儿具备冒险精神或者说企业家精神的人。
因为创新不是继承,不是按部就班,本就是在“破坏中创造”,势必要在早期承担一定的风险,才能在试错中试出一条新的路。无论是新的技术应用,新的产品推广,新的商业模式,新的市场建立,都会有一个从零到一的过程,都会伴随着大量失败的痛苦与痛苦之后的涅槃。创新不是说说那么简单,每一个重大创新背后都有企业家付出大量艰辛的努力。
所以研究的过程中,我总会被一个个创新故事,特别是一个个闪着光的个体所打动。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作为创造者和冒险者强大的生命力,看到了一种根植于个体又超越个体的力量。虽然很多案例都是英雄式的事后描述,创新者的光芒肯定盖过了他们日常面临的艰辛与平淡,但就是这样的一些故事在我心里埋下了日后行动的种子。
所以,直博三年级的时候,当得知经管学院开设了清华-伯克利全球技术创业项目,我第一时间报了名。当时没有任何创业的想法,只是觉得既然博士论文研究创新创业,总应该从不同侧面增加对这一主题的了解,于是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创业学徒”。
这一系列课程的学习有全球技术领袖讲座、专利战略与创新、商业计划书等。虽然这些课程都是利用零碎的时间,在一年的时间内才陆续上完,但潜移默化地让我将创业这一概念具体化了:创业不再是一些遥远的新闻和故事,而是变成了只要你愿意便可操作可执行的一个方向。而我当时没有预料到的是,这一年结识的该项目的中方和外方负责人,在日后分别成为我博士后阶段的合作导师和美国访学的导师,成为影响我日后开启创业旅程的两位关键人物。
图丨GTE课程结课商业计划书团队汇报
——我们的幸福+团队和谭国韬老师
果说公众号和果说电台的尝试
2014年初,微信公众号开始进入大家的视线,跟我一样在建筑学院读博、同样也在写博客的D同学在一次吃饭聊天中,提议我们一起办一个公众号,一起通过这个渠道写点感兴趣的东西,肯定比写博客能获得更多的反馈。我觉得很有意思。于是我们一起找了一个比较轻松的名字“果说”,确定了公众号的主题“一个水果们杂读群书,开怀分享的小平台”,也找了几位同样感兴趣的同学加入,每个人选择一个喜欢的水果作为自己的形象。
图丨果说平台的水果形象
各个水果开始在公众号上发表一些小文章,涉及到读书笔记、行动总结、生活感悟、研究分享等等。由于每篇文章都会注明作者,所以大家都格外认真,非常走心。凭借内容质量,迅速积累了大几千的订阅者,文章阅读量也挺高。虽然每周都会花一些时间输出内容,但输出也会倒逼输入,让我们明显感觉到,在大量输入与输出的刺激下,思维变得活跃起来,也给博士论文写作带来不少新的灵感。
2014年11月,播客平台渐热,我们又开始试水音频节目,创办“果说电台”。两个水果外加一位嘉宾,确定一个主题,打开手机把对话的内容录制下来,然后剪成一期30分钟左右的音频节目,放在荔枝平台上,也在微信公众号同步推出。分享主题涉及当下年轻人感兴趣的话题,也会邀请一些领域的专家分享专业观点,当时保持着每周更新一期节目的速度,也迅速获得了不少关注,成为当时学生自媒体中的一个代表。
时至今日,6年过去了,我们的电台节目已经有130多期。果说电台在苹果手机自带的 Podcast 上还可以搜到,是中文播客圈排名很靠前的5分电台。
图丨果说电台的部分节目
果说公众号与果说电台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经济上的回报,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意义是通过与各位优秀同学、各行业优秀嘉宾的接触,让我看到了人生的丰富与复杂。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是个体在各种限制条件中,努力追逐自己想要的人生方向。成功大概率不是件容易的事,越是困难重重,越是能让你体验到生命的馈赠与价值。
放弃教职的决定
2014年年底,我完成了博士论文答辩。面临毕业的这半年,虽然体验着做果说给我带来的新鲜感与成就感,但也在兵荒马乱地完善自己的博士论文,焦虑地思考自己接下来要走的路。毕竟我面对的主旋律还是博士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在焦虑的毕业节奏中,面临未来的不确定性,我感觉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去思考自己究竟未来想要做什么。强大的主流思维惯性,让我也跟其他同学一样,开始关注高校的就业市场。面试的两所985高校是我自己选的,综合实力和专业方面都挺不错,导师帮我做了引荐。递交简历,过去进行了试讲,也完成了院领导的面谈,凭借这些年自己的学术积累和综合实力,两所高校都给了教职offer。
然而这个过程中,我也在努力设想工作后的状态,不断问自己:这个真的是你想要过的生活吗?有时间钻研学术命题我很喜欢,有时间自主开展实践课题我也乐在其中,那这个方向哪里有问题?不断的提问中,我想清楚了:选择了这个方向,便意味着进到了一个别人设立好标准的评价体系中,作为年轻老师,你需要去发表论文、需要提升论文的影响因子、需要申请课题,需要满足这个体系要求你做到的一切。我们需要拿着符合标准的材料评职称,评副教授,评教授,仿佛现在就能看到自己十年后、二十年后的样子。其实这本身没什么问题,做学术就应该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和心态下,做些理论创新的探索与尝试,但我感到也许这条路并不适合自己。
既然有犹豫,还是果断放弃这两个 offer 吧。于是,我表达了对两所高校系领导的感激与歉意,他们也表示了理解。但我眼看着就要毕业,下一步我该去哪?
