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9位摄影家今晚捧得金像

点击上方蓝字一键轻松关注


参加颁奖礼的领导嘉宾与金像奖获得者合影。 陈奇军 摄


第十二届中国摄影艺术节暨第二届三门峡白天鹅野生动物国际摄影大展拉开帷幕。作为“一节一展”的重头戏,第十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今晚在三门峡国际文博城大剧院举行,正式揭晓纪实摄影类、艺术摄影类以及商业摄影类三大类别奖项。此外,还颁发“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摄影家”荣誉称号。


第十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颁奖礼上,纪实摄影类获奖者登台领奖。 陈黎明 摄


纪实摄影类获奖者

张雷、陈杰、汪强、兰红光、刘占崑、叶健强、吴宗其、王芯克


张雷


1970年出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解放军报》记者。荣获中国新闻奖、解放军新闻奖、解放军摄影艺术奖等多个奖项。参与香港和澳门回归、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的报道。2010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上海世博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荣立二等功。出版《国庆60周年大阅兵》等十余部作品专集。


获奖感言:感恩伟大时代,感恩火热军营。我将继续努力,用实际行动践行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记录国家和军队建设的新变化、新成就。用更多更好的新闻摄影作品展示国家形象、军队风采,讴歌美好新时代。


百炼成钢,1999 张雷


评委评语:作为军事记者,张雷多年来情系部队官兵,深入军营生活,以高度的责任感、敏感的观察力、丰富的表现力,拍摄出一大批内涵深刻、匠心独具的优秀军旅摄影作品。他的作品紧随人民军队前进步伐,突出“能打仗、打胜仗”的使命主题,是人民军队阔步迈向新时代,向着世界一流军队迈进的形像纪实。


陈杰


1973年出生,《新京报》首席记者,侧重报道关注有关生态环境、社会问题等重大事件。5次获得中国新闻奖,2次获得金镜头年度杰出记者奖,2次获得“华赛”新闻金奖和“亚洲新闻奖”金奖。2016年当选CCTV中国十大法治人物。


获奖感言:我将继续深耕纪实摄影,用有力的影像见证这个时代。



埋在沙漠里的污染,2015 陈杰

评委评语:秉承新闻的专业精神,徒步远行调查环境污染、深入大山腹地讲述悬崖村故事、勇闯滨海大爆炸现场······陈杰以冷峻的视角,身怀家国理想深耕于新闻摄影报道第一线,推出有温度的影像,见证社会发展进程。他的报道触动读者的心灵,体现摄影人的担当,直面社会、人生,以自己的勇气汇聚了更多力量,努力实现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汪强


1954年出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安徽省摄影家协会纪实委员会副主任,高级记者。长期从事新闻、纪实摄影,对凤阳农村跟踪报道40年。


获奖感言:我有幸见证了小岗村40年的风雨之路,记录下小岗村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他们艰苦奋斗、发展进步的故事,也是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小康的历程。我将继续用影像讲好中国农民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更美好的故事。



“小岗村”系列 汪强


评委评语:改革开放四十年间,汪强始终以质朴的形象语言、明晰的视觉形态,记录乡村历史变革标志性村落——安徽小岗村的发展变化,书写了当代普通农民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以朴素的情怀,近乎执拗的坚持,再一次抒写了纪实摄影的意义与价值。光影伴随时代,这是历史赋予摄影人的责任,更是当代摄影人应有的使命与担当。


兰红光


1963年出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新华社高级记者。从事新闻摄影工作33年,参与第十四至十九届党代会,第七至十三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会议以及三届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等报道,多次参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报道;3次荣获中国新闻奖。


获奖感言:把兴趣变成工作并不难,但能把工作变成自己的乐趣,那才是难能可贵的!




