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忠玲:我们需要怎样的校长、老师和学生?——人对了,事情就对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静夜思享 Author 林忠玲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需要这样的校长、老师和学生

原创|林忠玲 

来源|静夜思享


人对了,事情就对了。——题记


在学校这个场域,最活跃的人不外乎三类——校长、教师和学生,学校教育的一切都要通过他们发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对了教育才算是对了。


关于校长、教师和学生“对”的标准,不乏带有约束性质的守则、规范,但是由于其具有广谱性质,缺少个性风格,不容易让人记得。新学年教育在研制新教育学校办学总纲时,提出了用自己的句子,找到关于“新教育学校人”的特质,让大家好懂好记,且有较高的辨识度。

一、


校长领导:

激发每个人的善意与潜能


无疑,校长是一校之魂。当下由于管学校的婆婆妈妈过多,来自于权力部门的掣肘过密,学校办学的自主权还没有真正回归到校长手里。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办学自主权真的还给了学校,是不是所有校长都能把学校带到好教育发生的地方?在我们的身边并不缺少一边抱怨自己没权、一边不敬业不专业以“管”为乐的庸人。

新教育对校长的特质,提出这样三句话:眼中有光,手中有纲,心中有课堂。我们之所以称之为“特质”,意在他们在遵循校长基本规范的同时,还要有作为新教育校长与众不同之处。

1、眼中有光。

这是从对事业热爱的角度说的。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眼中发光可能会出现在以下几种情形:谈起自己深爱的人,说起自己迷恋的事,议起自己钟爱的物。这种“光”的发出,是深藏在心底里的挚爱能量发送出来的。

如果一个校长在说起校园里的人和他们故事来,眼中能够发光,甚至情到深处时能饱含热泪,这表明这个校长内心的精神宇宙是强大的,他能在任何时候用对教育宗教般的情结,寻觅教育的美好,抵御来自外部反教育力量的侵蚀。

新教育校长眼里的光,是对教育天然热爱的光,是对创新饱含热情的光,是对未来无限憧憬的光。


2、手中有纲。

这是从校长的治理模式来说的。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加速,中国基础教育正在从管理向治理转型。在传统的学校发展模式里,学校的正常运行、优质发展,往往更多地依靠校长的个人经验、个人魅力。由于过于倚重人为因素,常常出现“人离政息”的窘境。

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管理的态度,通常是“你不要管我,但你不能不理我”。用权力“管”人,容易把人管理死,把自己累死。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管理的本质就是激发每个人的善意与潜能。现代管理理念提出,能用结构解决的不用制度,能用制度解决的不用会议。我们认为,一个好的组织,应该减少人为因素,凸显结构的稳定效用。

为此,新教育学校办学总纲中,特别提出要“警惕个人魅力”,提倡用具有理性色彩、科学精神、现代意识、实践取向的“纲”引领组织走向卓越。这个“纲”就是学校组织成员的公约,是学校里一切人和事应该敬畏的“法理”“道理”和“情理”。这也是新学年教育下决心用一百多天时间研制办学总纲的意图所在。

我们提出,基于纲要进行管理,要成为一种自觉与责任。当然,手中有纲的前提,上位的要有总纲,定好朝向;下位的要有子纲,清晰每件事的操作指南。也许,有些校长会说,我们有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扪心自问,不少学校能装订成一本书的章程制度,有多少人信他?


3、心中有课堂。

这是从校长专业领导力角度说的。课堂无疑是学校最核心的部位,也应该是校长心心念念的地方。如果一所学校的课堂普遍处于模式陈旧、效率低下、学生厌倦的状态,校长别去奢谈什么教育情怀、课程领导力。可以说,课堂学习的生态如何,是衡量校长专业引领力的“晴雨表”“风向标”。

有些校长惯于把课堂不理想的“锅”甩给老师,认为老师不思进取,乐于躺平。人都是有惰性的,不会轻易放弃处于舒适区的安逸。校长领导课堂的使命,在于清晰地洞悉课堂变革的趋势,不断像狗一样唤醒那些不想醒来的人。管理者的温情脉脉已经不足以慰藉教师这个群体,校长对教师发展是否负责,就看有没有为教师提供工具和方法,让他们有勇气有底气向着未来世界站立。帮助老师实践新课堂,这是新课标背景下校长的首要任务。

一个校长的心中是不是有课堂,也许可以像一些没出息的校长那样,平时很少进课堂,等到完不成听课节数时,就以补听课笔记的方式“装”出来。但是有些东西是装不出来的,比如带有鲜明个性的课堂主张装不出来,听了老师的课站在专业角度剖析装不出来。惟有老老实实读一点关于新课堂的东西,然后多花时间走进课堂现场,坐到学生身边,看到课堂的真实,才能找到课堂变革的路径。

