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称的乡村
点击上方蓝字一键轻松关注
2018年10月,在我拍摄故乡十余年后,我终于接受了自己与故乡的关系以及自己来自乡村、生活于城市的双重身份。于是,我回到我出生的村庄,穿着西服、赤着脚站在村子的各个地方拍照。 拉黑
“谈论中国,无法回避乡村,拍摄中国,乡村也一直是重要的选题。摄影诞生和成长于都市,是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对于农耕文明来说,摄影者一开始就是后来和外来的观察者,在中国更是如此。这种外部视角,如何才能形成有关乡村的有效叙述始终是一个问题。”
《第一人称的乡村》,《中国摄影》2019年2期
2010年以来,随着互联网、数字摄影(数码相机与拍照手机)的普及从城市向农村扩展,局面有所改变。无论城市与乡村,摄影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以前的纸和笔,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摄影进入前所未有的多元时代,它既是记录,也是表达,还是塑造世界的重要力量。
移-大妈家里衣柜上的假花,2015 张晓
于是我们看到,乡村影像在近些年发生着一些微妙的变化,一群长期生活在乡村、乡镇的摄影师,以及许多曾经在乡村长期生活,现在还经常来往于城乡之间的摄影师,开始自发地拍摄乡村。他们中有的是业余爱好者,借助互联网,让自己的影像广泛传播;有的已经成为成熟的职业摄影家,把自己成长的乡村作为持续创作线索。
与此前被表述的乡村不同,乡村在他们的影像叙述里往往以第一人称出现,乡村的拍摄来源于自我表述的冲动,“我的故乡”“我的家人”还有“我”常常是他们拍摄的原点和中心。相比此前大多数乡村影像的宏大叙述和粗线条勾勒,他们的影像来自自己对身边事物的个体观察,是对乡村日常和细节的描摹,他们的乡村不再被简单地认定为城市的追随者、卑污的存在。他们对摄影的认识毫无疑问主要来自都市,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或者已经走出乡村,或者正在城市与乡村的边界,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影像常常是推己及人的乡愁感叹,身份改变的纠结,记忆与现实错位。在这些影像撕扯出来的缝隙中,我们得以更加接近于现实的乡村。
《中国摄影》最新一期专题“第一人称的乡村”选择了6位摄影师和他们的作品。
刘磊
《潘庄村》
2009年1月7日,代全叔儿子的结婚喜宴在伏庄的酒店举行,潘庄村酒风盛行,席上的亲友相互劝酒,僵持不下。村里谁家有个红白事,多半户家会有代表参加。 刘磊
2009年2月26日,农历二月初二,种土豆的村民。为了省时赶活,农户种土豆时需要雇佣劳动力帮忙。人们在垄背或蹲或跪,将切成块的土豆种摁进浇灌过的垄沟。 刘磊
2011年9月21日,在济南打工的王志宝回老家结婚第三天,按照风俗到自家祖坟上坟,他的婶子站在一旁教导风俗规矩。王志宝正是在打工期间认识了同在济南打工的妻子。 刘磊
2016年2月8日零点49分,除夕已过,拜完天地诸神,祭完祖先的一家人在家门口祭车,祈求全年行车平安顺利。 刘磊
山东的刘磊以近乎影像田野调查的方式,拍摄了自己从小生长,至今仍有家人居住的潘庄村。参与式的拍摄和观察,让刘磊的作品以细腻笔触呈现了城市化潮流之下,一个北方村庄的错综复杂的现实图景。
陈雄鹰
《乡镇干部》
2002年11月,东江镇政府。当时上班5年了,我在工作、生活、摄影追求上毫无起色,前途渺茫, 一个人常苦闷无助。一天中午,在宿舍思来想去,决定给自己拍一张照片,记录下此时此刻的心情。桌子上摆着的是几十本在地摊上买的5角一本的《中国摄影》《大众摄影》《大众电影》等杂志,出版日期最早到1970年代。 陈雄鹰
2003年6月,下乡的乡村干部在路边等待上级的指示。 陈雄鹰
2005年9月,东江镇老政府拆了重建,镇领导在新建基地上。 陈雄鹰
2007年8月18-19日,东江镇泉水村蛇形组遭遇因洪灾引起的山体滑坡,一户人家被埋,镇村干部连夜上山去救灾。 陈雄鹰
湖南摄影师陈雄鹰的《乡镇干部》是我们在准备这期专题过程里的最大惊喜,身为乡镇干部的他,在20多年的时间里,把镜头聚焦于乡镇干部这个鲜有人拍摄的群体。摄影师与被拍摄者身份的重叠,让他的作品具有自传色彩。他具有难能可贵的对瞬间的捕捉能力,目光柔软、敏锐。他把报道摄影、宣传摄影、沙龙摄影的元素自然地杂糅在一起,在抵近乡村现实及其背后复杂的社会流变的同时,又把乡村的温情、尴尬、魔幻做了超现实的呈现,具有鲜活的、自然生长的当代性。
