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无数人强调知识改变命运,却常常忽视比知识技能更为根本、更为隐形、更能决定命运的,是一种关键力量——习惯。
习惯,就像人类心灵深处的发动机,一旦开始运转,就会悄悄操控着人生。
习惯是后天形成,却又集中而准确地体现着人的天性,不知不觉中塑造着人的个性,所以我们说“习惯养成第二天性”。
为了这理想彼岸,我们汇爱于心,倾力于行。从今天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每月一事做起,朝向彼岸,我们就从此刻启航!
大道至简,返璞归真。——老子
离你越近的地方,路途越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泰戈尔
人若愿意的话,何不以悠悠之生,立一技之长,而贞静自守。——里尔克新教育实验各个行动项目,分别源自行动的哲学和课程的逻辑,新教育十大行动“条条大路通罗马”,专注任何一项行动,深度学习和实践,做到极致,都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提纲挈领”,“四两拨千斤”,通过“一个支点撬动整个地球”,驶向新教育“幸福完整”的彼岸。——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日新之谓盛德。——《易传·系辞上》。惟进取也故日新。——梁启超。德贵日新。——康有为。常新,自新,全新。——陶行知。《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2016年7月,新教育人聚集山东诸城,探讨习惯养成的价值,交流“每月一事”的经验,我们形成了如下共识:无数人强调知识改变命运,却常常忽视比知识技能更为根本、更为隐形、更能决定命运的,是一种关键力量——习惯。习惯,就像人类心灵深处的发动机,一旦开始运转,就会悄悄操控着人生。习惯是后天形成,却又集中而准确地体现着人的天性,不知不觉中塑造着人的个性,所以我们说“习惯养成第二天性”。我们用“习惯”一词,希望强调素养形成的行动路径,希望以习惯倒逼素养的落实,以外在结果倒推内涵培育。我们希望把内在的难以触摸的“素养”,变成能够外显、可以培养的“习惯”,变成具体的“每月一事”项目,通过一个个可操作实施的课程,养成人的第二天性,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塑造良好的人格,创造幸福完整的人生。从个体成长看,良好习惯是创造幸福完整生活的必备保障。从教育历史看,注重习惯养成是中外教育的共同优良传统。从教育改革看,注重习惯养成是夯实核心素养的必然方式。从世界趋势看,注重习惯养成是全球教育改革的主要朝向。从社会环境看,良好习惯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环节。从文明进程看,良好的习惯渐变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重要阶梯。每月一事,不是仅仅每月做一件事,而是每个月选择一个主题,以节俭、守规、环保、公益、勤劳、审美、健身、友善、好学、感恩、自信、自省的12大习惯纲目、36个专题习目彼此关联,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行动体系,成为符合儿童生命律动的一个教育生态系统。 每月一事,把习惯养成细化到从具体小事入手,根据价值澄清、目标明晰、家校共育、反思反馈、融合整合、持续有恒六大原则,遵循全员参与和系统设计、重点突破和螺旋上升、明确要求和鼓励创新的操作要点,以主题开启、营造情境,深度阅读、强化意义,实践体验、知行合一,充分展示、各显其能,反思提升、评价多元的五个步骤有序开展。每月一事的实质,是以12个习惯为经,以知识技能为纬,进行科学的编织,是对生活一串串足迹的综合梳理,对生命一段段旅程的整体观照,更是对人格的一次次用心建构,对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一天天真诚践行。新教育追寻的彼岸,是培养出一群又一群长大的孩子,从他们身上能清晰的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财富是有汗水的,科学是有人性的,享乐是有道德的”。一个孩子,只有以良好而全面的习惯,为终身持续发展的动力,才可能这样长大。为了这理想彼岸,我们汇爱于心,倾力于行。从今天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每月一事做起,朝向彼岸,我们就从此刻启航!
