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村的故事
点击上方蓝字一键轻松关注
他们这样摄影
在这里,看有品格的作品
改革开放以来,汪强始终以质朴的影像语言、明晰的视觉形态,记录乡村历史变革标志性村落——安徽小岗村的发展变化,书写了当代普通农民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也是属于他的“第一人称的乡村”。
摄影 | 汪强
撰文 | 成功
提起小岗村,人们总会自然想起1978年,位于安徽滁县地区凤阳县梨园公社境内小岗生产队的20户人家, 那里的“18条汉子”为了解决吃饭与生存问题,不怕坐牢、杀头,摁下了红手印,敢为人先,率先实行了“包干到户”的壮举,诞生了我国第一份家庭联产承包合同书,从而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正是在那一时期,在地区文工团担任摄影宣传员的汪强有幸走进了小岗的土地,他被乡亲们的无畏精神所感动,于是由从工作任务性质的宣传报道拍摄到后来的用心记录,一发不可收地持续拍摄了40余年。
1978年12月,18位小岗村民代表20家农户,签下了分田到户的“契约合同”,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新时代。
1998年,14位当年参加分田到户,在“契约合同”上按红手印的农民,在即将拆除的茅草屋前合影留念(缺少的4位,80年代初相继离世)。
在小岗村所在的凤阳县,汪强可谓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上至县长书记,下至村夫顽童,几乎都认识这个脖子上吊着照相机,常年四处转悠的摄影师。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汪强初中未毕业,就因家贫而辍学了。当时为了生计,他先在滁县地区京剧团做布景,翻跟斗,跑龙套,跌打滚爬,据说因此练得一身武功。后来,他“跳槽”进了地区文工团干上了舞美设计。因中学时曾跟老师学过摄影,所以名正言顺地兼营起了摄影宣传工作。当年,这滁县地区文工团可非同一般,毛主席他老人家曾为之亲笔题词——“面向农村”。于是,文工团理所当然地常年在农村演出,为贫下中农送戏上门。也正是在文工团的下乡演出活动中,汪强熟悉了农村生活,也越发爱上了那些淳朴善良的乡亲父老,并开始用镜头记录他们的喜怒哀乐。
左图:1974年,时任滁县地区文工团摄影宣传员的汪强在凤阳县山区釆访。
右图:2018年第一场春雪,汪强在小岗村釆访拍摄。
1980年,也是一种机遇,正赶上《滁州报》复刊,汪强再次改换门庭,到报社当上了一名专职摄影记者。他心中不觉狂喜,这样一来就能更多地去凤阳,特别是小岗村采访了!说来也怪,汪强只要一踏上凤阳的土地,采访欲望、拍摄灵感便油然而生。他无数次来到小岗生产队,拍下了当年大包干时许多至今令人难忘的瞬间。
1979 年, 小岗生产队村头的农户住宅。上世纪70年代末,凤阳县小岗生产队有20户人家,112人,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家家户户外出逃荒要饭,是出了名的讨饭庄。
1980年,严宏昌家借来拖拉机收获了自家的粮食。
1981年的一天,逃荒归来的小溪河公社农民在嘉山火车站等车回家生产。
1982年,解决温饱、连年丰收的当地农民踊跃向国家交售公粮。
汪强意识到,记录凤阳地区改革的历史,是时代赋予他的神圣使命,当仁不让。也不得不佩服汪强的韧劲,40年如一日,凭着自己的“贴近优势”,长年跟踪报道,把镜头牢牢对准凤阳大地上的千变万化;难怪人们称他是“凤阳通”,也难怪小岗人把他当作荣誉村民和小岗村的“新闻发布官”。
1982年春节,解决了温饱问题,连年丰收的小岗人,在村口打谷场举行拔河比赛,欢度春节。
1983年,摆脱饥饿的小岗的孩子们,在屋阴下乘凉。如今的他们已是小岗村发展的中坚力量,祖国兴盛的栋梁。
1983年,外国媒体在小岗村采访。成为中国农村改革样板的小岗村,20世纪80年代,每年都吸引数十家境外媒体的记者涌入这里采访报道。
这些年来,小岗人的生活从“非常态”转入“常态”,从“非凡”趋于“平凡”,就像过日子一样,支撑汪强继续拍摄的已不是激情,而是习惯,是使命,是责任,是担当。小岗人从大时代中的气象万千转为波澜不惊的平淡生活,汪强则从大背景,大事件的动态记录,渐渐改变为以“摄影日记”形式、平实的镜头语言对农民家庭生活状态的描摹,乃至对普通村民个人命运的关注。这也使汪强的拍摄视角得到了拓宽, 他更注重记录小岗人的生活细节,持续记录着小岗18户带头人家中的生活变化,村子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点滴发展,特别是小岗人作为普通的中国农民的日常喜怒哀乐。小岗人的坎坷、徘徊与奋进之路,小岗人的悲欢离合皆是歌,他们的发展过程就是中国农民在这个时代的缩影。
