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宁铂:南传上座部佛教中的认知行为治疗

宁铂 维安正念小站 2019-04-02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篇演讲稿,作者是宁铂老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78级少年班成员,当时曾被誉为“第一神童”。


主页君第一次见到宁铂老师是在2006年左右的苏州西园寺,当时宁铂老师(云海法师)还是出家众的身份。有幸在西园寺的般若讲堂听宁铂老师讲了《沙门果经》。当时主页君还没有前往缅甸参学,但是经这些善知识对南传佛教的介绍,让主页君对参学缅甸很是向往。


因缘际会,现在主页君护照上的缅甸签证已经有十几张了。非常感恩这些前辈们曾经的指导。


下面来谈一谈这篇文章的主题。


很多人一想到正念禅修,就想到卡巴金博士对正念的定义,“以一種不加評判的態度,刻意地留心覺察當下此刻”。所以很多人都把南传佛教中的正念禅修等同于不带认知因素的“纯然注意”。


佛陀所教导的修行方法——八正道首先就是以“正见”先行。而《大念处经》佛陀在解释四念处时,说到:


何謂四念處?在此,諸比丘,比丘以熱誠、正知、正念安住於觀身為身,去除對世間的貪欲及憂惱。他以熱誠、正知、正念安住於觀受為受,去除對世間的貪欲及憂惱。他以熱誠、正知、正念安住於觀心為心,去除對世間的貪欲及憂惱。他以熱誠、正知、正念安住於觀法為法,去除對世間的貪欲及憂惱。


正知是禅修中一个很重要的认知要素,具体内容宁铂老师也在他的发言稿中涉及了。而正念sati,巴利语词根的含义就是“不忘记”。德加尼亚禅师曾说,正念也可以解释为不忘记正确的所缘。南传佛教对正念的解释与西方通俗化的正念相去甚远,具体可参考(正念就等于觉醒吗?


在主页君所受的禅修训练中,德加尼亚禅师强调禅修者首先要获得“正确的信息”,并在禅修中检查是否有“正确的态度”。德师所提出的“禅修者的三项工作”为正念、正确的态度(正见)、持续地觉知(点这里,禅修者的三项工作)。而禅修的开始就是要获得正确的信息(闻慧),如理思维(思慧)后去实践,最后获得修慧(experiential understanding, insight)。


以后主页君有机会写一写,在心理咨询中,在面对处理负面情绪中,如何运用正念禅修的方法来应对。先来看宁铂老师的这篇发言稿吧。



本文选自第四届戒幢论坛:佛法与心理治疗的对话中的发言整理稿


感谢各位仁者给我这个机会,就我们共同关心的佛法与心理学接轨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今天我跟大家讨论的主题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中的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学派是现代临床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派,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临床效果相当好。这个学派主要特点就是从认知和行为的矫正入手,一点一点改变人们的负性思维,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负性情绪。这个方法是现代临床心理学中的一种比较系统的方法,而且可操作性非常强。从现代临床心理学中认知行为治疗学派的发展来看,能有现在这样的成绩,主要是由于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后,由Beck、Meichenbaum这些前辈慢慢把相关的方法揭示出来。现在很多做临床心理咨询的咨询师都用这些方法来为来访者服务。 


这样的方法在佛教传统中也能找到。在2500多年前佛陀创建的教团的修行方法中,就有很多方法可以对应于现代西方心理学中认知行为治疗技术。我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以,也有重大的区别。这些方法在南传上座部佛教教团中已经至少被运用了两千年。 


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系统方法,效果非常好,它使得很多修行人以烦恼众生的身份开始修行,通过一世两世的修行净化心灵,甚至成为证得解脱道各种果位的贤者。 


鉴于这样的情况,从一个佛门弟子的角度出发,我很愿意把这些方法技术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得到有现代临床心理学基础的认知行为治疗行者们的理解,并进行平等的交流。倘若大家发现我对于现代心理学的理解有什么偏差,敬请指正。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修行方法中内嵌着认知行为治疗技术。为什么说是认知行为治疗技术?这一点,我们且撇开不谈。让我们先想想:如果我们出现了情绪问题,觉得自己解决不了,找谁帮助呢? 