翘首以盼,2017 兰红光


评委评语:三十余载的摄影记者生涯,兰红光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众多特殊历史节点上的精彩瞬间。他擅长运用摄影语言,刻画新闻事件中的人物性格。无论是政坛风云中的各国要人,还是体育竞技场上的运动健儿,无不形象生动、个性鲜明、内涵丰满,形成了独特的个性风采。这些珍贵的影像成为了一个历史时期公共记忆符号。


刘占崑


1961年出生,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青年报》主任记者。荣获全国十佳新闻摄影记者、中国十大青年摄影家、中国新闻摄影“金眼奖”、中国当代十大杰出体育摄影家等称号。两次举办世界杯题材的个人摄影作品展。


获奖感言:肯定有些画面,令我怦然心动;肯定有些瞬间,错失成为遗憾。当光影成为生活的伴侣,心动与遗憾随时交谈;让影像读刻记忆的硬盘,留下经典和永恒。感谢慧眼相识,感动金像相传,感恩无上荣光。


“时尚中国”系列 2006 刘占崑


评委评语:体育与模特——刘占崑以此作为自己的切入点,长期关注文化体育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中国摄影界连续五届报道男足世界杯的第一人。通过文化体育这一独特的视角,展现出时代发展的画卷,为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城市变化中的娱乐生活和大众审美观念,写下独特个性的视觉文本。


叶健强


1953年出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广东《羊城晚报》高级记者。荣获广东省首届十大摄影家称号。2003年在《羊城晚报》开辟《叶健强跑街》摄影专栏,成为岭南文化一大品牌。


获奖感言:生活是创作的源头活水。若没有在广州城里几十年的“跑街”生活,就不会有我今天取得的摄影成果。感谢陪伴我生活几十年的广州人,是他们给了我无穷的创作灵感。



广州“奶爸”一族,1993 叶健强


评委评语:年逾古稀依旧钟情于“跑街”的叶健强,用自己的坚持与热忱描绘广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百态风情。他的作品如同一锅“老火靓汤”,平和醇厚、有味有根,定格着悠长的岁月里的感人瞬间。他在《羊城晚报》开设的“叶健强跑街”专栏,以日复一日的积累,深埋历史的坐标,凝练而成羊城百姓的生活写照。


吴宗其


1958年出生,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艺术摄影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主席。从事摄影创作40年,荣获第1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金奖。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摄影作品展,出版《千岛湖——吴宗其风光风情摄影作品》等多部个人作品集。


获奖感言:摄影家立足本地,用相机讲好自己身边的故事,具有深远的意义。40年的坚持,终于得到业界的肯定,借此机会,我想对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人说一声感谢。


有惊无险,2007 吴宗其


评委评语:从事摄影四十余年的吴宗其,长期扎根于自己的家乡千岛湖——一个因水库建设而改变了生活面貌的地方。他用手中的相机讲述寻常百姓故事,留存住烟火气中的温度与感动,以此传递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摄影的执着。质朴间展示真情、平凡里透视变迁,这些鲜活又富有诗意的影像,独具真实永恒的力量。


王芯克


1961年出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浙江《青年时报》副总编,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杭州市摄影艺术学会主席。曾荣获中国新闻奖、全国摄影艺术大赛金银铜奖,以及全国地市报摄影十杰记者称号。


获奖感言:摄影人的工作和事业,与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我感恩于这个生机勃勃的大变革时代,给我提供了许许多多值得关注和记录的人和事。这个时代很精彩!



“30年道口,30年中国铁路”系列 王芯克


评委评语:为伟大的时代作传,离不开劳动者的篇章。王芯克多年来深入生产建设一线,聚焦普通劳动群体。他的作品将劳动者的力量转化为视觉张力,通过个性化的作品展示,还原生活样貌、挖掘劳动者内在气质、呈现劳动者的尊严。对劳动者无私奉献的热情讴歌,充分体现出摄影的强大记录力量;娴熟摄影技法的把握,赋予了每一个瞬间艺术的表达。


第十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颁奖礼上,艺术摄影类获奖者登台领奖。 陈黎明 摄


艺术摄影类获奖者

金平、吴健、叶文龙、罗韬、岳鸿军、董冬、高建设、周民


金平


1959年出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是使用超大画幅拍摄、用特殊介质与传统后期工艺呈现影像的探索者。作品强调传统文化下的人文主观表达,并多次在国内外展出。


