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严经淺释219: 演说住第九地善慧地菩薩的种种功德境界

宣化上人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宣化上人主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佛子!菩薩隨順如是智慧,名住善慧地。住此地已,了知众生諸行差別,教化調伏,令得解脫。

金剛藏菩薩又称一声諸位佛的弟子!第九地的菩薩,他隨順著像前面所說的种种无上智慧,观察众生,思惟众生之所以有种种煩惱,及各种相狀習氣的差別,如实了知,所以称之为住善慧地。菩薩住在第九地以后,他既已明白了达一切众生所行所为的區別,和不同的相狀,以及煩惱習氣的根源,他就用善巧方便的法門,教化所有的众生,調伏所有的剛強众生,令他們都得到解脫,獲得身心平安的自由。

佛子!此菩薩善能演說声聞乘法,獨觉乘法,菩薩乘法,如來地法。一切行处智隨行故。能隨众生根性欲解,所行有異,諸聚差別。亦隨受生煩惱眠縛諸业習氣而为說法。令生信解,增益智慧。各於其乘,而得解脫。

金剛藏菩薩又称一声諸位佛的弟子!在第九地的菩薩,因为已证得了四无礙辯智,对於演說闡揚各乘的佛法,特別有所成就。能善巧无礙演說声聞乘聖者所修行的法門。又善於演說獨觉乘聖者所修学的法門。又善於演說菩薩乘所修行的法門。他也能演說修学佛道圓成佛果的修行法門。一切乘和一切人所修行的法門,都能如实了知。菩薩用他所证得的智慧,观察、思惟众生种种的善惡根性——鈍根、利根、善性、惡性。众生各自欲解不同——希望是甚么?欢喜的是甚么?知道甚么?明白的程度如何?等等众生的根性欲解縱然差別懸殊,但是菩薩隨著修证得的智慧,都能了然众生在諸趣中不同的表現。有的常在六道中,有的又在四趣裡;縱然如此,菩薩隨著他的愿力,跟著众生去受生。他也示現煩惱,隨眠煩惱的束縛,种种业,种种習氣的表現。菩薩根據众生这些苦痛,身入众生中,受同样的苦痛。用四攝法,广为宣說种种上妙佛法。所不同於凡夫的是菩薩能在境界中,不著於境界,不迷於事項。即事行事,見境界能明白境界。对众生能契机說法,令众生都能生出信心,明白了解接受正法。開啟众生智慧之門,使令增長智慧,且令每一类的众生,都能在他們所应該学的法門中,得到解脫。

佛子!菩薩住此善慧地,作大法師,具法師行。善能守護如來法藏。以无量善巧智,起四无礙辯。用菩薩言辭而演說法。此菩薩常隨四无礙智轉,无暫捨離。何等为四?所謂法无礙智。義无礙智。辭无礙智。乐說无礙智。

金剛藏菩薩又称一声諸位佛的弟子!菩薩再善慧地的果位時,常作大法師,为众生演說妙法。因为他已成就了无上智慧。智慧的力量,使口业清淨,才能广說妙法通达无礙,而且具足法師的威儀、細行。做大法師必須具足十种德行:①善知法義。②能广宣說。③处众无畏。④无断辯才。⑤巧方便說。⑥法隨法行。⑦威儀具足。⑧勇猛精进。⑨身心无倦。⑩成就忍力。九地菩薩他都具足圓滿了这十种德性,所以他能做大法師。他又善於守護如來所說的法藏。即是說他善能布施,善能持戒,善能忍辱,善能精进,善能禪定,善能修習般若,这六度都能广修,而且更能切实行持。守護是不会有稍犯稍弛之意。從前有位茉莉夫人,她一生專行布施,謹守戒行。將所有的財宝都布施于众生,從不懊悔,对受布施的人,一律平等看待,毫无分別心。戒行方面,三业清淨无有瑕疵。可是臨終時,忽然生出一點小瞋恨心。因为一念瞋恨,就墮落,受生为一双蠍子,这种蟲是很毒的。她做了七天的蠍子就死了。死后又生到天界享天福。諸位!以她一生行布施、持戒的功德,僅臨終一念瞋心,竟然墮入旁生的毒蟲之中,再因一生的善行,得生入天界。由此看來,做人,尤以修道的人,時時刻刻都要照顧守護自己的心城,不要有脾氣,不要隨便生瞋恨心。因为瞋恨心,就是毒,所以大凡瞋恨心重的人,死后就会墮到蛇身、蠍子身、毒蜂身,或为毒蟒,这些都是有毒的旁生类,是很危險很可怕的业报。

