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分析了身边100个30岁还一无所成的人,发现他们多数是被这种思维毁掉的

微信丨935035656 一心网 2019-04-08


一心网:我想,本文的绝大多数读者,都应该听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学理论——木桶理论(木桶效应),它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因此,整个社会与我们每个人都应思考一下自己的“短板”,并尽早补足它。


我想几乎所有从高三阶段走过来的人,都会有一个感触,真正能够决定你上一所什么水平院校的,并不是你成绩最好的科目,而是你成绩最差的科目。而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最典型的木桶效应。所以对于多数中国人而言,我们是从小就被教育,一定要想法设法改善自己的短板,因为如果不妥善改善自己的短板,那么未来的一生,可能都将可能毁在这短板之上。


然后我们就会发现,如果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是一个木桶的话,那么构成木桶的板块,总数实在是太多了,多到如果我们想要补齐所有短板的话,可能耗尽一生的时间,也未必能够做得到。而且,短板之所以是短板,正是由于其对于一个人而言,是非常难以弥补的。


所以,小心把中国的教育方式,称之为“短板教育”,即想法设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均衡发展(德智体美劳的口号想必每个人都不会忘记)。中学阶段,单是文化课就有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等九门课程。以至于后来我时常会想,究竟需要是怎样的天赋异禀,受尽上天垂青,才能在以上九个领域,同时做到出类拔萃?如果我们换种说法,这就好比是创业者同时做了九个项目,且彼此之间少有关联,而且每一个都照着行业第一(满分)努力,最后的结果如何?乐视的贾跃亭已经为我们做了亲身示范。


所谓的均衡全面发展,往往非但培养不出“完美型”的人才,反而培养出的全部是没有特色、没有个性、千篇一律的庸才。那些原本在某一门课程上非常有天赋的学生,非但得不到家长和老师其在此领域深入发展的鼓励,反而时常因为其它课程的短板,被批评甚至斥责。于是这些孩子,只能放下他们有天赋也有兴趣的课程,耗费大量时间,用来弥补那些似乎永远都补不齐的短板。


而反观欧美国家的教育方式,小心则将之总结为“长板教育”。即认为所有学生都有其可取之处,只在于有没有发现其闪光点。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一旦发现学生对于某个领域有兴趣,往往就会给予巨大的鼓励与支持,并且为之提供学习和发展的各种机会与条件,帮助其在这个领域自由发挥。那么在兴趣的作用下,孩子的进展往往是迅速的。



那么如标题所说,是不是很多失败者,是败在了木桶理论上呢?的确如此。那么木桶理论是不是错的呢?不是。错的不是理论本身,而是对于理论的理解和解决方式。也就是说,很多人选择了非常错误的,弥补自身短板的方法。


这种错误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耗尽时间精力,用在打造自己,力图把自己锻造成“完美”型的个体。而事实上,个体本身就是群体的一部分,你应该做的根本不是不断耗费时间弥补自己的短板,而应该是想法设法将自己的短板发挥到极致。然后,加入一个需要你长板能力的团队,或者找到能够弥补你短板伙伴,然后成功完成1+1>2的结合。


多数国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头悬梁、锥刺股,化腐朽为神奇,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天地、战胜自我,这样的人,就被我们认为英雄。但现实是什么呢?现实是英雄从来都少的可怜,大部分人至多碰壁几次,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一蹶不振。


我们为什么不能逆向思维一下,既然有些困难险阻是轻易无法冲破的,干嘛不绕开它,另寻他路呢?愚公移山这种精神固然可贵,但也仅仅是停留在可贵的程度,这一点都不智慧,更就谈不到效率。再换句话说,愚公一生的理想就是移山,他的后人难道也必须接受这样的理想和价值观,把时间和生命都浪费在原本有许许多多更好办法解决的难题上吗?