新教育实验的校长角色——行走大地的思想者
卢志文:学校管理到底谁是第一?——底线有守,创造无限


二、

教师发展:
每个教师都是“学习教练”

朱永新教授说:“站在讲台上的那个人,决定了教育的基本品质。” 教育是人点亮人的事业。如果教师自己对点亮他人愿望不强、能量不足、方法不对,何以点亮?我们见过太多的教师,总在以自己狭隘甚至跑偏的教育观,熄灭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灯。

随着时代的变化,可能曾经视为圭臬的教育真理已经过时了。比如“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在灌输中心的教育教学语境下是千真万确的。但当社会发展走到了一只脚踏在工业文化的大地上,另一只脚跨入信息时代、智能时代的门槛后,教师角色就得从知识搬运者嬗变为让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陪伴者,任何个体再大的“桶”也大不过互联网这只桶。美国教育界甚至流行这样一句话:互联网可以查到的东西都不要在课堂上教。

新学年办学总纲将新教育学校的老师定位为“学习教练”,旨在期待他们像专业教练那样,以专业的姿态倾听、观察、指导学生,让学生在有温度的陪伴中拥有最佳表现。当然,新教育学校的老师也应该拥有自己的特质:特别爱笑,特别爱学,特别能放手。        

1、特别爱笑。

在人际交往中,微笑是永不过期的通行证,是人类面孔上最动人的一种表情,是社会生活中美好而无声的语言,它来源于心地的善良、宽容和无私,表现的是一种坦荡和大度。

前天,一位新教师在与我对话时告诉我,学校里的老教师在给其传授为师“秘诀”时说:对学生要狠一点,不然给他们三分颜料就会开染坊。现在学校里持这种“对学生狠一点”观点的人不在少数。这种师生交往方式,也许一时奏效,但其底层逻辑恰恰暴露了为师格局的逼仄。雷夫在谈到56号教室时说,在他的教室里没有害怕。

佐藤学先生认为,教学质量的70%来自于师生关系;华师大周彬教授甚至认为,教师的颜值与教学质量呈正相关。将“特别会笑”作为新教育教师的特质之一,一方面是亮出了新教育学校遴选教师的一个重要标准,另一方面在于提醒老师们别再试图板起脸来教化。我们不相信学生会喜欢上“苦瓜脸”的老师。

对一些人来说,笑是需要练习的。我们在办学总纲中提出了“常露八颗牙齿”这个颇有画面感的修炼标准。我们相信真诚的微笑,才能营造安全、温暖、润泽的师生和同伴关系。


2、特别爱学。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应该特别会教。我们所能想到的老师会教的画面是这样的:一站上讲台,能够口吐莲花,神采飞扬,学生听得如痴如醉。然而,细细想想,如此会教的场景就一定触及到了学习本质了吗?会教,往往是教师“一个人的知识叙事”!在以教为主的教育生态中,会教的老师会被人称赞,但在以学为主的新学习语境里,会教的老师恰恰不被看好,因为其以自己的精彩屏蔽了学生的精彩。

未来已来,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深刻转型,教师需要由“权威”向“伙伴”转变,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由“讲师”向“导师”转变,由“工程师”向“教练”转变,由“知者”向“识者”转变,由“背桶人”向“挖井人”转变,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由“参观向导”向“探险向导”转变,由“知识源”向“学习环境营造者、学习资源建设者”转变。

完成这些角色的转换,没有捷径可走,惟学习而已。办学总纲中这样写道:为了学生,愿做一辈子的学生。再忙,也留点时间学习。无论何时,都对新事物保持足够的好奇。

3、特别能放手。

说到放手,我们最容易想起稚子学走路的画面。如果把孩子总是抱在手中,不让其摔几个跟头,孩子能学会走路吗?教师陪伴学生成长与父母陪伴孩子走路,方式方法其实高度一致。然而,在学校里把学生紧紧“攥”在手里的老师比比皆是。

今年6月,我在四川宜宾凉水井初级中学见到了这样的场景:全校学生在校晚自习,整个校园静若无人,学校只有一名老师在学校值班。据说,这所学校常年如此。该校的教学质量在全区遥遥领先,数百名城里的学生逆向到这所大山里的学校来择校。他们管理学生的秘诀只有一个:放手,凡是学生能做的全部放手让他们自己做。

