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简单的计算告诉我们博士毕不了业是正常的!!!

根据我国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度在校博士生人数高达361997名之多。关于博士生论文发表数量与期刊承载量之间的矛盾,用一个假设性的计算方法就可以粗略得出发表资格论文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不具有可行性。假设要求每名博士生至少发表2篇资格论文,博士生学制是4年,每年毕业人数约90499名,那么平均每年博士生一共需要发表180998篇论文。CSSCI(2017-2018)来源期刊目录显示,各个学科共有553种期刊被收录,553种期刊中绝大多数是双月刊甚至是季刊,仅有极小部分为月刊。随机抽取10种刊物,就2017年度不同月份刊载的论文篇数进行统计,获得每本期刊每期刊登论文平均数约等于14篇。那么553种CSSCI来源期刊每年总刊文数为46452篇(553*6*14)。每年毕业的博士生要发表的论文篇数180998篇是CSSCI来源期刊总刊文篇数46452篇的近4倍,目前CSSCI来源期刊难以满足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的需求,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的缺口巨大。
在模拟计算过程中,预设的条件是所有CSSCI来源期刊100%发表博士生的论文。然而更为残酷的是,在论文发表过程中,竞争者不仅有博士生,还包含在校教师、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以及公职人员、部分社会人士,这进一步压缩了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的空间。据粗略统计,全国人文社科研究人员对CSSCI来源期刊的需求量在六七十万篇,从期刊的角度来看,学术界现在最主要的矛盾就是人们日益增长的C刊需求与C刊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实践中,还有部分CSSCI来源期刊对在校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友好程度”不高,甚至在期刊征稿启事中明确表示不接收博士生论文投稿,致使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的可行性再次大打折扣。摘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年第8期发表的《博士学位授予资格论文要求的法理分析——以40所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院校为例》一文,原文作者为:张颂昀,东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龚向和,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
傅道彬委员呼吁 严格限制博士学位授予随意设置附加条件
作者:胡京春
来源:人民政协网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  胡京春)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文联主席傅道彬建议国家教育部、国家学位办等有关单位规范管理,出台相关规定,严格限制博士学位授予随意设置附加条件,切实减轻广大博士生的额外负担,让学位回归学术。
傅道彬举例,一些学校脱离实际规定在读博士生必须在所谓C刊或CSSCI等期刊上必须发表2至3篇不等的文章,且要参加有影响的国内国际学术讨论会,有学术讲座、有指导本科、硕士研究生的经历等。
傅道彬以在C刊上发表文章为例分析说,按照一些学校的目录,所谓C刊一个专业只有几种、十几种,连学校的教授、甚至是博士导师都难以发表。有些核心期刊特别规定不接受博士生的稿件;而一些刊物所谓的出版费十分高昂,也让博士生们难以承担。博士生在读一般3至4年,他们大都是刚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正是出于追踪现代学术前沿,夯实专业基础的阶段,本应该就主要精力用于博士论文撰写,却不得不为学术之外的琐事烦扰,而没有足够的时间追踪现代科学与学术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我国博士教育的质量,降低了学术声誉。一些学校为了各种各样的排名,将科研压力转嫁给博士生,过度的附加条件,增设的条件五花八门,增加了博士生的课业负担,让学术研究失去了乐趣和动力,一些博士生有厌学倾向。
傅道彬建议,学位授予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为准则,各个授予单位不得随意设置附加条件,尤其不能把单位的科研压力转嫁给正在处于学习阶段的博士生们。对各单位已经设置的博士学位附加条件,进行一次集中的检查治理,确实需要在《博士学位授予条例》之外设立的补充规定,应该经过国家学位办等单位的严格审查,各授予单位不得任意设置。

推荐阅读

考博复习初期就要养成的4个好习惯

考博到底考什么?——回忆北京大学考博经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博士考试总结

一个月能写好博士论文吗?

谈谈博士的“呆相”和“钱包”

法学博士发多少篇论文才有毕业资格?40所一级学科博士点院校统计表发布

国外博士生都过的啥日子?

陈平原:“好读书”与“求甚解”——我的“读博”经历

考博同等学力什么意思?

考博难吗?跨专业、专硕、在职、MBA等,可以考博吗?

