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重磅|《“黑五”海淘消费预警》发布:这十个“坑”你肯定不知道!
导读
本周五将迎来“黑五”网购高潮,这也被誉为“跨境版双十一”。“双十一”的快递包裹还没来得及拆,主打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黑五”能否让你继续买买买?“黑五”期间跨境电商平台网购有哪些“陷阱”,消费者又应注意哪些方面?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双十一”、“黑五”海淘消费3号预警》,包括商品有效期、假货问题、退换货规则、票据问题、物流模式、促销“猫腻”、个人代购风险、转运风险、网络欺诈等十项消费提示。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跟踪表明,目前国内已有包括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亚马逊中国、唯品国际、苏宁海外购等涉及跨境电商板块的综合平台,和网易考拉海购、洋码头、小红书、蜜芽、丰趣海淘、寺库、走秀网等数十家跨境网购平台都打出了黑五促销大旗(专题:http://www.100ec.cn/zt/2017h5/)。
跨境网购成投诉重灾区 网购需防“入坑”
随着消费升级的来临,跨境网购已经逐渐进入消费者的生活,产生各类消费投诉新问题。据《2017年(上)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监测报告》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接到的消费者跨境网购类投诉占整体投诉量的13.34%。其中,海狐海淘、宝贝格子、洋码头、达令、冰帆海淘、西集网、小红书、55海淘、HIGO、比呀比海淘为“2017年(上)全国核心跨境进口电商用户满意度TOP13榜”后十位,用户满意度较低,其中商品疑似假货、发货慢、虚假物流信息、信息泄露为跨境网购消费投诉集中问题。
按照以往规律,黑五后的一周将迎来海淘消费投诉潮。接下来的“黑五”期间跨境电商平台网购有哪些“陷阱”,消费者又应注意哪些方面?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在研究历年黑五网购基础上,针对跨境电商特性发布《“双十一”、“黑五”海淘消费3号预警》系列之跨境网购篇,包括商品有效期、假货问题、退换货规则、票据问题、物流模式、促销“猫腻”、个人代购风险、转运风险、网络欺诈等十项消费提示。
十大消费预警需仔细看
预警一:看清商品有效期
“黑五”成为一部分商家甩货的好时机,一些临期商品成为卖家的重要备货,尤其是食品、保健品等。临期商品即快到保质期的商品,国内对“临期商品”的界定分为:食品保质期为一年以上的,期满之日前45天;保质期为半年以上不足一年的,期满之日前 20天;保质期90天以上不足半年的,期满之日前15天;保质期30天以上不足90天的,期满之日前10天;保质期16天以上不足30天的,期满之日前5天;保质期少于15天的,期满之日前1至4天。由于海淘物流时间相对较长,有些临期商品到手可能已经成为过期商品。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提醒:“黑五”网购消费者在进行价格对比的同时,也要仔细查看商品介绍页面关于商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说明,没有找到相关信息的,提前咨询客服;对于保健品等,提前了解功能、适用人群等基本信息,并且计算好食用日期,以免购买到的商品未食用完就过期。
预警二:小心买到“假货”
跨境网购的一大痛点问题就是“假货”,很多假货和水货通过跨境渠道流入国内,而消费者成为这些商品的买单者。
关于跨境网购中的假货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商品未经正规渠道生产。该类商品在没有获得品牌授权的情况下,通过一些黑工厂、小作坊贴上品牌商标在网上标榜正品销售,这类属于明显假货,即高仿货;二是虽然拿到了品牌方的授权,但是某些黑心厂家受到利益的驱动,将其拿到的授权产品型号通过一些小工厂进行代工,生产出一批成本低廉的产品,从而真假掺杂售卖;三是正品中的瑕疵品流入销售渠道。
除了假货,跨境网购市场还存在很多水货,即在国外市场正常流通的商品,经商家以灰色通道入境,继而在国内销售。虽然这类商品为正品,但没有报关单、商品检验证明等文件,更没有国外品牌商的直接授权,在售后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目前跨境网购商品存在如下四大陷阱:一是假货,有的是商家进货渠道出了问题,有的是商家自己造假,伪造报关凭证;二是虚假宣传,有些是假洋货,拉到国外走一圈就成了海外产品;三是产品质量问题,以次充好;四是售后服务国内难以保证。
而当消费者认定购买到的商品是假货需要赔偿时,则需要消费者出具原厂的鉴定证明、品牌商鉴定报告、商家承认商品为假货的聊天记录等,对于消费者来说以上任何一项举证都很难获得。
