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干活喜欢偷工减料,就是欠了天了

福安古观音阁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福报是无形的,钱财是有形的。如果把福报变成钱,钱又自己享受花掉,那福报反而没有了。所以一等的人,要把福报留在老百姓那里,留在三宝那里。三宝是用来教化老百姓,留在三宝那里,也是留在老百姓身上,那是最实在的。

像王凤仪讲,自己当长工,给地主干活,都要自己多干两天。而他一个亲戚刚好相反,干半天活,领一天工资。他亲戚就笑王凤仪很笨,他很聪明。少付出得到多。王凤仪就说,你做半天就领一天工资,你欠了谁?是欠了天了。果然一年后,再也没人愿意叫他亲戚做工了。他喜欢偷工减料,就是欠了天了。付出少,得到多,就是自己在法界的福报就越来越小。存在法界福报少了,你要想富贵就很困难了。

出家人做事,或者现在做大生意的,能够聚集一方的人脉和财力,都是因为过去的聚集在法界的福报。好比做慈善,把福报散给大众。看起来钱财是少了,但法界福报就多了。供养三宝,只要有三宝存在,你就可以获得法界福报。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好比别人盖个庙,让出家人修行。出家人念经,修行的功德,斋主就得到一份。这就是天意。出家人再把功德回向给斋主,其实又把福报存在了老百姓身上。这样子就是良性循环。

出家人早晚课,要回向给三宝龙天,给护法善神,既是护持佛法,也是帮助斋主消灾免难。布施者,得到护法善神的护持。人间有修行人,念经持戒修行一分,护法善神道力和功德就增加一分,护持人间力量就感应一分。有庙的地方,有修行人在,就有护法神护持,也护持修行人,也保佑檀越斋主。

法华经中,讲佛名闻满十方。名气很大,十方法界都知道。众生见到佛,无不心生欢喜。这就是佛修福报来的,念念都布施给众生,众生见到佛,都会心生欢喜。因为佛有为众生奉献的缘故。祖师大德也一样,也是为众生做牛做马而来。祖师留下的福报,就够出家人吃一辈子。梦参老和尚讲,在最困难时,出家人只要有道心,哪怕没有道心,也没有饿死的命。为什么,他能现出家相,就有这个福报。否则一般人,都没有福报现这个出家相。这个相都有福报,更何况说他真心修行。不仅如此,哪怕现在演电影,演个出家人形象,都有过去的福报才可以。

入三宝地,如同投胎到帝王家去。在三宝门中,能耳濡目染,也是功德很大。有些人假出家,但出家久了,在寺院里头熏陶久了,假修行也会变成真修行。寺院就有这个功德。每天能听听钟鼓声音,见到佛像,跟随早晚课,拜拜,这些都是很大功德。所以庙里有动物,狗,他只要呆在庙里,就有待庙里的福报,也不可以轻慢,更何况人呢。

福报很小的人,到三宝门中熏陶一下,只要肯干活,吃苦,福报成长是很快的。三宝是个大福田,福报的良田。你肯去种植,收获的都是很好的。很多祖师出家前也是很苦,福报很小,但辛苦几十年,不仅福报有了,人缘有了,智慧也开发了,从不识字到能讲经说法。所以三宝加持力不可思议。

以前人有善根,虽然福报很小,但心很单纯,或者进寺院就单纯为了混一口饭吃。我在支提山就遇到一个,以前生活苦,没得吃,进寺院做苦力活,后来就出家了,现在七十多岁,身体也很好。虽然识字不多,但他现出家人,法相也很庄严。可见这也是过去生的福德因缘感召才可以。

在普陀山,也遇到一师父,七十多岁,问师父你为什么出家。师父说,我小时候穷,没得吃,只好进庙里当和尚有饭吃。结果还真的当了四五十年。我见到他时,问师父你怎么做功课。他说,就念佛。上午念观音菩萨一千声,下午念阿弥陀佛一千声。平常就早晚课。

我觉得三宝不思议。不管以什么因缘进入佛门,都是不可思议的。确实,你进来后,什么时候改变了,自己也很难观察到。

注:“福安古观音阁”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转自“福安古观音阁”,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c343e00102y277.html

历史文章选读集一(新关注的师兄入)

历史文章选读集二(新关注的师兄入)

历史文章选读集三(新关注的师兄入)

观察自己家族的业力,就能知道自己的命运是如何

你的我执、法执还在,你就还没有入门

我们现在被物质享受绑架了

在古时候凡是学佛的不管学哪一宗,没有不读《楞严》的

法华经浅释08:没有定力就会起瞋心,看人看事都觉得不顺眼

一切现象都是我们的牢狱

解怨结是佛门很重要的功课

我觉得修定最好的办法是背经,背经书就是修定

真心和妄心

修不净观减少世俗欲望

因为你有时间观念,你就会老

法华经浅释11:我们对于佛法有真正的大信心,我们也就是菩萨摩诃萨

言行上多把好处让给别人,就是观音菩萨法门的修持法

用这一个名号是唤醒自己本性里面的释迦牟尼佛

用一辈子来修持心量变大,成长福报

菩萨所修的就是利益一切众生,自已所得到的是清净平等慈悲

有心就有业,无心就无业

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来跟一切众生结欢喜的善缘

法华经浅释14:功德生时烦恼灭,烦恼生时功德灭

如何向观世音菩萨求子

完全为众生的是正;有一念为自己都是邪

法华经浅释15:作为一个人之最基本条件是持五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