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阅读有多高,国家有多强

朱永新 守望新教育 2019-08-31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营造书香校园]


阅读有多高,国家有多强

作者|朱永新


朱老师:


如果说有“朱永新名言”的话,那么这可能是最著名的一句:“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这句话不只是被教师广泛引用,很多媒体在有关全民阅读、书香社会建设的报道上也喜欢借之增强表达效果。很显然,您的这句“名言”戳中了这个时代的问题,也激活了这个时代的人们的思考和共识,所以才有如此多层面、大面积的呼应。那么,请您谈谈,这句话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第一次提出来的?它蕴含了您的什么思考和判断?当下您是否有新的阐释?——何方(《与人类崇高的精神对话》)


何老师:


谢谢你的来信。不能说什么“名言”,只是这句话的确流传较为广泛,也是我自己比较喜欢的一句话。这些年来,由于一直在推广新教育实验,而“营造书香校园”是新教育的十大行动之首,对阅读的关注、思考也就相对多了一些。(《阅读,我们一起攀高的天梯——明天的责任,在今天你我肩上》)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的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第一次提出来,我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是可以肯定地说,这句话本身也是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从2002年7月新教育第一所实验学校苏州昆山玉峰实验学校开始实践“营造书香校园”的行动时,我就在思考阅读对于个人对于民族的意义与价值,提出了这句话的最初版本。2002年12月29日,我在苏州金家坝、同里二小第二批授牌仪式上作了一次讲演,再次讲述了阅读对于个人精神发育和民族精神境界的意义。到了2003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我在提交的《关于设立国家阅读节的提案》中明确写道:“学习型社会怎么建立?我们的研究表明,最简单、最快捷、最有影响力、见效最快的方式应该是全民阅读。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没有想到,这句话一经提出,不仅成为新教育实验书香校园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而且不胫而走,在教师中广泛被引用,也被各种媒体广泛传播。你在信中说,这句“名言”戳中了这个时代的问题,也激活了这个时代的人们的思考和共识,“所以才有如此多层面、大面积的呼应”,是基本符合实际的。因为在本世纪初,阅读的意义和价值远远没有收到足够的重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甚至许多学校和父母不允许学生阅读。在许多人看来,阅读仅仅是作为语文学习的一种方式和活动,仅仅是为考试而做的准备。而我们关于阅读的解读,也谈阅读的作用,却是从阅读的深层功效上,把阅读与每个人的精神世界成长息息相关,与国家和民族的强盛紧密相连。(《阅读对学校意味着什么?》)


在论证这个观点时,我读到了费尔巴哈的一句名言:人是他自己食物的产物。无疑,这不仅仅是就身体而言的,人的精神更是如此。因此,我把人的精神发育与身体发育做了对比,发现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相似的地方就是,人的身体和精神都需要营养,精神的营养主要就是通过阅读实现的。吃什么,我们就会成为什么。读什么,我们往往也会成为什么。我们的精神高度与阅读的高度密切相关。不同之处,就是身体的发育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的长相、我们的身体结构,乃至我们的某些生理疾病,可能与遗传都有一定关系,但是我们的精神发育,受遗传的影响相对较少。所以,后天的努力,特别是阅读对于人的精神发育格外重要。


既然阅读对于个人的精神发育如此重要,那么,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我考察了世界主要国家与主要民族的全民阅读状况,进行分析,特别是对犹太人的阅读进行了研究,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那些伟大的国家和民族,都是非常注重阅读的民族。正如《朗读手册》的作者说的那样,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和绝望的终结武器。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新教育实验更加自觉地把“书香校园建设”作为十大行动之首,并且积极推进班级共读、亲子共读,研发了整本书共读、晨诵午读暮省、儿童阶梯阅读等课程,用书香校园建设推进书香社会的建设。同时,我们组织力量研制了《中国人基础阅读书目》,为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师、父母、公务员、企业家九个群体推荐了基础书目,目前正在研制中小学的学科阅读书目。我们专门成立了新阅读研究所,发起了领读者联盟,召开了全国领读者大会等。(《新教育实验|如何营造书香校园?》)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的十五年期间,先后提出了建立国家阅读节,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建立国家阅读基金,建立国家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加快全民阅读立法工作,加强公共图书馆建设与中小学图书馆馆配书目管理等一系列提案与建议,为推进全民阅读鼓与呼。


17年来新教育实验的探索也证明,我们关于阅读的思考是具有前瞻性的,也是能够解决中国教育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的。2016年,美国休斯顿学区教育研究人员叶仁敏博士对新教育实验学校与非新教育实验学校的学生阅读能力、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以及对学校的归属感等进行了量化研究,发现新教育实验学校的学生明显优于非新教育实验学校。前不久北京大学出版社专门出版了他们的研究报告《行动的力量——新教育实验实证研究》。另外,江苏海门、湖北随县、安徽霍邱等全国一大批新教育实验区和实验学校也以优异的成绩表明,以阅读为抓手的书香校园建设对于区域教育品质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的力量——新教育实验的学生阅读素养报告》)


阅读有多高,国家有多强。国家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更是由一个个人建设的。我们每一个人的阅读的高度决定了我们精神的高度,也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的兴衰和我们国家的强弱。现在,教育处在一个大变革的前夜,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给教育带来新的挑战。但是,教育是育人,针对人的精神发育,总有一些永恒的事物无法取代,阅读就是育人最重要的方式。在任何时代,那些最有智慧的人,总是最善于阅读的人。那些最伟大的学校,一定也是最重视阅读的学校。


你信中谈到的这两句话,是我关于阅读的系统思考中的一部分。“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是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的,“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是从一个民族的崛起而言的。此外,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我讲过“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从城市的角度来说,我讲过“一所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从阅读的方式而言,我讲过“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才能拥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密码和共同的愿景”;从儿童阅读的角度来说,我讲过“把最美好的东西给最美丽的童年”“儿童阅读决定民族未来”,以及“改变,从阅读开始”“阅读,从儿童开始”等等。这些话语不是我闭门造车想出来的,而是在新教育的火热生活中生长出来的,是新教育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人工智能会改变人类阅读吗?——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无论是为了国家的强大,为了事业的发展,为了个人的幸福,我们都需要努力让我们的阅读有高度。阅读,是我们一起攀高的天梯。(《新教育的两大基石——阅读与家庭》)


你的朋友:朱永新


2017年10月12日写于兰州至北京途中


(文章转自朱永新新浪博客。)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真教育}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实验指南(2018最新版)

新教育实验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新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探路

只有走进,才会发现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

十年坚守:开一朵属于自己的花

新教育实验|如何营造书香校园?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榜样的力量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自由

活出你想要的美好

新教育是什么?为什么? 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关于新教育实验的50个问答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如何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整?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