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法明门论表解16 :修行人境界控制很重要,不要给这个外缘带着跑

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短视频目录(2019.06.01)

近期的目录链接(2019.06.20)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慧律法师《唯识简介》全

慧律法师楞伽经(全)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1-70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全 )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全)


百法明门论表解16


百法明门论表解16

慧律法师主讲

1991525

高雄文殊讲堂

 


【不定:⑴睡眠——】睡眠为什么讲不定?因为,【令身不自在,昧略为性。】但是,如果睡眠,明天早一点起来用功、拜佛,睡眠是好的,如果说,我睡眠,睡一觉,明天起来杀人放火、抢银行,那又不好,所以,睡眠可以说好,也可以说不好,为什么?因为,你睡眠,明天起来早课好好地念佛、用功,那么这个一定正确的,如果,你睡眠,睡眠精神好了,那么就花天酒地、打牌,那个又不好了,所以,这个睡眠是昧略为性,就是迷迷糊糊了,【障观为业。】观,没有观就不可能产生智慧嘛,简单讲,障观就障智慧嘛。

【⑵恶作——恶所作业,追悔为性。】后悔叫做追悔,就是追悔自己所作的恶业就是追悔,所以说如果你行善而后悔,那么就变成恶。唉呀!我布施了多少钱,很后悔,本来是救人,一件好事,他后悔了,就变成恶的;本来是坏的,我杀人放火,被抓去关了几年感训,出来以后,我这样做确实不对,对不起父母、对不起社会、对不起国家,后悔了,就变成善的。所以,这个恶作又名悔,后悔的意思,所以,后悔善的就变成恶,后悔恶的那么就变成善。所以,不一定叫做不定心所,【障止为业。】这个止就是定,我们心不定,定不下来那就是悔。

再来,【⑶寻——令心匆遽,】这个匆遽,这个匆就是一种很匆匆忙忙令心恍惚,遽就是一种害怕,突然的意思。意思就是说令这个心一种迷迷糊糊的恐惧不安,然后,好像突然决定某些事情,所以,【于意言境,】对这个意识——第六意识,或者是对这个语言,或者是外境,【粗转为性。】粗转令心定不下来,粗转就是说比较粗糙去考虑,去考虑。【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为业。】为什么以安、不安住?比如说,这个寻,比如说,唉呀!刚刚做某些事情,我现在回光返照一下,粗糙地回光返照一下,令心突然好好地思惟一下我的错误,这个就变成……虽然是说暂时的回光返照,但是,也可以使你的心慢慢地安住下来,但是,如果说,刚刚发生的事情,不愉快的事情,我回来,我一直去想它,愈想就愈气,那么就怎么样?不安住,无法安住,这寻就是找,使你的心好像在找什么东西似的,恍恍惚惚的,你找恶的,你就不安,你找善的,你就安。

再来,【⑷伺】伺就是比较微细的第六意识,【令心匆遽,】也是一样,【于意言境,细转为性。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为业。】前面是粗转,细就是比较深思熟虑,就是比较有一点微细的思惟,也是思惟善的,你的心就会舒通;思惟恶的,那么你的心就会不安,也是一样的。

好!再来50页。     法   

42色法名义表

【⑴色法二义】什么叫色法?【:①变坏;②质碍。①变坏——成住坏空,】成就是一个物质的构成,住就是暂时的存在,坏就慢慢地变质,空:到最后就毁坏,【必有变坏。(手等所触,即变坏义)】就是你手能够碰得到的,就有一天会毁坏的。

【②】叫做【质碍——于一空间,甲乙相碍。】比如说,这个杯子、抚尺,这个会障碍,是不是?底下,【(方处差别,)】这方处就是方位,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讲的座标,座标有所差别,所以,这个方向,方位、座标有所差别,所以,【(种种相义)】,相义就是你可以看得到的,在同一个空间有甲跟乙,会互相妨碍就是色法。

【⑵色法:①能造,四大(地、水、火、风】地【以坚、】;坚性,水就【湿、】性的,火就【暖、】性的,风就【动为性。)】地、水、火、风就是坚、湿、暖、动;四大。【②所造】就是【诸色。】种种的色法,一切法都是由地、水、火、风所构成的,其实,风是无形的,地、水、火,这倒是实在的,风是助长,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空气。

