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彭瑞清:赢得了家庭教育,就赢得了学校教育——新教育,让生命成长更有宽度

彭瑞清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赢得了家庭教育,

就赢得了学校教育

——新教育,让生命成长更有宽度

作者|彭瑞清

兰州市城关区张掖路小学

来源|兰州市教科所

自参加新教育实验以来,作为新教育实验项目负责人,我和我的团队教师们行走在探索、创新的道路上,从最初的“营造书香校园”“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育”三项实验,到后期“十大行动”全面推行,苦与乐并行,有着痛苦也有着收获!我们的家校合作共育更是绚丽绽放,多次在全区交流,今天我想分享的是家校合作共育实验工作中的点滴札记碎思。

实验初记:探寻家校共育路径

如何把家庭、社会资源加以有效利用,使各方的教育力量达到优化组合、功能互补、协调联动,形成一体化的工作合力,取得更大化的教育实效,扩大学校的教育空间,拓展孩子们生命成长的宽度?这是我们最初的家校合作共育实验着眼点,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我们努力探索促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新内容、新方法、新途径,构建“共育、共建、共享、共生”的家校合作育人新格局,整体提升了家庭教育工作水平。

行动之一:成立两级家委会

信守“赢得了家庭教育,就赢得了学校教育”的理念,我们在各班经过家长民主选举,成立了班级家委会,又在班级家委会基础上成立了校级家委会。经过家校沟通讨论,确立了家校共育的目标和方向:“引进来”“走出去”,绘就开放新格局。

行动之二:开设家长大讲堂

方寸之间,自有天地。为了让课堂内容更加丰富,让孩子们不用走出校门,就能在小课堂里看到大世界,我们项目组将家长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学校,每学期围绕一个主题,由不同的家长面向教师、学生开讲,丰富课程资源,拓展师生视野。

由此,张掖路小学第一期“分享梦想,照亮未来”家长职业理想讲堂隆重启幕。一至六年级20个班的20位来自不同职业的优秀家长走进班级为孩子们介绍自己的职业和职业梦想。他们中有优秀的医务工作者,有可亲可敬的军人、消防员,有才艺双馨的音乐家,有热心公益事业的环保人士,有资深的导游,有电台、报社等媒体工作者,有金融界的杰出员工,也有厨师和指挥家。他们分别以《地球,我们美丽的家园》《统计和你在一起》《报纸是怎样做出来的》《走进金融世界》《蛋糕的制作流程》《我的音乐家之梦》《导游职业的苦与乐》……与各班学生交流自己的职业特点,介绍相关的知识技能,分享自身的奋斗历程,畅谈自己的人生梦想,在轻松的氛围中与孩子们互动交流,为孩子们感受多元文化架起了一座知识的桥梁。孩子们的期盼、热情、友好和认真聆听,为家长指明了奋斗的方向;做为父母,应该更努力地去认真工作,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家长的讲述,让孩子感受到了成功背后的辛劳,为他们今后理解父母、听从父母教导打下了坚实基础。
几年来,我们项目组每学期都会组织开展一次家长大讲堂活动。如:“聆听百科,放眼世界”百科知识讲堂、“牵手文明,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养成教育讲堂、“世界很大,好好成长”道德素养讲堂、“传承国学,润泽人生”传统文化讲堂、“与法同行,安全相伴”法治安全讲堂、“世界眼光,现代意识”国际视野讲堂、“防疫有我,爱卫同行”防疫知识讲堂、“点亮心灵,阳光成长”生命教育讲堂、“向光而行,生命自由力量”健康睡眠教育讲堂……拓宽了学生的课外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行动之三:开展亲子体验活动

