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郝晓东:​用文字雕刻生命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啃读者 Author 郝晓东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实验》

朱永新:从书写作品到书写人生——您还记得“朱永新成功保险”吗?
遇见美好,向美而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

用文字雕刻生命

原创|郝晓东 
来源|啃读者

早晨读著名出版人张立宪的演讲稿,一句话深有感触:

“写作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见的培养成熟心智,认识和发现自我,以及有效而成功地与外界表达沟通的手段。”



由此想到新网师学员的写作。在许多学员中,程景轩与穆勒滚两位老师引起我的关注,这源于每日的小打卡。我每天早晨用十多分钟浏览小打卡中学员书写的学习心得、阅读感悟和批注。与大部分学员打卡随意不同,程景轩与穆勒滚两位老师不仅坚持打卡,每篇字数很多,且有深度思考。尤其是程景轩老师,截止今日已经累计发了95天,估计累计快有七八万字了。

同样是一线老师,他们的时间从哪里来,我比较纳闷。后来注意到一个细节,我就明白了:他们的打卡时间主要分布在晚上21点到24点之间。通过这个时间点,我看到两位老师勤奋学习的毅力、自我管理的严格和挑战自我的勇气,看到了生命焕发的勃勃活力!

以日以年,我相信岁月必将报以丰厚的回馈和奖赏。

新教育一向重视阅读与写作,朱永新老师说:“专业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前几周我在“网师一周观察”中剖析了阅读的重要性,提出“啃读”的方法,触动不少老师,今天我要谈谈教师专业发展另一个重要引擎:写作。



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中一针见血指出:

“一个人可以听一千场讲座,读一千本书,好似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知识。但是求知的过程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让知识进入自己的头脑。求知不是消极地接受,而是真实主动地进入知识领域,拥抱知识,掌握知识。思维必须行动起来,主动出击,迎接迎面而来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心智,让自己从无到有。”

真正的思考一定是从写作开始的。写作的本质是思维,文字深刻就是思维深刻,文字苍白就是思维苍白;文字清晰就是思维清晰,文字模糊就是思维模糊;文字缜密就是思维缜密,文字混乱就是思维混乱。“写作方面的所有智力缺陷都可以解释为思维的缺陷。”(《批判性思维工具》)

一个不善于写作的老师,很难从优秀走向卓越;没有著作的老师,很难扩大知名度。我接触过许多一线优秀的校长和老师,不乏丰富的经验,骄人的业绩,良好的口才,对教育教学亦有许多睿智的洞见,但只是停留在优秀而不是卓越层面。为什么?与不善于书写有主要关系。不写作,学识思想就很难系统化、学术化。

每个地方都有优秀的校长和教师,但只是在当地有不错的口碑而很少被外界或后世所知,也因为不善于写作。我最近整理本地一位解放初教育专家的传记,因为没有留下著作,所以只是通过他的学生零星相传的一些片段故事来拼凑,而很难了解其更有价值的教育理念等深层次的思想。反过来,我认识的四川阆中市教育局原局长汤勇先生,江西弋阳县教育局原局长方华先生为什么能从全国几千名教育局局长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知名的专家型局长?与其勤于写作,善于写作有主要原因。



写作能力是深层次学习的强有力工具,那些不能够用文字表述自己掌握内容的学习是低层次的学习。许多在专业发展上取得较大突破的老师,得益于写作,许多网师学员正是通过坚持不懈的书写,在专业发展之路上越走越远。网师学员、河南济源一中王晓琳老师曾在网师开设电影课程,后来出版的《影响孩子一生的100部电影》入选2018年度家庭教育影响力图书TOP榜,其本人也成为国内开发电影课程的领军人物。网师学员、河北石家庄桥西区李亚敏、刘娟老师在网师主持完美教室课程,出版了专著《缔造完美教室》。我在加入网师之前没有写过一篇与教育有关的文章,在加入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后,开始陆陆续续发表文章,2016年我把给实习支教大学生的信整理出版为《给青年教师的40封信》,刚刚出版的《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其实就是网师授课的讲义。

可以说,凡是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专家,没有不重视写作的。北师大肖川老师也曾说:

“造就教师的书卷气的有效途径,除了读书,大概就是写作了。写作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能够写好文章的人,也一定能上好课,因为一篇文章和一节课非常近似。”




写作的确很难。

许多时候,为了写一篇文章,我常在电脑前静坐冥思一整天;为了推敲一个标题,就能用半小时。状态好的时候,下笔如有神,状态不好的时候,连一句话都写不好。写作,从根本上不是技巧的问题,不是文字游戏,而是涉及学识的厚度、存在的深度、精神的高度。
魏智渊老师有段话让我经常回想,他说:

“真正的写作,是一件必须严肃对待的事。你必须问自己一组问题:1.我为什么要写?2.我写给谁?3.我深刻理解我所写的东西吗?4.我是否有足够的努力来锤炼它的形式?”

为什么要写作?如果是为了表现自己,为了流量、打赏、声名,那么很难真正获得你渴望的东西;如果是为了分享洞见,你就会明白功夫应该花在哪里。

对,应该专注于自己的成长:长久地聚焦一个领域,专注于包括写作在内的各方面的修炼,而不要过早地渴望他人的评价。就像打一眼井,不断地挖啊挖,掘井及泉。

这几年,我能写一点文字,根本上与跟着人生中的“重要他人”潜读了一些书,且长时间地带领大学生扎根于农村一线教育教学分不开。我对自己的发表和出版的文字并不满意,无论形式还是内容。对文章的不满意,根本上是对自我生命的不满意。你写不出你没有领会的东西,你说不出你不懂的内容,你领悟到什么高度,写作才能达到什么高度,仅仅靠一些小技巧和小聪明来取巧行之不远,无法真正交代自己。



生命是一场修行,书写是其表达。

苏霍姆林斯基曾描述一个教历史的老教师用一生来备课。从写作来说,其实也是用全部生命做准备。

你的喜爱或憎恶、深邃或浅薄、淡定或焦虑,你的梦想、憧憬、痛苦,乃至隐秘的连自我也觉察不到的东西都会投射到文字中而传递出来。当你的认识变为文字,就可以不断审视、修改、打磨,修改文章就是反思自己,修正自己。我们也正是通过写作而认识自己,成为自己。

用文字来雕刻生命,这就是书写的力量。

你,准备好了吗!

2018年12月4日凌晨

李镇西:教育写作微讲座二十讲

新教育实验的教师成长——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
新教育实验的榜样教师——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

陈大伟:如何在教育写作中专业成长

写作中沉淀生命——写,让自己活得明白,更让自己活出精彩

郝晓东:新时代教师自主发展的困境与路径

新教育实验的师生共写——从书写作品到书写人生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下)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