再来,【⑶色法有三:①可见可对色——色。】那当然,我们眼睛看得到,可对就是摸得到的,确确实实可以碰得到的,可对:确确实实可以摸得到的。【②不可见可对色】不可见就是你看不到,但是,可以感觉,这可对就感觉得到,比如说,【声】音你看不到,声音你怎么看,对不对?【、香】看不到,【、味】也看不到,【、触】也看不到,但是,这不可见来讲,可是,可对是有感觉的,可以感觉得出来的叫可对色。【。③不可见无可对色】,不可见就看不到,也没有所谓的让你感觉的,比如说,【法。】法就是前六识,前五识落入……落下来的影子,前五识那么当然也是透过第六意识嘛,所以,可以说是前五识所落下来的影子,那叫做法尘。

再来,51页。43十一色法表解

十一种【色法】就是【五根、五境】还有【法尘】,五加五加一,总共十一个。

就【根、境】跟尘来讨论。

【㈠五根——眼耳鼻舌身。㈡五境——色声香味触。】五加五就十了,还有一个【㈢法尘——法处所摄色】,法所摄色就是半分色法,半分心法,名为法尘,半分的色法,半分的心法,因为是落谢的影子嘛,落谢的影子那就是色法,透过意识,存留在这个意识状态,那么就是落谢的影子嘛。

再来,【释义】。

【⑴五根】眼睛是【照瞩义】,就是可以看得很清楚;耳【能闻义】,鼻【能嗅义】,舌是【能尝义】,身是【积聚、依止二义】。依止就是一种依靠,就是我们平常是靠这个身体在过这个生命嘛,所以说,这个照瞩就是能够让你看得很清楚,能闻、能嗅、能尝,这个很简单,色身就是五蕴积聚而成的,是我们的依靠,有积聚还有依靠两种【义译】。

底下,最底下一个,【①五根——行尽】,行尽就是能够造作一切——眼睛看得到,因为,你眼睛能看,所以,能够造作一切,名叫做行尽,一切都可以所作,你眼睛看得到,你当然才有办法做事,你眼睛看不到,你做什么,对不对?那不可能。

再来,耳就【能闻】,鼻就【能嗅】,舌就【能尝】,身就是【积聚身】,这个积聚身。那么五境呢?就是色、声、香、味、触。

【⑵五境——可见义,眼根所取,眼识所缘。】眼根就是我们的肉眼所取的,眼识所攀缘的是色尘。所以,声音是【可闻义,】是耳根,耳根,这个像菩提……这个葡萄卷一样的,我们如果是耳科的话,耳朵的解剖的话,就知道这耳朵一直卷、一直卷起来的,是不是?【耳根所取,耳识所缘。】耳识所攀缘的是声尘。【可嗅义,鼻根所取,鼻识所缘。】这是香。【可尝义,舌根所取,舌识所缘。】那是味。【可触义,身根所取,身识所缘。】是触,就接触。这个都很简单,色、声、香、味、触,所以,这个也没有什么好解释的。

再来,【⑶法尘——】法处所摄色就是前六识所落下来的影子,【十二处中法处之色,意识所缘。】十二处当中法处,所以,法处是半分的色法以及半分的心法,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是意识所缘的。【(极略色、】极略色,【极迥色、】把笔拿起来,这个迥是远的意思,很远的意思,因为,这个色如果离我们很远,这个色看起来就很模糊,【受所引色、】把笔拿起来,就受戒:纳受戒体所证的戒体的这个色,受所引色又名戒色,又一个名词叫做戒色,受戒,纳受戒体所引起的意识的色法。【定果色、】那么就是说入定的这个圣者所变化出来的,【遍计所执色)】,那么就是后面所讲的,就是外道的。

好!因为后面都有讲,后面有详细的讲,再翻过来52页。

44根境名义表

【㈠根有二义:】根,根是借着什么的意思来讲的,根是借重树根的意思,所以,有树的根,【⑴增上义——为五识所依故。】树有树根为枝茂、水果,一切的花所依靠:增上,你有根的话,就会增长生死,增上义,为五识所依,你有眼根、耳、鼻、舌、身、意,你染污了,就会增加你的生死,六道轮回:增长义,【⑵出生义——能出生识故。】这个记住!出生是助缘,助他发识,眼根不能发识,是意识借着眼根的力量去发出来,借着眼根叫做跳板,而不是说眼睛就是意识,不是的,是眼识借着我们这个根,眼根,所以眼根只是一个跳板、助缘,使它分别这个色尘,所以,根有二义:第一个叫做增上义,第二个叫做出生义,出生一切法就出生意识,对不对?

