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谈写作,内容稀松平常,不知道该如何写;想表达得太多,不知道如何梳理;写完后读起来干瘪,没有画面感;叙事要怎样写才能体现高质量......教育叙事是以第一人称的方式阐释,所以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代入感强,接地气,老师们在情感上容易引发共鸣;一个好的讲述者往往会使用一些讲述技巧,比如在故事中使用埋伏笔的方法,凸显故事中的冲突、矛盾、困惑、误解等要素,构成了引人入胜、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朱永新教授所说,一个人的专业写作史,就是他的教育史。因此,我们呼吁老师拿起笔来,书写自己的教育篇章,呼吁孩子们、家长们拿起笔来,通过 “共读共写”达到“共生活”的目的。“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它们看起来灰蒙蒙。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因为那些八哥、海鸥和老鹰。都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有。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麦田里的守望者》《书写自己的教育史——在书写中成为最好的自己》《相信种子,相信岁月——2019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实事》)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改变自我,改变世界——基于新教育的教师生命叙事个案研究》《让教育沐浴人性的光辉——让传播美好成为本能》)
如何写一篇高质量的教育叙事
关于写作,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困惑……
内容稀松平常,不知道该如何写想表达得太多,不知道如何梳理写完后读起来干瘪,没有画面感叙事要怎样写才能体现高质量
写作的重要性
“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被朱永新老师戏称为教师发展的吉祥三宝。在我看来,从浮光掠影抵达深刻洞见的路径之一便是写作。有人曾提出这样的观点,支撑文字背后的是情怀的感染力,是理念的解释力,是概念的领悟力,我深以为然,通过精准的表达锤炼思想,开拓精神世界,也彰显学校与个人的实践成果。因此写作的重要性不用质疑。(《教师成长之路究竟该如何走?——新教育人的选择:职业认同与“吉祥三宝”》)
教师叙事的概念
叙事是教师通过描述教育生活,讲述教育故事,通过教育叙事材料来阐释自己的行为和经验,从而让其他老师获得解释性理解的活动。也就是说,“行为和经验”是观点,“叙事材料”只是阐释行为和经验的手段,通过教师的讲述让他人理解自己的观点做法才是叙事的目的。(《教师与教育叙事——勾画出你的教育主题词:打开一条通向儿童世界的路,一条通向自我职业生命的路》)
教师叙事的三种模式
1、彰显成果:
为什么做(实施缘由)——怎样做(实践过程)——做的效果(评价反思)
2、解决问题:
“问题——反思实践——解决”
3、凸显成长:
之前的不堪——遭遇改变——之后的收获。(《一场自我发现的英雄之旅》)
主题鲜明突出,明确叙事目的
新教育的老师们常常是教室的深耕者,功夫下得多,想表达的观点也比较多。有的老师一篇文章就把十大行动讲了个遍,面面俱到的结果就是片段式的浮于表面的表达,一厘米的厚度,一公里的宽度,每个行动都如同蜻蜓点水,留不下一丝痕迹。有的老师则是觉得事情似乎做了一大堆,但那都是稀松平常鸡毛琐碎的事,“天边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儿”,如果要把这些事情编织成文,他自己觉得这就是叙事材料的堆砌。
由此可见,叙事首要步骤就是梳理出自己要表达的主题。
