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告诉你如何走好考博之路
来源:小木虫
作者:hzbxjtu
一年一度的考博即将开始,近两年来考博的热度逐年升温,近两日一好友向我咨询考博的事宜,在为好友解答的同时不禁想起当初自己的考博之路,现特将本人的考博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您能够对各位有所帮助。特此声明,以下观点皆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高手不吝指正,也可为准备考博的各位提供参考。
既然说到考博,本人有几句话想先说一下,个人认为对于考博一事最为首要的就是要确定到底要不要考,为什么要考,我觉得首先要明确了这点,才能够谈及以下的问题。你的信心不足,容易动摇,即使把后面的工作都做好了,也不一定能够去读好你的博士。作为考博的人来讲,我们的年龄已经不是任你挥霍的年龄了,并且社会上的诱惑太多太多,所以最为首要的就是要坚定你的信念,既然做就要做到最后、做到最好。对于工作还是考博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此不做评论。
对于考博的过程来讲,首先要干的就是要确定学校,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多个学校,但是本人不提倡这种方式,原因诸多,在此不做冗述。进而确定专业,抑或先确定方向再选择专业,主要是因为很多学校不止一个学院有同样的专业,也有很多不同的专业在做相同的方向,所以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选择。如果说你已经明确了目标导师,那这点完全可以忽略,以上所说的仅针对完全没有头绪的人而言。确定好专业或者方向以后就要选择合适你研究方向的导师了,通过那个自称为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的网站肯定能够搜出那个导师的信息,也可以通过学校的网站找到相应的导师信息。如果想更深入的了解,那么也可以通过各类检索去找他发表的论文,看看是不是符合你的口味,看看他到底是不是你的菜。
下面就该是真刀真枪火拼的时候了!联系导师基本上算是必经环节了,当然不排除很多大牛认为自己很强悍,绕过了这一关,但是在最后的瓶颈处往往是这些人因为卡住而牺牲。考博不像其他考试,你过关了就可以,导师在你考博的路上起到了关键环节,当然不是说导师让你上你就能上的,但是导师说不让你上你就肯定上不了。况且,你想想,有一个你不认识的人顺利地打开了你们家所有的门,然后站在你面前跟你说我要陪你待上几年,不把你吓死才怪。你肯定觉得特反感,而且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报警,外加上我们是礼仪之邦啊,什么事情都要讲究个礼节的嘛,联系导师就相当于想进人家家门先敲门打招呼一样。
道理说了一大堆,该说说如何联系了,联系导师以尽早联系为妙,然则也不宜过早,时间宜把握在往年报名时间的前3个月-2个月。最好不要贸然地登门拜访或者打电话,这两种方式都太突然了,最为常见的方法当然是发邮件了,不用担心他不会看,这个问题说的人太多就不用我多解释了。那说到这里肯定就会有很多童鞋问了“我怎么会知道他的邮箱地址是什么”,此前说过的学校信息和论文通常都会包含这个导师的常用邮箱的。
个人觉得,邮件需尽量详细,涵盖的知识量尽量的大,以便导师能够在不见面的情况下对你能够有充分的了解,邮件应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
首先是个人基本情况的介绍,如出生年月日、民族等等。
其次是个人受教育经历的介绍,让导师可以了解到你的求学过程,以及你的专业连续性或相关性;
再次,在邮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需要介绍你此前的研究结果和成果,比如此前参加过哪些科技项目或者参加过哪些竞赛,还有就是发表过的学术论文情况,也可以是你之前的研究进展情况,通过这些导师可以了解到你的科研能力和你今后的培养潜质,同时由于你的研究成果可能是此前的导师指定的,你也可以向你所要报考的导师介绍你此前所感兴趣的方向和课题,并且可以针对所报考导师的课题介绍一下你的理解和你所感兴趣的方向。
另外就是介绍工作经历,很多老师都希望有工作经历的人继续攻读,原因种种,而有的老师则不然,如果没有工作经历也可介绍一些实习、实践经历,不管什么学科,能够对真实的场景环境有一定的了解毕竟是好的;
最后对于学习成绩优异或学生工作做得好的童鞋们还会有很多的荣誉,也可以作为邮件的一部分。
总结下来就是以下几点,1、基本情况;2、教育背景;3、科研经历;4、工作或实践经历;5、获奖或社会任职经历等。
此处特别提示的是,邮件的言辞一定要诚恳。
对于导师的回复,种类太多了,先说好一些的,有的导师会跟你介绍清楚他这边的情况,同时欢迎到他这边学习,那就是你们不谋而合,皆大欢喜,只要你把考试通过了,基本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再说最差的情况,那就是仅仅四个字“欢迎报考”,有的人会问最差的情况为什么不是不建议你考而是“欢迎报考”。不建议你考这说明你确实不适合在他这边学习,我觉得这样的老师还是很负责任的,毕竟给了你非常明确的答复,免得让你措施选择其他老师的机会,而那些草草回复了“欢迎报考”的导师亦或者是根本就在这个时期设定的自动回复呢,这样不仅伤害了你,还伤害了跟你一样的人,这样的老师就没有必要跟他继续学习了,即使你考上了,你还能指望他以后能够对你负责?
有的老师会跟你说明,让你了解他们的研究方向以后再做决定之类的,这样的老师也还是比较负责任的,你可以通过了解他们的研究情况之后再次跟他沟通,也有可能是在你了解之后你自己就觉得不合适而退却了呢。
有的老师则会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愚以为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要么放弃,要么就通过多几次的沟通以后再做决定。
此后可以通过跟这个导师的学生进行沟通了解更多的信息,比如课题方面或者是考试方面,当然这个环节也可以绕过,但是多跟他人沟通学习毕竟不会有什么损失,反而没准会有收获,既然如此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题外篇,切勿联系了导师,最后又不想考了(不关你是找到工作,或者是有什么别的出路),这种行径是很让人不齿的,有的导师实实在在的对你,假使人家是算着名额让你报考的,结果你又不考了或者考上不上了,这样对导师的影响是很大的,更何况于你个人来讲,我们求学的专业选择通常不会偏差很大,你以后总还是会在这个圈子里面的,对于博导来讲毕竟在这个圈子里面这么多年了,影响力肯定还是有的,谁也不敢保证你以后就不会求到谁,何必做那种既不利己也不利人的事情呢?所以,话说回来了,还是要首先考虑清楚是否确定要考,决心到底大不大。
本以为可以几句话给大家介绍清楚,但却却发现竟然写了这么多,最后预祝各位准备考博的童靴顺利通关!
推荐阅读
法学博士发多少篇论文才有毕业资格?40所一级学科博士点院校统计表发布
关于公示2019年度东南大学新增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名单的通知
800余则法学期刊征文、会议通知、论坛综述、评选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