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2016-10-27
蔡志磊
规划师杂志
旅游型海岛因其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吸引了众多投资,开发建设活动逐渐增多,导致其敏感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冲击。作者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一所蔡志磊在《规划师》2016年第9期撰文,文章围绕体现海岛特色和塑造人本环境两大旅游核心价值,通过对滨海沙滩、生态水网和山脊轮廓等关键要素的保护与控制,延续海岛独有的生态特色;通过引导圈层式空间结构、精细设计通海廊道和滨海界面、构建人本尺度的街区空间等手段营造舒适宜人的滨海空间,旨在寻求强烈的开发诉求与敏感的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保障海岛滨海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海陵岛是广东省第四大海岛,位于阳江市西南沿海,主岛面积为 105km²,海岸线长度为75.5km。其在 2015 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是我国十大宝岛之一。海陵岛的旅游开发起始于南岸的闸坡渔港小镇。随着小镇周边沙滩资源的开发,建设用地在沙滩沿线迅速拓展,从20世纪90年代建设的大角湾景区,到2010年前后开发的保利、恒大和敏捷等旅游地产项目,其建设用地规模相较原来的小镇扩大了约5倍,开发利用的沙滩也由2km左右的大角湾蔓延到10 余公里的十里银滩。1 被抹平的自然本底出于对一线优质滨海景观的追求,海陵岛原生的自然环境本底被忽视,千百年堆积形成的沙丘和防风林带被铲平,沙质土壤被人工改造以适于建设,取而代之的是星级酒店和高大楼盘;自然的汇水洼地被填平,泻湖入海口的红树林湿地被破坏,建起了水上游乐园;原生的自然汇水道被渠化,自然护岸变成了“安全”的防洪堤、“漂亮”的滨水景观大道。总的来看,海陵岛原本充满个性的自然本底被抹去,重新构筑起了所谓“精致化”“标准化”的人工环境和景观。2被打断的生态过程在自然要素被人工环境取代的同时,海陵岛内在平衡的生态过程也被打断。沙丘和防风林带的消失,使得滨海沙滩自然堆积与侵蚀的平衡被打破,沙滩宽度缩减。海陵岛夏季单次暴雨强度累计高达 260mm,由于可调蓄雨水的低洼地和红树林湿地被填平,海岛的防洪压力陡增,行洪河道不得不筑起防洪护堤,导致雨水被迅速排走,水文的生态平衡被打破。3被同化的景区风貌近年来海陵岛沿海岸开发的旅游地产项目多采用城市郊区大盘的开发方式,强调对景观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而忽视对海岛整体风貌的影响。为布置尽可能多的观海房,海陵岛沿海岸上筑起了一道密不透风的“墙”,自然起伏的山脊线被平直的高楼天际线所取代(图1);楼盘中心围合出巨大的人工绿地和广场,形成独立封闭的私人公园,使外围优质的山海资源被边缘化。海陵岛原本生态风貌凸显的滨海空间,已然成为了千万个城市新区中的某个翻版,分不出哪里是景区,哪里是城市。十里银滩片区位于海陵岛南岸的地理中心位置,南拥十里银滩景区,拥有优质的海水和沙滩,水系、山体等生态资源丰富,现状除少量村庄和简易旅游设施建设外,基本处于未开发利用的状态。上位规划《阳江市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将该片区定位为海陵岛岛南的国际滨海度假集聚区,打造集海洋观光、海洋文化和滨海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国际旅游度假胜地,承担为海陵岛南岸提供旅游综合服务的功能。优越的自然条件与强烈的开发诉求之间的矛盾在十里银滩片区显得更为突出,如何通过明确和可操作的空间管控要素来引导与控制开发建设,改变过去粗放的建设方式,是该片区规划和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 图 2)。十里银滩片区除了拥有阳光、沙滩和海水等海岛核心旅游资源,片区内部还分布有天然形成的泻湖、红树林湿地等,同时北依海陵岛的制高点——草王山。由此,滨海沙滩和山水环境共同构成了十里银滩片区的生态框架。为了彰显该片区的生态特色,规划在空间管控上需统筹建设开发与沙滩、水系、山体三者的关系。滨海沙滩是海陵岛的核心景观资源,其亲水性好、视野开阔、景观条件优越,在空间组织中起统领作用;内部汇水廊道是滨海自然系统的生态脉络,合理的保护与利用可有效提升内陆用地的景观价值和环境品质;山体是滨海空间的背景,山体脊线是框定区域整体生态形象的天际轮廓线。对滨海空间的合理开发要以保护和尊重滨海生态环境与特色景观为前提,划定保护红线,明确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使人工环境与海岸形态、山体轮廓等自然要素相协调,构建可识别性高、结构清晰的滨海旅游空间格局,保护海陵岛独有的海岛生态特色。