如何梳理主题?我们写研究报告,往往是自上而下梳理,先有主题再选材。但叙事却不然,它是一种自下而上地生长,也就是萃取提炼的过程,是教师把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零散事实升级为“概念”的过程。所以,无论是话痨型的前者,还是无话可说型的后者都需要花时间对自己的记忆和行动实践的资料,适当进行“收拾”“归整” ,从一片乱麻中理出头绪。留心一下自己的新教育实验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在十大行动中的某一项有没有“特别”的经验举措,有没有典型案例发生。当然,这种特别之处还可能是人无我有的一些心路历程;可以是自己从书中得到的一些启发思考,并从实践中得到了印证强化;将这些“特别”之处拎取出来,梳理出一条线索,这就是吸引人的地方。(《用生命叙事——2019年,有爱有痛,一路走来,依然是理想主义者》)
重点一目了然,突出关键细节
当我们明确了叙事的目的就要根据目的选材。想一想这篇文章的写作重点是什么。写作时要修枝剪叶,有详有略,旁枝末节甚至可以略去不提。
比如,在帮助李霞老师梳理她的“阅读行走”课程时,围绕着“行走可以是对文字深处知识的追溯,行走也可以是用脚步丈量大地,用脚步印证阅读”这一主题,略讲班级阅读,详讲研学行走。因为前者,很多老师都实践颇深,李霞老师的做法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研学作为当下的“热点”、课程的亮点,需要条分缕析,言之凿凿。所以,她重点阐释了课程的目标,导学单的制作,课程的实施以及对课程的评价反思等,让听者耳目一新,给人启迪。(《改变自我,改变世界——基于新教育的教师生命叙事个案研究》)
有些老师特别喜欢用板块式的方式来写作,比如在缔造完美教室中我采取了如下的几种方法,每一种方法我举出一个事例来论证。这样的叙事看起来条例清晰,却读起来味同嚼蜡,乏善可陈。因为叙事讲究动态的过程,通过对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描述,让人产生画面感和情感的共鸣。
如何凸显情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对细节的描绘,把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的情感的微妙变化,叙述对象的动作神态表情一一坦露出来,就会引起听者的共情。
在叙述的过程中,即使有一条主线,也要注意表达的先后顺序。比如,我们既要注意用时间顺序来表达我们的成长的节律,又要注意以不同的角度(家庭、学校、同学之间、老师和孩子之间)来解析这一事情的始末,从而达到以小见大,以故事见真知的目的。
感性中还原理性,切勿过分煽情
教育叙事是以第一人称的方式阐释,所以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代入感强,接地气,老师们在情感上容易引发共鸣;一个好的讲述者往往会使用一些讲述技巧,比如在故事中使用埋伏笔的方法,凸显故事中的冲突、矛盾、困惑、误解等要素,构成了引人入胜、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
当然,在这样的描述中,不能为了达到艺术效果而过度渲染,让故事失去了真实性,更不能选材的偏颇或者略去一些重要的背景因素让听者产生了错误的判断。有的老师往往是这样讲故事的,我采取了怎样的方法,从此以后,那个孩子就变了。这样的话让听者很是怀疑,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我也这样做没有取得什么成效呢?这样的叙事或许有激励人心的作用,但对事实的解释力明显不足,很难让人真正从叙事中有所顿悟和收获。(《要追问自我是否成长——所有的力挽狂澜都源于专业素养》)
有的老师喜欢抒情,从头至尾用各种词汇去描摹和渲染,这样的语文老师的强调往往让听者有一种背诵课文的感觉。文章语言既要讲究生动,也需要质朴和平易近人。
但同时,由于教育叙事更多以故事的方式呈现,基于“事实性知识”,老师要从故事中提炼出方法论和理论支撑,对于一线老师又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是为什么新网师执行院长郝晓东曾经呼吁“教师培训要少听故事”的缘由。所以,教育叙事写作是从“观点提炼”到“现象还原”的过程,而听教育叙事则是从“现象还原”到“观点提炼”的过程,一正一反指向的是情感体验后的理论梳理,从而真正丰富自己的认知地图。