可能会找三种人。一是精神科医生;二是心理咨询师;三是宗教团体,比如佛门中人。 


从古到今,佛陀的教法一直在帮助世间的有缘人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大到现代心理学认为已经构成精神病性障碍的心理疾病,小到一些没有临床意义的烦恼,佛教系统都在默默地帮助大家从中解脱出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暂时跳出科学或宗教的领域,因为真理之间必然有些互通或者互相对应的内容,这次我与大家的交流分享就是试图把南传上座部佛教和现代临床心理学中互通相似的东西如实地呈现出来。 


一、严密的佛教概念系统 


受过现代科学训练的人知道:为什么现代科学能够有效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虽然与现代科学发展多年,有许多大师应世很有关系,但绝对不可否认的一点是现代科学有一套严密的概念系统,其内涵、外延非常严密,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人,只要学的专业相同,说到相关概念时,内涵与外延就会非常清楚。因此,古今中外学习自然科学的人对问题的理解不会有太大偏差,倘若出了偏差是他个人的问题。 


有人会问:“佛教有没有这样一套严密的概念系统?” 


佛教的典籍包括经、律、论三藏。律藏中,佛陀给比丘们制定了日常生活规范,通过严净毗尼,为修道创造足够好的条件,让出家人在这种适宜的环境中成长。经藏中记载着佛陀对众生的各种教导。论藏中,一些行者对经、律藏中的特定名词和概念进行敷演,形成了非常专业的一套语言概念系统。 


在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论藏中,有一整套概念系统是直接描述心理现象的。比如“心法”、“心所法”,这是指心理现象,还有涉及物质世界的“色法”,具体地说就是89心、52心所、14作用、28色法。这部分理论就是把前人对身心的观察经验用严格的方式,用非常科学的概念系统记录下来。这个概念系统就像现代科学中的概念系统一样严密,是佛教行者在进入修行之前应该掌握的理论,同时用这套概念系统检验自己对身心的观察以及对世界的认识是否合适。这部分内容非常精彩。 


我个人对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学习和理解非常得益于这套概念系统。因为我是学自然科学的,起初受的是科学概念的训练,特别强调概念及其内涵外延的准确性。我发现佛教的这套概念系统比起我学的物理、数学来说,其严格程度一点不差。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修行体系是一个有机结构的修行体系,不同的阶段所用的方法不同。不同的人以不同的心态和不同的道德水平走进佛门,遇到的问题是不一样的,自己存在的问题也不一样。如果南传上座部佛教学者声称“不管谁来,按照我这套修行方法都可以解决你们的问题”,其修行体系中必然包含着能适应各种烦恼、各种人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什么呢? 


现在我就给大家介绍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具体实践方法。这个实践系统对于佛教的行者来说是用来制服自己的烦恼的系统。等我介绍完以后,再看看这套系统和现代临床心理学认知行为治疗有哪些相似之处,哪些区别? 


与自然科学理论一样,任何一种心理学理论无论说得怎么天花乱坠,如果不能指导实践并给人们带来足够的利益,这理论都没有用处。佛陀的教法到底有没有用处呢?我们看一下在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统中间,行者们是怎么使用這一套完整的临床心理学系统来解决问题的。 


不过,这个系统使用的语言是当代人不太熟悉的。大家如果不是全面完整地接触佛教的话,不一定能触及这个修学方法的核心。即使相当了解佛教的义理,如果对这些方法没有一定程度的实践,也很难正确理解这套实践方法具体是怎么实行的,只能看到前人们一个个修成了,却不太清楚他们到底是怎么修出来的。我的修行很有限,只能就我的了解进行解读,期望得到佛教界和心理学界的同仁指点。 


