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网络谣言盘点 总有一款套路你!
2017年我走过最长的路,就是套路。回望这一年,各种不靠谱的谣言从未停止。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下这一年套路过我们的谣言。
01
2017全国研究生考试数学泄题
谣言内容
12月26日,网传某教师考研辅导视频涉嫌泄露研究生招生考试数学试题。涉及大连理工学大学教师李林参与数学命题等内容,涉及研究生数学考试泄题。
真相
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视频等材料进行了研判,确认所举的例题均与实考试题不同。该教师及视频中所提及的老师均未参与2018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数学科命题工作。教育部考试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任何干扰破坏国家教育考试的行为,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02
288所本科大学转为职院
谣言内容
2017年2月,一篇《288所本科大学转为职业技术学院名单公布》的帖子引起广泛转发。名单中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南开大学滨海学院等知名高校的独立学院赫然在列。名单出现后,有不少学生和家长急切询问,求证信息真伪,甚至一些教育界人士也开始讨论这些院校是转为应用技术大学还是高职院校。
真相
教育部网站上并未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和名单。不久,甘肃省教育厅在新浪微博的置顶位置发布信息称,“近日有微信公号发布‘288所本科大学转为职业技术学院’的消息,经核实此消息为虚假信息,请大家不要轻信谣言”。
03
“美术纳入中高考,2017年秋起实施”
谣言内容
2017年多家艺术机构转发一则题为《教育部:美术纳入中考高考,2017年秋正式实施》的网帖,文中还断言,“以后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考大学,都要考美术”“美术学科如同语文、数学、英语一样重要”。
真相
教育部辟谣:从未发布过该消息。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方面,文件提出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明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
04
10W+ 算不算科研成果?
谣言内容
2017年9月,浙江大学颁布《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学校科研成果统计、各类晋升评聘和评奖评优范围”,并提出了一些标准,比如“微信公众号刊发的作品,阅读量不少于10万”等。此举在网络上引发诸多讨论。一些人对网络文化成果能否纳入科研成果统计表示质疑。
真相
12月,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张东刚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网络文化成果能不能算科研成果”时表示,无论是论文、著作、普及读物,还是发展报告、咨询成果、网络成果,任何成果,不管在哪发表,只要有正能量,对人有正面的促进、引领作用,都是好成果。评价应以内容为标准,不应以载体为标准。
05
“九年义务教育升级为十二年”“中考将取消”
谣言内容
2017年网络上流传一则消息“九年义务教育升级为十二年制,中考将取消”的消息。引起社会广泛讨论。
真相
针对网传“九年义务教育升级为十二年制,中考将取消”的消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回应表示,现阶段不可能将九年义务教育升级为十二年制。同时,针对“中考将取消”的消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明确表示不属实。
06
红黄蓝幼儿园事件中有军人猥亵儿童
谣言内容
网络传闻北京市朝阳区管庄红黄蓝幼儿园新天地分园有“爷爷医生、叔叔医生”猥亵儿童,并有涉军相关内容。
真相
11月24日,“老虎团”政委冯俊峰公布了初步调查结果:涉事幼儿园与部队没有牵连,没有发现官兵涉及传言中的所谓猥亵等行为。25日,北京朝阳警方通报,编造“老虎团”人员集体猥亵幼儿虚假信息的刘某被依法行政拘留。
11月28日,朝阳警方再次通报,网传涉事幼儿园“群体猥亵幼童”等内容,经查,系刘某、李某某二人编造传播。女童家长赵某某发表的“‘爷爷医生、叔叔医生’脱光衣物检查女儿身体”的言论,经核实,赵某某承认系其编造,并愿意向社会澄清事实、公开道歉。
07
“左右脑年龄测试”刷爆朋友圈
谣言内容
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一个小测试刷屏了:回答几道问题,就能测出你的左右脑年龄!