修行所修的,就是要改變貪心、瞋心、痴心,使成寬宏平等的慈悲心,对任何人都要和平慈愛,沒有脾氣,即使別人对我如何,都要存諒解人的心。古人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做事不順利,也应反省檢討是自己的过失。修道人最醜陋的一面,莫如脾氣大,專說人的短处,只讚自己的長处。应該時時有慈悲心、喜捨心、隨時遠離貪瞋痴心,这就是守護如來的法藏。慈悲喜捨四无量心,八万四千法門,都是如來法藏,在如來法藏裡,充滿了智慧光明,修道人无论对內对外,对人不论長幼尊卑,都常存慈善喜捨的心,自然能生感应。如有人能用手治病,这並不是他的手能治病,而是他的心有慈悲喜捨愛護人的誠意,帮助人的眞心,所以用手來表法。华严经上有一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現在我們也可以这样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手,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所以人能有神通,手能有眼睛会治病。假如沒有慈悲喜捨心,心地不善,对人不好,哪会有神通?手也不会灵验,什么感应也沒有了。人能无自私自利的心,隨時行菩薩道,不是光要人家对我好。我們要只管对人好,不問人对我如何,所以古人說:「施恩不望报,與人不追悔」。这些都是守護如來法藏的表現。九地菩薩他既具足了大法師的德性,又善能守護如來法藏,所以他能用种种无量善巧方便的智慧,而生起四种通达无礙的辯才,演說諸佛所說的法門,圓融无礙。他是用菩薩的四无量心,用四无礙的辯才智慧和四攝法的善巧,为众生演說諸佛的妙法,令众生聽到得著清涼,捨離煩惱生欢喜心。这就是慈悲心的流露,和四无礙智辯才的妙用。

善慧地的菩薩他常常隨順著四种无礙的智慧,灵活運用演說佛法,为了教化众生,观机攝受,須臾也不会捨離。那四种无礙智慧呢?就是①法无礙智:佛法都是圓融无礙的,佛佛道同,法法无礙。一法能生无量的法,无量的法不離一法。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一多不二,一多无礙。明白这种道理而生起的智慧,運用这种智慧演說諸佛所說的法,就是法无礙智。②義无礙智:对众生闡揚的八万四千法門,其義理都能互相連融会貫通。義理也是一義生无量義,无量義归为一義,一多无礙,所謂「不二法門」。这种智慧就是義无礙智。③辭无礙智:辭就是用言語表达事理,使人聽了明白。如果能把佛法的事理說得清清楚楚,圓融无礙,契合众生的根解性欲,找不出一點毛病來,又說的好聽,自然令人生起信心。这种言辭,令人心悅誠服,永不会厭倦,这就是辭无礙智。④乐說无礙智:乐說是欢喜說、善說、愿意說、自动說。有一种人不欢喜說,知道不愿对人說,再三請求他才說。华严经上有位胜慧菩薩說:「佛法无人說,雖慧莫能了」。自己明白了佛法,假如你不乐意对人說,別人初來学佛法,怎会瞭解呢?所以要有乐說三昧,就是時說刻說、日說夜說、年說月說,永遠都乐說不厭。如金山寺天天說法讲经,就是乐說无礙的表現。乐說无礙,一定要具足以上三种法无礙、義无礙、辭无礙的智慧,才能有乐說无礙的智慧辯才。

