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为众生的是正;有一念为自己都是邪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摘自净空法师主讲楞严经讲义
今天从【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从这个地方讲起。这个经文在此地一共是有十二句叹德的话,就是赞叹与会这些大比丘们。在前面,我们讲过四句,是说:这些常随弟子们,他们是“内秘菩萨行,外现声闻身”,都是诸大菩萨为了要帮助释迦牟尼佛弘扬佛法,而示现为佛的弟子,那么示现的是声闻的身份。
那么从这个十二句里面来看,我们就晓得,这些人不但是大菩萨,而且都是圣位的大菩萨。若要严格从这个十二句里面来看呢,必须要圆教里面的十地、九地这样的地位啊,才可以当之无愧啊。那么由此我们可以晓得,这些人地位之高啊,我们千千万万呢,不可以小看他们是声闻,是小乘,那就错了。不是小乘,外面现的是小乘相。
那么今天这个两句,是上助佛化,帮助佛推展佛教的教义,扩大佛法的功德利益,那么这是每一个菩萨都必须具有的责任。“从佛”并不是指一天到晚随侍在佛的身边,而是不违背佛陀的教诲,这就叫“从佛”。那么从这个意思上来观察呢,纵然我们在三千年之后,我们在今天,假如我们闻到正法了,依教修行,不违背佛陀的教诲啊,那么我们现前呢也是“从佛”。
那么,“不违背佛的教诲”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为什么说做起来不容易呢?而是我们不明了怎样才叫做不违背佛的教诲,这是属于学问啊。假如我们能够辨别我们的心行是不是与佛的教诲有所违背,给诸位说,那就是相当的学问。在佛法里面讲,是相当觉悟的人,而不是普通人。但是,在我们每一个学佛的同修来说,这个问题是必要的,换句话说,我们必须要能够理解,我们是不是不违背佛陀的教诲?
尤其在今天的社会,如果照《楞严经》来讲呢,第六卷的末后,佛在“清净明诲”这一章里面跟我们说明,就是说的现在,末法时期啊,“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那一些邪师,如果是说佛教之外的,那我们很容易辨别,我们不会步入歧途啊。困难的就是那一些邪师啊,都出了家了,也受了两百五十戒了,也搭上了袈裟了,天天在讲经说法,这个事情麻烦!换句话说,妖魔鬼怪在末法时期,渗透在佛法里面,冒充善知识。说的是普度众生,实际上是要把众生往三恶道去度啊,不是往佛菩萨道里度,是往三恶道去度。他们的势力很大,诱惑的力量很强,如果我们要不是宿福深厚的话,见到这些妖魔鬼怪而不动心,那很不容易!
所以在末法时期,正法很难闻到啊!这一点完全要靠自己努力,要靠自己慧眼,去鉴别什么是邪,什么是正。你问别人,别人不会告诉你,为什么呢?告诉你了,那又是挑拨是非,又在那里离见了,又两舌、又恶口了,造无量的罪业,还要得罪许多人,所以何必呢?
只有自己心地光明,才能够照见外面的境界。哪是真善知识,哪是假善知识,我们自己才能够有一个取舍的标准。这个样子,在我们学佛的过程当中才不至于迷失了方向,走错了道路。那么诸位要有这种眼光,有这种能力啊,必须要在经论里面有一个相当的基础,你才能够辨别。经论是开智慧的,也就是开慧眼的啊,常常读诵经论,慧眼自然就开了。
诸位要把话听清楚,我劝诸位是“读经论”而不是“读注解”。注解里面有问题,不但是今人,古人的注解,他也有偏见。你比如《楞严经》,我们所知道的,《楞严经》的注解差不多将近一百种。一百种当然就是一百种不同的看法,如果要相同,古人注了,后人何必再注?用不着了,当然是不相同。那么这一百家注解,哪一个算正确,哪个不正确呢?这个很难讲。
那么这种情形释迦牟尼佛早就知道了!所以他老人家灭度之前教给我们一个方法:叫“依法不依人”。经论是法,注解是人说的。所以说一切注解可以提供我们参考而已,我们需要读诵的是要在经文上,能够常常读诵大乘。而且这个心里头还得要有几部经,这个心里头才踏实。那么换一句话说,在一切经里面,选择你自己喜欢的经,契合自己根性的,选出来背诵啊。然后我们才有慧眼,才能够辨别真佛弟子、伪佛弟子,“伪”是“假”的啊,才能够辨别。那么从佛,这是真佛弟子;假的佛弟子是,表面上从佛,实际上是违佛,与佛法完全相违背。