朱永新教授所说,一个人的专业写作史,就是他的教育史。因此,我们呼吁老师拿起笔来,书写自己的教育篇章,呼吁孩子们、家长们拿起笔来,通过 “共读共写”达到“共生活”的目的。(《书写自己的教育史——在书写中成为最好的自己》)
2019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作为5G元年,科技正在以日新月异的魅力和无所不及的触角改变着我们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5G 技术既是综合实力的体现,同时也是竞争和发展的代名词。选择、重构、期待是我对5G技术的理解,同样也是2019年我自己的年度关键词。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来了一系列政策积极布局5G发展,各大运营商都在推出5G手机,等待还是换机成了许多用户的选择难题。
我同样面临这样选择的难题。李镇西老师早在去年便与我有了这样一番谈话。那日,他让我去办公室一趟。他问我,是否愿意来武侯区新教育建设办,做一个专职的工作人员?言辞间颇为恳切,说实话,这样的提议是我从未思及的,他让我回家好好想想,再回复他。那一晚,又是一个无眠之夜。2012年9月18日,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李镇西老师,第一次听他讲新教育,“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是我对新教育最初感受。那一晚无眠,坐在电脑面前看新教育榜样教师快乐小荷的毕业庆典,我心潮澎湃,激动不己,泪流满面,就在那晚之后,我做了一个重大决定,我要带着孩子们去走那一条路。三年过去,2015年我成了新教育榜样教师,星星班也获得了年度缔造完美教室提名,我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而如今,我又再次无眠,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左手是我热爱并耕作多年的教室,我的学生,我工作的伙伴,右手是一条崭新的荆棘丛生又处处风景的道路,孰去孰从,我不知道。……回学校收拾东西,我站在空荡荡的教室里静默良久,孩子们放了暑假,教室空无一人。教室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张新教育道德图谱,“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几个字我看了许久,我当然知道它的含义,也明了李老师的信任和良苦用心,从一个一线的老师成长到全国榜样教师,他看见了我对教育那种热忱和情怀,我分外感激,然而,从一个班到一个实验区,其间跨越了太多,我感觉到肩头的沉重,内心惶然。当然,最终还是接下了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于是,在教室里的每一天变成了倒计时。更多的是牵挂。一个孩子在我认识他之前早已“享誉”全校,那个孩子智商奇高,近似贪婪得热爱阅读,但却始终走不出自己的世界,不与其他孩子玩耍,喜欢把自己蜷缩在书柜里,有时,又放肆地躺在地上不起来。我讲生字时偶尔会讲讲这个字的甲骨文,从而让孩子们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它最初的意思,我希望孩子们感受到每个汉字的温度,从来不听课的他只要一遇到我讲甲骨文便听得出奇认真,两眼放光,下课后还缠着我把自己的参考书推荐给他,甚至一度用甲骨文来给我写纸条交流……
另一个孩子是个单亲家庭,妈妈沉浸在悲伤中不工作酗酒,靠亲戚的救济养活女儿。女儿长得特别乖巧,几次因为妈妈酗酒瘫睡在马路牙子上,只能默默守在妈妈身边。还有一次,被酒醉后的妈妈关在门外,警察把她带到警察局睡了一夜,第二天又来上学。更多的时候是饿着肚子,因为妈妈宿醉未醒,家里没有早饭,也没有钱买早饭。她中午在学校吃饭,一百多块的伙食费交不起,我给她向学校提了申请,每天早上还会给她带个鸡蛋、馒头什么的当早餐。我也跟她妈妈谈过,但收效甚微,清醒时还好,喝醉了酒半夜三更就给我打电话哭诉自己人生的种种不如意。