网络上曾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家乡那么美,我们也想领孩子们去看看。
自新教育项目实验之初,我们充分发挥两级家委会的作用,开展亲子体验实践活动。每学期一个主题,各班围绕主题,由班主任和家委会共同策划,在商定活动内容和细则,制定活动安全预案,细化活动流程,具体人员安排各项准备工作后,发放家长意见征询单,要求自愿参加,组织开展活动。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走进社会,亲近自然,体验生活,增长见识,磨练意志,培养团结协作、不怕困难的坚毅品质,也拉近了亲子间的感情,增进了家长、老师、学生间的了解,增加了相互间的包容和支持。几年来,黄河边、白塔旁、场馆中、田地间、军营里,到处留下了我们家长和孩子的身影。
如:我们的“我体验,我快乐,我成长”亲子体验活动中,各位种子教师组织班级家委会开展“忙趁东风放纸鸢”“放飞童心,走进春天”“五泉春意浓亲子游戏欢”“小脚丫丈量甘肃八千年历史(参观省博活动)”“白塔登高望远•碑林回温国学”“种一棵小树,为兰州添一抹绿色”“感受自然•挑战自我•体味真情——拓展训练营活动”“薪火相传•与梦同行——亲子活动”“小手拉大手金秋亲子情”采摘活动 “和春天的一次亲密接触”“植树踏青,同步远足”“体验厨艺之乐,享受亲子之情”“弘扬美德,关爱老人,情暖夕阳”等体验活动。活动中,老师、孩子和家长一起合作放风筝放飞童心,一起漫步植物园寻找春天,一起参观博物馆了解甘肃文化遗产,一起徒步登白塔看山碑林回温国学,一起参与野外拓展训练活动锻炼心智感受团队力量,一起种植树苗分享劳动快乐。这一系列的体验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了大自然,欣赏了自然风光、也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建立亲近和谐的亲子关系。
“同走金城,体验多样文化”亲子体验活动中,项目组开展的“地学科普伴我成长——参观甘肃省博物馆”“红领巾探寻兰州文化密码——参观金城关文化风情园”“弘扬国学,传承文明——参观兰州国学馆”“亲近自然,品味生活——参观兰州植物园”“观红色经典,温革命历史,承先烈遗志,耀闪闪红星——参观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感受至公堂历史文化——参观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至公堂”“感受美丽兰州,亲近黄河母亲”“参观牛奶生产基地养成科学喝奶习惯——健康生活亲子户外活动”“体验生活快乐成长——赴Ali食品有限公司参观”系列体验活动,让教师、家长和学生一起走进兰州文化胜地,了解家乡文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感。
“进军营,立军姿,学养成”亲子体验活动,项目组种子教师和家委会联合组织班级家委会,进入盐场路消防中队、兰州消防特勤大队、广场东口消防中队、红山根的省军区教导队营区、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68108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68511部队等营区,开展“向消防员叔叔致敬”“进军营,立军姿,学养成,向解放军叔叔致敬”“大手拉小手进军营亲子体验活动”“向国防卫士致敬”“进军营,学养成,共筑中国梦”“小学生进军营感受军队文化”等校外体验活动,通过近距离了解军营生活,感知部队严明的纪律,感受军人严谨的作风,领略军人风采,培养学生爱整洁、守纪律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在“金城寻春——体验劳动之乐” 亲子体验活动中,项目组先后组织班级家委会在九州开发区3000亩绿植区、南滨河路中山桥至通渭路路口、兰州雁滩公园、榆中县来紫堡乡黄家庄村,开展“踏青,访古,登高,包饺子”“我是城市美容师,感受环卫的辛苦”“劳动使我更快乐”“劳动伴我成长,共创文明城市”“亲近自然,体验劳动,绿化家园”“晨曦相约白塔,体验劳动快乐”“小手拉大手,共筑绿色梦”系列亲子体验活动,传播文明火种,进行角色体验,激发了家长和师生环保护绿的意识。
同时开展“走进传统节日,传承民俗文化”亲子体验活动,各班家委会在天一山庄、创意文化产业园、金城关文化博览馆、五泉山、白塔山山顶、兰州碑林等地开展了“重阳节,我们爱在一起”“重温传统节日,感恩幸福生活”“走近中秋节,体验劳动之乐”“感受自然之美,传承历史文化”等亲子体验活动,追寻传统节日的来源,了解传统民俗,启发热爱中华传统文化之情。
行动之四:开拓实践基地