十里银滩片区围绕滨海沙滩景区发展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包括休闲娱乐、旅游服务、商务会议和生态居住等。各类功能空间宜结合海岛特点进行布局,通过精细化的设计引导,营造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滨海空间的营造以滨海沙滩为关键要素,根据不同地段与滨海沙滩的关系,引导适宜的空间形态,形成滨海空间的基本框架;对游客主要活动的通海廊道和滨海界面进行精细化设计,对关键地段的空间要素进行管控,强化滨海空间的特色。规划应以人性化尺度的街区作为滨海空间的基本单元,营造宜人、小尺度的海滨空间。 滨海沙滩的低影响利用十里银滩片区的滨海沙滩是海陵岛滨海空间管控的第一要素。对滨海沙滩的保护应尽量尊重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一方面,滨海风暴潮防护工程应尽量减小对滨海景观的影响,宜选择软质护岸,减少人工硬质界面(图3);另一方面,合理控制建筑后退岸线的距离,维持海浪对沙滩侵蚀与堆积过程的平衡。对台风、风暴潮的防护是海陵岛滨海旅游开发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海堤的设置应改变过去直立式硬质护岸的做法,通过离岸坝、防风林等构建软质护岸是当前抵御风暴潮灾害较为理想的护岸措施。十里银滩片区建议在离岸距离250m处设置多处低于海平面、坝顶宽度为 30m的人工离岸沙坝;缓解海浪冲刷的海堤则采用斜坡式或台阶式的软质工程,同时在沙滩与海堤之间设置50~ 80m宽的防护林带。规划需要充分论证海岸工程对水文环境与沙滩的影响,通过多重软质防护,减少对沙滩生态环境的干扰和景观的破坏。此外,规划对海水、沙滩和建筑物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研究,将沿平均海水潮位线后退175m的范围作为沙滩生态保护区。生态保护区范围内禁止建设混凝土建筑等永久性建筑,仅允许建设木构或钢构的景观栈道、休闲服务设施等临时建筑。 水网生态格局的构建十里银滩片区内部水系丰富,有河涌、湿地和水塘等类型。规划对这些水系要素进行保护,延续场地原有的水文环境,体现区域鲜明的滨海生态特色。规划通过GIS软件模拟分析暴雨环境下十里银滩片区的水位上涨情况和潜在淹没区域,针对各地段不同的淹没程度,提出相应的保护与利用方式:下游水系汇聚的低洼地区受淹没威胁较大,规划将其设定为开敞绿地,建设湿地公园,提高十里银滩片区储蓄雨水的能力,维持水系统的稳定。中部现状河涌是滨海空间主要的水系廊道,规划将其设定为生态蓝线,进行严格保护。在河涌两侧的宜淹没区,规划设置 50 ~ 100m宽的开敞空间,建设水岸公园,形成十里银滩片区的景观骨架。通过水岸两侧高品质环境的塑造,形成复合型开敞活动区域,提升十里银滩片区的景观价值和土地价值。上游水系两侧分布有大量的养殖水塘,属于有潜在淹没风险的区域,同时现状养殖也带来了一定的污染。规划建议对该区域进行生态改造,按照海绵城市的理念建设雨水花园系统,通过建筑雨水收集系统、汇水廊道和滨水花园三个层面的建设,形成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提升区域的环境品质。通过构建湿地公园、水岸公园和雨水花园,十里银滩片区在原生汇水环境的基础上形成了“汇水廊道—河涌—滩涂湿地—海水”的多级水网生态格局(图4)。 山脊景观的可视化管控旅游型海岛滨海空间的塑造既要“看得见海”,也要“望得到山”。山脊轮廓线是维持滨海空间整体生态形象的关键要素。十里银滩片区北侧的草王山海拔标高为385m,是滨海空间重要的标志性景观。为保护草王山山脊的自然风貌,规划基于海陵岛旅游景区的特征,参考香港、深圳等地的相关控制方法,以不遮挡草王山山脊线顶部1/3的范围为原则,对十里银滩片区的整体建筑高度进行控制,框定景观背景环境。规划控制两个层面的视线区域:一是控制滨海沙滩与草王山之间的视线,保证两者之间的视线通畅;二是控制片区内部主要景观节点与草王山的视线,包括中心湖面、湿地公园和滨海广场,形成三条视线廊道,组织空间景观序列( 图 5)。按照两种视线控制方式进行模型模拟测算可以得出十里银滩片区各地块的建筑限高:建议滨海一线地块建筑高度控制在24m以下,二线地块建筑高度控制在40m以下;中部河涌以北一线地块建筑高度控制在30~40m以下,二线地块建筑高度控制在60~70m 以下;最高点在草王山南侧的建筑,限高达到90~100m。通过GIS视点与视域分析进行核算,在视线管控方式下,可满足十里银滩片区的山体可视化要求。滨海空间圈层差异化利用的结构引导