 

【㈡根有二种:⑴扶尘根,⑵胜义根。⑴扶尘根——扶尘】就是我们所讲的肉眼,肉眼,【(为扶护正根】,扶,这个扶就是助,帮助、保护,正根就是神经系统,就是肉眼为了……扶护就是帮助护持这个神经系统的存在,【的】一种【四尘之根】,就是地、水、火、风的肉眼,由地、水、火、风的肉眼,是【正根所依。)】就是类似神经系统,其实,胜义根,胜义根就是类似我们的神经系统。

【⑵胜义根——正根】就类似我们的【(神经系统)。】其实,不是神经系统,所以,愚者难分识与根,就是……这个愚者就是阿罗汉,这阿罗汉也还分不清楚什么是意识、什么是根、什么是胜义根,分不清楚,所以说,正根就是我们所谓的神经系统,姑且用这个名词。

⑶五境释名——五根所取,五识所缘之对境故。

五境亦名五尘——为心法所缘,引生烦恼,染汙心法,如尘埃故。

【㈢五境释名——为五根所取,】为什么所取?取就是一种缘、一种执,为五根所缘、为五根所执著,【五识所缘之对境故。】五境:色、声、香、味、触。

【五境亦名五尘——为心法所缘,引生烦恼,染污心法,如尘埃故。】心法所攀缘,会产生我们种种的烦恼,会染污我们的心,所以……为什么讲尘?用灰尘来比喻的,用灰尘来比喻的,五境也叫做五尘,就是这个如同灰尘一样的会染污我们的清净心,比如说,一个桌子,你久了,你不用抹布擦一擦,那么灰尘就会落下来,这个就是用这种比喻。五境,如果你稍加不注意的话,那就很容易染污了我们。所以,这个很容易,用一个比喻来讲,比如说,我们男女这个感情是近水楼台,近水楼台,这个人也长得不怎么漂亮,不怎么漂亮,两个人比如说在银行上班,你每天看到他,他也看你,又为了职务的关系,你不跟他讲话也不行,看了,明明你知道他是有老婆的,又长得不怎么样子,唉……谈久了就有感情,这个是很奇怪的事情,这个是一种没有办法克制的力量。

所以,修行人境界控制一下很重要,我们不是圣人要控制这个心很难,第一个要控制这个境界,不要给这个外缘,比如说,这个女孩子尽可能不要主动找人家谈话,或者是不要给人家表现得说你很亲切感,别人以为你爱上他啦,就不要给人家一种错觉,你就少了……省得麻烦,省得麻烦。比如说,你每天都对他那么好,倒个开水给他,泡个蜜给他,或者是说你买个水果送给他,你家里拜拜偷拿一只鸡腿给他吃,鸡腿给他,有一天,这男人说:喂!我们晚上去看电影。唉!我把你当作弟弟,你怎么约我看电影。做得让人家错觉,是不是?这种境界,凡夫就是没有办法,这个尘很厉害,非常厉害,你只要没有距离,同一个公司或者是同一个位置的旁边,或者是同班的同学,那就很难,那就非常难,就非常难。

所以,包括比丘、比丘尼,都不能住在一起,尽可能;包括沙弥、沙弥尼,也不要住在一起,为什么?会出毛病,久了就会出毛病,久了,像我们这讲堂,你没有机会,要出毛病,你没有机会,我跟你约束得很严格,出去都要请假,一次都要两个人出去,没有什么事情都不能出去,早课、晚课、八十八佛,晚课都点名,每一堂课都点名,你久了不来,我就问你:你什么原因?什么原因?我不给你这个机会,也不给你这个机缘,毕竟你是个凡夫嘛,不是圣者。

所以,其实这个都是自己的问题,洁身自爱,真的,这个很难,要做到洁身自爱,这个很难,为什么?克制不住,这个尘太厉害,境界的诱惑实在非常厉害,你说那个小孩子,那个电动玩具,为什么一打财产都……爸爸妈妈的财产都输光了,拿不到钱,抢、偷,为什么?那境界太强了嘛,你看那个报章杂志登的,什么AIDS(艾滋病),昨天,我看那个电视,我才知道那个是什么病,那个整个全身都溃烂,烂掉,要死的时候是全身都好像长这个麻疹一样的,全身都毒素,那个医生要去看这个AIDS的时候,全副武装戴手套、脚套,这个全身都护起来,然后,去看那个AIDS那个病患,看完出来了,所有的东西脱掉,全部都丢掉,全部都丢掉,这么可怕的病,这么可怕的病,还是有人患。

