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是情境教育的最高境界

李吉林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作为小学教师的我,深知小学生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应该由近及远,渐次地展现。职业的特点,使我对审美意象的追求,首先是身边的美,且总是习惯地用孩子的眼睛去发现美,那往往是大人们熟视无睹,甚至不屑一顾的,而对孩子却是特别有情趣的。——李吉林(《一切皆源于美好——感谢生命中那些温暖的遇见》)


我始终不渝地追求“美”,不仅是自然之美、艺术之美,社会之美同样吸引着我去赞赏,更注意引导儿童去关注社会之美。因为社会美对儿童来说是复杂的,社会之美不易于被他们发现,更不懂分析、判断,而又是他们成长需要的课程。——李吉林(《艺术教育“成人之美”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守望新教育]相关资料链接《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深度学习,深度实践,新教育实验的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


美是情境教育的最高境界

作者|李吉林


作为老师,如何用“美”去滋润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幼小的精神世界得到滋养?……今晚,一起听听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怎么说——



美就在身边

何必舍近求远


对于人世间事物的美,我也有偏好,我总是爱看到那些景、物、人、文所蕴含的或展现的纯朴的美,我不大喜欢奢华的美。由于生活环境的局限性,我欣赏的美景不在远方,往往就在我的身边。因为只有身边的美,我们才能最便捷、近距离地享受其间。


作为小学教师的我,深知小学生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应该由近及远,渐次地展现。职业的特点,使我对审美意象的追求,首先是身边的美,且总是习惯地用孩子的眼睛去发现美,那往往是大人们熟视无睹,甚至不屑一顾的,而对孩子却是特别有情趣的。


春眠不觉晓。春天的清晨,我躺在床上倾听小鸟的鸣叫,是那样悦耳,充满生机。于是我用儿童的心灵,赠给小鸟一顶桂冠:黎明的歌手;秋天的夜晚,听着蟋蟀的歌唱,它们似乎在对歌,我以为那是别有情趣的秋虫音乐会,引起我许多美妙的遐想,心中无比惬意……(《艺术教育“成人之美” 


如此等等,我们何必舍近求远,淡忘了身边的美景呢?所以,我几乎没有参加过集体或家人的旅游。傍晚,晚霞映照下,能沿着家乡濠河边走走看看,细细品味,那便是一种最具现实意义的美的享受。濠河之美是稀罕的,它绕城流过,是全国5A级景区。两岸的美景倒映在粼粼的微波中轻轻荡漾,比巴黎宽阔的塞纳河更亲切,更幽雅、灵动。所以,我总想让小学生从一草一木,一丘一水去认识,去感受家乡的美景。那是可以渗透更深的对家乡爱恋的情感的。不然,苏霍姆林斯基怎么会有“对祖国的热爱是从热爱家乡开始的”这样的名言。因此一年级认识周围世界的第一课,我就是带孩子到学校附近的濠河畔观察,为了让形象与词结合,我特地写了:“弯弯的小河,穿过石桥,绕过田野,哗哗地向远方流去……”的小文让孩子诵读。几个动词,一个象声词,连同表示方位的“远方”,更有一种既在身边又有朦胧的意境广远之感……


现在回忆起来,《春姑娘的大柳筐》《冬爷爷的礼物》《秋夜看月亮》《萝卜娃娃看到了田野》《我是一棵蒲公英》《我们都是啄木鸟》《田野上的童话》《菜花比美》等颇具美感的,并由此想象开去写的小文,都是小学生欣赏大自然之美后的纯真表达。(《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教育是打开新世界的钥匙》)


当语文教师,我自然还爱美文。对文学的爱是从读师范时培养起来的。当了小学语文老师,更不改初衷,以爱读美文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当我读到徐刚的散文《多美呀,野花》,那抒发的野花独特的美,便引起我的共鸣。于是我在孩子学了叶圣陶的《荷花》一课后,随即将其作补充教材,且又有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对莲的赞赏之名段。课后我带着孩子们去郊外观察田野上、小河边层出不穷的野花,让他们写下《我是一棵蒲公英》的想象性习作。我读了艾青的诗《太阳的话》,也因其充满哲理选为补充教材。诗句的美和丰富的内涵,让我禁不住又为它谱了曲,让童声咏唱大诗人的太阳的歌。所以我早在第二轮实验时,通过教材内容结构的优化,集合美文,低年级采取“三线同时起步”,中高年级按主题,实行“四结合”主题性大单元教学,极大丰富儿童的阅读视野和积淀。即使到现在,我仍然会为读到美文而激动。前不久,我偶尔从报纸上读到哲学家周国平先生两篇论教育的美文,反复诵读,沉思咀嚼许久,别有一种意味,然后我又用毛笔把原文工工整整地抄录下来。我觉得倘若一读而过,似乎不足以表达我对美文的赞赏和对作者的景仰。