20年来,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已经作了许多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是学术是新教育立身之本,学术探索永无止境,为推动新教育事业持续深入发展,经研究,决定组织实施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深耕行动:核心素养形成的行动路径
——习惯养成第二天性
作者|朱永新
11月19日,为期两天的第六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在苏州第一中学开幕,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在论坛上作了《习惯养成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行动路径——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的理论与实践》的报告。下面是《苏乡师家》微信公众号小编独家整理的报告主旨,一起来听朱永新如何用习惯养成扣响核心素养。无数人感叹天赋的差异,教育造成的差别却远远超出先天的禀赋。无数人强调知识改变命运,却常常忽视比知识技能更为根本、更为隐形、更能决定命运的,是一种关键力量——习惯。
我们每天早晨大约几点起床?洗脸是用温水还是冷水?挤牙膏是用左手还是右手?上班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到了单位首先干什么事情?这一连串的行为,是精心思考以后的安排,还是不假思索的习惯使然?毫无疑问,正是习惯帮助我们选择和安排了这一切。
通过改变习惯,我们能够重塑人的第二天性,从而更换角度展现人的天性,并因此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塑造良好人格,创造幸福完整的人生。正因为习惯对我们的生活和生命有着如此深刻的影响,习惯养成也自然成为教育的重要课题。
习惯养成从实质上看,就是帮助人们建立起一套具有积极意义的、自动运转的系统,从而整理、规划、巩固、提升生活与生命,使世界变得清晰,使生活变得有序,使生命变得和谐,让人由混沌走向澄明,让个性由蜷缩变为舒展。
近年来,在总结海门和其他实验区的经验的基础上,并借鉴国内外核心素养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情况,我们对12个习纲主题进行了适当调整,并提出了36个习目专题。如下图所示。
“每月一事”项目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取向。“每月一事”的习惯养成,所养成的不是零碎的杂乱的习惯,而是以习惯为路径,明确指向教育生活的幸福完整,明确指向一个人的人格塑造。通过“每月一事”的融合,让师生的教育生活从被学科割裂变得完整,践行“每月一事”的过程,本身就是幸福的教育生活。“每月一事”所梳理与提炼出的12个习纲,是一个“完整的人”所必须具备的素养,这样“完整的人”也就必然会创造并拥有“完整幸福”的生活。从这一价值取向出发,我们在12习纲的内容安排上,以自我发展、社会交往和文化学习为维度,不仅直接服务于自然生命的延长,社会生命的拓宽和精神生命的提升,也与国家提出的核心素养结构呼应。
从个体成长看,良好习惯是创造幸福完整生活的必备保障。首先,习惯简化了生命活动程序,提高了生命的效率。其次,习惯强化了个性特征,彰显出鲜明品行。再次,习惯提升生命的质量,推动人的成长。
从教育历史看,注重习惯养成是中外教育的共同优良传统。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高度重视习惯养成的问题。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命题,同时强调早期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南北朝时期的《颜氏家训》、朱熹的《白鹿洞书院学规》以及亲自编制的《童蒙须知》、王守仁制定的《教规》等,对从“爱亲敬长”到“礼仪举止”等行为习惯与道德习惯的纲目,及其养成路径与方法,都有明确的规范与要求,其目的就是希望孩子从小养成“圣贤坯模”所应具有的良好习惯素养。
从教育改革看,注重习惯养成是夯实核心素养的必然方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我们可以说,以“每月一事”为代表的习惯养成项目,是为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了行动路径。
从世界趋势看,注重习惯养成是全球教育改革的主要朝向。注重习惯养成,本身是教育进入以人为本阶段时的共同选择,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
从社会环境看,良好习惯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环节。
从文明进程看,良好的习惯渐变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重要阶梯。
这些年来,我们在研究、推广与践行的过程中,也总结出了一套养成新习惯的办法,通常分为澄清价值、设定目标、制定计划、有效执行、相应奖惩、悦纳坚持六步。
5、以每天运动的习惯为例,我们可以明晰这六步的执行要点。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是2004年举行的“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叫响的口号,倡导运动与健康的生活理念。前两句其实早在清华大学五十年代已经提出,阐明了每天运动的习惯对于人的身心健康的价值。那么,无论是对于除了体育课外没有任何运动习惯的学生来说,还是对于连体育课都没有、更没有运动习惯的成人来说,究竟应该怎样养成每天运动的习惯呢?
