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打了150次顺风车,我没遇到过一个编辑同行

2017-01-03 冯倩 做書



不回顾不知道,做书十年了。


人总有错觉,会放大自己的世界。十年来,工作接触,所见皆是同行,或近似同行,以为天下人都熟悉图书行业。这个错觉在我开始打跨城顺风车后被修改。一年来,共打过一百五十多次顺风车。车主从退伍的缅甸维和部队特种兵到婴儿用品供货商,没有重合。也没有一次跟我重合。当我提到图书编辑时,大部分人一脸空白。这让我感到轻松和兴奋。世界多么大。



并不是靠所谓的热情。那是靠不住的东西。热情像热恋,往往产生于未知。国内一位现代舞者说,她跳舞跳了十几年,热情都变成了凉情。


但信是有的。或者说,希望。希望带着人从今天走向明天、从此处到达彼处。


对一个做书的人来说,信是什么呢?


相信这个世界的精神领域有好东西;同时,相信通过自己的劳作,能把好的东西分享,从而增进他人的福祉。


如此,人和人才可以相连。河流才可以汇入海。



常常起怀疑。其一是,我以为世上的书足够多了。经典都读不完,何苦又要做无谓的增添。


这个疑惑如同魔咒,十年内反复出现,令我虚弱。最近一次跟朋友说起,朋友说,你说得不对,人们的书架上永远缺一本好书。


随后恍然大悟。我的疑问如同:精彩活过的人已够多,这世间行走过的智者已够多,我为什么还要活下去呢?


此时、此地、此身。


生命此刻存在,这是最重要的事。如同一餐饭烹好,一个屋檐下的人借此饱腹,共同消磨一个傍晚。如同一本书制作出来,身边的人闻到墨香,用跟你同样的语音语调阅读它。


写书的人何尝不是如此。



什么是做书?


为内容找到读者,为读者找到内容。做书的人在建桥。在行人多的地方,建宽阔的桥;在行人不那么多的地方,建小桥。有些桥,因为跟环境相和谐、结构优美,即使处地偏远,也把人们吸引过去。



有不同的写作者。出版自己的书时,有人带着恐惧,有人带着信心,有人视若一次有趣的尝试和交流。有人常年自觉自律地书写,对写出的作品心中有数,有人完全没有预谋,却因写作主题的强烈生命力,而令格局爆发般扩大至无限。有人通过书写赢得功名,有人通过书写与神对话。写作可以是迷惑、引诱,也可以是燃灯、祈祷。有人写书,每一页都在写自己,有人写书,看见他人。有人通过写黑暗而写光明,有人所写看似光闪闪,实则因其虚弱和伪善,而令人陷入泥潭。


有趣的是,不同的写作者,也就吸引来了不同的读者。



做书的人,表情复杂。这一点,无需实际接触,只需走进图书大厦,一望便知。


每本书的封面,即是做书者的面孔(多少也是写书者的面孔)。有的沉静、自在,有的急躁、狰狞,有的在对你微笑,如同一个老朋友,有的在对你喊叫,像一个街头小贩,有的弱弱的,透着潦草、粗糙,甚至厌烦,有的强烈,满满都是爱,让人一见难忘。有的在照见你,有的在引诱你,有的在恐吓你,有的在追杀你。



书是相应。做书的人要找到两处相应:内与己相应,外与人相应。


与己的相应永远是第一步。如同一个电影导演,首先要找到自己想表达的东西。


现实中,一些书大卖,但做书的人并不认同它。不认同,依然要去传播,这是一种分裂,就像明明不幸福却要晒幸福。它加倍消耗人,最终令人对这整桩事情丧失胃口。


毁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即是让他跟不喜欢的东西待在一起。同理,爱一个人、成全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让他跟喜欢的东西在一起。



有管理者总会在不自觉间对员工传达一个观念:你不重要,你怎么想不重要,市场才重要,客户怎么想才重要。


很多刚入行的做书者、编辑,也接受过类似的洗礼。


这没错。抛弃了弯曲的私心,做事才中正,做事的格局才可以真正打开。无我,方至无限。而心中有市场和客户,即是离开自我,走向他人。


只是,这个要求因太具跳跃性而使实际操作不易。因为不可能脱离自我的通道而走向他人。那会催生怪异的果子,反而因错乱而低效。


了解他人的最好方式,恰恰是了解自己。或许先有偏差地了解,再是如实地了解。


所以,你怎么想,这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如何能如实如理地去想。这条与己相应之路,不可不走。哪怕付出时间。


否则,桥梁不会坚固。



做书的人时时处处面临选择,而最重要的是,内容的选择。依靠直觉或相信实证,最终大概要取一个中。直觉是灵敏的孩子,保护他,跟随他,但不要被他带走。理智是头脑缜密的中年男,依据他,尊重他,但不要迷信他。全凭直觉奔跑的人是莽夫,因为缺乏一双观察的眼睛;全凭理性的人是懦夫,因为他没有勇气抛弃一切所知的参考点。


从价值上,选择的一个重要参考是,一本书,它是助长了人的恐惧、焦虑,还是帮忙消除了它们。


个人的价值体系里,不喜欢诸如《三天学会高效沟通》这样的内容。它利用了人的恐惧。以及盘踞在恐惧之上的功利心。


还是尼采那句著名的话:与恶龙纠缠过久,自身亦成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一位我敬佩的同行和朋友说,要小心,编辑会被他选择的作品反塑造。


有些书让人变得更傲慢、更无知、更焦虑、更功利,谨慎出版那些书,既然你不想成为那样的人。



当我想要做一本对他人有帮助的书,而不是满足私心、满足自我的虚荣、让自己尽快挣到钱的书时,我发现结果往往是,既满足了私心、满足了虚荣,又赚到了一点钱。


这是我做100万册畅销书的秘密。


做書原创文章 转载请联系授权

点击下列 蓝色文字 查看精选内容

入行指南如何制定读书计划投稿说明编辑生活范文编辑手记范文诗歌出版|从想法到成书书店范文电子书kindle豆瓣阅读知乎离线独立出版刘瑞琳李昕谈页边距沈昌文范用汪家明姜峰原研哉朱赢椿聂永真杨林青王志弘诚品PAGEONE钱晓华方所万圣书园理想国再谈编辑再谈电子书再谈读书我在单向街书店的日子2016中国最美的书书单Goodreads2015书单2015年《纽约客》年度书单那些在豆瓣上消失的书关于书籍设计的一些网站


点击阅读往期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