小心上中学的时候,有很多同班同学,英语成绩都不太好。这些同学往往在其他科目上,都有自己不错的表现,但是就是因为英语成绩的不好,每天都十分焦虑。而焦虑的表现就是,越来越多的同学,花费三四倍的时间,都用在学习英语之上,但最后的结果依旧不理想。早晚自习学英语还觉得不够,干脆在其他擅长的科目课上也学英语,结果自然是受到了学科老师的批评。


而这些同学多年之后,毕业走上了社会,在职场之上,依旧还是难逃木桶理论的折磨。由于被十多年的均衡型教育方式影响,早已失去了个性和特色,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又有哪方面的优势。于是只好看看身边其他人的选择,觉得销售工资高,就跟风做销售,结果一两年过去了,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做销售,业绩也迟迟做不好。


岗位上的这种心理也就罢了,更有甚者,对于行业同样抱有这样的心理。由于看到别人在某个行业里干得风生水起,于是就满脑子羡慕嫉妒恨地蒙着眼跳槽了过去。结果进了那个行业才发现,一点都不比自己的原来的行业好到哪去。


而凡此种种,背后的原因都是因为,你所看到别人的成功,是因为对方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长板,并且将优势在合适的赛道上发挥了出来。而你,却既没有明确自己的长板优势所在,又时常跳到自己的短板劣势赛道,跑得一瘸一拐。最终时光飞逝,很快到了30岁,才发现自己之前多年的工作,竟然根本没有获得任何自己想要的成绩,悔之晚矣。


与其自补其短,不如取长补短。





【一心网の往期原创精选传送门】


一生究竟什么才最重要 丨 月薪不过万 丨 职场人选错行业 丨 职场人的两极分化 丨 性格大数据 丨 一些奇特的收藏癖 丨 那个男孩,教会我成长 丨 吸猫之心,人皆有之 丨 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婚骗婚托 丨 收入太少,物欲太多 丨 钱给的多了,不是人才也变成人才 丨 背地里连只猫都没有 丨 男女经济彼此独立是最好的相处模式 丨 中国中老年人的素质低下问题 丨 有才华的人外向的并不多 丨 《我赚钱了》歌词统统实现了 丨 一元云购骗局败露 丨 靠什么成为公司领导 丨 中国观众喜欢看烂片重用高峰、栾云平这样的员工 丨 出身决定阶层,愚孝禁锢阶层 丨 撕逼站队 丨 郭敬明性骚扰旗下男作家 丨 犯罪心理学 丨 人性到底有多复杂 丨 人类十大心理学效应 丨 找熟人买东西更便宜 丨 安抚年轻人日渐躁动不安的心 丨 美好只须邂逅,阴暗必须提防 丨警惕发国难财的骗子 丨 安逸久了,离死不远丨 为何不愿自己亲眼去看看 丨 免费美容体验卡 丨 招聘诈骗陷阱始终就在眼前 丨  群体极化心理 丨 热衷于用星座给人做标签 丨 中国中下阶层热衷相互为难 丨 罪恶的拥趸 丨 调低乐视员工信用卡额度 丨 愚昧第一层 你有一个怕冷的同事 丨 增添了你改变命运的机会 丨 太怕重复父母的人生 丨 人性可以恶劣卑鄙到何种程度 丨 国人最真实的内心恐惧 丨 身边同事开始接私活了 丨 时间都去哪儿了 丨 小成靠拼搏,大成看出身 丨 工作效率如此之低 丨 不仅仅只是做梦 丨 我真的不建议你生下一代 丨 明知自己天赋所在却偏要荒废 丨 苍生皆焦虑 丨 30岁职场人首要职场法则 丨 穷人家的孩子想成事儿 丨 比货币贬值更多是 丨 毕业前五年决定你一生 丨 漂泊在大城市的贫二代 丨 贫一代催促贫二代生贫三代 丨 没有归属感 丨 年少不可得之物困扰一生 丨 选错赛道误终身 丨 孩子很叛逆 丨 30岁了还不想生孩子 丨 群体动物爱晚睡,独行动物爱早起  丨 放过可怜的孩子吧 丨 何以解忧,唯有跳槽 丨 30岁后 丨 时间换钱 丨 以貌取人是本能 丨 生活在小城市寿命更短 丨 五年说朋,十年言友 丨 窥探和揭露阴暗 丨 你的穷人思维毁了你的孩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