此菩薩以法无礙智,知諸法自相。義无礙智,知諸法別相。辭无礙智,无錯謬說。乐說无礙智,无断尽說。

九地菩薩他善於運用智慧,所以智慧越用越增長。他勤勉修学諸佛所說的法門,所以他的智慧日漸殊胜。他善能思惟观察諸法自性(自相),所以他的智慧光能普照众生。他乐於到十方諸佛道場聞法,所以他的智慧能豁达无边。再用四无礙智來形容他,說明他的智慧通达无礙,辯才无礙。四无礙辯,又叫四无礙智。顯於外的,用言辭來說明的,就是辯才。藏之於內的,由自性自心內所发出的,就是智慧。所以称內則为智,外則为辯。九地菩薩了法无礙所得的智慧,就能知道一切法的自相。諸法的自相是什么样子,自性是什么样子,菩薩都知道。「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不生亦不滅,不可以言宣」。这就是諸法的自相自性。

菩薩依據義无礙智,又知道諸法的別相。別相就是特別的相。已知諸法自相常是寂滅的,可是每种法門的義理稍有不同。有八万四千种法門,就有八万四千种義理,每個義理又各有各的特別義理。諸法都是寂滅的,这是共相。每個法有自己的義理,这就是每种法的特別相。特別的相,就顯出这個法的特別義理。依據義无礙智就能知道諸法的特別相。菩薩以辭无礙的智慧,所說的法義,絕对是眞实的,合乎法義的,不会有錯誤荒謬的。不合法義,不能與法相应的,就是錯謬。譬如布施,本是給與其他的人,如果你叫所有的人把好东西都給我,你一點不給人,这就是貪心,这就是錯謬。諸如持戒精进等。自己明白了,以身作則,躬行实踐,实实在在的做,而且也教化別人做,影響別人,產生引导作用,才是正理。如果事事都叫別人做,而自己的行为恰好相反,这都是錯謬的表現。为佛弟子,晝夜謹慎,不可錯謬!菩薩所以能乐說无礙,因为他已有通达佛法義理的智慧,因之他非常乐意众生們也能了达佛法,得著眞实的常乐。於是他毫不疲厭,经常見机說法,令众生得到法乐,使佛法興隆,令法輪常轉。

復次以法无礙智,知諸法自性。義无礙智,知諸法生滅。辭无礙智,安立一切法不断說。乐說无礙智,隨所安立,不可壞无边說。

金剛藏菩薩觉得上面对四无礙智的義理說得不夠圓滿,於是又加強語意,再对四无礙智補充說明。法是无量无边,縱包太虛,橫周沙界的。法是圓融无礙、通达一切、眞实、正確的。菩薩以无礙智,了知諸法的自性。用義无礙的智慧,知道諸法的生滅。以辭无礙的智慧,安立一切法——八万四千法,用生花妙舌,广宣諸佛的法義,不断的对众生宣說。佛當年說法三百餘会歷時四十九年,就是以辭无礙知所說,用乐說无礙的精神,无礙的智慧隨所安立的假名,讲說諸法都是以无性为自性的道理。如是不間断的說,永遠都說不完,天魔外道們也无法破壞。安立的意思是說一切法假名同相。佛所說的法,是尽虛空徧法界,因之難以言說,无有穷尽,所以乐說无边。

復次以法无礙智,知現在法差別。義无礙智,知过去未來法差別。辭无礙智,於去來今法,无錯謬說。乐說无礙智,於一一世无边法明了說。

金剛藏菩薩繼续前面的解释,再次用時間來分別說明四无礙的智慧。他說依據法无礙的智慧,可以知道現在世諸法的不同之处。通达諸法的義理无礙,就可知道过去世和未來世諸法的義理差別不同之點。本著辭无礙的智慧,对於过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所說的法,都能明瞭、受持,用於教化众生,为人宣說,絕不会有錯誤荒謬的話語。菩薩擁有以上三种智慧,他为广宣法要,在三世時劫中,种种类相众生中,菩薩不辭辛勞,乐說无量无边諸法的不同事理,永不疲厭。