昨天,电视它这个报导,这个学生就有六个,五个产生这个阳性反应的,有五个带原者,我只是听了电视、报章杂志刊登,我到现在我都不晓得这个是什么东西,只知道这是一种同性恋,是一种细菌,昨天,看到电视那个要……那个AIDS要死的人,哇!那个烂,全身都溃烂,我们人稍微不能克制一下这个情欲,那么痛苦的死,现在这个AIDS号称二十世纪的黑死病(鼠疫(plague) ),黑死病,到现在医学都拿它没有办法,二十世纪的黑死病,这个经由同性恋的肛门所感染的,到现在还是有人做这种事,那么痛苦的死亡,那么血淋淋的教训,就是没有办法,他就是没有办法,所以,讲到这个尘的可怕,所以,我是说诸位要稍微克制一下,诸位要洁身自爱,情跟欲不好克制,但是我们一定要稍微节制,是不是?适可而止。

45根、境、识表

根有发识取境之用

   【根有发识】,把笔拿起来,这个发就是助长的意思,助长这个发识,而不是说根可以直接发识,根是助长发识,借着它而发识的,就像跳板一样的,【取境之用。】执著这个境界的作用。

那么这个【识根境:⑴眼识——眼根——】是不是?眼根对【色境】,就产生眼识分别心。

【⑵耳识——耳根——】听这个【声境。】就产生“耳识”的分别心。

【⑶鼻识——鼻根——】对这个【香境】就产生“鼻识”的分别心。

【⑷舌识——舌根——】对【味境】,就产生“舌识”。

【⑸身识——身根——】对【触境】,就产生“身识”,这早就讲过了。再来,53页。

46根、境、识能所表

我们看右上角【根】跟【境】,根是【能取】。境是【所取】。一个是【能取】,一个是【所取】,站在这个【取】的角度,根、境成为能、所。

好!就这个【根】跟【识】来讲,那么根是【所依】,识是【能依】。这个意识能够【依】靠这个根,而发起来叫做能、所,也是能、所,就依的角度来讲。境跟识来讲,就【识】来讲是【能缘】,就【境】来讲是【所缘】,境界是为意识所攀缘的,也是能、所。所以,也是一个【缘】字,所以,就这个缘、取、依,把这个根、境、识都产生能、所的关系,能、所的关系。

再来。47色法与第八识相分表 

【色法十一:】色法有十一个色法,有十一个色法,十一个色法。

【㈠五根】五根,五根就是眼、耳、鼻、舌、身。眼、耳、鼻、舌、身叫做【⑴正根——正根】就是境色根,叫做……正根就是神经系统。【⑵扶根——扶根】,这个扶,提手旁的扶,跟我们那个漂浮的“浮”是一样的。这个浮,为什么讲浮?看得很清楚,浮在前面,是不是?叫做扶尘根,是不是?这个扶跟那个浮是一样的,就是看得很清楚,一看,他的眼睛就现在我的面前,浮跟这个扶尘根一样的,为什么讲扶呢?这个扶根就是一种肉眼的意思,就是我们所讲的肉眼,所以,正色根就是神经系统,扶尘根就是浮在外面的,看得清楚的那就是肉眼。

左边,【㈡五境】:色、声、香、味、触,分【㈡⑴内】五境、“外”五境,简单讲这个内就内四大,外就外四大,五境是由四大所构成的,内四大就是我们的根身,所以,这个内四大,就是我们的根身:扶根,就是我们所讲的扶根。

所以,“扶根”包括【㈡⑴内】四大还有【㈠⑵扶根】,那么就是【——扶根——】就所谓的【五根】。所以,这个内应该是指身根,身体的根,加上这四大,眼、耳、鼻、舌、身,眼、耳、鼻、舌就是五个,所以,这个都是由四大所构成的,所以,正根跟扶根,都是五根。

再来就【㈡⑵外——】四大,这外就是外四大,外四大就山河大地,这些【器界】:四大,内四大,为什么加一个大?因为,所有宇宙都是四大种所构成的,都是四大种所构成的:器界。

所以【㈢注法所摄色——】注法所摄色,这个注就是流入,流入,流入什么?前五识落谢的影子,对这个五尘落入这个影子,法所摄色,半分的色法,半分的心法,【种子】,种子,种子就是法所摄色,一种影相:【——第八识相分】,根身、器界、种子,都是第八意识,因为业力所产生的,所以所有的作用统统是在你的心在作用,所有的作用就像这个大海,大海里面所有的浪,都离不开大海,五根攀缘器界、种子,种子就是我们内在潜伏的一种能量叫做种子,种子一种是产生出来的叫做识,如果没有产生的叫做识种。意识的种子,起现行的叫做识种,就是万法唯识嘛,万法唯识就是已经起现行了;识种就是还没有起现行,潜伏在我们的第八意识里面。