在末世,在末法时期,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鉴别的方法,我们要从佛吗,不违背佛的教训吗!佛在《大集经》里面给我们说,佛法法运分三个阶段,从绝大多数来说呢,就有三种不同的成就。佛说,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就是照外国人的计算方法,佛法现在已经进入末法五百多年了,现在是末法时代,这是照外国人的算法;要照我们中国古人的算法呢,佛灭度到现在是三千多年,那就我们入末法时期一千年了。假如我们要从佛、不违背佛的话,我们今天修净土法门就是不违背佛。如果今天有一个主张啊,不修净土法门,否定了净土法门,这就有问题。这是我们“依法不依人”的看法。固然说人中有特殊的根性,他不是净土的根性;不是净土根性,也不能够否定净土!《华严》到末后,普贤菩萨还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是什么样的境界!依然是以净土为归宿!这是我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贡献给诸位。
现在是思想大混乱的时代,福报不够的,一定染着邪思,知见错了,问题很大!你看佛在戒经里面讲,破戒的人,佛有办法救他,就是根本大戒破了,佛也有办法救。破见之人啊,诸佛没有办法救。破见就是邪知邪见,见解上错误了,诸佛不能救!戒相破了的时候,那是事啊,事上的过失有办法补救啊;见解上有了偏差了,这个不容易,什么人都帮不上!这是我们好心学佛的人不能不注意的。
那么凡是从佛的人,佛,拿我们世俗的话来说,生生世世啊,实际上佛是无生,我们拿我们人的肉眼凡夫来看,生生世世啊,都是说法度生,都是从事于教学的工作。那么我们佛弟子要想不违背佛的教诲,当然我们也要帮助佛来教学,“转轮”啊,转大法轮啊,拿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教学。
那么教学为什么要用“转轮”来说呢?“转”是转动,“轮”是个圆的轮相。这是一个比喻,它的取义啊,“轮”必须要动,“轮”要不动就没有作用了,轮的作用可以说是无量无边啊。今天这个社会达到这个科学的高峰,可以说都是那个“轮”在那个地方动啊,才产生这么大的力量。那么佛法的教学,绝对不能够终止,不能够懈下来,要像那个轮永远在那里转,不能休息,这是说教学之勤。从教学之勤上来,就能够体会到教学的必要,“必要”比“重要”还要深一层。
那么换句话说,一切众生必须要接受佛陀的教育,他这种教学,具有摧碾之功德。摧碾治什么呢?治一切众生无量无边的烦恼,唯有佛教的教学才能够把我们的烦恼断掉。烦恼断了,给诸位说,一切的问题都得到合理合情合法的解决,这样我们才能够得到身心真正的自在。拿现在来讲,现在的话来说呢,就是真正的幸福,这是诸佛示现在世间唯一的一桩大事啊。菩萨效法诸佛,所以菩萨是必须要协助诸佛推动这个教育工作,这就叫“从佛转轮”。
【妙堪遗嘱】
“妙”是指的通达佛的心意,这个叫“妙”啊。佛心、佛意,别人不知道,他晓得;佛的智慧、佛的悲愿,别人不晓得,他晓得。这个叫“妙”。
“堪”是指能力,“妙”是属于智,是属于慧,“堪”是属于德能。假如只有慧黠而没有德能,推动佛法教学,这桩事它的重要、它的意义、它的精神、它的价值乃至于它的方法,你都了解,你都明了,可是自己没有能力,那还是帮不上忙。必得自己还要有能力。这个“堪”啊,就是能力的意思:他堪任,他具有这个能力。
“遗嘱”是指释迦牟尼佛的遗嘱。遗嘱是给谁的呢?给弟子们、给学生们的。那么遗嘱在哪里呢?我们不要呆呆板板地就看了一部《遗教经》,哦,那是佛的遗嘱。如果这么看呢,未免范围太窄小了。诸位要晓得,每一部经后面的流通分就是遗嘱。
换句话说,佛嘱咐给我们的,是教一切学生要世世代代地把这个佛陀的教育流传下去,普遍地去推动,永远不绝,这样才能够普遍地利益一切众生,这是真正的佛弟子,所以“遗嘱”就是说前面“从佛转轮”。但自己一定有“妙慧”,能够体会到佛陀这个意思,体会到这个价值,而且具备着有这种能力,去符合这个责任——“堪”,就是有能力去堪任。
这两句是讲上助佛教化众生。意思虽然讲了了,我还得要说几句勉励同学的话:我们要真正地发心啦,真正发心啊,必然有感应道交。学佛之人不可不明佛理!不明佛理,给诸位说,不管你修什么样的行门,都叫作“盲修瞎练”。这个话说起来是不好听的,但是是事实,这个绝不是诽谤的话!盲修瞎练,没有结果的,只有结业,没有结果啊。业报在六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结果有小乘果、有缘觉果、有菩萨果、有佛果。那么我们要想在这一生当中要“结果”,我们一定要深深地明了佛法,我们才晓得应该怎样去修学啊。
在今天,佛法的慧命,真正是不绝如缕啊。佛教里面所现的这一片大混乱的知见,跟《楞严》里面所讲的完全相符合。在这个时代,我们要想续佛慧命,那要真正地发心,接受佛陀的遗嘱。我们自己要发愿啦,弘法利生啊。怎样弘法呢?必须要把整个自己的身心奉献出来,绝对没有私心,为众生而不为自己,才能与正法感应道交;存一毫私心就与妖魔鬼怪感应道交了!这个地方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点差错不得!