第一步,澄清价值。充分认识运动的意义,了解运动对于日常心态、思维发展和最终成就的正向影响。2015年《拓展生命的长宽高》的新教育年度主报告中就曾经系统阐述了运动对于健身、启智、养德、强心、强国的意义。认识到身体对于生命成长各方面的价值,意识到个体达到最佳健康状况所造成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上的影响,让准备养成新习惯的人从内心油然而生动力。
第二步,设定目标。比如,为自己明确树立“每天运动一小时”的目标。
第三步,制定计划。有了目标,就需要具体的计划和方案来保证。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优先选择自己最喜欢和擅长的运动,无论篮球、乒乓球、排球,还是游泳、太极拳等。选择时要注意运动的条件,尽可能结合兴趣选择方便易行、相对简单的运动项目。如果所选项目受天气、场地、器材等外在因素影响较大,要同时有备选项目,如跑步、打拳、舞剑等。尽可能从外在环境上保证计划实施不会间断。其次要考虑循序渐进。对于没有运动习惯和经验的人来说,一开始就每天运动一小时可能难以实现,可以从20分钟开始逐步适应,一直到能够坚持完成计划为止。
第四步,有效执行。计划不落实就是空话。如何落实计划,有效地执行,关键是及时检查。自我记录是及时检查最有效的方法。可以通过每天的日记,也可以通过在醒目处张贴图表的办法,或者用记录时间的仪器等,及时记录自己完成计划的情况,随时提醒。
第五步,相应奖惩。无论成人还是儿童,一旦是自己主动想养成某个习惯时,都可以按照自己完成计划的情况,给自己一些小小的奖励或者惩罚,如按照完成每周、每月、每季度、半年、一年的不同时间,分别给予自己不同的奖励或惩罚,对自我进行肯定或训诫。同理,作为教育工作者来说,无论是教师还是父母,一旦是希望通过教育让学生或孩子进行良好的习惯养成时,也可以根据他们完成任务的情况,给予从物质到精神的适当奖励或惩罚,如奖一朵小红花、奖一本好书,请当事人当众介绍自己的经验,或扣除多少小红花、请当事人反省等等。
第六步,悦纳坚持。一个新的行动是否能够真正养成习惯,一个刚刚养成的新习惯能否成为老习惯使自己得到真正的改变和成长,取决于新习惯能否真正让我们满意,新习惯有没有改善我们的生活。因此,在培养新习惯的过程中,一方面,哪怕是偶尔中断习惯,也要学会欣赏已经取得的成绩,悦纳正在新生的自我。这样一来,“我们就像是从潜意识中收到了我们正朝着正确方向的信号”,往往就会继续巩固,长期保持。反之,即使我们明白新习惯对自己的意义,放弃的可能性还是会比较大。另一方面,正视自我,不找借口,努力坚持。新的习惯养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比如在养成每天运动一小时的习惯中,天气不好,身体不适,时间紧张,等等原因,都是不运动的“好理由”。偶然的不运动可以理解原谅,如果不断地给自己找理由,就算形成的新习惯也会中断。尤其是在新习惯养成的早期,尽可能不为自己找任何借口。天气不好就在室内运动,身体不好就进行轻微运动,时间紧张就适当缩短时间等等,直到动力定型形成,一天不运动时身体会觉得难受,会感到若有所失,那时自然不会经常给自己找借口,那时习惯也就真正养成了。
第一步,深刻认识危害。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坏习惯的害处。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改变坏习惯却是一个非常困难和痛苦的过程。所以,对应着习惯养成的价值澄清原则,在改变坏习惯之前,应该以阅读图书、观看影像、当面交流等方式,对坏习惯的危害有着充分而深刻的认识。
在认识坏习惯的危害时,也不妨想象改变以后的情景。这就是心理学的思维“情感承诺法”。纽约大学心理学家埃莱·奥廷根的一项实验发现,让实验对象充分想象一幅积极愉快的画面,即改变了坏习惯,养成了新的好习惯以后的好处,同时想想目前坏习惯带来的种种麻烦,把幻想和现实进行比较,对于改变坏习惯会取得很好的成效。
第二步,加强改变决心。认识到危害,如果不痛下决心改变,也是无法真正做到改掉坏习惯的。从理论上讲人们的行为总是按照行为主体的意愿来进行,意向应该是人的未来行为的“最强预言者”。但事实上,人们的日常行为往往是高度自动化的,只有那些偶然的,一年之间只有几次发生概率的事情,意向才能够真正说了算。心理学家认为,习惯与意向之间完全是“一场不公平的较量”。也就是说,一般而言意向总是败给习惯,因为“根深蒂固的习惯具有强大的威力”。所以,当坏习惯与改正习惯的意向真正短兵相接的时候,只有真正下决心改变坏习惯,用强大的意志力确保意向的实现,意向才可能最终成为胜者。人毕竟是自己行为的主人,改变的关键在于是否真正下定了决心。一旦下定决心,意向就能转化为意志,就能激发出促成改变的关键力量。