1984年,走出贫困、温饱有余的农民在踊跃参加一年一度的凤阳九华山传统庙会,农民们在商品交易会上选购家具提高生活质量,购买农业生产工具扩大再生产。
1988年,小岗村迎来了第十个丰收年。
1992年,小岗村10多名青年来到江苏张家港当上了企业工人。当初这些学到技能和管理经验的年轻人,现今已是小岗村企业的骨干力量。
1997年,小岗村民在村头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庆祝香港回归,同时为村办企业开工奠基喝彩。
谈及近半个世纪的摄影经历,汪强曾说,自己形如乞丐,状如疯子,常人难以理解。他住过农家的瓜棚,睡过农民的汽车;为拍渔家灯火,他心甘情愿地蜷缩在渔船里连冻了两个晚上;为了抢农民上访的镜头,他被警卫人员捉进了审讯室;拍摄村头赌场时,又遭到一伙赌徒的围攻殴打。至于他曾在省报上发表的反映凤阳 “卖粮难”的照片,更是平添了不少麻烦,被视为“不受欢迎的人”。汪强也曾苦笑着说:“过去有人说我采访时像苍蝇一样令人讨厌,而现在成功了人家又说我像蜜蜂一样可爱。”
1998年11月,小岗村在全国率先实行民主公选村委会主任,村民徐家秀(前举红本者)在外打工,没有拿到选票,当场提出抗议。最终,严宏昌当选首任村委会主任。
2000年,严宏昌大儿子严余山娶媳妇。轿车迎亲、新郎西装革履、新娘婚纱妩媚,过上好日子的婚礼隆重而热烈。
2006年,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严富昌女儿严德莲,考取了四川建筑设计大学,成为小岗村有史以来第一位女大学生。这是上学前她为父母家人画像。
2008年,小岗村民吴广德家院前,幼童们在玩耍。
有一回凤阳专业户进京开会,汪强也随同前往。可是上面有规定,“小报记者” 没有采访名额。这一来,把一些“小报记者”给气炸了, 有些人当即拂袖而去。汪强则不动声色,变着法子软磨硬泡。不安排住宿,他就睡在会客厅的沙发上,不安排伙食,他就喝一口开水就一口面包。精诚所至,会务人员终于被感动了,特许他进入了人民大会堂和天安门城楼摄影采访,汪强于是得以拍下了许多宝贵的镜头,不少作品后来还得了奖。1989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的宋平来凤阳视察。当时不知出于什么考虑,也不准“小报记者”采访。那时,农民最担心的是政策会变。汪强心想,宋平能来凤阳,不正说明了中央对“大包干”的态度?作为记者,怎么能错过这个好机会?在采访中,他多次被阻,可汪强硬是换了五辆车,终于如愿以偿地完成了采访拍摄。其中题为“宋平访凤阳——农村政策不会变”的新闻照片还获得了1989年全国地市报新闻摄影优秀奖。
2009年,步入小康生活的小岗村农民在村文化广场上观赏文艺演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
2014年6月,小岗村严家第三代人迎娶城市“上门新女婿”青年钱润明。婚礼仪式风格传统、独特新颖。
正是多年来采访拍摄的酸甜苦辣,使汪强坚信,摄影的特质在于朴实的记录,它承载着历史与社会责任,紧系着百姓生活的发展变迁,摄影者的忠实记录会成为留给未来人们的文献影像,这也是摄影术发展至今赋予摄影人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他谈到,作为新闻摄影工作者,能为中国农村改革源头——小岗村40年的发展留下一些影像史料,以此来折射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缩影,留存永恒,即使历尽艰辛,也责无旁贷,苦有所乐,累有所值。
今日的小岗村
如今,建于小岗村口的“大包干纪念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4A级红色旅游景区”“中组部、农业部农业干部培训中心”。
作者简介
汪强,1954年出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安徽省摄影家协会纪实委员会副主任,高级记者。长期从事新闻、纪实摄影,对凤阳农村及小岗村跟踪记录报道超过40年,作品获第十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编辑:陈攻(杂志)/ 周星宜(新媒体)
本文部分内容首发于《中国摄影》2018年10期
如需转载请至公众号留言邀约
点击图片进入杂志购买页面
☟
精彩文章回顾
被称作摄影家,我心中有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