所以,起现行叫做唯识,没有起现行叫做识种,潜伏着生生世世里面的这个……所以,我们这第八意识里面的这个种子,意思就是根:五根、器界、种子,都是第八意识的怎么样?相分,换句话说,所有的现在的眼、耳、鼻、舌、身、意的作用,统统是你的心在作用,那么你的心在作用,因为你不了解这个天地万物的融合点,所以,你产生对立的,有我、有你,因为,无法达到空一切法,绝对的真空状态,所以,这个对立的烦恼,每天用二分法,所谓二分法就是善恶、是非、得失、对错,强烈的把它划分,因此,苦恼无量,苦恼无量,所以,这个世间不可以用二分法来看它,这个世间不能用二分法,这二分法就敌对意识状态,所以,意思就是说……比如说,你看到坏的,你就当作是警惕自己,看到好的,就向他学习,什么事情你都跟他融为一体,融为一体。

再来,翻过来54页就是:

48三种色境名义表

 

【色境:】第【㈠】个叫【显色——】这个很容易大家就了解,【显彰之色、色法中其最显明著者。依眼见而识别之颜色。为色之实体的差别,故曰实色。】比如说,青、黄、赤、白等等。

【㈡形色——由显色所积集是色之形类差别。】比如说,长、短、方、圆等等,至于显色是确确实实的颜色,而形色是形状,简单讲就由形状所产生的色,比如说,长,你看起来它是长,其实,它是颜色没有错,可是它是色彩一看起来,知道它是很长,(或者)它是很短。

再来,表色:【㈢表色——由显色所表示的业用差别。】把笔拿起来,业用就是起作用,简单讲,这业用就是行动所显示出来的色法叫做表色。再讲一遍,由行动——由你的动作,所表示出来的叫做……比如,手拿起来,这个伸手,这个屈手,收手,行、住、坐、卧,这个都是表色。显色是确实的颜色,形色是由形状的长短方圆所显示的,表色就是由动作所表示出来的颜色。好!这个不清楚的话,看左边49

49色法三种假实表

【色:㈠显色、㈡形色、㈢表色。】

我们来看,【㈠显色——⑴青、黄、赤、白(——【实色】)】,这个是学过美术的人都知道这是四大色,四大色就是四个基本色,四个基本色;可以调出千万个色,比如说,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为什么举这四个?这四个是基本色,比如说,你十分之一的青色,配合十分之九的白色,你调出来是又是不一样,你黄,二分之一的黄色,跟加二分之一的青色,调出来的色又不一样,比如说,你用千分之一的黄,加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赤,调出来的色也是不一样,所以,这个青、黄、赤、白,就是表示基础色,可以调出无量无边的色,那么极乐世界所谓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并不是只有四种色,而是举这四个根本色,来表示极乐世界的莲花有千百万色,是这个意思,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个表法的色;极乐世界,如果,极乐世界的话,只有青、黄、赤、白,那就比娑婆世界的色彩还少,对不对?所以,举这四个就表示一切。那么显色底下一个。

【⑵影、光、明、暗、云、烟、尘、雾、空一显色】把笔拿起来,什么叫空一显色?虚空是同一个色,叫做空一显色,虚空是同一个色的叫空一显色,空一显色,这自己看可能看不懂,空一显色就是虚空同一个颜色嘛,同一个颜色,是不是?

【㈡形色——】由形状所产生的色,【长、短、方、圆、粗、细、高、下、正、不正】,这个正、不正就是指位置正还是不正,正位、不正位,摆得正,摆得不正就偏。

【㈢表色——】是由行动所显示出来的色法叫做表色,【取、舍、屈、伸、行、住、坐、卧】。

底下一个【实色】,就青、黄、赤、白。

底下一个是【假色】,显色的一半还有形色、表色那是假色,实色是【眼识所缘】,假色是【意识所缘】,所以,一个是眼识所缘,一个是意识所缘,为什么讲意识所缘?因为不是实在的色,不是实在色,是表的。

50声境表

好!再来,55页是讲到声,那么这个声音,那里面有很多的这个……我们也是看不太懂,来!我们把这一张,这张(见课本79页)你们这一张拿出来,这一张就会比较更清楚了,就会更清楚了。

声境表之附录

  【声】梵语sabda,巴利语sad=da。音译摄托。指具有呼召作用之音响。为耳根所闻、耳识所了别(认识)之对象,眼不能见及,具有障碍之性质,是即“无见有对”之色法。为六境(六尘)之一,十二处(十二入)之一,十八界之一,《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就处、界等,而称声为声境、声尘、声处、声入、声界。