在成熟的活动中,我们新教育实验项目组先后建立了兰州国学馆、兰州市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兰州市新华书店和兰州市图书馆青少年分馆、西北民大“双创园”、甘肃三木自行车博物馆等六个国学教育、科普教育、“悦读”、科技实践、研学实践基地,定期开展亲子体验活动。如:每周五下午安排两个班级分别到新华书店和兰州市图书馆青少年分馆开展阅读活动;每学年安排三年级到甘肃三木自行车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四年级到兰州国学馆开展国学教育活动,五年级到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六年级到西北民大“双创园”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形成常态化基地活动。

这样的社会实践基地可以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可以成为教师的第二讲台,还可以成为父母的第二舞台,从而让社会资源更充分更稳定地发挥效用,同时也拓宽了家庭教育的空间。

行动之五:传承好家风

古希腊某位哲人曾说过:“感情是由交流堆积而成的。”任何一种感情的升华都有赖于交流。为拉近家校之间的关系,增强家校之间的感情,使学校教育活动深入家庭,深入人心。我们新教育实验项目组启动了家风家训征集传承系列活动,让好家风可触可感可知,成为延续传统精神、涤风励德、淳风化俗、立好人生坐标的文化载体。如:开展了“寻名人家族文化根”系列活动,组织家长和师生开展“绘中华名人故居图”“访中华名人故居处”“读名人家风家训书”“讲名人家庭教育事”系列活动,掀起家庭传承好家风热潮。我们利用公众平台以美篇的形式进行展示,让好家风、好家训在师生及家长中产生深远影响,让他们在“寻找家文化,传承好家风,践行好家训”活动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意识到家风家训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从而帮助每个家庭树立起“我的家族文化观”“我的好家风家训”,整体提升家庭素养。

法国文学家托马斯·布朗爵士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无法预知生命的外延,却可以丰富它的内涵;无法把握生命的量,却可以提升它的质。”虽然我们的新教育实验一直行走在探索的道路上,但只要我们开阔实验思路、放宽实验视野、相信家长,最大限度地挖掘家长潜力,伸出我们的手,拉住家长的手,牵起孩子的手,就一定能在家校共育这片天地里办大教育,形成优质高效的教育品牌,使学生生命成长的宽度、厚度无限增加,让他们每个人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作者简介:彭瑞清,兰州市城关区张掖路小学副校长,1973年11月出生,本科学历,担任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16年,专任品德学科教学多年。先后被评为兰州市优秀教师、全国“双有”先进个人、城关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城关区骨干教师。2021年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被张掖路街道评选为优秀疫情志愿者。参加市、区级优质课评选、课件比赛、整合课例等获得奖项。

来源 | 兰州市2021年度教育实验项目获奖征文。选录 | “三大项目”业务指导办公室。

相关主题链接——

新教育实验的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激活教育磁场

做高质量的陪伴者——最好的教育是家校社合作共育

孩子的教养,“拼”的是父母的功底——家校合作的困境与突破

新加坡的家庭教育和家校社合作共育途径——将家庭教育支持纳入“家校社三维教育网络”构建

国家11个部门发布《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教育始于家庭,家校合作共育

家校合作是最好的教育——新教育的“新父母学校”和“家校合作委员会”

......

南战军:勾勒兰州新教育的“幸福表情”

携手新教育,展现丰富多彩的实践样态——享受幸福完整的兰州教育生活

王俊莉:做“新”火种   燃烧在教育的土地上

孙晓玲:阅读,是一路的修行——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

【特稿】搭建精神天梯,领略星空之美——2021年新教育实验《兰州宣言》、年度特别支持公益计划项目《荣誉名单》

......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