滨海沙滩的景观价值对滨海地区土地开发和空间布局模式往往有决定性的影响。随着土地与沙滩距离的增加,沙滩的景观价值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针对不同距离地段景观价值的差异,规划引导适宜的功能布局,有利于开发建设的顺利推进和土地的集约利用,营造符合自然环境特质的宜人空间。规划将十里银滩片区从滨海沙滩向草王山依次划分为临海圈层、近海圈层和濒山圈层,依据圈层特性、城市需求和景观控制等多方面因素,提出适宜的空间布局模式( 图 6)。临海圈层是指距离滨海沙滩300~500m范围的区域,拥有优越的滨海沙滩岸线和观海视角,景观价值最高。该圈层应强调滨海岸线活动空间的公共性与连续性,滨海以布局绿地、广场、公园和服务设施为主,内侧开发度假酒店、旅游服务设施等,体现景观价值,宜以多层高密度的街区式布局为主,保证优质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平衡。近海圈层是指距离滨海沙滩500~1000m范围的区域,景观价值有所降低,但属于游客步行可达海滨的范围。该圈层是十里银滩片区的中部地段,在景观价值上不如临海圈层,但水系丰富,可结合河涌、汇水廊道等进行特色主题功能开发,布局水岸公园、滨水商业休闲带和高档住宅等;同时,可采用低层低密度的建筑空间形态,形成片区中部水系景观和休闲娱乐功能集聚的活力纽带。濒山圈层是指距离滨海沙滩1000~2000m范围的区域,距离海滨相对较远,依附北侧草王山山体,林地生态资源丰富,宜居性较好。该圈层与滨海沙滩的联系较弱,但北侧靠山,在满足山体视线管控要求的情况下,可适当布局中高层建筑。海岸景观共享的通海廊道组织强化垂直于海滩的通海廊道,构建系统成网的开敞空间,可加强滨海沙滩的可达性和共享性,有利于片区整体环境品质的提升。通海廊道的布局需综合考虑开发需求、景观效果、生态效果、可步行性和已有用地权属等因素,确定通海廊道的间距、宽度等空间管控要求( 图 7)。十里银滩片区通海廊道间距的确定受到已有用地权属的限制。按照已有不规则权属边界规划支路或通海廊道,形成的滨海界面较为混乱,整体空间形象不佳。在尊重权属用地的基础上,规划按照约 200m的间距细分道路,形成尽量垂直于海滩的通海廊道,以获得协调统一的滨海空间界面,海滩与内部腹地之间也形成有序的视线通廊。对于间距超过 200m的地块,则建议增加地块内部的公共步行通道。十里银滩片区通海廊道宽度的确定需满足交通和通风的需求。在交通方面,通海廊道多为城市支路的形式,应充分考虑滨海旅游对步行、非机动车空间的需求,并提供沿路的临时停车设施,提高街道的可步行性和便利性。同时,海陵岛属于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夏季时间长,自然通风对缓解滨海空间炎热气候的作用明显,因此可设置顺应海陆风主导风向的通海廊道。经过综合考虑,建议控制通海廊道的宽度为26m,其中城市支路的道路红线宽度为20m,两侧建筑各后退 3m。人工融合自然的滨海界面管控海滩和山体是滨海空间的自然环境背景,而滨海一线与自然环境相互映衬的建筑界面,则是展现滨海特色的人工景观。根据上文分析可知,滨海一线的建筑功能以度假酒店为主,对其建筑空间形态的管控是影响滨海界面管控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的布局模式、高度、面宽及间口率等管控要素 ( 图 8)。为充分利用观海空间,滨海一线度假酒店通常形成“倒U形”的建筑布局,构成滨海界面的基本空间形式。这种正面主楼加两侧辅楼的“倒U形”布局可以提供尽可能多的海景客房,平行海滩的主楼客房有正面观海的视角,垂直于海滩的两侧客房有侧面观海的视角。规划对滨海一线的建筑高度控制进行细化,强化管控要求。根据度假酒店的建筑布局,十里银滩片区滨海界面的建筑限高分为三个控制范围:后退地块红线 50m范围内的建筑限高为12m;50~100m范围内的建筑限高为24m;100~200m范围内的建筑限高为40m,以充分保证沙滩与山体之间的视线不被遮挡 ( 表 1)。合理控制建筑面宽和间口率,可以避免滨海建筑出现“墙壁效应”,保障视线通畅。一般来说,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允许的建筑面宽应减小,控制间口率的数值也随之降低,形成的空中视线范围越广。人本尺度的街区模式引导十里银滩片区作为海陵岛的旅游综合服务区,是游客集中活动的区域,整体空间形态强调人性化的尺度和紧凑连续的空间界面。规划建议采用小尺度街区、多层高密度的建筑空间模式,避免传统大地块点式高层的空间形态,形成特色滨海空间。传统控规的管控指标对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地率的控制“一刀切”,对空间形态的管控力较弱。因此,为了形成小尺度街区多层高密度的空间形态,需要根据空间形态管控要求,对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地率等控规指标进行优化。在保证开发规模的前提下,应相应提高地块控制的建筑密度,降低建筑高度,将内部的附属绿地转移到地块外部形成公共绿地;降低对地块绿地率的要求,强化集中成规模的公共绿地建设。通对过相关空间管控指标的调整,逐步将小尺度街区、多层高密度的建筑空间模式落实到规划管理和建设实施中(图9,表 2)。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16年9期《旅游核心价值取向下的海岛滨海空间管控—以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十里银滩片区为例》购买《规划师》或图书请拨打电话:0771-2438012 转载须知由规划师杂志原创文章请遵循以下转载要求:微信公众号请于文章发布两天后转载,转载时后台回复“转载”二字,无授权图片的童鞋会被举报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