据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案例库大数据显示,小红书、丰趣海淘、洋码头、达令、菠萝蜜等跨境网购平台被用户投诉疑似售假问题较为突出。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提醒:(1)海淘还是选择大型正规的平台,买到假货的概率以及出现问题后维权将更有保障;(2)卖家声称“专柜验货”不可信,专柜没有权利和义务帮助消费者网购商品进行验货;(3)购买前提前向卖家索要商品的品牌授权等证明商品为正品的凭证;(4)索要购物小票等证明商品采购的凭证;(5)由于网购有一定的特殊性,取证非常麻烦,消费者一定要注意保留网购时的交易记录、交易信息、与卖家聊天记录截图等;(6)遇到商家疑似售假的,积极向第三方监管部门举报维权。
预警三:关于票据问题
我国发票管理办法规定,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然而,不能提供国内正规发票的现象,在跨境电商中普遍存在,按照很多跨境电商的说法直邮和保税区的商品属于境外购买行为,目前不支持开具发票。
发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票据,在国外商家仍然会提供正规消费凭证,即购物小票,就是我们常说的收据。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当前的国情下,跨境电商不开发票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需要纠正的是,跨境电商是应开具发票的,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增值税发票,而是可以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开具形式发票(即非正式发票,只是一种估价单)。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也提醒:虽然很多跨境网购卖家和平台不提供发票,但消费者在下单前应询问卖家是否提供购物小票或采购凭证;此外,下单时订单页面不会主动提醒消费者开具发票,但作为消费者需自己多留心,勾选需要发票(电子发票、纸质发票或购物小票),作为有效的售后凭证。
预警四:看清物流模式
跨境网购的一大痛点问题即物流,不同的物流模式在配送时效和服务质量上不同。目前跨境网购主要有三种物流方式:海外直邮、保税进口、海外拼邮。
1)针对平台类跨境进口电商,如唯品会、苏宁海外购、美囤妈妈、蜜芽等平台,一般采用海外直邮模式,该模式在海外发货通过一次性快递配送到位,一般附有商品的采购途径,商品相对靠谱。
2)针对平台类+自营类跨境进口电商平台,如网易考拉海购、京东全球购、亚马逊海外购、国美海外购,大部分采用保税进口模式,该模式商品提前备货至国内保税仓,配送速度快。
3)针对个人卖家和海外电商平台,一般采用海外拼邮模式,多位不同买家的商品在海外使用同一包裹发货,到境内后再分拆包裹发货,该模式运费低,但物流时间长,商品经过分拆可能面临商品被掉包、破损等问题,安全性最差。
据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案例库大数据显示,冰帆海淘、Hai360海外购、保税国际、西集网、86mall等跨境网购平台因物流问题被全国用户大量投诉。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提醒消费者,下单前仔细了解发货模式,对于价值高的商品尽量选择保税进口、直邮等安全性高的物流模式;购买生鲜、食品、急需物品,尽量避开购买高峰期,并且了解发货时间和大致的物流时间;由于漂洋过海,快递务必“先验货再签收”,遇到商品破损、腐烂、货不对板情况,可拒收快件。
预警五:看清退换货规则
与国内电商平台网购不同的是,跨境网购在物流配送环节更为复杂,包括海外配送与国内配送两部分,期间出现包裹破损甚至是商品破损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产生退换货的概率相对较大,但由于跨境网购商品与个人身份认证联系在一起,并且受到国外供应商、退货渠道等原因,很多跨境商品无法进行退货给商家。而退换货也将涉及关税问题,因此目前多数跨境网购平台并不能完全做到七天无理由退货,更别说是无理由退货。
据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案例库大数据显示,洋码头、丰趣海淘、HIGO、86mall、保税国际等跨境网购平台退货难、退款慢、客户服务态度差等问题突出。
法律法规:海关总署公告2016年第26号(十八)在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模式下,允许电子商务企业或其代理人申请退货,退回的商品应当在海关放行之日起30日内原状运抵原监管场所,相应税款不予征收,并调整个人年度交易累计金额。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提醒:消费者跨境网购最好选择正规的平台或卖家,仔细查看退换货规则,并且就退换货事宜提前与卖家进行沟通,并截图取证。对于直接在商品页面标注不支持退换货的商品,一定要三思再下单。此外,对于商家的退货不退税行为,坚决予以维权。