第三步,采用科学方法。人的习惯养成非一日之功,改变习惯也非一日之力。根据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研究,科学地攻克困难,就会降低难度。如前第一步所说的“情感承诺法”一样,在具体改变习惯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方法可以采用。
循序渐进法。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可能会对于改正习惯意志力不足,因此明白坏习惯的后果时,往往会痛下决心,可是大刀阔斧地做时,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最后往往半途而废。如果采用循序渐进法,小步子不间断,通过不断积累战胜自我的成就感,最终彻底改变坏习惯。如对于有网瘾的学生来说,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从毫无节制变为每天限制时间,逐步减少时间。
厌恶疗法。心理学的厌恶疗法是采用条件反射的方法,把需要戒除的目标行为,与不愉快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反射,以消退目标行为对患者的吸引力,使症状消退。如采用橡皮圈疗法,在自己的手腕上佩戴橡皮圈,当出现坏习惯的念头或者开始坏习惯时,立即用橡皮圈弹击皮肤,让疼痛感提醒自己不要出现坏习惯的行为。
改变环境法。环境经常会影响我们新习惯的形成和坏习惯的改正,尤其是不良的环境会造成诱惑,成为坏习惯的温床。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需要有抵制诱惑的心理准备,更换有利的环境,有助于我们远离诱惑,从而改变坏习惯。如我们想减肥,身边却蛋糕、薯片、啤酒等食品无处不在。此时我们就应该成为环境的主人,而不是环境的奴隶。我们可以通过收拾物品,让食物从眼前消失。当然,这既是一种对意志力比较薄弱的人有效的方法,也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需要结合着其他方法一起使用。
此类的方法还有很多。在遇到特别难以改变的坏习惯时,可以研究这一类习惯的深层原因,从而寻找对症下药的办法。
第四步,团队协力共作。无论是改变旧的坏习惯,还是形成新的好习惯,朋友的共同参与或关注监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根据心理学发现的共做效应,如果有其他人在场和自己进行相同活动,当事人的作业绩效会有所提高。如几个朋友相约一起戒烟,改掉吸烟的习惯等等,团队的力量会远远大于个人的力量。如果实在找不到一起改掉坏习惯的朋友,就可以邀请他们作为见证人,监督自己的行为,甚至可以与朋友下一些小小的“赌注”,有一些小小的奖惩办法,让外界的友善刺激,激发并鼓舞起自己改变坏习惯的勇气与恒心。
无数人强调知识改变命运,却常常忽视比知识技能更为根本、更为隐形、更能决定命运的,是一种关键力量——习惯。习惯,就像人类心灵深处的发动机,一旦开始运转,就会悄悄操控着人生。习惯是后天形成,却又集中而准确地体现着人的天性,不知不觉中塑造着人的个性,所以我们说“习惯养成第二天性。
我们用“习惯”一词,希望强调素养形成的行动路径,希望以习惯倒逼素养的落实,以外在结果倒推内涵培育。我们希望把内在的难以触摸的“素养”,变成能够外显、可以培养的“习惯”,变成具体的“每月一事”项目,通过一个个可操作实施的课程,养成人的第二天性,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塑造良好的人格,创造幸福完整的人生。
从个体成长看,良好习惯是创造幸福完整生活的必备保障。从教育历史看,注重习惯养成是中外教育的共同优良传统。从教育改革看,注重习惯养成是夯实核心素养的必然方式。从世界趋势看,注重习惯养成是全球教育改革的主要朝向。从社会环境看,良好习惯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环节。从文明进程看,良好的习惯渐变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重要阶梯。