获奖感言:摄影的本心,源于境,而非景。影像的意义,不是单纯的复制,而是对人性的探索。我用胶片大画幅拍摄那些即将被世界遗忘的题材,用行将失传的手工介质二次创作影像作品。在这种“慢”的摄影创作中,去探寻撼动内心的“境观”。


“喜马拉雅·七千米之上”系列 金平


评委评语:金平对摄影始终秉持虔诚与热忱。他持续多年,专注拍摄边地古村落和民族传统文化;他将大画幅相机扛上珠穆朗玛峰,截取冰川雪峰的真实面目;他沉醉于古典工艺和手工技法,探究影像语言的突破;他真挚诚实地从事摄影公益与文化的保护……为摄影艺术的多样化发展和摄影社会功能的多元化呈现,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贡献。


吴健


1963年出生,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石窟摄影艺术创作38年,作品和论文多次发表并获奖,出版《中国敦煌》等40余部摄影专著,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获奖感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给敦煌石窟的摄影艺术创作研究带来新的机遇,我将以此为契机,扎根基层,不遗余力,继续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摄影作品回报社会。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吴健


评委评语:吴健执着摄影三十八年,作品体现了科学与艺术、历史与人文的精妙融合。他凭借专业的视角、赤诚的眷恋和矢志不渝的坚持,将镜头对准丝绸之路沿线珍贵遗迹,特别是对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展示和广泛深远的传播。其作品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精确完备的文物图谱,也为敦煌艺术的传播发扬贡献了一份极其珍贵的视觉样本。


叶文龙


1979年出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艺术摄影委员会委员。荣获第22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金奖、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铜奖、第25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金质收藏,入选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并获评委会推荐;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摄影作品展。


获奖感言:“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在未来的日子里保持初心,深入思考,孜孜不倦地追求,大胆用心地创作,用真山真水真性情构筑具有东方意境的“新山水王国”。



“冬雪”系列 叶文龙


评委评语:叶文龙擅长于新理念的吸纳与实践,他的作品既能博采众家之所长,又能书写一己之性情,取山水气韵以作画,借草木精华以写诗,于空灵飘渺中寄托情感,在抽象蹈虚间映照现实,体现了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他在继承画意传统基础上所做的探求,于追寻当代观念中绽放的思考,使我们对他未来的创作之路有着足够的期待。


罗韬


1969年出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海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民建中央画院艺术专委会副主任。从事摄影创作30余年,擅长拍摄航空题材。入选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并获评委会推荐,多幅作品在专业摄影报刊上发表。


获奖感言:作为一名对拍摄飞机情有独钟的摄影师,力争用相机定格飞机飞行的瞬间之美,通过影像的魅力,让人们了解飞机和航空。过程艰辛且危险,但也充满快乐。


“航空摄影”系列 罗韬


评委评语:有一种境界叫做从热爱到痴迷,有一种执着叫做十八年坚持。在航空摄影这一充满了挑战与风险的领域,罗韬的实践,体现了速度与激情的交融、勇气与胆识的结晶;从“地对空”、“空对地”,再到“空对空”,他在尝试个人胆略的极限中,追求航空摄影的瞬间极致。其作品,让航空世界绽放了美丽,也令摄影艺术丰富了边际。


岳鸿军


1963年出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企业家摄影协会(深圳)副主席、全球华人摄影联合会执委会副主席。专注于水下摄影,多次在国内外顶级摄影大赛中获得金奖和最佳摄影师称号。


获奖感言:金像奖组委会首次把中国摄影界的最高荣誉颁给了水下摄影师,体现了组委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关注、对水下摄影师群体的高度关爱。相信这个金像奖的颁出,将把更多的摄影师“拉下水”,多一名水下摄影师,便多一个蔚蓝海洋之美的保护者和宣传者。