我静下心开始回顾这些年做过的事,回顾那些让我心动的时刻,开始认真考虑创新创业研究这个方向的机会。既然我对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创业这么有热情,为什么不想办法让自己有机会接触更多呢?
当时参加清华-伯克利的创业培训课程让我知道清华经管学院有个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当时负责那个创业项目的老师高建教授就曾担任这个系的系主任,于是我约高老师见面,说明了我的想法。基于交叉领域的创新性,高老师愿意接收我作为博士后到他那儿开展研究工作。于是,到经管做博士后的决定在几天之内就定了下来。
2015年1月,我博士毕业,在全校研究生毕业典礼上我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主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变与不变》,其中有一句:
“我想,不变的会是我们的初心。最开始时心中坚信的方向,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 ... 或者,还有心底中珍藏多年的奇奇怪怪的梦想,它们都不会变。那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最最宝贵的东西,会是未来在迷茫时帮助我们做出选择的锦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初心,即使说不清楚,也能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自己是否走在让自己心动的方向上。而如果我们的生活能一直保持在让自己心动的方向上,那真是人生中最大的幸运了。
图丨2015年1月的研究生毕业典礼上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
梁林故居办起的果说沙龙
继续留在清华做博士后,让我有机会继续挖掘自己的兴趣。因为博士后阶段来到一个全新的交叉领域,研究的空间巨大,我顺利申请到了北京市的两个研究课题。同时,也继续在果说平台的基础上,开展一些线下的学术讨论和文章写作。
在另一个开咖啡厅的博士后的启发下,我琢磨着在清华找个地儿,作为果说沙龙线下的空间。发现照澜院真有这么一个地儿,叫新林院8号,居然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先生的故居。后来被改造成了一个咖啡厅,但因为位置偏僻,经营不善,少有人知,偶尔才会开门。几经周折,我联系到咖啡馆的负责人,是几位清华的校友师兄,他们本身都有自己的工作,因为对梁林二位先生的崇敬,把这个地方租下来,小小的咖啡馆中保留了梁林二位先生的一些旧照片和一些建筑方面的书籍,保留了那个时代的一些印记。
当他们得知我们是建筑学院的毕业生,有想法接手运营这个空间时,很快接受了,还愿意给我们补贴一些房租,毕竟他们也是从对这个房子有使用权的教职工手里租来的。
几个月的时光,我们简单装修、招募运营团队、举办沙龙,结合果说线上的宣传,果说沙龙•新林院8号迅速成为当时清华里一个网红打卡地。几十场沙龙在这里陆续举办,每周都会吸引校内外的同学、老师和社会人士前来参加讨论。咖啡馆的经营也逐渐扭亏为盈,我们渐渐意识到,当线下空间有了线上渠道的支援,能摆脱地理位置的束缚,汇聚更大的力量。
图丨果说沙龙•新林院8号举办的第一次沙龙活动
——与梁鹤年先生对谈
然而在运营了四个月后,我们被告知房东要求涨房租,而且涨幅巨大。我们核算了成本,发现基本无法维持运转,百般不舍,把这个空间退给了房东。后来得知,他们把这个空间转给了一个愿意以更高租金接下来运营的商业机构。
这一次的经历,因为有了现金流,算是真正与创业关联起来。让我对财务成本和收益有了概念,体会到究竟什么是“运营”,如何让你的产品和服务与市场上其他同类竞品形成差异等。当然,对日后影响更大的是,这个过程中的合伙人,也是当时一同创办果说电台的D同学,时至今日,我们都是一同创业的合伙人。
硅谷访学
全世界创新创业的圣地,莫过于硅谷,既然希望在这个方向上有更多探索,自然希望能有机会去硅谷看看,于是跟合作导师商量这个想法,导师也愿意支持,我很顺利地开启了硅谷访学的旅程。