復次以法无礙智,知法差別。義无礙智,知義差別。辭无礙智,隨其言音說。乐說无礙智,隨其心乐說。

再次,金剛藏菩薩又以修多罗相來分析法義,加強說明四种无礙的智慧。依著法无礙的智慧,就能知道諸法的差別。明白諸法義理,生起无礙的智慧,就知道義理的差別。能隨类宣說諸法,这就是辭无礙智的妙用。乐說无礙智,能知众生的心意,可以隨他心乐何法,宜於用何譬喩,使众生乐聞无厭。菩薩就運用四无礙智,契合众生的心而說妙法。

復次法无礙智,以法智知差別不異。義无礙智,以比智知差別如实。辭无礙智,以世智差別說。乐說无礙智,以第一義智善巧說。

再次,金剛藏菩薩又依據智相,依著法类來分析法義。法无礙的智慧,就可以知道諸法的差別和同義不同義的道理。用義无礙的智慧,就知道比智所得的差別結论,是眞眞实实的,「比」是类的意思,用以立法类,法比(类)的智,是无礙体,從体立個名称,前后不同。这种「比智」可通用於大小乘,四无礙智,唯限於大乘。辭无礙的智慧,說世間法與出世間法圓融无礙。世智是世俗的智慧,即是后得智。用世間的智慧來分別世法與出世法的眞偽,为欲令众生得著第一義的殊胜法義,假以方便解說,使與眞諦能相应,而不顛倒,这样方为善巧。不間断,常常說。多方假設,不生疲厭,这样才可称为乐說。乐於說法的智慧,可以令聞法的人,证得第一義。

復次法无礙智,知諸法一相不壞。義无礙智,知蘊界处諦緣起善巧。辭无礙智,以一切世間。易解了美妙音声文字說。乐說无礙智,以轉胜无边法明說。

再次,金剛藏菩薩又以无我慢相中,依眞俗二義來分別補充說明四无礙智。法无礙的智慧:能知道諸法是平等一相的。「不壞」是說不会被天魔外道來破壞「无我」的境界。義无礙的智慧:法是一相不壞,義理是圓融无礙的。用義理无礙的智慧,就知道五蘊——色、受、想、行、識都是空的,那么菩薩就要教化众生怎样把五蘊空掉。「界」是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著外境,就生出六尘——色、声、香、味、觸、法。內六根对外六尘,中間就生出六种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生起了六識,就有所分別。六根、六尘、六識合起來就称为十八界。「处」就是內六根外六尘,合共名为十二处。「諦」就是四聖諦——苦集滅道。緣就是无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等至生緣老死,名为十二因緣。菩薩有義无礙的智慧,所以他能明白这些佛所证悟的道理,生起善巧方便的法門。也就是六度法門——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禪定、智慧。以六度來針对众生的缺點,方便教化他們。用布施的法門,度那些慳貪的众生。持戒的法門,度那些好毀犯越軌的众生。忍辱的法門,就度那些剛強,而瞋恚心重的众生。精进的法門,就度那些懈怠懶惰的众生。禪定的法門,就度那些散乱的众生。智慧的法門,度那些愚痴的众生。菩薩善巧運用六度法門,度一切众生出苦厄。辭无礙的智慧:是对世間一切容易明白的美妙音声,和流暢高雅的詞藻而言。菩薩能以世間的言語和文辭來表达无上的義理而不損於眞理。乐說无礙的智慧:是欢喜讲经說法,說无上无我的妙理。由淺入深,慢慢的把无上殊胜的義理,对众生闡揚,轉更增上。辭義中的差別,微細无边,菩薩都能用乐說无礙的智慧,說得清楚明白,令众生聽了,生起无限的法乐。