梦中花 岳鸿军


评委评语:因为挚爱摄影,所以挑战极限。从南美洲到北美洲,从太平洋到印度洋,无论是热门的潜水地还是危险的荒芜海域,都留下了岳鸿军辛勤的摄影轨迹。他在水下对微距和广角镜头的作用相得益彰,其深海“黑水摄影”,为摄影在人迹罕至领域的探索增添了艺术的砝码。岳鸿军用海洋生物的美丽与哀愁,激发了人们保护海洋、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热情。


董冬


1974年出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北京服装学院时尚传播学院摄影系副主任。在摄影教育和创作上都有建树,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展览,获得IPA国际摄影奖自然风光类入围奖、TIFA东京国际摄影大赛艺术风光类金奖,出版《风光摄影的技巧与思维》等著作。


获奖感言:从事摄影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摄影带给我斑斓多姿的人生,让我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观看世界,表达自己对生活万物的理解。幸逢新时代,让我摄影圆梦。


奇境缘·空山01 董冬


评委评语:董冬的摄影创作,既借鉴了西方精致写实派的传统理念,又揉合了中国山水画中“极简主义”的精髓,同时借助现代科技力量,实现了风光摄影新的美学追求。其作品宽宏中不乏精炼的细致表达、朴拙中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内涵。我们希望,理性深刻的思考与严谨的艺术态度,可以助推他在未来的探索中,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高建设


1960年出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富士胶片全球签约摄影师,三门峡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作品多次获奖,并出版《梦幻与狂野》等摄影画册。专注于拍摄黄河主题作品,展现黄河的风貌和文化内涵。


获奖感言:世界上只有一种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这就是发源于黄河岸边的中华文明。感恩黄河,她给了我成长的沃土,同时给了我无尽的灵感。



“黄河”系列 高建设


评委评语: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品格绘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高建设多年来致力于黄河这一中华民族艺术母题的耕耘,他以深沉凝重的黑白影调、含蓄内敛的结构取舍、磅礴细微的空间组合,展开对漫长历史、久远时空以及丰厚文化的探寻,将深情倾注于黄河的山水沟壑、高天厚土之中,直观阐释了母亲河的现实祈愿。


周民


1955年出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机械工程师,从事摄影创作近40年。获得“双机拍摄动感照片的拍摄装置”国家专利,摄影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


获奖感言:双机动感摄影的创造和发展经历了坎坷。当有幸获得金像奖时,我会把这一激动的时刻作为摄影创作的新起点,继续用我的双相机拍摄创作更多动静结合的艺术作品,奉献给摄影事业。



“舞魅之韵”系列 周民


评委评语:周民的摄影实践,再一次证明了技术手段的创新,足以推动摄影艺术价值的突破。他以自己发明的双相机拍摄装置为利器,抓取处于快速运动中的被摄物,两个镜头下一虚一实的物象,完全定格于同一幅画面,将灵动与沉滞、激越与凝练完美统一。作品在平常中截取了非常,始于“一虚一实”,终于“亦虚亦实”,技术与艺术互为表里、彼此推进。


第十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颁奖礼上,商业摄影类获奖者登台领奖。 陈黎明 摄


商业摄影类获奖者

朱汉举、白辰、唐小平


朱汉举


1973年出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全球华人摄影十杰,中国文联新文艺全国拔尖人才。著书《姿态构成》《创意人像摄影》,举办过5次个人摄影展,国内外报刊发表作品2000多幅,在80多个国家摄影大赛中入选。


获奖感言:金像奖是摄影人的梦想,激励我努力做一个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摄影工作者。她如同一盏烛光,温暖照亮我的摄影之路。


“精灵”系列 朱汉举


评委评语:用纯粹的光影为柔美的人体做造型,用夸张和表演性的泼洒彩色粉末进行拍摄,朱汉举的作品创意新颖,充满了时尚的张力和冲击力,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在一个处处有图像流动的社会里,身体转化为时尚文化的主体。朱汉举的作品作为文化节点,为这个时代的文化特征留下一个影像注释。



