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球視野下關於共和國的前沿研究:港中大出版社「三十·三十」書系

2017-01-24 港中大出版社 不激不随


一月,我們出版了「三十·三十書系」的兩本新書:蘇陽《文革時期中國農村的集體殺戮》、安舟(Joel Andreas)《紅色工程師的崛起:清華大學與中國技術官僚階級的起源》。

(更多新書請見:港中大出版社一月新書



這兩本書,連同即將出版的四本新書,都屬於「三十·三十書系」的第二批著作(書系書目請見最後)。第二批著作聚焦全球視野下關於共和國六十年的前沿研究,試圖突破傳統研究對象的局限、地域分隔造成的研究盲點和學科間的專業壁壘,呈現一個更開闊而富有生機的中國研究圖景。


今天,我們爲大家奉上「三十·三十書系」新的編者按,其中有這部書系的誕生緣起、出版理念以及第二批著作各自最凝練的介紹,帶你迅速了解這套共和國研究書系~

 ʅ(‾◡◝)ʃ





群峰並峙 峰峰相映

《三十·三十書系》編者按



 


在中國人的觀念裏,「三十年為一世,而道更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迄今六十餘年,已歷兩世,人們開始談論前三十年與後三十年,或強調其間的斷裂性及變革意旨,或著眼其整體性和連續性。這一談論以至爭論當然不是清談,背後指向的乃是中國未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以至更長遠的道路選擇。


《三十·三十書系》,旨在利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獨立開放的學術出版平台,使不同學術背景、不同立場、不同方法的有關共和國六十年的研究,皆可在各自的知識場域充分完整地展開。期待群峰並峙,自然形成充滿張力的對話和問辯,而峰峰相映,帶來更為遼闊和超越的認識景觀。


《三十·三十書系》自2013年起,首批已推出四種著作:

 

郭于華《受苦人的講述:驥村歷史與一種文明的邏輯》、高王凌《中國農民反行為研究(1950–1980)》、高默波《高家村:共和國農村生活素描》、郭益耀《中國農業的不穩定性(1931–1991):氣候、技術、制度》

 

這四本書探討的都是集體化時期的農村、農民和農業,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時代圖景。頗有意味的是,作者的背景、研究方法不盡相同,作品之間的立場和結論甚至相互衝突,但當它們在同一平台上呈現時,恰恰拼合出一個豐富而多元的光譜;作品之間的衝突和砥礪,使這光譜更接近《三十·三十書系》所期待的學術景觀:群峰並峙,峰峰相映。

 



在此基礎上,《三十·三十書系》的第二批著作試圖將關注擴展至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學,利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獨特的雙語出版平台,聚焦世界範圍內的共和國研究。由此推出六部著作:

 

蘇陽《文革時期中國農村的集體殺戮》、安舟(Joel Andreas)《紅色工程師的崛起:清華大學與中國技術官僚階級的起源》、丹尼爾·里斯(Daniel Leese)《崇拜毛:中國文化大革命中的言辭崇拜與儀式崇拜》、白思鼎(Thomas P. Bernstein)與李華鈺編《中國學習蘇聯(1949年至今)》、文浩(Felix Wemheuer)《饑荒政治:毛時代中國與蘇聯的比較研究》、彭麗君《複製的藝術:文革期間的文化生產及實踐》。

 



延續「群峰並峙」的基本理念,這批作品試圖突破傳統研究對象的局限、地域分隔造成的研究盲點和學科間的專業壁壘,呈現一個更開闊而富有生機的中國研究圖景。從書名就可看出,與第一批中國學者關於農村集體化的論述不同,第二批著作探討了共和國史中更豐富的細分領域與主題,如集體殺戮、技術官僚、領袖崇拜、中蘇關係、大饑荒、文革期間的文化生產模式等。

 

此外,無論從作者的地域背景還是研究的學科分野來說,這六種作品都更加多元。三本書的作者來自美國,其中蘇陽和安舟是社會學學者,白思鼎和李華鈺則是政治學家;兩位德國學者里斯和文浩的研究方法更偏重歷史學;彭麗君則是來自香港的文化研究學者。每部著作都帶著各自學科內的優秀傳統和全新視角,為中國研究注入更多樣的可能。

 

儘管這六種著作頗不相同,但它們都代表了各自領域內具有前瞻性、成長性的研究方向,這正是《三十.三十書系》所看重與尋找的特質——全球視野下關於共和國六十年的前沿研究。

 

蘇陽在《文革時期中國農村的集體殺戮》中收集了大量地方檔案、政府公開文件和一手訪談,首次提出極具解釋力的「社區模型」,深入了西方主流種族屠殺研究使用的「國家政策模型」所無法觸及到的細緻層面。研究因其揭示史實與建構理論兩方面的傑出成就,獲得2012 年美國社會學學會Barrington Moore最佳著作獎。