说得简单一点,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基本目的就是证得涅槃。 


“涅槃”这个词在佛教里有特殊含义,就是熄灭。熄灭什么呢?熄灭烦恼。烦恼(kilesa)的原意是“污染”。什么叫“污染”?按照佛教传统上说有三种,一种叫贪,一种叫嗔,一种叫痴,都是在我们当下心中现起的。 


当嗔在心中现起,我们就出现不良情绪,比如各种各样的愤怒、不满、不安、空虚忧郁、无奈……所有让我们感觉到不适的情绪都属于嗔现起的状态,按照佛教术语来说这些感受叫做“忧受”。现在的心理咨询师主要处理的就是这一类问题。 


佛教中所说的嗔烦恼,和非佛教徒的普通人所说的“不良心态”几乎完全对应。 


除此之外,佛教中还定义了贪和痴这两种烦恼。 


大家用正念观察当下的心态,就会发觉有贪、有嗔。有嗔的时候,你会观察到当下的情绪不对头,明显属于不良情绪。但是贪和痴这两种烦恼现起时,我们的感觉可能是愉悦或平静的。这可能让大家感到意外:“愉悦和平静怎么也成为烦恼了?” 


佛教对烦恼的因缘进行了深刻的观察以后,发现愉悦和平静不能一概而论。有些愉悦和平静是通过修善获得的,是正确的;有些愉悦和平静则是有问题的。 


痴这种烦恼有时和贪相伴生起,有时和嗔相伴生起。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痴烦恼单独生起。痴单独生起的状态也分为两种:一种状态是我们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失去目标,这叫犹豫,南传上座部佛教中称为“疑”;另一种状态是东想想、西想想,这叫掉举。 


总的来说,三种烦恼都是通过对心的当下状态的观察,特别是有正念时对心当下的观察来认识的,这种认识方法类似现在心理学所说的内省法(introspection)。



二、两大问题的解决方法 


那么,怎样解决这些烦恼?修行。汉传佛教有一个强调修行的偈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整个佛法修行的纲要。这个偈颂在南传上座部佛教是这样的(叶钧居士译):“一切恶莫作,一切善应行,自调净其意,是则诸佛教。”其内容与汉地流传的内容一致。 


在座有很多学过自然科学的朋友,习惯于逆向思维,我们可以反过来想想;修行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要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修行,到底有哪些因素能够障碍我们?先把障碍找出来,再找方法。 


我们会发现可能有两种障碍。第一种障碍就是不知道什么是善法什么是不善法,不知道哪是对哪是错。第二种障碍是从理论上知道对错,也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可是自己原有的思维习惯还是改不过来。佛教修行的实践就是要对付这两个问题。只有把这两个“拦路虎”打掉,才有可能净化自心,证得菩提。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两个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第一个问题是认知方面的。不知对错,说明认知有错误,可能是一个或一组错误的认知图式。 


第二个问题是错误的认知图式被识别出来了,但是对应的负性自动性思维还没有被降伏。 


佛门弟子遇到的这两个问题,与现在临床心理学中用认知行为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时所遇到的问题相同,但是处理方法有差异。既然遇到相同的问题,处理都有效,在处理问题的基本思路上会有共同之处,我们看看共同之处到底是什么。 


(一)改变思维习惯 


在南传上座部佛教中,这两个问题是一个个解决的。 


我们先谈第二个问题。 


在这次戒幢论坛上,朱建军老师讲《了凡四训》的例子,这个例子是说袁了凡居士经过云谷禅师的教导,知道了什么是不对的。从心理学的话来说,他的错误认知图式已被识别出来,但这时他的思维习惯还不见得能改过来。云谷禅师又告诉袁了凡居士制服负性自动思维的方法,这个方法的基本思路用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术语来说,就是“念正知”。 


念正知和我们这次论坛上讨论的正念疗法含义不同。念正知修法贯穿整个南传上座部佛教修行的各个阶段,而我们这次论坛上讨论的正念疗法,大体是指对名色观察的开始阶段所采用的技巧。 


