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遇见网师,舒展生命——结亲新教育,铸就新辉煌

马青林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不是观念改变行为,而是行为塑造观念。

走进新网师,我才发现,这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有着那么多课程,那么多优秀的导师。

在这个功利和浮躁的社会,这样一群“尺码相同的人”,远离世俗,互相勉励互相鼓舞,互相切磋互相交流,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了,好像在拥挤的剧院门口,脚不沾地已经进场。

尽管我还不够优秀,但我努力坚持走在去往优秀的路上。拥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团队,拥有这样一批怀揣梦想的同路人,拥有这样矢志不渝,集精神、勇气、毅力和自律于一身的教育人,我没有理由扯大家的后腿。我想这就是团队给我的力量,这就是网师文化的价值所在。——马青林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郝晓东:人何以发生改变——无论何时,成长从不停步》《郝晓东:要追问自我是否成长——所有的力挽狂澜都源于专业素养》)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让教育沐浴人性的光辉,让传播美好成为本能》《当代教育家的知行合一》)

遇见网师,舒展生命

作者|马青林
山东省庆云县教育局副局长
文章来源|新网师 

马青林,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山东省教师教育学会理事,山东省庆云县教育局副局长,家庭教育指导师,长期专注家庭教育研究与推广。

尊敬的郝院长,各位老师,各位同仁,大家好:

我是马青林,来自山东省庆云县教育局,今天非常荣幸能跟大家一起交流,作为2019年的一名新学员,没有任何建树,所以今天的分享诚惶诚恐,还请大家多多批评。


2011年,我的儿子以全县状元的成绩考入北京邮电大学,这时候有很多人就问我,你是怎样教育你的孩子的,为什么成绩这么好啊?我当时也是随便应承着,“哪有什么教育,纯属偶然吧。”但自己就开始反思自己与儿子的点点滴滴,开始梳理与回想,一段时期之后,也写了几个与儿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并开始学习心理学,琢磨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是科学的。慢慢的,对心理学、家庭教育产生了兴趣,于是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学习,购买相关书籍,参加培训活动等。几年的时间,感觉有些收获,与家长沟通中似乎能讲一点道理。

2018年初,我们请烟台的徐晓彤老师到我县举行了一场报告会,在聊天的时候,我就问,徐老师,你成长的这么快,有什么秘诀吗?她说,我一直是新网师的学员,我们是如何如何学习的等等。我很感兴趣,于是请她告诉我,新网师什么时间招生,并把链接发给我。当时也没顾上看,忙过之后,我再一次打开新网师公众号,发现新网师招生工作刚刚结束,于是我急忙联系了招生老师,现在才知道是教务处郭良锁主任,我问能否给我一个补录的机会,当时郭主任收下我的读书史,并给我一个特殊机会,让我跟另外一个团体报名的学校一起加入了新网师,我的学号198547,我想这季招生应该是547人,还是蛮有意义的。从此,开启了我的新网师学习。


一、走进新网师,遇到知名导师

走进新网师,我才发现,这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有着那么多优质课程,那么多优秀的导师。第一学期,我选择了复旦大学知名教授丁敬耘老师的《发展心理学》,第二学期我选择了《家校共育》课程,蓝枚老师主讲,我切身感受到两位老师的博学多识,他们的讲座高屋建瓴,他们的诱导开启心灵,讲座内容也非常贴合我们的实际,我都收益匪浅。同时,他们的精神也每时每刻感召着我,每天忙碌于工作,还义务为我们授课,一讲就是三个小时,批改作业,每次都超百份,指导每一个学员,可谓用心良苦。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导师的学识水平,更有他们义务奉献、付出,而发自心灵深处的光辉。

郝晓东院长,一句“不是观念改变行为,而是行为塑造观念”,颠覆了我这个政治专业大学毕业生多年的秉持,我一直坚持“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列宁语),所以,很多事情在筹备阶段先开始统一思想,更新观念,由于争议的产生,这些工作没有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然而,义无反顾的行动和大刀阔斧的创造会铸就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中形成了伟大的理论。

侍玉苗老师,家长智慧课程研发团队负责人,通读上百本家庭教育书籍,从反思目前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手段开始,力图从技巧和方法上升到智慧层面,抓住根本原理,改变教育思维,塑造合宜的“家庭教育的大脑”,具有极强的引领作用。侍老师是一个工程师,对教育有这样的情怀,真让我们教育工作者钦佩。

各个组长,耐心的指导和帮助,使我尽快融入到网师这个大家庭。已经50岁的我,对网络技术特别小白,所以对加入各个群组、如何打卡、交作业、开展讨论等都很陌生,甚至自己的学号也不知道到哪里去找,群里的各位老师,特别是上学期《发展心理学》课程组长苏老师给我很大帮助,不厌其烦的指导,让我顺利开始了学习。

当然,还有朱永新、李镇西等教育大家的,他们的思想长期影响了我们乃至全中国的教育发展。有了这些导师的指导和引领,仿佛让我们在茫茫大海上看到了灯塔,明确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也给了我动力和希望。在这里真的非常感谢为我的学习给予帮助的各位老师,谢谢你们!


