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延伸的视界

中国摄影 中国摄影杂志 2019-04-02

点击上方蓝字一键轻松关注


  出品


他们这样摄影

在这里,看有品格的作品


新的一年,《中国摄影》以“科学”开题,最新一期专题“2019:科学世界影像漫游”介绍了国内外9位具有科研背景,或具备一定的科学热情和科学素养的艺术创作者,展示了他们以摄影为主要媒介,以科学为核心创作的作品。在这9位作者之外,我们继续拓宽眼界,发现更多值得品读的作品。


遥感成像技术:延伸的视界


供图 | 姜景山

采访 | 本刊记者


巴西、秘鲁和哥伦比交界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地区,图像大小约为79.3km×33.6km,图像中心经纬度为西经70.0533, 南纬4.2122, 获取时间为2016年9月23日10时56分


当我们抬头望向天空,或许会有幸与高远的探测卫星四目相对;打开谷歌地球,就像暂时拥有了“上帝视角”······这些体验都是当下的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为我们带来的。通过电磁波的传播与接收,我们借助遥感技术感知甚至观测目标的特性并加以分析,被捕获的讯息能够以图像的方式表现出来。自1858年纳达尔坐上热气球从高空拍下巴黎的鸟瞰照片,尝试用照相机拓展人类视野的那一刻起,对“遥感”的实践就开始在摄影的范畴内萌发,并在新兴科技的推动下将“摄影之眼”越推越远。


本刊记者针对遥感技术在原理和应用层面的基本知识,以及遥感与一般意义上摄影的关联和区别等方面的问题,采访了微波遥感及航天应用工程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姜景山。


森林火灾火场红外遥感图像


中国摄影:请简单介绍一下遥感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范围。


姜景山:遥感技术概念已存在了比较长的时间, 自从有了照相机以后, 遥感技术就已经开始实践,只是那时候不叫遥感。遥感这个概念是美国人在上世纪60年代正式定名的,但是它的技术基础已经在18、19世纪都有了。遥感的原理很自然地跟人的功能相关,人的功能受限制,所以遥感的目的是看我们能不能把人的 “视线”更延伸一点,能看的东西不局限于眼睛能看到的这个范围。仿生生物学里面就有很多用仿生的方法来拓展人的功能。比如说蝙蝠,它就可以看到红外。


遥感技术要为民生服务,同时为国家安全服务。现在遥感无孔不入。比如说灾害,灾害的分析检测和灾后的重建工作都有遥感技术介入。比如地震发生以后马上公布了灾情什么样,灾情以后重建怎么办,这都是用飞机遥感就能看得很清楚的。


中国摄影:遥感设备和技术所应用的平台包括哪些?


姜景山:遥感的平台,包括地面、航空(飞机和无人机),还有近地空间平台(比如离地面20公里的飞艇);再上去就是地球轨道,地球轨道一直覆盖到3万8千公里;再往上就是深空,深空是月球以外,月球我们已经去过了,我们即将要去火星,未来我们要去更远的地方。那个时候我们看到的东西就会是宇宙空间、其它星球、小行星等,我们的嫦娥二号就连小行星都看得到,比如一颗几公里长、几公里宽的小行星也可以把它拍摄回来。


2011年5月,洞庭湖区遥感图(可见光谱段)


中国摄影:日常意义上的“摄影”是在可见光范围内进行操作的,那么遥感技术所覆盖的波段又是怎样的?不同波段的遥感技术有何区别?


姜景山:现在的遥感技术基本上把整个电磁波都占了,手段都有了,还在进一步发展。从波段来说,遥感分为可见光-近红外遥感、红外遥感和微波遥感。遥感技术正式进入航天应用领域,是1950年代的事,那以后就逐步扩展到这三个光谱都有应用。


首先说可见光,大家知道红橙黄绿青蓝紫,人眼睛大概能看到也就这么多,最长是红,再长就看不见了。最短的是紫色,比紫还短的看不见。在没有红外和微波遥感技术的时候,人的眼睛应该是最好的遥感。比如我们现在往外一看,看到对面的楼,看得很清楚。只不过太远以后,由于大气等各方面的因素就看不清了,所以人的眼睛现在看相对近处的东西很清楚,但要看更远的月球、火星、深空这些,靠眼睛就不行了。后来站得比较高的卫星就上天了,现在我们对地观测的遥感卫星的高度一般都是几百公里。那么远的地方往下看,人眼就不行了。我们坐在飞机上面,一万米高度看地面,晴天还是看得很清楚。所以大家觉得有了卫星以后,利用这样好的平台,就算把人放在卫星上能不能看得见地面?后来想到有照相机,就首先把可见光相机放到卫星上面看地球。所以遥感首先从可见光开始的。


哥伦比亚麦德林附近海域海岛三维成像


但是,使用可见光相机在下雨的时候,有云彩的时候,有雾的时候,还有黑夜里,就看不见了。所以能不能解决白天黑夜都能看这个问题,如果人的眼睛能看到红色以外再长一点的波长就好了。于是就产生了红外的概念。这个红外有什么特色?它不分白天黑夜,只要物体有温度差别就能看。所以利用这个东西,我们能看到更多的目标,人们的“视线”大大延长。我们估计了一下,如果卫星用可见光相机看地球,能够工作的时间比率是百分之十几。为什么?黑夜它看不见,有云彩它看不见,这些东西都去掉,就只有百分之十几的时间可以看,效率很低。如果添上红外的话,黑夜就 能看,这样它能把观测的时间大大延长,大概能达到百分之五六十。自然界里面最低温度是负273度,物体的温度只要高于这个温度,都 辐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和微波都是电磁波。物体既然有这个特性,我们用这三个手段可以观察物体。比如说,夜里在机场里面停着很多飞机,飞机飞走了,可见光看不到,红外能看到。为什么?因为它白天停在那以后,太阳晒的时候,飞机底下晒不到,所以它飞走以后,飞机原来覆盖的地面和周围的温度有大的差别,只要有这个温差,红外可以成像。这个东西现在用得比较多,除了我们民间里面用得比较多,军用也相当广,比如侦查。飞机飞走以后两三个小时,卫星再过,就知道这是一个机场,知道原来有什么机器在这停着,所以红外有这个功能。


