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年度文章精选|品味过往的回忆,迈向崭新的春天!

fongaia 盖娅自然教育 2022-06-07



今天是除夕,是辞旧迎新的日子,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在此恭祝大家新春快乐,阖家幸福!


回顾过往,在2020年度盖娅微信公众号共发表了文章417篇,累积关注人数已达到43279人,而在数据背后,要感谢每篇公众号文章作者的辛勤付出!


与此同时,在2020年度(2020年1月-2021年1月)盖娅自然教育公众号累计收到了读者赞赏5276.81元,远超往年数据!为了答谢屏幕前各位读者们的关注和鼓励,我们如约以大家的名义,将这些款项悉数捐赠给自然之友,用行动守护自然,为无告的大自然发声。感谢每一位“大自然的合伙人”!



最后,还有一份“年货”送给大家,我们精选了2020年度盖娅微信公众号优质文章,分类汇编如下,趁着春节假期的空闲时光一起重温下吧。希望这些曾陪你走过2020的文章,能够为你带来新的思考与启发,陪你更好地迎接新的一年!


给思考者的精神食粮 

疫情这堂“人生大课”,不能稀里糊涂地白上了

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各种线上课堂风生水起,但是最重要的,疫情带来的这堂“人生大课”,我们真的上明白了吗?(作者:冬小麦)
大转折正在发生,在其中的你我该何去何从?大转折(The Great Turning),指的是从工业增长社会向生态可持续社会的转折,意在探讨一条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面向未来的发展之路。大转折正在发生,我们该何去何从?(原作者:Joanna Macy,经有机会网编译、综合)
活着的盖娅,渐逝的争议“盖娅假说”不单是一种关于地球的理论,而且将为我们个人如何与地球相处指明道路。(作者:徐保军)
爬到生态顶层的人类,地球还爱你吗?通过了几百万年的进化,人类幸运地爬到了生态系统的顶层,在所有的物种中,似乎只有人类才有“反思”和“超越”的禀赋,拥有如此智能的人类又应该为生态系统做些什么呢?(作者:见南山)
历史学家许倬云:现在全球性的问题是人找不着目的
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我们又可以抱持怎样的观念,采取怎样的行动?现已九旬的当代史学大家——许倬云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作者:许倬云)

自然教育理念与教学干货 

春天来了,“自然教育”却要死了?
或许我们会因为人们持续的思考与反思而迎来全民“以自然为师”的春天!只是面对这样一个时代“大转折”,我们每个人,包括自然教育工作者是否做好了准备?(作者:冬小麦)
林间最后的小孩,还是小孩最后的林子?
我们都听过“自然缺失症”,可是只是回到自然中玩耍,学习一些动植物的知识,就会诞生出具备良好环境修养且对生态热情的公民吗?(作者:史蒂夫·梵·米特/翻译:胡卉哲)
疫情过后,我们该给孩子什么样的自然教育?
“自然教育”不应仅仅是"in"(在自然中)、"about"(关于自然),还应该有"for"(为了自然)...(作者:日敦社幼师学院)
自然教育行业会重新洗牌,你准备好了吗?
疫情让各行各业“重新洗牌”,对于“自然教育”来说也是如此,这对自然教育的“行业发展”是件好事,关键是面对这样的变化你是否有所准备?(作者:冬小麦)
培育未来的“绿色公民”,需要创造怎样的“重要生命经验”呢?
对于环境教育工作者来说,找出那些有益环境行动形成的因素,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加强这些因素,对于环境公民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这也是“重要生命经验”这样的研究价值所在。(作者:王西敏)
线上教学,不是照搬线下课堂这么简单!
“线上教育”,是师生在时空上分离,要基于媒介进行的教育教学实践,它与线下活动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只是把线下活动原样照搬到线上,而要找到其对应的规律和方法。(作者:陈丽)

 人物故事  

盖娅自然学校——不忘初心,圆一个自然之友的环教梦
因为没有什么可参考的模板,成立盖娅自然学校本身就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和探索。经历过最初伙伴们反复的沟通和碰撞,最终达成了“共识”,而一路走到现在。(作者:冬小麦)
橙子:十年前的那个间隔年,改变了我的后半生

2010年的那个春天,那时还没有盖娅自然学校,刚刚辞职准备先“佛系家里蹲”的橙子,因一封邮件来到了“自然之友第1期自然体验师培训”,却未曾想到人生轨迹也由此发生改变(作者:橙子)


他是自然之友的总干事,也是从小在自然里长大的孩子

这是一位在植物园里长大的孩子,而他最终成为了自然之友总干事,他就是——张伯驹。这篇故事很长,很个人,很生活,很细节,从他的小时候一直讲到现在。(作者:白滔滔)


“爱鸟如痴”的绿洲老师,和她24年的观鸟路

2020年是自然之友野鸟会的24岁,也是盖娅“认识身边鸟朋友”系列课讲师——绿洲老师来到野鸟会的第24年。这24年来绿洲老师既是记录者,更是参与者,也是旁观者。(作者:自然之友)


《自然职人》纪录片 | 蚊滋滋和冬小麦出镜啦!