復次法无礙智,知一乘平等性。義无礙智。知諸乘差別性。辭无礙智,說一切乘无差別。乐說无礙智,說一一乘无边法。

再次,金剛藏菩薩又用大小乘相,根據權实來分別法義,依证四无礙智的妙用。法无礙的智慧:知实就是法。知大乘、小乘、菩薩乘、緣觉乘、佛乘,都是平等一性的。義无礙的智慧:知權就是義。知道各乘本來是平等一性的,但分別來仔細观察,每一乘又有它不同的性。辭无礙的智慧:会三乘归於一乘,就是辭。菩薩知道佛因众生根性不一,而權宜說三乘,其实各乘是沒有分別性的。乐說无礙的智慧:開方便門就是乐說得善巧運用。菩薩演說每一乘,都有无边的方法,隨众生心行不同,隨机以多法闡明,說諸乘的法。法雖然是无穷无尽无边,然皆为一事而已。

復次法无礙智,知一切菩薩行,智行,法行,智隨证。義无礙智,知十地分位義差別。辭无礙智,說地道无差別相。乐說无礙智,說一一地无边行相。

再次補充有關法无礙的智慧,依此智知道諸位菩薩修行的行門,智慧所啟发的各方面的行門,諸法方便圓融的法門,依據无限的智慧隨修隨证。義无礙的智慧:可以明白十地中各地的義理和法門不同的地方。言辭无礙的智慧:分別說明十地的道理,和沒有分別的相狀。乐說无礙的智慧:詳細說明十地每一地有无量无边修行的相狀和境界。

復次法无礙智,知一切如來一念成正觉。義无礙智,知种种時种种处等各差別。辭无礙智,說成正觉差別。乐說无礙智,於一一句法,无量劫說不尽。

金剛藏菩薩又再次加強說明四无礙智的殊胜。法无礙的智慧:知道十方三世諸佛能在一念之間,成就正等正觉的果位。義无礙的智慧:能夠知道在种种不同的時劫,和在不同的國土裡成正觉,隨成正觉所現佛身相,依據正报的事。辭无礙的智慧:是說佛成正觉是用种种不同的法門修证得的。乐說无礙的智慧:在每一句法裡包含的法義,就以无量劫的時間來說也說不尽。

復次法无礙智,知一切如來語,力无所畏,不共佛法,大慈大悲,辯才方便,轉法輪,一切智智隨证。義无礙智,知如來隨八万四千众生心行根解差別音声。辭无礙智,隨一切众生行,以如來音声差別說。乐說无礙智,隨众生信解,以如來智清淨行圓滿說。

这是第十次对四无礙智的補充,加強闡明。法无礙的智慧:能知道諸佛的言語音声,能隨自意語,能隨他意語,能隨自他語。「力」是指能破魔的驕慢。「无畏」是能伏外道。「不共」是不共有異於二乘。「慈悲」是恒常說法不疲厭。「辯才」是說法圓融,通达无礙,不受外來的問難所屈。「方便」是能隨順物机。「轉法輪」是演說正法。用法无礙的智慧:以佛的十种力,四种无所畏,十八种不共於二乘的佛法,本著大慈大悲心,发揮无礙辯才,善巧方便來轉大法輪,諸佛所有的智慧中的大智慧,隨之证得。義无礙的智慧:能知道佛可以隨著八万四千种众生的「心意」,而攝受他們。能隨著八万四千种众生的「行」而影響他們。能隨著八万四千种众生的「根性」而契合他們。能隨著八万四千种众生的理解程度,音声差別,而教化他們。辭无礙的智慧:隨著一切众生的心行,以佛的圓音,对众生說法,使众生隨类各得明白,就如佛用不同的音声說法一样。乐說无礙的智慧:隨著众生的信解,以佛的智慧,清淨圓滿地对众生演說妙法。皆令众生悟无上道。

佛子!菩薩住第九地,得如是善巧无礙智。得如來妙法藏,作大法師。

金剛藏菩薩把四无礙智,反覆精確解释完了,又称一声諸位佛的弟子!修習第九地法門的菩薩,证到善慧地,得到前面所說那样多的善巧方便无礙的智慧,也得到了佛的甚妙法藏,因之,他能为世間的大法師。