错误的认知图式被识别出来了,但是对应的负性自动性思维还没有被降服,这个问题本身在于行者与不善法相应的习惯思维太强,与善法相应的习惯思维太弱,以致对境时不能保证不善法不生起。通俗地说,就是他的思维习惯不好。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好的思维习惯加强,把坏的思维习惯削弱。 


具体方法在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角度来看,笼统说都属于念正知的范畴。 


阿毗达摩对“念”(sati)的解释是“心清晰了解自己所认识的目标”。日常生活中每个心都有自己的所缘,与认知过程相应的心对所缘的了解并不一定都很清楚,有时比较含糊。只有在很特殊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对心所认识的目标产生非常清晰的了解,这个状态就叫作“念”。在阿毗达摩中,“念”被作为善心的一个标志。 


“正知”(sampaja~na)按照《沙门果经》义疏的解释有四种含义:“有益正知”、“适宜正知”、“行处正知”、“不痴正知”。这四种“正知”是南传上座部佛教实践方法的核心内容,可以说整个修行过程就是依靠这四种“正知”来完成的。 


1、有益正知 


“有益正知”,英译“discrimination of whether it is moral or immoral”,就是说清晰地用正念注意自己的心,而且检查一下心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善心还是不善心? 


按照佛教的理念,语言和身体的动作都是由心支配的。只要我们看护好了心,就不会有错误的语言和错误的身体动作。看住心,就可知道下一步某个心的生起是与善法相应还是与不善法相应。也就是说,“有益正知”所说的是在对所缘保持清晰觉知的前提下,如实了知即将作出的行动是正确还是错误的。 


这个阶段的做法,是佛教行者在戒行阶段做的,这个阶段是修行的初始阶段。因为他的烦恼很强,坏毛病很多,必须用主动的方法把坏的东西削弱,主动培养与佛陀教法相应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在这样的培养中,“有益正知”起到了支持的作用,这种“正知”可以给我们的心增加第一道防线。当我们发现错误的心,就要立即想办法对治;当我们发现正确的心,就进入下一步:适宜正知。 


2、适宜正知 


“适宜正知”,英译“discrimination of whether it is appropriate to do immediately or not”,即在对所认识的目标保持清晰觉知的前提下,如实了解自己即将做出的正确的行动,包括身体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是否现在就应该立即做。如果不应该立即做就摈除掉,如果应该立即做就进入下一步:行处正知。“适宜正知”又给我们的“身、语、意”增加了一道防线。 


3、行处正知 


第三种“正知”是“行处正知”,英译“discrimination of how to do”。对于那些应该做而且应该现在做的,我们可以通过“行处正知”了解怎样做。如果找不到正确方法就放弃掉,找到具体正确方法就沿着正确方法继续走下去。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这三种“念正知”的反复训练,能够有效解决问题,把与错误认知图式相应的负性思维削弱乃至完全遮止。 


4、不痴正知 


第四种“正知”是“不痴正知”,英译“full awareness of right view”。佛教有戒定慧三学,这种“正知”是在慧学阶段做的,主要用来导向解脱。这部分内容可能和在日常生活中解决普通人的心理问题关系不太大,我在这里就不具体介绍了。 


怎样落实“念正知”的修行?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中尽力保持对心的清晰觉知,并对当下的心理活动做一下处理。如果发现当下心理活动与善心相应,就放过去;如果发现当下的心理活动与不善心相应,立即把它断掉。 


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样的办法与行为疗法非常相似。但是佛教的方法比单纯的行为疗法内容更多,因为佛教改变的不只是行为,更重要的是改变思维习惯。对于一种认知,识别它是错误的,就要通过训练把这种错误的思维习惯消灭掉。 


发现坏的思维习惯,如实告诉自己“这样是不对的”,打击它一下;发现好的思维习惯,如实告诉自己“这样是对的”,培养它一下。这样坚持下去,被打击者会越来越弱,这是一种“消退”技术;被培养者会越来越强,这是一种“强化”技术。  