女儿学习上只能靠自己,拼音不会认,生字更是错一堆,我便指定了一个女孩,我和她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轮流给她补习,这些日子日渐有了起色,语文成绩从七十多分可以考到90分。家长座谈会上,她妈妈露出难得一见的微笑。还有个男孩,长得虎头虎脑,看起来十分精灵,但上课注意力特别短暂,写字更是横七竖八,缺笔少划,对他我是格外关心,随时提醒,我还请来专业的心理医生,说需要进一步诊断。心里沙漏一般滴滴答答,讲台上的每一分钟都仿佛成了一种绝唱。因为离别,所以更想要对他们温柔以待。照例是田园式的精耕细作,深扎于教室的泥土里,日出晨诵,午时阅读,晚时暮省,日复一日。“户庭无杂陈,虚室有余闲”,教室虽小,却可以和孩子们共话春风桃李,日月古今,用课程把琐碎的日子编织得丰盈而美丽。家长座谈会那天,作为语文老师的我缺席了,因为不敢面对,连道别都不敢轻言。选择便意味着割舍和放弃,对于这群孩子来说,我的离开是一种变数,不知道对与错,是与非,好与坏,便成了一个巨大的问号哽噎在我的喉咙里,亦成为2019年最大的遗憾与愧疚。
解决困境的核心之道便是重构。面对5G,站在新时代门口的运营商便面临着重构的选择。而我和许多一线的老师、学生、家长也同样面对这样的重构。2019年下半年,“部编本”教材即将结束三年的过渡期,取代之前的“一纲多本”,全面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大家都高呼“阅读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而这些年,我对阅读和写作始终牵系着丝丝缕缕的情感,阅读是光,写作是影,光影之间便陈亘着自我。如何读写结合,挖掘语文教材里的训练点,如何通过课外拓展,实现读写迁移,让孩子读得快乐,写得开心,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夙愿,也算是对自己“善述”的总结。应长江文艺出版社邀约,便有了执笔写部编教材配套写作教程的念头。想来是容易,但真要动起笔来却甚为繁琐。但人一旦有了选择,接下来便是对整个思维的重构。明确单元语文要素,梳理写作思维导图,兼顾教材写作训练逻辑,增补相关的名家名篇片段,更要把写作策略用孩子的话明明白白交代清楚。半年来,闲空之间,脑袋里一直萦绕的便是写书之事,各种资料如“獭祭鱼”般,偶有一得,便用手机记下。被时光泡透了,终不负有心人。新书出版在即,特别感谢我的同事何莉老师、张晓鸥老师给予我的帮助,郅锦霞老师还为每一篇画上了思维导图。因为文字的耕作,让朴朴素素的日子有了几分明丽和动人。
七月姜堰新教育年会,再次遇到了广元旺苍县教育局局长向荣贵一行。我和向局长是2018年年会上认识,或许是因为我在年会上的发言引起了他的关注,受他邀请便去往旺苍给老师们做了一场关于新教育的通识培训。后来,李老师也应邀再次去了旺苍,那是2018年9月1日,在朝阳的见证下,旺苍新教育正式宣告拉开帷幕。而后,我又有了三进旺苍之行,把新网师团队带到了旺苍。一年过去,旺苍县100多名老师加入新网师学习,新教育正改变着旺苍的教育生态。此次年会上,向局长再次邀请我赴旺苍给老师们做有关晨诵培训,我满口应承。直到返蓉的飞机上,我才感觉这并不容易。一个人去讲简单得多,但新教育的培训不是做样子,讲得天花乱坠却没有价值,我希望这场培训能让老师们听完之后,不是心潮澎湃后的无所适从,而是既能仰望天空,又能能脚踏实地,明确自己怎么做,如何做。尽管时间仓促,假期里我和武侯区的几个种子教师——黄雪萍、刘俊秀、彭玲、何莉四个人一遍遍钻研晨诵教材,梳理课堂范式,设计培训方案。蒋长玲老师作为我们的学术顾问,被我们拉进团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一次次碰头,磨课,审阅文稿。我最后总结了一句,此次培训要求就四个字“眼里有人”,有孩子,有老师。那天培训结束后,老师们反馈干货多多,效果良好,既有课例呈现,又有理论讲解,既兼顾了低中高三个学段,又呈现了儿歌、儿童诗、古诗文三种不同样态。那天临走时,我们一行人尽管疲惫,却难掩兴奋,我们在看见别人的时候,我们也看到了自己。感谢向局长的信任,也感谢姐妹们的支持!其间,我还经历了一场“浩劫”。说“浩劫”并不为过,左眼突然看东西模糊不清,文字歪斜,开着车,感觉路面颠簸不平。后来便去了医院检查。医生说是因为写书稿熬夜太多,眼底长了新生血管,要给眼睛打针。因为散瞳,我基本是两眼一抹黑,心里倒很坦然,开玩笑说,以后只有带着放大镜看世界,反而是陪我去医院的母亲,突然失声痛哭。