得義陀罗尼,法陀罗尼,智陀罗尼,光照陀罗尼,善慧陀罗尼,众財陀罗尼,威德陀罗尼,无礙門陀罗尼,无边際陀罗尼,种种義陀罗尼。如是等百万阿僧祇陀罗尼門,皆得圓滿。以百万阿僧祇善巧音声辯才門,而演說法。

又得到義理的總持法門,教法的總持法門,智慧的總持法門,光照的總持法門,光是慈光攝受。善慧的總持法門:剛強的众生,使用善慧降伏。众財的總持法門: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謂之「众財」。威德的總持法門:示教大乘的威德胜利,令下劣的众生,生起善性。无能障礙的總持法門:不断辯才,依智常說。无有边際的總持法門:乐說,深說,不倦无尽之時。和各种義理的總持法門:乐說广說。像这样种种,有百万阿僧祇的總持法門,每一個都圓滿明瞭,为众生演說。以百万的善巧音声和辯才无礙的法門,而为众生開演佛的上妙法義。

此菩薩得如是百万阿僧祇陀罗尼門已,於无量佛所。一一佛前,悉以如是百万阿僧祇陀罗尼門,聽聞正法。聞已不忘。以无量差別門,为他演說。

这位菩薩得到像前面所說的如百万阿僧祇總持法門后,他到无量数佛的道場中,在每一位佛面前,他都是同样用百万億總持法門來聽聞諸佛的正定正受的正法。他聽了以后,不会像凡夫样旋得旋忘。他对每一要義,都深深的印入記憶裡。他能用无量不同的方法,隨時可以为其他人演說,令聽者接受。

此菩薩初見於佛,頭頂禮敬,即於佛所,得无量法門。此所得法門,非彼聞持諸大声聞,於百千劫所能領受。

这位证善慧地的九地菩薩,他不管見到十方三世中哪一位佛,他都是一見之后就五体投地,身心恭敬的禮拜。絕不会慌慌張張,或者敷衍了事,行個禮凑合了事。我們平時拜佛,一定要專心一意,恭敬肅穆的拜,还要观想佛就在眼前。拜佛不是光在形式上讲究,最主要的是個「敬」字。菩薩在佛前恭敬誠意的禮拜,得到无量八万四千法門都明白了。他在这時所证悟的法門,不是那些声聞聖者,大阿罗漢們所能在百千劫的時間內,聽聞佛法所能領悟得到的。

此菩薩得如是陀罗尼,如是无礙智,坐於法座而說於法。大千世界滿中众生,隨其心乐,差別为說。唯除諸佛,及受職菩薩,其餘众会,威德光明,无能與比。

这位善慧地的菩薩,修学得到了像前面所說那样多的總持法門,又证得了像前面所說的四无礙大智慧,他坐上說法的大法座,面对著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各类的众生,演說佛所說的妙法。他都能隨著那些众生的心理,分門別类,契合他們心中之所乐,渴欲聽聞的,演說无上的妙法。法会大众之中,除了在坐的諸佛,和法会中受有職位的大菩薩之外,其餘在法会中諸大菩薩的威德光明,沒有誰能與这位菩薩的威德光明相比了。

此菩薩处於法座,欲以一音,令諸大众皆得解了,即得解了。或時欲以种种音声,令諸大众。皆得開悟。或時心欲放大光明,演說法門。或時心欲於其身上一一毛孔。皆演法音。或時心欲乃至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形无形物,皆悉演出妙法言音。或時心欲发一言音,周徧法界,悉令解了。或時心欲一切言音,皆作法音,恒住不滅。或時心欲一切世界簫笛鐘鼓,及以歌詠,一切乐声,皆演法音。或時心欲於一字中,一切法句言音差別,皆悉具足。或時心欲令不可說无量世界地水火風四大聚中,所有微尘,一一尘中皆悉演出不可說法門。如是所念,一切隨心,无不得者。