今天,借新教育开放周活动的机会,我想就新教育“每月一事”的开展抛出三个基本问题,与各位一起来好好思考、梳理一下。这三个问题,也是与本次海门开放周主题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如果用一句哲学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们在这里,我在这里,我们所有在座的人在这里。什么是“在这里”?简单的解读,“在这里”就是生命在场,就是与之相关的每一名教师与学生乃至家长的生命在场。我们新教育的“每月一事”从哪里出发?我希望从“在这里”出发,从我们每一所学校所在的那个地方出发。山东诸城就从诸城现在的状态出发。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这里”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我、我们、你、你们。“在这里”首先是教师的生命在场,学生的生命在场,还有教育的在场,新教育的在场。新教育的“每月一事”,从2009年正式全面推进算起,到今天,已经整整走了7年。在这7年中,新教育“每月一事”涌现出了许多非常成功的案例。海门开放周的这两天,无论是海门的团队,还是来自全国其他各地区的校长和教师们,你们呈现的,就是“在这里”!知道所处的位置,才知道要从哪里出发。新教育“每月一事”的在场是什么?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新教育“每月一事”的基本定位逐步清晰。12个月,12个主题,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是“自我发展”板块,包括五个主题;其次是社会交往板块,包括四个主题;第三是文化学习板块,包括三个主题。这12个主题确定的依据是什么?探讨这个问题还要从2007年我在苏州大学读博士的那段时光谈起。那时,朱永新老师经常召集我们十几个博士生,一起讨论新教育“每月一事”的主题。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利用点点滴滴的宝贵时间,讨论哪些习惯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具有根源性、基础性的习惯。我们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对每个主题都不断地追问——这些是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乃至人的一生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习惯和最为核心的素养吗?在这样的追问和探索中,我们最终确定了这12个主题。我们把这12个主题分为3大板块是基于什么理由?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每一个主题的位置如何确定?我们把12个主题分成3大板块,是受到教育部前期发布的中国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征求意见中分类的启发。核心素养的分类和新教育每月一事主题相类似。其实,习惯养成的主题恰恰就是核心素养一部分。所以,我们从儿童成长的三个基本角度来分类:第一是自我发展的角度;第二是社会交往的角度;第三是文化学习的角度。“在这里”,是我们出发的地方。当我们在这里来讨论“核心素养”的时候,发现“核心素养”,正是新教育已经践行多年的“每月一事”;当我们在这里来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发现其中有许多的话语和词汇,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与新教育“每月一事”的主题不谋而合。于是,我们欣喜地发现,推行新教育“每月一事”,就可以自然而然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脑袋的问题了。新教育“每月一事”的推行完全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这里”,如果从唯物史观来解释,应是一个时代的话语,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话语。这意味着我们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厘清并调整自己的定位。新教育“每月一事”的“在这里”是中国的发展,也是中国教育的发展。时代在进步,十年前的“在这里”,今天的“在这里”,十年后的“在这里”,都将有所不同,如“中国梦”、十八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中的“五大发展理念”、“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等等,都是今天的“在这里”。