“声”梵语叫做(sabda),翻译成中文叫做摄托,译音的翻译叫做摄托。指具有呼召作用的音响,为耳根所闻、耳识所了别,就(认识)的对象,眼不能见及,也没有办法看到,具有障碍的性质,声音嘛!声音它有障碍的性质,所以就是“无见有对”,看不到但是你感觉得出来,你知道它有,是不是?就像师父现在在讲这个佛法,那么你有听到这个声音,那么这个声音你看也看不到,可是,耳朵听得很清楚,无见有对的色法。为六境(六尘)之一,十二处就是(十二入)、由这个地方进去染污我们的清净心叫做十二入,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尘、六识,所以,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是百法之一,就是《俱舍论》里面的七十五法的一法就是声,唯识的《百法明门》里面的一个是声,所以,就十二处、十八界,而称声为声境、声尘、声处、声入、声界。都是声,境、尘、处、入、界,统统可以。声之分类,有各种异说。

据《大昆婆沙论》卷十三,《俱舍论》卷一等载,由发声之物体有感觉与否,大别为有执受大种因之声、无执受大种因之声。执受,为心、心所之异名;有执受,指有情身;大种,即指地、水、火、风四大种。其声发自有情之四大种者,称为有执受大种因之声,如人之言语、拍手之声音等;发自非情之四大种者,称为无执受大种音之声,如化人之言语,或木、石等所发之声音。其次,再视声之具有意义、意志与否,各分为有情名之声、非有情名之声。更由各声能否予人快感,又分为可意声、不可意声。

以上所说计有八种。如表所示:

声音的分类,有各种说法不同。据《大毗婆沙论》第十三卷里面说,里面。《俱舍论》卷一等记载,由发声的物体,由能够发出:有这个能力,发出声音这个物体,有感觉与否,大别;大概分别为,大别就是分为,这个大别就是分为,分为什么?一、有执受大种,有执受就是有一种执著,大种就是四大,以前翻译的就让人家搞不清楚,大种就是四大——地、水、火、风的意思,因之声、由我们有执著、有感觉的这个肉体,由这个四大;地、水、火、风所构成的声音,这个有执著;有执受的,那当然是人,人。

再来,无执受的。比如说,木头、石头,比如说,这个木头,或者是风吹这个树木,树木沙、沙、……风吹这个树木叫做无执受,树木哪里有什么执受,是不是?大种,树木也是四大所构成的,因之声音;就是这种声音,生起的声音,是不是?所以,有执受就是有情的四大所发出的声音,无执受就是无情;山河大地所发出的无情的声音。执受是心、跟心所法的不同的名字,有执受是指有情身;大种,是指四大,地、水、火、风四大种。它的声音发自有情的四大种,称为有执受大种因之声音,就像人的语言、拍手;拍拍手,是不是?这声音发自非情之四大种,非情的,因为地、水、火、风是没有加上感情的。

所以,为无执受的,内四大是有情,外四大就变成无情,无执受,无执受,比如说,化人,化人就是变化,突然变化出来的语言,突然变化出来的,比如说,神仙、鬼等等,这一些,还有木、石所发出的声音。其实,这个化人本身不太存在的,一般都没有讨论它,只是为了圆满起见,怕漏掉,所以,加一个化人、其次,再视声音的意义、意志与否,各分为有情名的声音,非有情名之声。所以,更由各各声能不能给予别人的快感,又分为可意、不可意。以上所说总共有八种。看这个表就看得很清楚。  

 好!先看中间。【㈠有执受大种因之声】音,有执受就是有情的四大所构成的音声,好!翻过来,是不是?【⑴有情声——①可意声——(好语声)】,比如说,讲话,发自我内心里面的善意,我讲一些好话给你听,讲一些好话给你听,发自你的感情嘛。那么【②不可意声——(恶语声)】,我讲的话让你不太好听,你内心的心情就不太好,不可意,不可意就是说听起来很痛苦,损伤他的自尊。再来,非有情,非有情,比如说,好的拍手,比如说,手,手它不是什么喉咙能发出这个声音,它也不会语言,这个手是四大构成的。

【⑵非有情名——】非有情名怎么样?这个手不是有情的,【①可意声——(好)拍手(声)】,拍手很好,(师父拍手)很好听,很好听,很好听,有时候要取笑别人的时候,乱拍,乱拍一通,【(②不可意声——)恶拍手声】,是不是?恶拍手声,所以,有执受大种就分成这个。

无执受呢?【㈡无执受(大种因之声)——】有情,他把这个化人也把它列为有情,无执受就是这个变化的,它并没有执著,并没有执著。所以,也无执著里面的【⑴有情(名)——①可意声——化人】的【好语】。比如说,你晚上睡觉啊,唉呀!梦到佛菩萨变化着来,或神明来给你指示,说:文殊讲堂有讲这个《百法明门论》,你明天七点半去听就对了,劝你来听经。可意声听起来满舒服的,是不是?可是,你没有看到他,但是,好像有听到谁在跟你讲话,有啊!有很多人耳朵讲……吵死了,每天都吵得他不能睡觉。【②不可意声——化人恶语】。