那些日子,我像极了漫画里的“独眼狼”,常常眯着一只眼睛做事情。安慰自己,医生说出血只是小问题,手术也简单,往眼睛里打针就好了,只是这个针不属于报销范围,一针接近一万,心不痛肝痛。幸好,那段时间忙着培训的事,事情多,没空做手术,也没空细细琢磨,唯一担心的只是面对新的工作,带着这样的眼睛如何胜任。给医生说了情况,她建议我试试药物治疗,安慰我,你年轻,有希望。又到开学季,正式来到武侯区教育发展研究所新教育建设办的我再次经历对于工作内涵的重构。李老师让我写一份关于区域推进新教育实践的思考。武侯是全国新教育实验区之一,新教育作为武侯教育“百花齐放 百舸争流 ”教育生态中的一环,如何让师生及学校深度卷入新教育的“十大行动”?如何通过教师的专业发展、专业成长作为主轴,带动区域的教育质量、改善教育品质的提升?如何推进新教育实验,让武侯教育的品牌内涵在全国产生更大的影响力?我一边思索着,一边撸着袖子把办公室从头到尾打扫了一遍,新的开始似乎总是在这样有条不紊的清洁中拉开序幕。阳光把斑驳陆离的影子洒在我的办公桌上,顺着视线摇出窗外,九月,阳光正盛,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不正应了那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在“5G+共赢未来”为主题的中国移动发布会上,中国移动率先向大众展示了自己的5G发展的规划蓝图,构建一个强壮的5G生态,已经成为中国移动发展规划的核心,“共赢”也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开学伊始,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周文良院长找我谈话,他对我的到来表示欢迎,也希望我思考在智慧教育的背景下如何走出一条武侯新教育特色之路。周院长对我充满期待,但说实话,第一次要把自己站在那样高的位置上布局思索,有点晕。如何实现教育共赢未来?回到家,便是各种引擎搜索,有些绞尽脑汁的感觉。幸运的是,我的领导新教育建设办负责人叶兵老师有着多年的管理经验,他对我写的那些毫无创新可言的工作思路并没有嗤之以鼻,而是耐心细致地和我多次交流切磋。最终,我们梳理出四个工作重点“梳理前期工作”,“加强队伍培养”,“搭建成长平台”,“强化整合推进”,我们试图将武侯新教育工作相机融入到区域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和全面推进智慧教育发展的征程之中。
“9月19日,武侯新教育实验区2019年度工作表彰暨2019-2020学年度工作推进培训会”在成都市科华中路小学成功举行。全国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李镇西,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小刚,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周文良参与活动并做了重要发言。”“9月22日,“缔造完美教室,成就幸福人生”为主题的全国新教育实验缔造完美教室研讨会暨兰州新教育开放活动在兰州音乐厅拉开帷幕。成都市磨子桥分校李霞代表武侯区参加了此次活动。李霞老师以自己所带的“向日葵班”为例,以“阅读行走”课程的实践活动为主线,讲述了她和她班级的孩子们对完美教室的行动理解。”“获得2019年新教育年度十佳,来自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兴仁中学的吴佑华给老师们做了题为《愿做点灯人,散作满河星》数学学科和古诗词整合课程的专题汇报,让人耳目一新。”“10月18日,举办成都市红牌楼小学第十届诵读节暨‘新教育教师叙事专题培训’教师叙事活动,武侯新教育办公室王兮老师以《如何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师叙事》为主题,具体而详实地与老师们交流了专业写作的重要性,叙事文体的概念、特点及写作方法。”