郑忠民
《乡村空间》
文化墙,浙江武义, 2016 郑忠民
凉亭,浙江莲都,2017 郑忠民
变电站,浙江莲都,2017 郑忠民
人工沙滩,浙江云和,2017 郑忠民
浙江摄影师郑忠民的《乡村空间》,对他的家乡浙江松阳周边的乡村建筑和公共设施做了类型学的影像收集,机智地呈现在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建设,以及其中潜在的乡土与都市、中国与西方、消费主义与乡村保护等文化冲突与纠结。
214
《乡间动物》
幺叔把奶奶养的大白鹅抱起 214
风吹过,一片柳叶反转过来,上面有一只避风的飞虫。 214
农民抱着心爱的斗鸡 214
我捉住一只天牛,放在弟弟的背上,拍完照,天牛就飞走了。 214
贵州摄影师214,一直强调作品发表时只能署他的网名。他以一种生猛、轻松的姿态拍摄乡村中动物与人与环境的关系,在看似谐谑的视角中,呈现了乡村里人与动物亲密而疏离的关系。
拉黑
《走失》
2013年,我在进行关于故乡的第一件作品《走失》,为自己无法回归故乡而痛苦,于是我去除自己身上从城市里带回的所有东西,并用白色的棉布(死人出殡时用于绑棺木)把自己包裹后站在山顶自拍。我想借此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 拉黑
每年春节正月初一,我们家族全家都会到附近山顶的一个寺里烧香,求神灵保佑健康和生活。这是我其中一个小堂弟,现在都已经长大了。2013 拉黑
快过年了,村里的人们都开始理发了。在村里,过年是必须理发的。我们村只有一个理发师,他走家串户地帮每个人理发,哪家娶了媳妇,哪家生了小孩,他比谁都清楚。可惜,帮我小时候理发的老理发师现在已经过世了,现在想起来还能清楚 地感受到他轻轻的手势和手动理发剪轻轻的声音。2014 拉黑
每年的春节的时候,我们村里都要抬着庙里的神像全村游行,热闹得很,以前奏乐的只有老式传统的唢呐,近几年有了新式的“洋鼓洋号”。2014 拉黑
生长在江西农村,毕业于上海名校,居住在杭州的摄影师拉黑,把摄影当作还乡路上的日记本,记录乡村的人和事,郁结的乡愁和困顿的现实在影像中堆积成内心的块垒,浓稠、撕裂的情感将传统拍摄,自然延展成以乡村作为背景的行为艺术。
张晓
《关于故乡》
亲戚No. 03,2014 张晓
移-妈妈和邻居们,2015 张晓
四百零三个苹果,2016(局部) 张晓
“甜蜜的爱恋”系列 张晓
以拍摄《海岸线》成名的张晓,在2010年以后,一直围绕着自己生长的小村庄来创作。他的作品以生活轨迹为线索,以内心情感为引导,不同手法、不同影像语言的系列作品围绕着“关于故乡”这一主题展开。这些作品体现出摄影家对影像语言的成熟把控,也传达出对当代文化议题的敏锐触角。
“还乡者是否自觉融入乡土?是否真正置身于生活的现场?是否看到影像后面那些仅靠视觉看不到的结构性和历史性的东西?是否能够揭示被表象遮蔽的事实?这些问题是还乡作品是否具有‘意义’的关键。”邓启耀在其评论文章《归来不知我是谁——还乡影像的身份错位与记忆失焦》中,以原生于乡村,因读书、就业留在城市,而后以影像方式再度还乡的部分摄影家为例,就还乡影像的身份错位与记忆失焦等问题给予分析。
渠岩以《观看的让渡:乡村建设大潮中的艺术实践与摄影表述》为题,介绍了他从拍摄乡村,引发的持续了10年的艺术乡村建设,以何崇岳、文天平、刘莉、王小红等记录和参与艺术乡村建设的摄影师的作品为例,探讨了来自乡村之外的摄影者如何在不放弃自己的观点的同时,让自己的视点链接被拍摄者的观看,在与被拍摄者视点的碰撞与磨合中,保持对被拍摄者,也即是文化持有者的内部世界的尊重。这种对乡村的拍摄又何尝不是第一人称的乡村呢?
费孝通用英文写成《乡土中国》中的“乡土”一词原文是earthbound,直译为固着于土地,似乎不那么诗意,但却是我们真实的命运归属。我们似乎都在向未来奔跑,其实我们都正走在回到乡村的道路上。正如乡土作家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里写道的:“许多年之后你再看,骑快马飞奔的人和坐在牛背上慢悠悠赶路的人,一样老态龙钟回到村庄里,他们衰老的速度是一样的。时间才不管谁跑得多快多慢呢。”
在此意义上,如果把限于文章和专题的篇幅而无法呈现的其他更多拍摄乡村的优秀中国摄影家有关中国乡村的影像汇聚在一起,又何尝不是又一幅更为宏大的第一人称的乡村画卷呢?
编辑:李波(杂志)/ 周星宜(新媒体)
更多内容请看《中国摄影》2019年2期
如需转载请至公众号留言邀约
点击图片进入杂志购买页面
☟
精彩文章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