这样的方法在汉传佛教里也有。禅宗有个相关的特殊名词:“牧牛”。“牧牛”就是禅宗的一种传统修行方法。把禅宗对“牧牛”的解释与我们这里讲到的前三种“正知”比较一下,是颇有趣味的。 


运用三种“念正知”可以制服一些粗大的烦恼。一旦发现问题,就能够进入程序,进行处理。这个方法很有效,但是必须在生活中坚持反复训练。因此,对于佛门弟子来说,修行的开始阶段,也就是戒行阶段,可能需要花的时间是最多的。 


“戒”,巴利文siila,汉人往往理解成“禁戒”之类,而其原意是具有“道德品质”的意思。戒行阶段的训练能够很好地改善行者的基本道德品质,提高道德水平,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粗大烦恼制服,为下一步的禅观打好基础。 


戒行阶段的修行非常重要。从现代人的角度看,普通人的心理问题都处在这个阶段,都可以在这个阶段得到对治。只有极少数普通人的很深刻的心理问题需要用到更深刻的教法予以对治。这部分内容也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修行传统与现代临床心理学结合得最紧密的部分。 


也许有人会问:“用这么简单的方法能解决问题吗?”是的,只要坚持下去,这个办法就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这样的修行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二)改善认知的技术 


现在我们谈第一个问题:认知改善的技术。解决行为问题有一个前提:清清楚楚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才能有选择地使用“强化”和“消退”技术。 


在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统中,这个问题的解決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系统学习、深入了解佛教基本义理。 


基本义理包括以下内容: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二根、四圣谛、十二缘起。了解这个义理系统以后,能够保证学到有关身心的基本理论,知道心态是怎么样的、身体状况怎么样的,以及佛教教导我们怎样做。大体知道这些东西以后,就给下一步的修行(念正知)打下了基础。 


第二阶段: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修行体验。 


随着修行的长进,你对自身的问题认识得更加深刻。你可能有新了的观点,能够发现自己的更多错误,在认知上又有新的进展。然后你就再回到原先的程序,通过三种“念正知”再把新进展消化掉。发现一点就消化一点,如此反复进行,逐渐削弱自己的烦恼。 


这样,基本上可以把一个人的各种现行的烦恼有效制服,只留下一小部分。 


这剩余的一小部分需要通过下一步的修行解决:培养建立在禅观基础上的正见,再进入循环的方式,直到彻底铲除烦恼,接近菩提。


三、两套认知行为治疗系统的差异 


听完这些介绍,有的朋友说:“佛教修行系统制服的烦恼很广泛,作为世间人,我不一定要制服那么多烦恼,现在我只想制服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对我最有影响的错误心态。如果你要把整个教法教给我,我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接受。” 


还有的人提出疑问:“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修行方法是用来自修自证自度的。决心按照这套方法修行的人,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做下去,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就是求治欲很旺盛,所以修行有效果。但是把这套方法用来治疗别人,这套方法到底有没有效?” 


以上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下面的手段予以部分解决。 


第一个问题,如果你想制服某一部分烦恼,而不是像佛门行者那样制服所有烦恼,你用这种方法进行认知行为治疗时,你可以只选择那些你想制服的相关错误图式和负性自动性思维。  


第二个问题,作为心理咨询师,从我自己与来访者的接触来看,如果来访者真正愿意接受这套佛教的传统方法,还是相当有效的。 


当然,给别人用这套方法进行疏导,确实要考虑对方的求治欲的问题。如果佛教行者想用这套办法在临床心理学方面做心理治疗,首先他要和现代认知行为行者一样,采用“共情”等大家非常熟悉的心理学技术,建立好咨访关系。 


但是,现代临床心理学作认知行为治疗所要解决的问题与佛教的所要解决的问题毕竟有些差别,而且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基本理念也有差别,这就导致双方在一些具体问题的价值判断上可能产生差异。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从目前的工作经验来看,这两套认知行为治疗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价值判断会有哪些差异。 