再来,【非有情(名)】的话,【——①可意声——】比如说,【木石】的【好声】音,音乐,音乐,学音乐的人,是不是?【②不可意声——】就【木石】产生的【恶声】。轰隆轰隆的,是不是?《杂阿毘昙心论》卷一将声分别为因受四大声(有执受之四大为因)、因不受四大声(无执受之四大为因)、因俱声(有执受、无执受两种四大为因)等三种,而以击鼓、吹贝所发出之声音为因俱声。然《俱舍论》并不赞成此种说法。

底下,《杂阿毗昙心论》卷一将声】音【分别为因受四大声,就是(有执受的四大为因)、因不受四大声就是(无执受的四大为因)、因俱声就是(有执受、无执受同时存在,就是因俱两种都有,等三种,比如说,而以击鼓、比如,有情的手,鼓是无情的,有情的打无情的,梆~所发出的声音,吹贝,我们嘴巴是有情的,有情的嘴巴,然后,这个贝的话,就是:嗯~(师父学吹贝的声音)……像卖猪肉的,你知道吧!还有就是洪荒时期的时候,求救的讯号:嗯~或者是像船的声音,或是吹贝的声音。有情的吹这个无情的,产生的声音。但是,《俱舍论》并不赞成这种说法。但是,我是赞成这种说法,因为,这种说法很好解释,我赞成这种说法,有情、无情的合在一起就是因俱声。

另据《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卷一载:声有十一种,即:(1)可意声。(2)不可意声。(3)俱相违声,既非可意声,亦非不可意声,故特称为处中之声。(4)因受大种声,指有执受大种因之声。(5)因不受大种声。(6)因俱大种声。(7)世所共成声,指世俗性之声。(8)成所引声,指圣者之说。(9)遍计所执声,指佛教以外之外道之说。(10)圣言所摄声,即对见、闻、觉、知四者,以见说见,以不见说不见,指如实之音声。(11)非圣言所摄声。

再来,另外,根据这个《阿毗达磨杂集论》卷,里面记载:声音有十一种:第一个可意声;第二个不可意声;第三个俱相违,俱相违就是既非可意声,也非不可意声,所以,特称为处中之声。第四、因受大种,指有执受大种因之声;就是有情的执著。第五个因不执受大种声;就是无情。第六、因俱大种;两个同时存在。再来就是世所共成语,就是世俗话。第八、成所引声,成所引就是会让你成就的,是不是?圣人说的话叫成所引。第九就遍计所执声,指佛教以外的外道的声音,指外道的。第十叫做圣言所摄声,那么就是对见、闻、觉、知这四个,以见说见,以不见说不见,指如实之音声;十一、非圣言所摄声。

《瑜伽师地论》卷一则举出十八种,即:螺贝声、大小鼓声、舞声、歌声、诸音乐声、俳戏叫声、女声、男声、风林等声、明了声、不明了声、有义声、无义声、下中上声、江河等声、斗诤喧杂声、受持演说声、论义决择声,此外,密教则将各种音声加以人格化,称为金刚歌菩萨,谓此菩萨具有六十四种音声。

底下,《瑜伽师地论》卷一举出十八种声,我们念一遍就好了:螺贝声、大小鼓声、舞声、歌声、诸音乐声、俳戏叫声、俳戏就是唱戏的,是不是?女声、男声、风林等声、明了声、不明了声、有义声、无义声、下中上声、江河等声,斗诤喧杂声、受持演说声、论义决择声,下中上就是调的不一样,调的不一样,是不是?有的下声、有的中、有的上,是不是?高,是不是?此外,密教将各种音声加以人格化,称为金刚歌菩萨,此菩萨具有六十四种音声。

【《顺正理论》卷一、《显扬圣教论》卷一,《入阿毘达磨论》卷上、《瑜伽师地论》卷三、《俱舍论光记》卷一、《大乘义章》卷八末】

底下,就不念了。好!我们现在看55页这个表,那么就比较容易了,你有看过这一张,念起来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50声境表

【声:总有五因:一、相⑴,二、损益⑶;三、因差别⑶;四、说差别⑶;五、言差别⑵】相就是:

【摄十二种声:(一、相⑴)耳根所取义。】

第【二】就【损益⑶:】损就不好的,益就是好的。【①可意声。】可意声就是令心欢喜,很合我的意思。【②不可意声。】令心不悦,让这个心很不高兴。【③俱相违声。】也不是可意,也不是不可意声【相】。