新教育“每月一事”须跟上时代的步伐,紧随中国和中国教育发展的脚步。新教育实验探索的道路,和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因为新教育扛起素质教育的大旗,就是希望解决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中国面临着诸多的社会问题,比如环境、诚信等问题。这背后虽然有着极为复杂的原因,但是,价值观教育的缺失,或者说不作为、不见成效,教育自身该不该作深刻的反思与检讨?各位新教育同仁,如果我们仅仅为了分数而教,不为完整的人而教,那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我们教育出来的一代孩子只是考试的机器,没有国家认同、诚信缺失、体质低下、实践能力全面弱化,我们这个民族还有未来吗?未来的中国梦由谁是实现?可以说,这么多年,新教育“每月一事”触及的每一个主题,都在积极地回应上面的问题,新教育人正在主动作为,为中国教育改革探路。这就是“在这里”。“在这里”,包含了很多值得去梳理的东西。新教育“每月一事”在这里,也同样值得我们去好好梳理反思。在昨天的生命叙事中,海门及来自全国各新教育实验区的代表都有进行了较为丰富的探索和思考,但是,思考的深度与开拓视野广度还不够。这次的开放周活动的目的就是为年会进行主题研讨的,特别是海门提供的活动现场,就是给为大家一起来思考与研讨的提供开放的平台,这是年会做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诸城的新教育同仁,能够在海门的基础上,在“在这里”这个问题上,作更系统的梳理,作更加深入的研究,拿出更高质量的现场展示。我们到那里去?那里是什么地方?2006年,在清华大学礼堂,新教育实验倡导人朱永新先生已经给全体新教育人高高挂起了一盏明灯,那就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那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去那个幸福完整的地方。再进一步追问:我们是在奔向那个地方吗?我们的展示活动,我们的生命叙事,是奔向幸福完整的那个地方的吗?再来追问新教育“每月一事”是要到哪里去?“每月一事”,只是为了习惯养成吗?新教育有一句基本理念,就是“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这是“幸福完整”的下位理念,上位的核心价值追求是“幸福完整”。在新教育实验的五大基本理念中,对应“每月一事”的就是“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当我们把下位和上位的理念摆在这里讨论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其次,一定要再往上看,朝向“幸福完整”,也就是说,我们做“每月一事”的时候,必须抬抬头,再抬抬头,才可以找到更加正确的方向。当我们从这里出发的时候,如果不抬头,往往会走错方向;如果只是平视或者头抬得不够高,往往会走不太远。反思这两天的展示活动与生命叙事等,我们有没有非常明确“要到那里去”呢?我们是不是朝向了“幸福完整”呢?我以为,这次研讨必须要带给山东诸城新教育同仁必须清晰的方向,当然还有在座的来自全国其他各实验区的校长和老师们,那么,我们的研讨就不仅仅是为了年会。每一个实验区如果要想脚踏实地去做“每月一事”,我们就要分析“在这里”的现状,要清楚地知道哪里去?只有当校长、老师们都清楚了,学生、家长也清楚的时候,那我们去做“每月一事”,我们就有了清晰的方向。
或者说我们如何抵达那里?这两天的讨论,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答案。首先是“融合”。这是昨天的沙龙现场生成的一个重要的观点,我非常同意。当我们走在新教育的路上,如何朝向幸福完整?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新教育实验有“十大行动”,也就是说十条道路。实际上,还不止十条道路,比如“教师发展”、“文化立校”等。这些道路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交织、相互依赖,从理念、精神、行动等多个方面,从环境、媒介、人等多个维度共同编织出通向幸福完整的光明之路。也就是说,新教育的“十大行动”和新教育“每月一事”的主题是相互联系着的。所以,我们做“每月一事”,不是为“每月一事”单独造一条高速公路,而是首先要用“融合”的方式,让每月一事与其他九大行动产生深刻的联系,发挥整合的强大效应。