二、走进新网师,与一批学霸为伍。

刚刚开始学习《发展心理学》的时候,我还像小学生一样,等着老师讲课,并布置作业。每次作业,不就是2000字吗?或许也不很难,每天的打卡要求也不高,所以一段时间内,自己并不没有过于紧张和积极。然而,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发现了问题。新网师周报的内容越来越充实,但里面没有我的一词一句,置顶的打卡每天更新,没有看到我的内容,展评的优秀作业质量越来越高,里面看不到我的名字……我忽然发现我落后了,仔细看看讨论,很多老师预习了几本书里有关课程的内容,要求2000字的作业达到了10000字以上,当然优秀与否不绝对取决于字数,每天打卡的内容都在1000甚至2000字以上,我惊呆了,我这是遇到了一群学霸。如果每天写1000字打卡,每次作业超万字,每月的书写量就可以达到50000字,一年就达60万字。况且,能写出这些东西,还必须读很多书,要构思、要梳理、要斟酌、要揣摩,每天的学习时间要多久?

我真实的感觉到差距了。新教育有一句话是“一群尺码相同的教育人”走到一起,我还真不配,如果大家是高富帅,我便矮矬穷。然而,心有不甘,只有奋起直追。

我想,一张优秀的美术作品,需要绝妙的构思,还需要细节和工笔,一首美妙的音乐,有时轻巧和小资,还要有紧凑和厚重。于是我开始了网师倡导的“啃读”,我认真预习,专心听课,学习优秀作业,研读置顶打卡,虚心向每一个网师人学习,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我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摆脱无谓的应酬,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比如在武城县举办的读写社高研班,我虽然没有时间参加,但所有的内容我都通过直播或回放学习了,而且各位专家和优秀学员的精彩报告,都给我启发和引领。

尽管我还不够优秀,但我努力坚持走在去往优秀的路上。拥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团队,拥有这样一批怀揣梦想的同路人,拥有这样矢志不渝,集精神、勇气、毅力和自律与一身的教育人,我没有任何理由撤大家的后腿。我想这就是团队给我的力量,这就是网师文化的价值所在。


三、走进新网师,舒展生命的精彩

我们不能控制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把握生命的宽度。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进入新网师我感觉到了生命的价值。

我分管基础教育科,负责家校共育这个改革项目,正好与我学习的家庭教育内容关联。在这个项目上,我非常投入,项目也搞得热火朝天、风生水起,我们的校长、老师一起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活动,家访、学校开放日、智慧父母学堂,我们也把家庭教育送到社区和农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各位同学和老师的启发,在学习的同时,我也撰写了几篇文章发表,自己也给家长做报告,接受家长咨询等,总之尽自己所能,为家乡父老做点事情。忽然有一天,我接到来自北京的一个电话,原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跟《中国家庭报》联合开发了家校共育数字化平台,每周为全国的家长开视频课,邀请我讲一节课,当时我懵了,怎么回事呢?原来,他们面向全国征集专家的时候,办公室的同志为我填了一张表,他们也看到我发表的文章等,决定邀请我,我当时又惊又喜,喜的是能够走上全国的舞台展示自己,真的令人向往,但怕水平不够辜负了平台又对不起全国的家长。很矛盾,但更兴奋,随即投入到紧张的准备过程中,查资料、写讲稿、做PPT。11月13日,顺利直播,12.8万名家长收看。讲座之后,平台反馈的效果不错,并当即决定邀请我12月再为小学家长讲一场。于是继续准备,而就在这时,新网师侍玉苗老师组建智慧家长课程研发组,我有幸被选中,分组后,由于我的年龄大,大家推选我当组长,按照当时的计划,我们一个月之内要读几本书,要讨论,每次讨论要有2000字以上的体会,还要做一个课程,我做了大约15000字,还有《家校共育》课程的毕业作业等,几项学习任务叠加在一起,真叫一个“忙”啊,然而,很快乐,很享受。有人说,还有这么多工作,你哪有时间做这些?我想告诉大家,只要心有所属,就没有任何困难能阻挡你前进的脚步。

回顾一年的网师学习,我也很欣慰,顺利完成《发展心理学》《家校共育》两门课程的学习,完成15000字智慧家长课程草稿,在《中国家庭报》等国字号报刊发表文章3篇,公众号发表文章2篇,网络讲座最多的一场近45万家长收看,为平台创出新高,还有线下多场讲座和家长咨询,我们县的家校共育改革项目被德州市推荐到山东省参加评选,我到省城陈述和答辩,获得全省优秀改革案例奖。