第【三】就是【因差别⑶:①因执受】,这个执受就是有情,【大种】就是四大,因为有情的四大所发出的【声】音,有情当然有执著嘛【。】是不是?再来,由无情,不执受就是无情,由无情的四大所发出的声音,【②因不执受】就是无情,【大种声】,就是四大【。③因俱大种声。(因、为生起之因)】因俱就同时,有执受跟不执受的配合,打鼓、吹贝螺,吹贝,是不是?有情跟无情和合的声音。

再来,第【四】叫做【说差别⑶:①世所共成声(世俗语)。】大家说话里面都有不同。【②成所引声(圣贤语)。】能够成就你的道业的。【③遍计所执声】那当然是【(外道语)。】外道说的差别。

第【五】叫做【言差别⑵:①圣言量所摄声,即八种圣语(正语)。】就是八正道。再来,就是【②非圣语。】不是圣人所讲的,所以,底下【总、别】都在这里面。56页叫做:

附:言差别表

【言】什么【差别】?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就是我们所讲的见闻觉知。

由这个【业用】来判是【见闻觉知:眼】是【见】,【耳】是【闻】,【鼻、】也是觉,【舌、】也是觉,【身】也是感【觉】,【意】是【知】,所以,六根就是见闻觉知,我们所说的见闻觉知,就是我们所说的六根。

如果,是【圣语(正语、圣言量所摄):】

()【见则言见,不见言不见。(正语、圣言量所摄)】。而如果是【非圣语(妄语)】的话,【见言不见,不见言见。】这很糟糕,这个很糟糕,这个众生为了贪求名利,动不动就讲自己很有修行,明明就不看到,他就讲他看到——看到佛、看到光、看到花。唉呀!菩萨!菩萨!你真是有修行。被赞叹以后很高兴。让人家产生错觉,以为他是圣者,小心会下地狱的。见言不见,不见言见,这个会下地狱的。佛要你老实说,你鼓励别人修行可以,但是,你不可以编,没有看到就没有看到,是不是?你编一套做什么?

⑵耳:【闻则言闻,不闻言不闻。闻言不闻,不闻言闻。】有听到,他说没有听到,没听到,他说他听到,这个多了,这个众生要害一个人很简单,我亲耳听到这个人怎么样坏、怎么坏、怎么坏、怎么坏……我是真的亲耳听到,你想想看,他加一个亲耳听到。所以,我一直再三劝告众生就是不可以听片面之词,不可以伪造证据,现在的录影带剪接的功夫很厉害,录音带剪接的功夫很厉害,相片的功夫也很厉害,你看那个鸡同鸭讲,他讲的,回答的根本就不是他问的,现在除了你真正地眼睛看到,有时候我们睁眼睛看,还不一定正确,也许对方是圣人,那你怎么办?比如说,假设说,比如说,济公,他吃狗肉、他喝酒。(未完)

净界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全)

慧律法师百法明门论表解

百法明门论表解01 :一切法都在百法里面,不管哪一个人统统要学的

百法明门论表解02 : 我们没有办法变化所有的物质现象,至少可以变化这个精神状态

百法明门论表解03 : 不要在那些没有信心的人面前说三宝的过失,这个罪很重

百法明门论表解04 :学佛的人要包容, 要是看什么事情都很顺眼那是学佛成功了

百法明门论表解05:没有悟到清净的本性的人,都会透过意识状态扭曲别人的东西

百法明门论表解06 :种子熏习是生灭法,佛法有熏习,但空就不能熏习,佛果不能熏习

百法明门论表解07 : 你不要说别人侮辱我们,要说我们修养还不够炉火纯青

百法明门论表解08 : 若能观心必能入道,只要会让你烦恼的、嫉妒的、恨的统统不对

百法明门论表解09 : 用善心解脱的心理你所到之处都是善的,用恶的念头所感的都是痛苦的

百法明门论表解10 :保持欢喜心是一件很重要的情绪,什么时间、境界都保持随喜功德

百法明门论表解11:每一件事情处理都必需与空相应,所到之处都是用空观就解脱

百法明门论表解12 :闭关是闭心,道场在你心里;缘是由愿而来,你的选择就是愿

百法明门论表解13: 要以无生为主去修行,不能学习忍辱,还存在一个忍辱就不能解脱

百法明门论表解14 :人心散乱的时候一天到晚到处攀缘, 就无法克制这个外缘

百法明门论表解15 :一个人福报享尽了,他祸患就到,一个人话讲太绝麻烦就来

史文章阅选读一

史文章阅选读二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