那么也许有人要问啦:我全整个都奉献了,如果奉献了魔了,我怎么办呢?那我不是上了当了么?不是吃了亏了吗?给诸位说,你要是整个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全体奉献了,魔沾不上你边的,魔没有这么大的福报,当不起。你是发的真心,魔不敢接近你;魔能够接近你的,就是你自己心不正。所以说“因地不正,果招迂曲”啊。
心要是正了,虽然你什么都没有,你也没有地位,你也没有能力,你也没有智慧,是个很平常的人,心地正直,妖魔、鬼怪、鬼神看到你啊,都要远远地躲避,为什么呢?怕正,邪不胜正啊!真正的正啊,你一个正啦,全天下都是邪的时候,他也怕你,没有不怕你的;你自己心邪了,他就会欺负你,他才不怕你。
那么什么叫“正”?什么叫“邪”呢?完全为众生的,是正;有一念为自己,都是邪,何况是念念为自己!诸位同修啊,你们要想与正法感应道交,不得不注意这一点。不要在外面境界上分邪正啦,从自己内心里面去辨邪正,这个才是对的。内心正了,境界都正了,为什么呢?一切邪一切正你清清楚楚。
正是佛在《法华经》里面讲,“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乃至于“如是究竟本末”。这个“十如是”,天台大师把它演绎为“百界千如”,是说的是什么呢?诸法实相啊。你把一切境界里面那个因缘果报的时候看得清清楚楚,看到一个一个的众生,他的过去、他的现在、他的将来。真实相看出来了,你的心在境界里面如如不动啊。一切境界相不但现前了,三世十方的境界相在眼前是历历分明,了如指掌啊。
这什么人能做到?心里面正的人可以做到!心里面邪的人做不到。所以佛道叫正道啊。你看你们诸位常常讲的,都晓得八正道啊,那不正那就是八邪了,这是要特别注意到的。我们自己要修正道,鉴别自心里面还有没有邪思,还有没有邪念?一定要拔除啊,我们这一生才能够“结果”。要晓得,世间的名利,乃至于天上的荣耀都是无常的啊,不要再贪恋了。当我们一生事业里面,这个正见、正解、正行,是自受用啊。
【从佛转轮】这个意思啊,重点是在“化他”,度化一切众。那么换句话说,我们一心一意都要为一切众生,我们要成就一切众生,这个里面绝没有一丝毫自利的念头。这样的心行才能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才能够得到龙天的护持。那么底下呢,这是讲下度众生了。注意这个小科判,科判里面很清楚:
【严净毗尼,弘范三界】
我们先讲“毗尼”,“毗尼”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叫“善治”,“治”就是对治,“善”就是善巧。非常巧妙的方法,对治我们的毛病,对治我们的习气,这就叫“毗尼”。我们内心有无量无边的烦恼,佛以无量无边的法门来克服我们的烦恼,这就叫做“毗尼”。所以“毗尼”有“调服”的意思,“调”是调和,“服”是降服。《金刚经》里面所谓“云何降伏其心”,是降伏,是调和。那么换句话说,都是说的怎样来调炼身心、断恶修善啊,这个意思就叫做“毗尼”。在一般翻译上呢,把它翻作“戒律”,因为“律”是一种方法,所以是“法律”啊。它能够判断是非善恶,或者是判断轻重啊、开遮持犯这许许多多的方法,那么这种翻译呢也翻得很适当。
“严净”,这个“严”在此地呢,当作“禁止”的意思。就是这个戒律里面有两大类,一种叫“止持”,一种是“作持”。“止持”是属于禁止的,禁止这方面我们用一个“严”字来形容它,就是严格地禁止,比如说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绝对要禁止!那么这是对于恶的念头、恶的行为。
“净”呢,是讲“作持”,是我们应该要做的。比如说根本戒里面不杀生、不偷盗,这是我们要做的,杀生、偷盗我们要禁止,不杀生、不偷盗是我们要做的。我们要做的,要记住,要清净啊,要做得清净!怎样做才叫做得清净呢?不要着相!着了相,你虽然做了,不清净;不清净呢,我们做的这个业就叫作善业,不能叫作净业。善业还是要招来果报,所谓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啊,你招来的善报啊。
善报,也许有人说也不错嘛,来生得人天,大富大贵。实实在在讲,那个人天富贵有个什么意思呢?!翻开历史看看,自古以来那些帝王将相到哪里去啦?连个骨头都找不到了,他有个什么意思啊!所以我们要觉悟啊,人天的福报我们不求,这就叫“清净”。当我们做种种善事的时候,三轮体空,绝不着相,心里面连痕迹都不留,这个叫“净”啊。所以在“作持”上讲要“净”。
那么这两种戒律大致上分是:“止持”是属于个人自律这一些的戒律,是自律的,这一些的戒律是自律的,对治我们个人烦恼的;这个“作持”的呢,是入众的,是待人接物,就是对人,我们应该怎么个对人法。一个是自制,一个是对人。自制,我们一般讲,小乘戒,是顾自己;对人是菩萨戒,是要利益众生。所谓利生要清净,绝对不可以执着,这个地方用这个“净”、“严净”两个字,实实在在讲,用得太好了啊。那么这是我们要度众生呢,首先要具备的条件。
法华经浅释11:我们对于佛法有真正的大信心,我们也就是菩萨摩诃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