曾经有人问我,这么拼干什么?但我真的没有感觉到拼,而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执着和坚守。如果非要找寻原因,我想我的力量源泉在于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个人的一种自觉,或者是内心的一种渴求。当有人问我是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我有一种冲动,就是将自己的所有倾囊而出,让更多的家庭和父母在教育问题上少走弯路,让更多孩子的人生更有造诣。这不是一种高尚,而是内心的一种满足,或许这就是内生的力量。

二是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每当我看到很多家庭和孩子出现问题而无法挽回的时候,比如弑母的北大高材生吴谢宇,比如投毒的复旦大学林森浩,比如名门公子李天一等等,我的内心隐隐作痛,更是一种煎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为什么那么在乎考试成绩,而对品格教育、生命教育如此麻木,还有这些家庭,更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因此,做这些工作感觉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一种使命和担当。

三是工作效果,让我更有成就感。随着家校共育工作的开展,效果非常显著。改善了家校关系。过去,孩子学习不好,家长会抱怨,“老师怎么教的”,但今天,他知道更多的责任在家长,他会首先自醒,也就理解了老师,愿意跟老师合作;改善了亲子关系,过去,很多家长要么专制、要么溺爱,当他们知道亲子关系的重要意义时,真正成为了孩子的朋友,“鸡飞狗跳”的日子减少了,有效的陪伴增多了;密切了夫妻关系,通过家庭教育指导,家长懂得了夫妻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那么家长就更加注重家庭的和谐。同时,学校、家庭、社会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共同促进教育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改变了我们的教育生态。这一切,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让我更自信,更有成就感,更有学习和前进的动力。

第四,还要归功于网师的文化力量。在做汽车广告的时候,有这样一句广告语“提速推背”,说的是汽车提速的时候,后背有被人推着的感觉,说明提速很快。我想用“提速推背”这个词形容网师的力量再形象不过了。在这个功利和浮躁的社会,这样一群“尺码相同的人”,远离世俗,互相勉励互相鼓舞,互相切磋互相交流,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了,好像在拥挤的剧院门口,脚不沾地已经进场。这就是众人的力量,是新网师给我们的力量。


四、结亲新教育,铸就新辉煌。

我们山东省庆云县是一个小县,面积502平方公里,人口32万,经济比较落后,但教育是庆云的一张名片,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指标,近10年的时间里,我们在德州区域内中高考成绩一直领先。但我们也发现,我们的教育发展也遇到了瓶颈,我们的教育理念还需要更新,所以,为进一步寻求突破。2019年秋,我们向新教育研究院递交了实验区申请书,2019年12月27日,陈东强院长带领团队到庆云进行了实地考察,新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泰州姜堰区教育局副局长,林忠玲。杭州萧山区银河实验小学朱雪晴书记, 为我们做了辅导报告,新教育在庆云正式落地。

年前,我们教育工委书记带队前往北京拜访了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先生,我也有幸一同前往,近距离感受到大师的风范。


目前,我们推动新教育的策略有这样三个方面。

一是行政推动。我想这是郝院长“行为塑造观念”的最好实践。大家对新教育实验的了解有早有晚,认识水平不同,有不同的看法很正常,但一定要先行动起来,目前,每个学校都从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积极开展,我们也拟定了指导意见和考核方案,发挥行政的力量,先启动起来。

二是发挥重点项目校的引领作用。我们想在几个条件和基础相对较好的学校,重点打造几个好的项目,为全县做样板,引领和带动全县新教育实验的开展。

三是鼓励更多的校长、老师参与到新网师的学习中来。我们的策略是倡导加自愿。目前已经有近百人参与到新网师学习团队。我想行政推动和政策引领只能是短期行为,而唤醒校长、教师埋藏心底的成长欲望,激发来自心灵深处内生动力将逐渐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并推动全县教育实现突破和跨越,铸就新的辉煌。


各位老师,各位同仁,我想用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一句话作为今天的结束,与大家共勉,“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最后,真诚欢迎各位老师、同仁到德州,到庆云指导工作,谢谢大家!


作者简介:马青林,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山东省教师教育学会理事,山东省庆云县教育局副局长,家庭教育指导师,长期专注家庭教育研究与推广。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2019版)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理想与行动的力量——中国新教育实验掠影(内附视频)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新教育教师生命叙事集锦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深度学习,深度实践,新教育实验的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

新教育的精神是什么?——解读新教育精神: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公益情怀

文化的进步,变革的力量——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

“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2018新教育实验颁奖盛典: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 智慧校长、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和颁奖词

2018新教育实验年度人物事迹简介暨颁奖盛典视频

2018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