就这样,我的工作日历上开始多了一行又一行的行动履历,而我也在这样的行走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第一次做会务工作,第一次下学校指导老师参加叙事演讲,第一次邀请全国十佳教师来武侯交流,第一次组织全区的叙事比赛,第一次开展专题培训,第一次以班主任的身份协助李镇西老师开展第三期博士工作站活动,第一次发布微信公众号……在这样无数的第一次中,我不断拉长着自我的成长曲线。半年来,我似乎离孩子们越来越远,离教室越来越远,但当我回望自己走过的点点滴滴时,我恍然明白实际上我拥有了一片更加广袤的原野,一片同样需要用心去守望的麦田。从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变成一个区域新教育的推动者,从一个活动的参与者变成幕后活动策划人,其间李镇西老师和新教育办公室负责人叶兵老师给予了我最大的包容、肯定、信任和鼓励,办公室的郑雯婷老师也协助我做了许多相关工作。角色的转变让我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审视、思考,怎样的培训才是真实有价值的,怎样的评估才是朴素而高效的,怎样的服务与引领才是切实而深刻的。我想,当我能用自己绵薄的力量影响更多的学生,父母,老师的幸福成长,这也算是对我告别的这四十五个孩子的一份答卷吧。当然,成长往往伴随错误。在这些事件的背后我也发现了自己的诸多不足。由于我的不严谨,工作中时常出现一些纰漏甚至错误,有一次由我执笔的正式通知中竟然出现了别字,被悄悄指出来,我羞愧不已。然而李镇西老师和新教育办公室负责人叶兵老师并总是对我说,没有关系,下一次,你会做得更好。当我遇到困难时,基金会的星云仙子和秦兆勇老师、新网师郝晓东院长等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这都让我对他们充满了无比感激。国庆节,终于腾出空来准备去做眼睛手术。医生很负责,说再检查一遍。测视力时,我遮挡右眼,左眼竟然出乎意料地看到了1.0,歪斜的症状有明显的好转。散瞳后又检查了一遍,那个四十多岁的专家放下手中的仪器,一脸郑重: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你不用来做手术了,虽然没有完全好转,但是出血已经止住了,你年轻,有痊愈的可能。那一刻,好想紧紧地拥抱医生,好想告诉我认识的所有人。幸运如此眷顾我,难道是因为我是新教育人吗?
年末将至,我非常有幸的受新教育研究院、新教育基金会邀请参加了11月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第五届教博会,并在工作坊作了题为《新教育儿童课程之道》的主题交流。在这次教博会上,新教育实验荣获教博会优秀教育创新“SERVE奖”,我见证了新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新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卢志文先生代表“新教育共同体”上台领奖的光荣时刻,也以自己这些年来在新教育儿童课程的探索与思考的课程讲述为此次新教育实验布展添砖加彩。那天发言完毕后,一位来自贵州的女孩紧紧握住我的手,“王兮老师,今天听你的讲座我深受感染,我记住了那个词“编织”,回去也后,我也想带着我们班的孩子,带着我们学校的老师们一起来编织我们的教育童话!”那一刻,我也格外激动,点亮一位老师就是点亮几十个孩子,教育的意义正在于此,虽然没有自己耕耘的那一亩三分地,但我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擦星人。
前些日子,蓝玫老师受邀来到武侯,谈及小王子时,我们不约而同说到了“驯养”一词,小王子驯养了狐狸,于是,金黄的麦子便有了意义,风也有了意义,因为风在麦田里歌唱。而新教育也驯养了我,从一个班级到一个学校,从一个学校到一个区域,我在新教育里找到了幸福和完整,教育对我也有了特殊的意义,它如基因一般被镌刻在了我的生命轨迹里,也成了我终身的使命所在。那天,我回忆起2015年的往事,北京缔造完美教室活动前一晚,蓝玫和我席地而坐,一遍一遍带着我读第二天发言稿里的那首诗“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她的声音温润如玉,又带着某种坚不可摧的力量。而此刻,她再次对说:“王兮,我们可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