这位在善慧地的九地菩薩,當他在法座上說法時,他能以一种音声演說佛法,使令一切在会的大众聽到都能明白。有時他也能用各种不同的語言音声,对法会大众說法,使聽到的大众,即刻明白,都能開悟,成就各自所修学的道业。因为九地的菩薩,他举心动念,已到隨心自如,神通妙用不可思議的境界。这种境界,一般人看來,都是神通。在九地菩薩的份上來說,这就是他修行積聚种种善根功德所成就的境界。菩薩得到这种境界,完全是行所无事,不著一切相,也不離一切相。即一切相說一切法,即一切法現一切相。他雖然現一切相,但无这种執著。大众聽到第九地菩薩种种的音声后,就能開悟,这就是所說的「聞声而悟道」。菩薩有時又想放大光明,在大光明裡,演說种种法門。

罗漢欲观察一切事的時候,他必須作意观察(入定),才能知道一切的前因后果。修证到八地果位的菩薩,已证得无功用行,就不須入定作意观察而能隨時明白一切事態的因果。因为菩薩的智慧无上,不像罗漢那样拘謹。菩薩修学的大乘菩薩法,他的心能包太虛,量可周沙界。所以當他放大光明時,就能在大光明裡演說諸佛的妙法門。有時他又在身上每一個毛孔裡,都顯現演說妙法,每一個毛孔都放大光明。或者有時菩薩心裡又想,甚至能在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一切有形相的物体,和一切无形相的物体,都在說法,都在聽法,所以說「皆悉演出妙法言音」。一個須彌山、一個日和月,和四大部洲:东胜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瞿廬洲,又叫一四天下。三样合起就是一個小世界,積聚一千個这样的小世界,就叫小千世界。積聚一千個小千世界,就叫一個中千世界。積聚一千個中千世界,就叫一個大千世界,因为小千、中千、大千,有三個千字,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

現在菩薩能在其中大顯神通。或者有時菩薩只发一种言音,众生聽了,也能隨类各得其解。菩薩所发的言音,謂之圓音,不須经过別人翻譯,自然變成各种不同的言音,徧法界的众生聽了,皆悉明白。或者有時菩薩心中又想,把所有的言音,都變作法音,不单自己所发出的言音是在說法,就連每一类的众生所发的言音也都在說法。徧世界万事万物都在說法:人說人的法,神說神的法,菩薩說菩薩的法,二乘聖者說二乘法,天上的阿修罗和人間的阿修罗,就說好勇鬥狠的法。一切音声,都成为法音,常住不滅,就如現在的无線電一样,常播不息。或者有時菩薩又想,一切世界上的簫笛鐘鼓和歌詠的音乐声,所演奏的也都是法音,歌詠純为讚揚三宝的梵音。或者有時菩薩又想能在一個字裡,一切法句的言音中,都能具体表明它的不同意義,而且圓滿。或者有時菩薩心裡愿意使令不可說无量的世界,地水火風四大所聚積的中間,所有微尘,每一粒微尘裡,都能演出无量无边不可說那么多的法門。

像这样他所想的,一切的一切,都能隨心所欲,沒有得不到的,所以說菩薩的境界是不可思議。菩薩的想,不是妄想,菩薩想做任何事,都不須早作打算,他是隨愿都成的。我讲经要用翻譯,因为我不是菩薩,我是個业障鬼。我的业障很多,因为我隨時隨处都在向人化緣。我化的是別人的煩惱,化人的业障,化人的貪心,化人的瞋心,化人的痴心,希望人人把这些不值錢的东西都布施給我。所以我这兒只有业障,沒有別的宝物。

佛子!此菩薩。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咸至其前,一一皆以无量言音而興問難。一一問難,各各不同,菩薩於一念頃,悉能領受。仍以一音,普为解释。令隨心乐,各得欢喜。如是乃至不可說世界所有众生,一剎那間。一一皆以无量言音而興問難。一一問難,各各不同。菩薩於一念頃,悉能領受,亦以一音普为解释。各隨心乐,令得欢喜。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滿中众生,菩薩皆能隨其心乐,隨根隨解,而为說法。承佛神力,广作佛事,普为一切作所依怙。

