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师高度决定学生高度

2016-11-22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教育大家谈]

 

教师高度决定学生高度

作者|石中英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今天重提师道,重在谈为师之道。从广义上讲,师道包括尊师之道、为师之道、求师之道,狭义的师道专指为师之道,主要涉及教师的教育价值追求。

 

古代为什么提师道尊严?《学记》里提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对教育来说,最重要的是严师、尊师。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道尊不是目的,目的是民知敬学。《学记》中对教育目的也专有论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可见,师严为了道尊,道尊为了民知敬学,然后化民成俗,建国立业。所以,教育的目的,人的发展目的,与国家政治的目的是统一的。


韩愈的《师说》对“师道”论述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关注的主要是教师如何从事自己的职业,以及师道与人发展之间的关系,所以有更多人文的气息。韩愈还强调,“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传道授业解惑,师和道是一体的,教师的传道因为教师能够认识道,践行道,学生跟随能够体会道,能够按照道的要求为人处事。所以,师道是道统和学统的高度统一。

 

韩愈写《师说》时,主要是针对当时社会人们轻视教师的情形所写。在韩愈之前,师道尊严就是师严道尊的意思,指尊师及尊师行为在百姓教化、国家建设中的价值。那时的“师道”涵义比较广泛。韩愈之后,“师道”即指教师的根本任务或价值取向,“师道尊严”被理解为教师在完成自己根本任务或实现根本价值时,对自己和学生的严格要求,以便体现道统精神。

 

师道尊严在历史上为什么受到批判?过去,师生之间的关系带有森严的等级性,师生之间上下分明,充满了不平等性,由此引发学生对教师的不满;在“文革”期间,我国曾经出现过中小学掀起的“破师道尊严”“横扫资产阶级复辟势力”“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运动。直至今天,教师的地位依然受到很大挑战。

 

因此,师道尊严与尊师重教有其内在关联。今天提尊师重教,就是对师道尊严原初含义的继承和弘扬,我们要对教师的价值理想和精神追求进行弘扬。

 

在尊师重教的大背景下,重提师道尊严要具有如下条件: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风气;重新阐释师道尊严的现当代含义;为教师践行现当代师道创造有利条件;给教师以更大的专业自主权;切实依法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总之,教师要有文化理想,要有家国情怀,要有历史意识。教师的视野、教师的工作不能只局限在自己所传授的学科领域,学科只是媒介和桥梁,教师要通过学科这座桥梁,将学生带入历史、带进社会,将他们培养成为国家未来的优秀公民。

 

教师必须是“道”的传承者,中华文化五千年绵延不绝,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教师把“传道”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所以,每位教师都是学生走向历史的一座桥梁,我们对于师道的含义还要做一些新的阐释。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看望师生时讲过,“一个老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不能说这个老师是完全称职的,充其量只能是‘经师’、‘句读之师’,而非‘人师’。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因此,我们不仅要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更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一个教师都要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这是师道的时代内涵。

 

因此,社会要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教师自身也要有职业理想和精神追求。教师的社会地位、社会声誉、美誉度不能凭空而来,与教师自己的表现、贡献有关系,与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关怀有关系。不过,我不赞成将教师的待遇、地位与履行职责捆绑在一起:教育是人道主义事业,教育是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做教师如果没有一点成长、一点担当、一点情怀、一点境界,那是做不好教育工作的。想挣更多的钱,就不要入教育之门;想当官,也不要进教育之门;想陪伴孩子成长,请到学校里来。

 

身为教师,不仅应关注课堂发生的事情,而且应关注社会发生的事情,尤其是要把握社会进步的方向和社会变革的脉搏。一个时代,教师的高度决定学生的高度,而教师的高度来源于对师道传统的继承和弘扬。

 

(文章来源:北京明远教育书院(ID:myjysy))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教育观察与思考]


   傅国亮:家庭教育的根本特点和方法

   朱永新:与孩子一起成长

   陶西平: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叶   澜:教育的魅力,应从创造中去寻找

   朱永新:未来学校的15个变革可能

   叶   澜:如何办一所有“生命质感”的学校?

   新教育:教师的成长之路

   于永正:退休之后的反思,使我明白了教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李政涛:不同的教育,不同的人生

   顾明远:未来教育的变与不变

   李希贵:发现那棵树

   马    云:什么是使命、愿景、价值观?

   成尚荣:做一个精神灿烂的人

  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

   余文森: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及其培育

   成尚荣:何以成为名师

    陈玉琨:一流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陶西平: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

    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那里

    石中英:教育智慧的根源

    俞敏洪:生命最重要的就是让自我开花

    李政涛:静默中的教育

    李镇西: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窦桂梅:读书是最好的精神化妆

    刘良华:家庭教育心得100条

    李政涛:我们需要有灵魂的教育

    周国平:教育的本质    

    刘铁芳:点亮我们的心灯——寻求日常教育生活的突破

    朱永新:我是一个行动着的理想主义者   

    钱颖一:将“创造力”置于教育的核心

   梅子涵:在孩子的书包里放一本有趣的童话吧

    柯   领:美是教育的本质

    傅国涌:教育就是与美相遇

    林崇德: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

    ......


        新教育在哪里?

        新教育是什么

        与美好相约同行

        用生命叙事——新教育故事汇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我是一个行动着的理想主义者

        新教育实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风起云涌新教育

        如何开展区域新教育实验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