首先,南传上座部佛教治疗方法基本原理是什么?从现代心理学的应激管理角度看,就会很清楚地理解其治疗原理。 


应激管理理论有这样的理论:应激源出现——>响应——>产生各种心理疾病相应的临床相。 


南传上座部佛教也有相应的类似理论。根尘相对——>生起贪嗔痴心——>临床相。 


这就意味着大家在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上有相似之处。现在我们来看看两者有什么差别,其差别大致与五个方面有关。 


(一)良性应激 


现代心理学的应激管理理论可以用来做心理疏导,这种方法属于认知行为治疗的一部分。 


应激管理理论认为:只有“不良性应激”才有可能引起心理疾病,所谓“良性应激”一般不会引起心理疾病。所以在现代临床心理学治疗过程中,只注意处理“不良性应激”,不用处理“良性应激”。 


佛教的“念正知”这套修行方法从机理上说也属于一种应激管理,但是目标不限于“不良性应激”。佛教认为,“不良性应激”导致嗔心生起,“良性应激”则可能导致贪心生起,贪心和嗔心同样属于心理疾病,因此对于“良性应激”也要予以处理。 


(二)不良性应激的心理反应 


应激管理理论认为:“不良性应激”之后出现的响应有两种,一种是心理反应,一种是生理反应。生理反应只不过是身体的正常反应,不需要处理;而正常人也免不了会有心理反应,只需采用各种方式避免这种心理反应扩大到心理疾病的程度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心理反应只要不发展到“临床相”的程度就够了。 


佛教认为:现代心理学提到的一些生理反应是正常的,比如一激动就可能出汗、心跳加速等,但是应激理论设立的种种心理反应是不正常的,因为它们已经与嗔心等烦恼相应了。 


由此可见,佛教在世间烦恼的标准上比现代临床心理学还要更细。 


(三)中介系统 


应激管理理论认为: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不良心理应激,有的人处理得很好,不至于产生各种心理疾病,有的人却因此产生心理疾病,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中介系统”。从应激管理的角度来看,一个拥有良好“中介系统”的人由于“不良应激”而产生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很小。 


现代心理学认为“中介系统”由以下三部分构成:认知系统、社会支持系统、生物调节系统。 


“认知系统”包括认知调节系统、调节控制系统和人格等子系统。  


“生物调节系统”包括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中枢、免疫系统等。 


现代心理学认为认知治疗可以很好地改善人们的“认知系统”,并且可以过“认知系统”的改善达成与社会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社会支持系统”。 


佛教同意现代心理学对“中介系统”的观点,只不过所使用的名词不同,而且还多说了几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响应”并不是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是自然反应,“响应”本身就是“应激源”和“认知系统”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个说法和现代心理学者Lazarus等人的观点一致。 


第二件事情:强调道德水平和人格在“中介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佛教认为道德水平和人格是应激最有效的缓冲剂,可以缓冲在和社会交流沟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烦恼。一个人道德水平较高,人格较健全,他的缓冲能力就较强,相对来说各种心理问题就会比较少出现。佛教用来提高道德水平、改善人格的方法是戒行的训练,主要以“慈、悲、喜、舍”四种美德以及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社会成熟度作为道德水平的标志。这和现代心理学中Kohlberg-Gilligan的理论有共同点。 


第三件事情:特别强调认知系统和认知评估系统的主导作用。佛门传统语言里说“修行以正见为先”,这非常重要。 


第四件事情:对现代应激管理提出一个新的模式,认为现代心理学阐述的“中介系统”起的只是“亡羊补牢”的作用。 


现代心理学的办法是:发现负性情绪产生以后,通过良好的“中介系统”把它调整过来,使它不会继续发展下去。但是这种方法尚不足以完全遮止那些在遇到不良性应激时生起的习惯性心理反应,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佛教提出的不仅有“亡羊补牢”的方法,还有“釜底抽薪”的方法,实行方式就是四种“念正知”中的最后一种:“不痴正知”。通过“不痴正知”的修行逐渐铲除“无明”,最后的结果是能够使人净化到这种程度:遇到各种各样的应激,这个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正确的,不会产生错误反应。不过这个方法在普通人的心理治疗当中用不到。 