金剛藏菩薩又称一声諸位佛的弟子!这位善慧地的大菩薩,假使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的众生,都到他面前來,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言,向他請問所不懂得困難問題,虔誠請求指示。而每個人所問的困難問題,各個不同。因为众生的品类不同,問題自然各有不同。菩薩只在一念之間,就能明白他們的意思,仍然用一种音声,普徧为众生解释。每個众生聽了,都能瞭解,也能令他們隨心滿愿,得到各自所希望的解答,使令個個滿心欢喜。像这样的情形,甚至有不可說的世界,其中所有的众生,在一刹那的時間,個個都以无量的言音而向菩薩提出困難的問題,每個困難的問題,它的義理又各有不同,然而菩薩只在一轉念之間,就都能明白他們所問的困難之处。也用一种音声,普徧为大众解释,各隨他們心中所欢喜的,令他們得到滿意。更甚而言之,有不可說不可說那样多的世界,其中各类的众生,菩薩都能隨著他們心中所高興的,隨著他們的根性,隨著他們所能理解,而为他們說法。菩薩仰承十方諸佛的大威神力,广大普徧的作大佛事,普徧为一切众生,作他們所依持的、所怙念的師表。

佛子!此菩薩。復更精进,成就智明。假使一毛端处,有不可說世界微尘数諸佛众会。一一众会,有不可說世界微尘数众生。一一众生,有不可說世界微尘数性欲。彼諸佛隨其性欲,各與法門。如一毛端处,一切法界处,悉亦如是。如是所說无量法門,菩薩於一念中,悉能領受,无有忘失。

金剛藏菩薩又称一声諸位佛的弟子!这位善慧地的菩薩,三业清淨,已达到圓滿无漏的程度,又努力精进,勤修善业。所以他成就了无上的智慧,如日月般的光明。假使在一毛端的地方,有不可說世界微尘数的諸佛,都在那兒聚众作法会。每個法会,又有不可說世界微尘数的众生。每個众生,又有不可說世界微尘数的心性欲望,各各不同。雖然如此,但在法会的諸佛,仍能隨著所有众生,契合他們的根性好乐欲望,分別賜與他們不同的法門。在每一毛端的地方,一切法界的地方,都是这样各與众生不同法門,也都这样演說无量的上妙法門。菩薩在一念之中,他能領受如上所說的无量微尘数的法門,而且永遠不会忘記。江裡的水,時時淌流著:金山寺宣揚佛法,也是日日讲說。我們为了要续佛慧命,令正法常住,法燈長明;有一分鐘的呼吸,就說一分鐘的法,有十分鐘的呼吸,就說十分鐘的法,为法忘軀,不計得失。(未完)

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210链接(未完)

华严经淺释211:  宣说进入菩萨第六現前地的法门及其境界

华严经淺释212: 用偈颂重宣说菩薩住在第六地現前地時境界

华严经淺释213: 宣说如何证入菩萨第七地遠行地的法门及其境界

华严经淺释214: 宣说住在第七地遠行地菩薩的法門及境界

华严经淺释215:  七地菩薩修证成就无生法忍的時候即证入第八地不动地境界

华严经淺释216: 宣说住第八地不动地的菩萨的功德境界

华严经淺释217:  用偈颂重新宣说諸大菩薩修学第八不动地的过程和境界

华严经淺释218: 宣说大菩薩进入到第九善慧地的法门及果位境界

历史文章阅选读二(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妙法天籁音 地藏经(01-06全)目录

妙法天籁音 妙法莲华经01-25全 妙印法师念诵

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01--102 (全)链

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01-23目录(全)

宣化上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目录(全)

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210链接(未完)

净慧法师僧伽吒经浅释01-18目录(全)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目录链接

梦参老和尚地藏经浅释(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