放手,即唤醒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走在前面,不包办代替,只在学生需要时激励、引导、帮助。

新教育实验的教师成长——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
李镇西:好的教育与好的老师


三、


学生成长:

每个孩子都是“重要人物”


学校教育的温度取决于如何看待学生,所谓教育观本质上就是儿童观。能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名校名师,所持的教育观无一不指向于对儿童的善意关照。如夏山学校说:“让学校适应孩子。”皮亚杰说:“见证儿童的非凡成长。”

孩子在新教育人的眼里是什么?我们看到的儿童是抽象化的人,还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办学总纲用“每个孩子都是’重要人物‘”表达了自己对儿童的理解。

之所以把每个孩子视为重要人物,因为我们觉得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一个独特的宇宙,每位学生都可以尽己所能成为独一无二的“人物”。孩子视自己为“人物”,能够更自信、从容、有尊严地对话世界;教师、父母视孩子为“人物”,能看到无限潜能和闪光之处;学生视同伴为“人物”,能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成就。

当然,我们对新教育儿童这个“重要人物”,又赋予了其三个重要特质:特别会玩,特别会教,特别会阅读。

1、特别会玩。

爱玩,似乎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秉性。孩子们的玩,称之为游戏;成人们的玩,谓之休闲。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不会玩就不会有完整的人生。爱玩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不可剥夺的权利。因此,让学生有玩的时空,指导儿童会玩,也应该成为教育的应有之义。

然而,在一些教育功利主义者的眼里,是容不得孩子玩的。处于叛逆期的儿童,你越不让玩,他就越想方设法玩。于是,对抗产生,甚至悲剧酿成。如果学校把适度玩的权利让渡给儿童,就会让儿童对学校、对教育充满眷念。北京十一学校每年都组织泼水节,校长和老师全部加入孩子们泼水节的行列,玩出了一片祥和,当然他们也玩出一门活泼泼的课程。

我们提出“会玩”,与贪玩、傻玩是有区别的。会玩,即找到自己喜欢的有意思、有意义的事情,结交一批志趣相投的玩伴,在持续不断的探究、创造中,玩出自信、玩出智慧、玩出友谊,玩出名堂。好的学习任务要有意思、有意义、有可能,如果能实现在玩中学、学中玩,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吗?


2、特别会教。

在很多的人认知里,似乎学生只有“被教”份儿,“会教”是不是在闹着玩儿。如果肤浅地看待学习,听讲当然是最简单易行的模式。然而,“学习金字塔”表明,听讲模式下,信息留存率仅为5%,而教授给他人,信息可以留存90%。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资质差不多的两组学生去学习同一个内容。对第一组孩子说,这部分内容一周后要考试,你们好好准备;对第二组的孩子说,这部分内容一周后要让你们到另一个学校去讲给同伴听,你们好好准备。一周后,让两组孩子全部参加考试。结果发现,第二组的考试成绩显著高于第二组。实验说明,会教是一种深度、高效的学习。

在现实的学校场景中,让学生学的技术十分成熟,但让学生教的理念还不流行。会教,首先要给机会,其次要给方法。我们期待新教育学校的孩子,既当学生,也当“小先生”,先学后教,学到“能教”,提升自己,助力他人。


3、特别会阅读。

人的生命可以分为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三重境界。阅读之于精神生命,如同食物之于自然生命一样。阅读是最基础、最经济、最根本的教育。一所没有阅读学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如果把阅读窄化成了对教科书、试题集的触摸,这是教育最大的悲哀。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应当无限相信阅读的力量。现在很多学校尽管也时常把阅读挂在嘴上,但以我的观察,叶公好龙者居多,形式主义者居多。能不能让孩子爱上阅读,必须解决“有时、有书、有场景,有伴、有导、有展评”的问题,这样阅读才可能成为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

我们对于学生“会阅读”的考量,做了这样的憧憬:保持强烈的读书欲望,习得良好的阅读方法,经常读出书里书外的妙趣。当然,以“六有”方式加持儿童阅读,并非轻而易举的事,需要学校牵头,家庭和社区加入,进行阅读系统建构。无论怎样,读了,再说;读到,为好;读破,为本。

林忠玲:教育,向幸福出发
林忠玲:躬身入局,久久为功——“出圈”,源于对梦想的守望
林忠玲:如何细读、读懂、读透新课标?——研读新课标,需要练就“三双眼睛”
林忠玲:书香校园六问
林忠玲:追寻蓬勃丰盈的教育人生——关键平台成就你的精彩
林忠玲:与孩子同品阅读的妙处
......


遇见美好,向美而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下)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