心理学不关注这种“釜底抽薪”的思路,“亡羊补牢”的方法则有很多。于是,如何有效地“亡羊补牢”,成为佛门弟子和现代心理学中的临床心理工作者一个重要的接轨点。 


(四)心理问题的定义 


现代心理学对心理问题的定义,往往是心理问题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有了明显的“临床相”,或者给人带来很大痛苦,才认为这是心理问题。 


佛教传统修行方式则会注意日常生活中表面看起来像是人性弱点的自然反应,或者“无害的”心理反应。佛教认为这些小毛病虽然好像暂时没有太大问题,但是集腋成裘,必然积攒出大问题。所以,佛教传统修行体系对小问题也都要注意,都要通过正念的方法一点点改善。这也正是佛教系统在制服各种烦恼时非常有效的根本原因——它的“网”很密。 


通过佛教的修行方法来制服烦恼,就要用很多时间来看护自己的“身、语、意”,也就是禅宗所说的:每天都要“牧牛”。这只有那些献身于佛教的修行者才能做到。不过普通人在心理治疗中尽管做不到念念正念,但是多做到一点,就会多一点受益,这种受益还是很真实的。 


(五)泛化的认知图式引起的问题 


佛教特别注意由泛化的认知图式所引起的问题。 


有些认知图式产生以后,经过长期训练会逐渐泛化,使得一系列新的问题出现。认知图式的泛化在临床心理学中是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它会导致虽然在某一个阶段表面看来治疗效果挺好,但是以后还是会发生问题。而佛教用坚持“念正知”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对付泛化的认知图式。 


由于时间关系,我的分享先到这里。


讨论 


听众A:我觉得你的理论完备、清晰,逻辑性非常好。但是我有一种想法:当年佛陀在古代印度建立方法的时候,有其相关的社会背景,包括人们的文化环境、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等等。如果把这些背景抽离,运用方法面对当代的人们,到底有没有治疗效果,除了从理论角度考虑,是不是也应该从经验角度考虑?所以用这些方法治疗现在的案例,你的经验让我非常感兴趣。有了这样的经验,当下文化社会条件造成的因素就清晰了。 


宁铂:从一般人的角度看,善、恶的定义和当下社会环境有关,不同社会环境和人群对于善恶的标准可能不同,所以在某种环境下适用的方法是否适用其它环境,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佛教定义的善恶标准不随环境变化,它是非常严格的定义。以佛教的理念来说,能够减少烦恼直到制服烦恼的叫善;能够增加烦恼的叫恶。这样的定义和文化无关。这套技术建立在一套与文化、环境、时代无关的定义概念系统上的,其中关于善恶的标准是客观的、科学的,而且通过我们自己的内省就可以认识。


精彩内容回顾

一张图片告诉你,不要相信你的念头

工作中如何练习正念禅修?

佛陀说,不应盲目信赖外在权威,那么我们到底要相信什么?

没有丘比特让你跌进爱情的罗网

佛系青年的追问,爱情是幻觉吗?

德加尼亚禅师教学视频【正念交谈】

正念就等于觉醒吗?

正念禅修者对治疼痛的方法,你最好早点知道!

最好看的佛系心灵短片合集!

【搞笑表情包】禅修使我快乐

德加尼亚禅师教学视频【心的轨道】

原来,最纯粹的佛教寺院生活竟然藏在美国加州

2018《维安正念小站》最受欢迎的文章

内观禅修中的十大误区坑了很多人,你知道多少?

也许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应该大病一场

"三十几岁正是抑郁的好时候“



扫码关注



—心理咨询私人定制

详情点击下方图片

感恩相遇!有话说、握爪、推荐资料、预约一对一咨询,+微信号mindful_weian。

好看你就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