用美去滋润

孩子美的心灵


当然,作为老师,我不会满足于小学生“读”与“写”美文,我更追求用“美”去滋润孩子美的心灵,其间的审美情感、道德情感,成为他们幼小的精神世界里闪耀光亮的甜美滋养。


我始终不渝地追求“美”,不仅是自然之美、艺术之美,社会之美同样吸引着我去赞赏,更注意引导儿童去关注社会之美。因为社会美对儿童来说是复杂的,社会之美不易于被他们发现,更不懂分析、判断,而又是他们成长需要的课程。我认为让儿童去关注社会,首先要启发他们发现身边生活中的美,进而引导、感受,学会判断,以至组织践行。我一直主张首先用美去占领儿童的心灵,让他们因为美而鄙视丑,厌恶丑,这对儿童精神世界的丰富,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对社会的美,我十分敏感。(《一切皆源于美好——感谢生命中那些温暖的遇见》)


记得那年初夏,中国乒乓球健儿囊括7项世界冠军。他们的飒爽英姿,他们站在领奖台上代表中国举起奖杯那威武的美的形象,为祖国争光、不惜汗流浃背的美的心灵,都值得孩子去感受,去赞美,去学习。于是,我急切地向孩子们报告这远方传来的喜讯。



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好些小手举起来:“我们全班同学赶快写封信祝贺呀!”“写一封太少,应该每人写一封。”


一双双快活的眼睛告诉我,他们的心,正在为祖国的荣誉而欢跳……小球迷路路若有所思地说:“要是能捎上一点礼物该多好!”我顺着孩子的思路给他们出了一道难题:“送礼物也挺好,但是要知道叔叔阿姨是不喜欢我们乱花钱的,谁能想到不花钱又有意义的礼物?”


第二天早晨,就有人来敲门。啊,是我的学生,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她拿着两朵花,认真地说:“老师,这是咱自家栽的长春花,我挑了两朵最大的,一朵送给叔叔,一朵送给阿姨。” 多美好的祝愿!我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只是紧紧地搀着她的手,一起向学校快步走去。


孩子们都拿着别出心裁的礼物围拢来:


“老师,我画了一座塔,让叔叔阿姨更上一层楼。”


“老师,我多么希望插上一对翅膀,所以我寄上两根小鸟的羽毛,表示我愿像小鸟一样,飞到叔叔阿姨身边。”


“我送几块从江边捡来的小石子,向叔叔阿姨表示一个在长江边长大的孩子的心意!”


“还有我!”一向胆怯的小苇也挤到我身边,小心翼翼地打开手帕,细声细气地说:“这只小小的玉蝴蝶,是爸爸过生日那天,奶奶送给爸爸的;我过生日时,爸爸又把它送给我,如今我要把它送给叔叔阿姨留个纪念。”

……


啊,我激动无比。真没想到孩子们用这些普普通通的小花、羽毛、石子、玉蝴蝶,赋予了美的诗情画意,顷刻间这些没花钱的礼物在我的手中一下子变得沉甸甸的了。我无法掂出它们的分量——其间浸润着孩子们心灵的真情,那萌生的热爱祖国的炽烈之情!孩子感受到乒乓球队叔叔阿姨为祖国的胜利而骄傲,进而被唤醒,树立明天也为祖国立功劳的志向。


来源 | 据《中国教育报》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2018版)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理想与行动的力量——中国新教育实验掠影(内附视频)

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新教育教师生命叙事集锦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学习培训参考资料

新教育的精神是什么?——解读新教育精神: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公益情怀

文化的进步,变革的力量——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自由

活出你想要的美好

新教育是什么?为什么? 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关于新教育实验的50个问答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2018新教育实验颁奖盛典: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 智慧校长、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和颁奖词

“我变了,我没变”——2018新教育实验年度人物事迹简介暨颁奖盛典视频

在行动中研究,在坚守中创新——2018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如何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整?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