预警六:提前查询购买额度避免被“盗用”
2016年3月24日财政部公布的《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的单次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000元,个人年度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万元,自2016年4月8日起执行。也就是说每人每年2万元,超过之后海关就会“退单”。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提醒:消费者在跨境网购前,最好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年度个人额度查询”,进行个人跨境消费额度的查询;此外不要被商家的促销折扣迷了眼,计算好需要购买商品的金额,以免超过限额后被“退单”;此外,保护好个人信息,以防被“有心人”盗用了个人额度。
个人跨境额度查询链接:http://ceb2pub.chinaport.gov.cn/limit/outIndex
预警七:小心商家的促销“猫腻”
黑五已经成为跨境网购商家一年中最重要的促销节,商家促销的形式多种多样,红包、满减、抽奖等,消费者刚经历了“烧脑”的双十一促销,对于接下来的黑五也得小心各类促销猫腻。大部分国内消费者对于海外商品的价格不会太了解,因此商家容易在价格上玩“猫腻”。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 40 37452 40 15288 0 0 3815 0 0:00:09 0:00:04 0:00:05 3815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提醒:提前锁定需要购买的商品,对比日常售价和促销价;此外货比三家,多平台比价,选择性价比高的卖家处购买;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购买“洋货”除了价格最主要的还是品质,因此下单前最好去品牌官网或专柜了解商品正常售价,对于化妆品低于四折以下很难买到真货;消费者发现商家先涨价后降价等虚假促销行为的,积极向第三方监管部门或平台举报维权。
预警八:小心“微商”等个人代购
近年来,朋友圈、微博圈的微商代购都是海淘经营的集散地,网红成为卖货神器,箱包、服装、化妆品、食品、保健品,甚至药品等成为了这些代购人群的主要销售品类,由于利润可观,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代购行列,但此类的代购渠道成为假货流通的重要渠道。
对于这类微商海外代购,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特别提醒:(1)通过微商、微博等个人代购,售货主体部分为自然人,目前缺乏有效监测和监管手段;(2)而部分卖家卖货后就“玩失踪”,找不到人,更别说维权;(3)而很多卖家虽然打出“保真”口号,但部分也会提前与消费者约定商品问题概不退换,一但买到问题产品,消费者只能吃哑巴亏;(4)很多个人代购卖家明确表示不提供发票和购物小票,甚至表明商品需要“剪标”,消费者买到问题产品后售后无门。(5)部分平台如淘宝全球购、洋码头、小红书卖家在购买后主动加用户微信,建议消费者不要贪图优惠小利而通过微信渠道购买此类商家商品,这类交易行为没有平台“背书”保障,还是需通过第三方平台下单更有保障。
姚建芳忠告,网上商品鱼龙混杂,消费者在购买海外商品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对于价格过低,来路不明的产品,谨慎购买。
预警九:“海淘”转运需小心
为了质量得以保证,很多消费者倾向于通过海外购物网站下单购买,为了节省运费,转运成为很多海淘用户的选择。然而目前转运公司明显还处于起步阶段,流程繁琐、物流时间长短不一等问题突出。
据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消费者维权案例库数据显示,海带宝、转运四方、斑马物联网、快鸟转运、百世360hitao、大口袋转运等均是消费者热点投诉的转运平台,丢件、少件、破损、清关费用高、商品被掉包、物流信息不更新、时间长、客服找不到人等问题成为海淘转运的重要消费投诉问题。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提醒:(1)海淘转运最好选择规模大、口碑好的转运公司,由于海淘转运行业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容易出现转运公司关闭、跑路等情况,投诉无门;(2)对于清关费用和物流费用提前咨询客服人员,了解基本收费,以免后续就费用问题产生纠纷;(3)贵重物品、易碎物品等最好购买保险;(4)收件时一定要检查清楚后再签收,拍照留证据。