我所访问的 Berkeley SCET 技术创业中心是伯克利面向技术创业的工程中心,也是当时清华-伯克利创业课程的联合发起单位,专门开设课程对全校有意愿创业的同学进行创业方法的培训。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生物医药,SCET倡导的技术创业方法,鼓励将前沿的技术作为创业的基础,尝试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企业家的思维模式和技能是整个教学的重点。
不同点是这里的创业文化和创业氛围比清华更为浓郁,很多同学在上课期间就成立了公司,因为有很多接触风投的机会,可能在毕业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创业之路,甚至有一些辍学创业的同学。校园文化中,创业虽不是主流,但因为多元开放的氛围,创业者会得到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硅谷访学的一年,我的博士论文《科技城规划:创新驱动新发展》得以出版。我也再次从创业课程学习和大量企业家访谈中,看到了人生的多元与无限的可能,汲取到了来自创新者的勇气,也坚定了回国后创业的想法。
开启创业旅程
2017年,我博士后出站,从美国回来后,抛开了之前的犹豫,正式踏上了创业的旅程,与合伙人成立了QuantUrban量城科技,开始全职创业。创业的初衷是希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营造自己理想的工作状态与工作环境,做些有价值的事。我们选择的创业方向是:用数据和工具为个体和小团队赋能。刚开始没有资金没有客户,我们依靠接一些外包和咨询项目来养活自己,养活团队,同时也在不断积累和提炼市场中的共性需求,开发成团队自主研发的产品。
到今天历时3年,我们的团队已开发出一系列自主研发的产品,包括:
年鉴汪——城市统计数据检索平台;
地图喵——帮助客户快速搭建基于地图的空间数据协作平台;
小区罗盘——基于大数据的居住小区品质评测工具,获得深圳市开放数据创新大赛数据创意赛冠军;
数据市场——支撑科研机构和咨询机构开展基于数据的城市研究;
城市地图——针对地产应用场景的投资决策工具,已服务多家头部地产客户;
产业空间价值地图——基于数据的园区价值评估报告,为企业选址和园区运营提供便利;
城市疫情场所地图——全国首个城市疫情场所地图,在头部互联网企业推出同类服务前,成为关注量五百万的网页应用。
开发产品的同时,我们也在持续提供基于城市数据的咨询服务,应用我们积累的城市研究领域的洞见,挖掘城市数据的价值,为城市发展和企业发展提供直接的支持。比如支撑各地区的国土空间规划,支撑深圳的数据立法,支撑智慧社区的顶层设计等等。
图丨量城科技公司官网
反思3年多的创业旅程
创业的过程,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与一群同样有热情的年轻人,一同创造新的产品或新的方法来更高效地解决客户的问题。
而最痛苦的事是这个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个又一个未曾遇见的问题,比如谈了很久即将签约的客户突然由于领导层调整将项目搁置,或是产品研发出来发现之前的判断失误对客户需求的响应不直接等等。没有踩过的坑,你很难知道如何避开。所以创业是个实践过程,课程里学来的是一套思维方式,只有在实践的试错中,你才会知道如何做选择。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说创业要趁早,本科毕业创业可能比博士创业更有优势的原因。
当然,博士创业的好处是有更大的可能性将客户共同的需求抽象和提炼出来,形成更为标准通用的产品,降低产品成本,提升用户体验和产品竞争力。
时至今日,我们还在创业的道路上摸索着前行。关于产品,关于市场,关于团队,还有很多等待完善的地方。由于创业是在真实的市场中打拼,而市场的空间是无限的。每个创业公司都会犯大量的错误,但只要努力活下来,并用心探寻对的方向,总能为客户创造新的价值。开放体系中,不设限的市场空间,让我们有了更大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价值,这可能是带领一个团队去创新去创造的魅力所在吧。
选择少有人走的路,需要勇气;但在这条路上,你会遇到更多有意思的人,让你感受到生活还可以如此丰富和多元。未知与挑战面前,你才会感受到创造的力量。那是一种生命力,那是一种自由。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