是一段摘自新鲜出炉的自然教育行业纪录片《自然职人》的片段,快来看看有哪些熟悉的身影吧


 人与自然  

你拥郊狼我有猫,说说朋友们看了都会想到沃思的《The Biggest Little Farm》

我要感谢这些勇敢的豹猫,它们仿佛是丛林的使者,教我们重新看见了身处自然之中,自己的位置。(作者:蚊滋滋)


让你害怕的短尾蝮,生活却是如此不易

本期主角是北京的一种知名毒蛇——短尾蝮(蝮蛇的一个种类),可你知道吗,让人闻而生畏的它们,生活也是如此不易(作者:蚊滋滋)


嗡嗡说嗡嗡:说说沃思花园里的“盖娅蜂”

蚊滋滋和她家的一群“嗡嗡”作响的邻居们,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作者:蚊滋滋)


嗡嗡说嗡嗡:必须要给大头泥蜂来个特写

本期的主角是沃思花园“盖娅蜂”中的一个狠角色,它是谁呢?(作者:蚊滋滋)


闻蜱色变?是时候认识下这群不起眼的小家伙了!

蜱虫虽小,却“恶名远扬”,你也“谈蜱色变”吗?那是时候认识下这群不起眼的小家伙了(作者:蚊滋滋)


一片森林的生机,并不只是绿色的

一片森林的生机,应该“能藏下鸟儿的欢鸣,虫子的呼唤,松鼠的窜动,甚至鱼蛙欢腾,虎啸山林……”(作者:陈老湿)

草木萌动、春花绽放,快用这个方法打开春天吧~

盖娅“教你认识北京的植物”课程组,为大家倾情奉送:如何进行自然观察,又可以观察植物的什么呢?(作者:盖娅植物课程组)


王放:种群涨落背后的为什么,也关系着人与野生动物共存的未来

人和野生动物能够同时受益,从而和谐共存吗?(作者:王放)


你的善良和恐惧,都有可能害了它

遇到哺乳动物的幼崽应该怎么办?如果不多加了解,我们的善良反而有可能害了它们(作者:陈老湿、猫盟、王放)


 友善地球,跟我们一起做  

友善地球的生活,从“吃”开始吧!

我们每天买菜、做饭、吃饭,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但如果能够逐步改变我们处理食物的习惯,就能够对地球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作者:Ianna)


3年,“零垃圾买菜”是种怎样的体验?

坚持“零垃圾买菜”其实不需要准备特别的“装备”,也并非依靠“毅力”,而在行动中或许也会让内心发生改变(作者:朱静)


沃思花园校长餐:从番茄到意式肉酱  /  蜜汁叉烧肉

招牌校长餐食谱大揭秘!快跟着一起做做看吧(作者:橙子)


告别垃圾桶,厨余也能大有作为

几种可以在家实践的厨余垃圾处理方式,一点小改变也不简单!(作者:北京有机农夫市集)


养一箱蚯蚓做宠物可好?

有没有办法可以让蕴含在被丢弃果蔬身体里的能量和物质重回大地,并有朝一日焕发新的生机?有蚯蚓就可以!(作者:鸵鸟、小白兔)


手把手教你如何在北京进行垃圾分类

这是一份具体的攻略指南,带你看具体场景下的垃圾分类方式(作者:钱程)


自然手工教程|废弃物再利用:启动下一个摩登时代

跟着蒲公英一起动手,赋予“废弃物”新的生命吧(作者:蒲公英)


胶带,回收之“癌”

在回收的过程中,将胶带轻轻一撕,结果却大不相同(作者:汪剑超)


牛奶盒的回收和再生,真的困难吗?

如何能让可再生利用的牛奶盒,得到充分地回收呢?(作者:汪剑超)


以上,不知你是否有邂逅到曾经错过的精彩内容呢?
感谢盖娅妈妈,让我们一起相伴走过这不平凡的一年,在新的一年中,我们会继续给予大家支持与陪伴,同时也会有更多新的尝试来回应大家的需求,支持大家的成长!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更多近期精彩活动及文章:   课程报名    友情推荐:戴亚楠艺术思维亲子  | 森林幼儿园公园(春季)班 | 植物课单飞班(3年级以上)| 植物课成人班(春学期)植物课亲子班(春学期)   推荐阅读    谁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动物? | 跟着盖娅无痕游讲师一起去户外爬山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