真相
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到某科技公司的程序员陈先生,他表示,通过网址破解了测试代码以后,发现其出现的大脑年龄答案都是随机的。也就是说,你使用完全一样的答案去重新回答测试题,很大可能会出现与第一次作答时完全不一样的左右脑年龄数字。
多年从事脑研究的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沈政也表示,人体大脑不存在左右分工的问题,“从事比较复杂一点、高级一点的心理活动时,都是左右脑协同操作。”
08
扫二维码可清理僵尸粉
谣言内容
所谓清理“僵尸粉”的推广信息一度非常流行。
真相
其实扫的就是登录微信PC端的二维码,一旦完成扫码,不法分子就可以登录我们的微信,窃取个人隐私。
09
肉松饼是棉花做的
谣言内容
今年,一段声称“肉松饼里装的是棉花”的视频在朋友圈中热传。只见一男子将某品牌肉松饼拿水浸泡,之后不停用手揉搓,形成了一团白色絮状物。他称这种絮状物是“棉花”,并试图用打火机点燃“棉花”。类似的视频有多个版本,这些视频中的所谓“检测方法”也都是将肉松泡水后形成白色絮状物,然后用撕扯或试图点燃来证明这是“棉花”,进而声称:这么多年,人们吃的都是“棉花肉松饼”。
真相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机关刊《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社微信公号“CFDA中国食品药品监管”刊文称:肉松的本质是肌肉纤维,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放入嘴里一咬就会融化,口感松软。而棉花的本质是植物纤维,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是一种不可溶的纤维,虽然看上去也很松软,但嚼不烂。也就是说:真用棉花冒充肉松,一吃就会识破!
此外,视频中使用的“火烧”鉴别法也不靠谱。肉松的主要成分蛋白质是可燃物,所以被点燃是正常的,还会有一种焦糊味。棉花也可以点燃,但不会有焦糊味。
10
废旧塑料袋做的紫菜
谣言内容
网上热传一则视频,视频中的女士从一包买来的“紫菜”中取出几块泡在水里,说闻到一股腥臭味,而且拉拽不开,吃的时候嚼不碎,判断是废旧的黑塑料袋做的。
真相
紫菜产业专家表示,坛紫菜本身就很有韧性,有的比塑料袋还好。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在实验室对紫菜和塑料进行了鉴别,认为塑料薄膜做紫菜不靠谱。目前市面上出售的都是干紫菜,烘烤制作干紫菜要经过200℃至300℃的高温,塑料不可能承受这种高温。另外,紫菜富含蛋白质,烧过有烧焦蛋白质气味,明显不同于塑料袋。
谣言止于智者,希望你我都再是不被愚弄的乌合之众。
应松年行政法学基金第一届理事会暨第八届应松年行政法学奖学金颁奖典礼在北京顺利召开
黄宗智2018年研修班课程大纲:“社会、经济与法律:历史与理论”
“中年少女”“佛系少年”……情绪营销是如何霸占了你的朋友圈?听奥美前资深创意总监赵圆圆独家解密,教你打造刷屏级营销事件!
入职25年老员工被开除,竟因身体不适上班打盹5分钟!法院判决亮了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任免:南英不再担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附最高法任免名单)
为了一名生命垂危的解放军战士,“我自愿改签,一分钱补偿都不要!”
“微信身份证”来了!明年1月推广全国!凭手机可证明“我就是我”
儿子移民,八旬老人街头贴广告求收养,退休金6000元/月(有视频)
这则广告刷屏网络,网友:眼见不一定为实,当你愤怒之前,请先思考
问津学术新功能--通译术(以后再也不怕外语了,通宵50种外语)
2017年6月-12月学术之路刊发的征稿启事与讲座预告汇编(一)
2017年6月-12月学术之路刊发的征稿启事与讲座预告汇编(二)
2017年6月-12月学术之路刊发的征稿启事与讲座预告汇编(三)
2017年6月-12月学术之路刊发的征稿启事与讲座预告汇编(四)
2017年6月-12月学术之路刊发的征稿启事与讲座预告汇编(五)
2017年6月-12月学术之路刊发的征稿启事与讲座预告汇编(六)
2017年6月-12月学术之路刊发的征稿启事与讲座预告汇编(七)
2017年6月-12月学术之路刊发的征稿启事与讲座预告汇编(八)
2017年6月-12月学术之路刊发的征稿启事与讲座预告汇编(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