白辰


1974年出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人像摄影学会理事,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荣获“第八届全国人像摄影十杰”“中国十大时尚摄影师”等称号,作品入选“全国人像摄影艺术展”“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摄影展”等。


获奖感言:中国文化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化之一,我用相机记录她的隽永,表现她的丰富,彰显她的魅力。文化是摄影的底蕴与内涵,文化是摄影的品位与格调,文化是摄影的命脉与灵魂。人像摄影是思想和文化的碰撞。为此,我将不懈努力。


“人像摄影”系列 白辰


评委评语:白辰善于使用中国传统美术和大自然形象作为自己创作的视觉元素。他的作品中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领悟,又有对大自然的无限敬仰,以摄影为载体将不同元素进行整合再造,让人与自然、当下与传统在创作过程中不断融合,最终呈现出动人心弦、感人至深的佳作。


唐小平


1974年出生,商业摄影师、创意总监、策展人。曾获全球华人摄影大奖,作品入选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伯奇杯”中国创意摄影展,举办“像由心生——唐小平摄影艺术作品展”个展,策划“一张全家福”公益摄影活动。


获奖感言:商业摄影必须以影像打动人心,通过将商业和艺术完美结合,从而实现其商业价值。因此摄影师对影像语言的把握、对创意的理解以及自身的综合艺术修养,都至关重要。


“形象广告”系列:相濡以沫 唐小平


评委评语:唐小平善于观察生活,体验时代脉搏,从而使作品能够准确地传播品牌理念,同时打动消费者。作为职业摄影师,他的作品富有创意,对色彩、光影、构图气氛以及人物情绪的调控,都以个性化的表现,让作品充满情感张力,将作品的商业影像价值融入光影变幻、想象放飞的独特表达中。


 | 特别致敬 |

 

除了19位金像奖获得者,颁奖礼还为2位德高望重的老摄影家颁发了“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摄影家”殊荣。


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摄影家

牛畏予、黄贵权


牛畏予


1927年出生,河南人,1945年春参加革命,1948年从事摄影工作。曾任华北画报、西南画报、新闻摄影局摄影记者。后任新华社摄影记者,华北分社、北京分社、香港分社摄影组长。


跟我走,1960 牛畏予


作为新中国早期女性摄影师之一,牛畏予在四十年的摄影生涯中,足迹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从川藏高原、天山脚下到塞北江南,拍摄了许多广为流传的佳作。她曾重走雪山、草地,四次到阿坝、两次到新疆拍摄专题,并于1975年在西藏采访拍摄长达八个月······她记录的重要的新闻镜头和历史瞬间、创作的众多脍炙人口的肖像作品、拍摄的新中国时期各族人民的劳动生活场景,是中国摄影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摄影生涯,诠释了一位老摄影家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对艺术的炽热情怀,是中国摄影事业的宝贵财富。


黄贵权


1932年出生,香港人,1966年开始从事摄影创作。现任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香港摄影学会名誉会长等职务。他在世界各地举办过多次摄影展览,出版个人作品集《诗影澄怀》、《象幻情真》。


绮丽 黄贵权


黄贵权以深厚的文化积淀、创新的技术技巧,在艺术摄影领域进行了弥足珍贵的实践,形成了具有个人风格的摄影美学表现形态。他的作品融汇中西,在抽象寓于具象、条理隐于复杂的审美意趣中给予人们清新脱俗的感受,在海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在潜心创作的同时,几十年来通过举办展览、研讨、创作等方式,竭力推动香港地区与内地摄影界广泛交流,为两地摄影事业的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先后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发的铜紫荆星章、推动艺术文化发展杰出人士嘉许状。



关于金像奖更丰富的内容,

敬请关注《中国摄影》2018年第12期。





编辑:周星宜

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更新

如需转载请至公众号留言邀约


精彩文章回顾






做 有 品 格 的 摄 影 杂 志微信号:cphoto1957长按二维码关注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