比如,“书香校园”、“共写随笔”中的“晨诵午读暮省”,阅读与自省本身就是“每月一事”的两大主题,其它主题也需要通过晨诵午读暮省来认知与省悟。“卓越口才”与“每月一事”的“演讲”主题也一致,“每月一事”和“完美教室”,看起来是两件事,但交织、融合在一起才能相得益彰。明年新教育年会的主题是“家校合作共育”,这与“每月一事”也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儿童的大部分生活习惯,其实在家已经基本养成,学校里倡导的许多习惯,一定需要与家庭合作共育。当然,“每月一事”还要和儿童生活相融合,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合,和核心素养要求相融合。不过“每月一事”首先需要与新教育的各大行动之间深度融合,只有这样,做出来的“每月一事”,才是新教育的“每月一事”。昨天孙云晓在这里认真聆听了生命叙事、沙龙研讨等活动中校长和教师们的发言,他对新教育有了更新的认识。他发现,新教育的“每月一事”不同于平时提倡的习惯养成,平时学校里开展习惯养成教育,主要是规训,进行反复的行为训练,这是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下的习惯培养路径。新教育不是简单地理解习惯养成,新教育是通过“每月一事”来培育习惯,每个月都有主题,每一个主题不仅指向一种行为习惯,而是指向一个完整的人,指向完整人格的培养。所以,我们不是围绕主题进行简单重复的行为训练,而是要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新教育“每月一事”不仅要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好习惯,还要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完整的素养和人格等。昨天海门教师的“每月一事”生命叙事,都在努力地指向一个完整的人,这正是“每月一事”的路径朝向。其次是主体。谁是主体?班主任,教导主任,校长,还是学生?当我们去判断的时候,我们要清晰地知道“每月一事”教育活动中参与的人有哪些。如果不清晰思考,很容易误解成“每月一事”是班主任的事情。其实,新教育“每月一事”在实施中一定是整个班级的所有任课教师、所有学生、所有家长共同深度卷入的过程。校长、教师、学生、家长都是主体,只是卷入的方式与程度不同。当然,学生的习惯养成甚至还与社会环境密切联系着,教育带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应主动与社会建立密切的沟通关系,让社会的大小环境更有利于学生的习惯养成与人格成长。其三是课程。“每月一事”最终要形成课程,形成不了课程,它就可能流于活动,尽管活动也是课程,但还无法体系化、固定化。课程的结构直接决定了学生素质的结构,课程的形态决定了学生生存的质态,课程在学校的存在方式决定了学生和教师生命的基本状态。我认为,“每月一事”的每一个主题就是一门课程,是一门关于习惯养成、完整人格的综合性课程。同时,新教育“每月一事”,要与学科整合,既是主题性综合课程,又与学科课程有机结合,并且是处于动态生成的课程,不断被创造、丰富和完善的课程。所以,在每月一事实施过程中,需要一种停一停生命姿态。我们在路上停一停,看一看,想一想,是快还是慢,什么来决定?主体来决定,课程来决定,更重要的是朝向来决定。你做的是新教育的“每月一事”,走的是新教育的大道,必须朝向幸福完整。
最后是反省。新教育实验从一开始的“六大行动”到现在的“十大行动”,有的是理念、行动的方向,还没有现成的课程。,它需要我们在探索中不断反省,在反省中不断创造的。因此,在推行“每月一事”的道路上需要不断进行反省,且行且思。这三天的开放周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教育团队共同在参与活动的过程,聆听、观察、交流、研讨等,这就是在反省。新教育就需要这样一种品质。“每月一事”同样需要这种品质,不断地完善、修正,再往前走。只有通过这种反省,我们才有可能梳理得更加清晰,方向把握更准确,路径设计才能更精准。新教育“每月一事”研究的道路才能越走越远,越走越宽。这是我在开放周期间形成的一些思考,不一定很成熟,与大家分享的目的就是希望带着这些思考再出发。我坚信,有全国新教育同仁的共同努力,新教育实验的每一条道路都会,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走向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