北京大学政管学院公共经济学考博情况分析及经验

厦门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招收与管理细则(2018年修订)

关于公示2019年度东南大学新增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名单的通知

全国2019级法学研究生人数统计

问津学术淘宝店上架了一个新商品
800余则法学期刊征文、会议通知、论坛综述、评选公示!
考博英语历年英语阅读理解文章来源
北大博士分享考博心得
博士出国再“读博”所为何求
一名考博loser的告白
博士毕业不易,读博不易,考博也不易
考博复试,如何保持学术纯洁?
考博高分学习法—心理篇
中科院考博复试面试经验 !
复旦大学博导彭慧胜:如果再读一次研究生
最牛导师为什么对最牛研究生最绝情
一个专硕生的考博经验
读博士是穷孩子发财的一条正路!
研究生该如何选择导师:不得不说的八个维度
考博复试面试经验分享(附英文自我介绍)
规划你一生的学术历程——写给新来/未来的博士生们
而立之年考博的困惑
法学博士毕业之后真实的就业出路
考博全过程分享:考博士的一路艰辛
别样的读博动机,也能如愿以偿
山东大学考博经验分享
考博经验谈:我的8.5次考博经历
医学考博:选择一位合适的导师更重要
考博指导:七大考博误区总结
一个北大女博士的心声:你到底要不要娶我? 看哭了!
江平:我是这样带博士生的(附其弟子的六年考博之路)
理工科选择博导的注意事项
在读博士经验分享之考前备考
上海交通大学考博经验分享
西南政法大学考博经验分享
考上博士后,导师性情大变,我困惑了!
文科考博经验分享——考博随想与心得体会
中国农业大学考博经验
考博,梦想一步步在靠近
读博,将来的出路在哪里?
致考博学子的一封公开信
原来考博前的准备工作这么多?
写给所有面临选择的博士:博士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关于考博联系导师的一点点经验
正能量:一位导师指导女博士的心得
写给非211、非985努力考博的同学们
唐僧给孙悟空的考博劝诫信
人生不过就是一张催泪的A4纸!
读博应为志业而非职业
李开复:攻读博士学位的人,应该给自己树立一个很高的目标
读博可能后悔四年 不读博你会后悔一辈子
“博士候选人”与“博士生”是一回事儿吗?
哪些人适合读博士?哪些人不适合读博士?
博士生谈考博的若干策略
励志!奋斗17年,中专生变博士生
读博士,找工作,谁曾不迷茫?
读书读到博士到底有什么用
信念的力量:一个脑瘫儿的博士梦
一个直博生五年博士生涯的心路历程
中国人民大学博导:我想要什么样的研究生
交大博士血泪自述:不是读博的料,别上博士这条船
我申请出国读博的故事:失败与收获
我为什么鼓励你读博士
出国读博、博后,什么最为重要?
高效能考博人士的七个习惯
读博也是一场肖申克的救赎
清华大学张卫平教授:致考博同学的一封信
考博人:你的拟研究主题确定了吗?
一个考博落选生的自白:我们期待教育改革又害怕教育改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关于研究计划书的说明
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研究报告
怎样形成具有开拓性的博士论文选题
这3所学校在读博士生接近50000人,每年招生10000余人!
2020年考博备考流程及备考经验
工作一年,我选择辞职考博
博士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年薪50万多吗?
吉林大学本硕博招生时间轴,建议倒着看!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博导信息以及人文社科专业培养方案
董芳:为什么读博&读博有用吗?
阎学通:清华的研究生应该学什么?
发表27篇SCI,27岁博士毕业,他是怎么做到的?
博士学历重要?为什么有些人不去考博?
读博的好与坏
西南政法大学拟增设“人工智能法学”博士授权点
女博招谁惹谁了,大龄单身女博士真的是婚恋“困难户”吗?
林来梵教授:不拘一格降人才——再谈想招什么样的博士生
重庆大学导师名单汇编
浙江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导师名单
一作发10篇SCI!山东这位高颜值女博士够“硬核”!
发表32篇SCI,担任多家期刊审稿人,这位博士厉害了!
民间解读博士招生简章:教你读懂读透招生简章
硕士三年工作经验和博士学位谁划算?
关于法学考博与就业,你不得不作的选择
施一公: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
读博士,你适合吗?一个博士生的透彻分析~
博士毕业,是去年薪15万的大学好,还是去年薪20万的中学好?
读博士有什么实用价值吗?
博士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
本科、硕士、博士的区别
考博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博士生导师?
博士毕业的去向!
博士延期毕业的十大影响因素

2019年博士待遇大曝光!

新增11所!2019年增列的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名单出炉!

1600+名2019级法学博士都是通过什么途径考上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