预警十:各类诈骗等着“钓”你的钱
“黑五海淘促销季”无疑又成为了各类诈骗活跃期,各类诈骗如钓鱼木马、中奖诈骗、退款诈骗、货到付款诈骗、秒杀诈骗等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1)钓鱼木马链接诈骗:主要出现在QQ、旺旺等聊天工具、弹窗页面等,消费者一旦点击带有木马的有毒链接,就会一步步落入诈骗分子的陷阱;
(2)中奖诈骗:一般为消费者下单后因信息泄露,诈骗分子发送中奖信息,消费者上当后落入诈骗分子陷阱;
(3)退款诈骗:一般为消费者下单后因信息泄露,诈骗分子掌握消费者的重要信息,如姓名、电话、订单号、购买商品等,能轻松说出消费者的订单信息,后以订单出现问题为由要求消费者退货,消费者收到有毒链接,点击后落入陷阱;
(4)快递货到付款诈骗:一般为消费者下单后因信息泄露,假冒快递员送空包裹,谎称需货到付款,消费者被骗运费;
(5)“秒杀”诈骗:商家设置部分商品为“秒杀款”,实际由系统设置,消费者根本无法成功“秒杀”,甚至还会造成个人隐私信息泄露。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建议:消费者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以防落入陷阱;保护自身的信息安全,不要向陌生人透入自己的重要信息;货到付款包裹,要先验货再付款签收;遇到商家虚假促销、霸王条款,以及遭遇各类诈骗陷阱的,消费者可以向有关监管部门和维权平台进行投诉,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黑五”海淘维权渠道】
1、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12345(异地需加拨区号)
2、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www.100ec.cn/zt/315/
3、微信投诉通道:DSWQ315
4、微博投诉通道@电商维权顾问
【小常识】
关于中文标签
很多消费者会疑问,为什么跨境网购平台购买的商品没有中文标签,是不是假货?实际上,没有中文标签并不代表商品一定是假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27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66条的规定,进口商品应有中文标签,特别是进口食品必须粘贴经检验检疫机构审核备案的中文标签,否则不得进口。因此,一般贸易进口的商品都必须加贴中文标签,否则不得进口销售。但是,跨境商品一般是以行邮的进境方式进入保税区的,属于个人物品,贸易方式为个人物品的,无需提供中文标签。
关于发票
我国发票管理办法规定,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然而,不能提供国内正规发票的现象,在跨境电商中普遍存在,按照很多跨境电商的说法是,直邮和保税区的商品属于境外购买行为,目前不支持开具发票。
发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票据,在国外商家仍然会提供正规消费凭证,即购物小票,就是我们常说的收据。
近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启动“直击黑五”行动(详见专题:www.100ec.cn/zt/2017h5/),通过平台调研、用户调查、专题直击、现场探访、网购预警、电商快评、系列报告、媒体评论、投诉维权、社群直播等多元化、立体化方式,对洋码头、网易考拉海购、寺库、小红书、达令、波罗蜜、丰趣海淘、走秀网等专业跨境电商平台,以及亚马逊海外购、天猫国际、京东海外购、淘宝全球购、唯品国际、苏宁海外购、全球速卖通、敦煌网、聚美优品等涉足跨境的综合电商平台,展开持续跟踪、监测、研究、评论、评测、监督,为大家揭秘跨境版的“双11”全貌。(文/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专题】“黑五”接棒“双11”新政助力消费者“买买买”
双11聚焦|和“猫腻”说“NO” 《“双十一”网络消费预警》发布
点击关键词 看往期文章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
【我们】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官方微信i100EC),“互联网+”国家战略民间智库,并运营国内领先电商资讯门户100EC.CN
【推荐】国内最大网购维权通道:“网购投诉平台”(DSWQ315)
【投稿】news@netsun.com【合作】微信:www-100e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