 

安舟的《紅色工程師的崛起》,首次關注到對中國當代歷史具有重要意義的技術官僚階級。該研究詳細展示了這個新興階級如何產生、發展並最終成為共產黨核心領導力量的過程。這一過程引發了中國權力格局的變化,也在融合了農民革命家與知識精英這兩個傳統階級之後,帶來了截然不同的領導思路和風格。

 

里斯的《崇拜毛》和白思鼎、李華鈺編的《中國學習蘇聯》都是首本將相關題材作為專題研究並進行了充分且多角度探討的作品。《崇拜毛》揭示了個人崇拜的力量如何被毛澤東、其他黨內領袖、軍隊等多方利用與引導,並從中共黨內與基層民眾兩方面追溯了那段政治動亂下的個人崇拜史。而《中國學習蘇聯》則幾乎覆蓋了該題材所有方面的討論,以最新資料和多元視角詳細分析了蘇聯模式對中國政治、經濟、軍事、文教、科技等方面長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文浩的《饑荒政治》體現了近年來歷史研究中的一種新興路徑:將中國史放在世界史中重新審視。大躍進導致大饑荒的現象並非中國特有,蘇聯在1931–1933 年間也發生了同類的「大躍進饑荒」。作者將饑荒放在農業帝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這個大背景下分析,深化了對共產主義國家發展進程的理解。

 

彭麗君的《複製的藝術》則為研究文革中的文化生態提供了新的解釋工具——社會模仿。通過「模仿」這一概念,作者將文化、社會、政治串連起來,解釋了毛時期的文化複製行為如何助長人們對權力的服從,如何重構了獨特的時代文化。

 

在兩批十種著作之後,《三十·三十書系》的第三批已在準備之中,兼收中、英文著作及譯著。本社一貫注重學術翻譯,對譯著的翻譯品質要求與對原著的學術要求共同構成學術評審的指標。因讀者對象不同,中文出版品將以《三十·三十書系》標識出版,英文專著則以單行本面世。

 

「廣大出胸襟,悠久見生成」是香港中文大學的大學精神所在。以此精神為感召,本書系將繼續向不同的學術立場開放,向多樣的研究理路開放,向未來三十年開放,歡迎學界同仁賜稿、薦稿、批評、襄助。

有關《三十·三十書系》,電郵請致: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編輯部

2016 年12 月



「三十·三十」書系


第一批


郭于華

《受苦人的講述:驥村歷史與一種文明的邏輯》

高王凌

《中國農民反行為研究(1950–1980)》

高默波

《高家村:共和國農村生活素描》

郭益耀

《中國農業的不穩定性(1931–1991):氣候、技術、制度》


第二批


已出版

蘇陽

《文革時期中國農村的集體殺戮》

安舟(Joel Andreas)

《紅色工程師的崛起:清華大學與中國技術官僚階級的起源》


即將出版

丹尼爾·里斯(Daniel Leese)

《崇拜毛:中國文化大革命中的言辭崇拜與儀式崇拜》

白思鼎(Thomas P. Bernstein)與李華鈺編

《中國學習蘇聯(1949年至今)》

文浩(Felix Wemheuer)

《饑荒政治:毛時代中國與蘇聯的比較研究》

彭麗君

《複製的藝術:文革期間的文化生產及實踐》





▼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購書頁面

➤ 合作請聯絡微信後臺


近期精選:

年度推送精選:希望這十五篇精選內容,陪你進入2017!

新年盤點 | 港中大出版社2016年度精選書單

老照片裏的老先生:紀念周有光



你還可以閱讀更多……

在後臺輸入以下關鍵詞,提取過往精彩內容


上山下鄉 | 佛教改革 | 左翼文學研究 | 報業改造

鄧小平 | 文革農村 | 臺灣社會 | 垃圾 反行爲 | 張愛玲

女性與戰爭 | 釣魚島 小王子 | 魯迅 | 楊振寧

以及:

傅高義 | 高華 | 北島 | 錢穆

周有光 | 孔飛力 | 夏濟安 | 韓南

狄培理 | 汪暉 | 李歐梵 | 何浩

周耀輝 | 周保松 | 朱麗雙 | 閻小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金磚去美元化胎死腹中,巴西印度聯手反對普京 |國際眼
美國亂象,走向蘇維埃式瓦解道路?|中環一筆
健元:美帝维系其世界超霸的「新冷戰」與「熱戰」圖謀註定失敗 |中環一筆
印度駐加拿大大使被指涉謀殺案,兩國互驅外交官 |國際眼
特朗普賀錦麗爭奪搖擺州,選舉結果或需幾天公佈 |國際眼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