但是红外也有问题,如果遇到大风大雨,比较恶劣的天气它就不行。所以大家想能不能实现全天候、全天时的看,这是理想化的。所以大家想到波长更长的微波,于是产生了微波遥感技术,我本人主要是搞微波遥感的。我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过“微波也能成像”这个原理,将来很可能出来微波“相机”。


现在可见光有了,红外有了,再有微波的话,这三个同时用,或者需要什么用什么,用它们大概覆盖整个地球,至少能看到百分之八九十。因为卫星轨道的限制,目前全看是不可能的。


山东东营市、莱州湾,谷歌地球所展示的雷达图效果


中国摄影:类比一般意义上的摄影,遥感技术生成图像的要求是如何体现的?


姜景山:不同物体, 它总是有温度不一样,分辨率不一样,层次不一样,辐射的精度不一样。所以如果按照摄影角度考虑的话,这几个方面都需要有标准。


一个是几何分辨率,看得是不是清楚,能不能分出清晰的层次,别模模糊糊,边界要很清楚。所以几何的精度和畸变的控制应该相当高,方的就是方的,圆的就是圆的。另外一个是辐射分辨率。物体都辐射,可见光也在辐射。可见光是被动的,只要有光照进来,你在房间里面可以照相,照的层次清晰不清晰,辐射的程度不一样,就能把它分辨出来。可见光分辨率最高,红外分辨率稍微低一点,微波利用雷达以后分辨率接近于可见光了。比如说从800公里的高度上看,微波遥感有0.1米的分辨率。现在我们对外公开是0.5米,但是我们肯定要继续做到0.1米。美国现在它说已经有了0.3米的分辨率,这方面我们并不比它差哪去。所以通过遥感生成一个图像的要求跟一般的摄影要求一样,只不过行话可能不一样。我们从遥感角度分成几何的分辨率、几何的畸变,还有辐射的变化。从这个角度来说,跟摄影是一样的,只不过你们所说的摄影是以可见光为主,可能还没有广泛地用上红外,微波更没有用上。


秘鲁亚马逊热带雨林地区, 图像大小约为80km×34km, 图像中心经纬度为西经70.8351,南纬3.4174, 获取时间为2016年9月23日10时56分


另外,对遥感来说,是不是可以这样解释:物体达到自然温度以上,原理上都可以进行遥感。现在的摄影,在零下摄氏度情况下可以操作,只要照相机能够运作就没有问题。到北极南极,零下50摄氏度,照相机快门动不了,那就不行了。所以遥感和一般的摄影对环境都是有要求的。比如说我现在到月球,到那首先照相。因为月球的一昼夜相当于地球的14天左右,所以相当长的时间它是黑夜,月球黑夜的温度可以达到零下一百五六十摄氏度,甚至零下一百八十摄氏度,那个情况下谁都不能工作。所以我们怎么办?我们在那等着,留下一定的功率提供给摄影器械,让它保持点温度,等待白天复苏再做工作。这跟我们到南极和北极拍摄的原理是一样的。所以对环境的要求是起码的。


对环境要求除了温度以外,有一个传播媒介的损耗因素。比如说今天是一个大晴天,对摄影来说看得很清楚,甚至十几公里都大概能照上;但是如果是雾天就看不清楚,所以这就是传播媒介不同的体现:被摄物那边的能量传到这边来以后剩下不多了,没法照相。这里面存在大气辐照的问题,这是最起码的环境方面的问题。不过,从一般摄影角度来讲,大概不太考虑辐照,因为一般拍摄距离都比较近。


日本东京江东区、横滨市、川崎市、浦安市、习智野市、千叶市, 图像大小为96.8km×38km, 图像中心经纬度为东经139.8050, 北纬35.6257, 获取时间为2016年12月14日4时41分


除了这个以外,路程比较远的时候,光线会出现散射或者拐弯,特别是从月球看地球的时候,存在时间滞后的问题。月球到地球距离38万公里,不远,但是总有几秒钟的时间差别;到火星那不是几秒钟的问题了,是几分钟。所以这么远的距离,拍摄到的画面两边不清楚,是因为拍摄设备离被摄物两侧的距离不一样。那怎么办?这个环境在那了,我变不了,我怎么办?我们就放一些仪器专门测量路径和环境,这些仪器不成像,只测量指标,然后参考这些指标,对摄影的内容做校正,把干扰的影像去掉。一般的摄影比较重视去掉杂波,但涉及卫星,不仅仅是杂波,整个环境的温度都在变化。所以为什么说上了卫星以后,遥感手段跟一般的摄影大不同,其中大概一半以上的工作就是保证回来以后成像的图像质量,很多环境因素要把它去掉。


中国摄影:在您看来,目前遥感技术研究的重点方向是什么?


姜景山:我们谈的这个微波是宏观上的微波,微波一般听起来好像是波长比较长,比如无线电波或者电视台播送的那种波,但是我们遥感里面讲的是到太赫兹,太赫兹的波长是亚毫米。我们现在微波跟50年前的微波遥感概念不一样。过去微波遥感刚出来的时候,被分为可成像的(比如雷达)和不成像的。经过四五十年的变化以后,现在所有的微波遥感手段都可 以成像,只不过分辨率不一样。比如说我们现在用的合成空径雷达,这个雷达的分辨率比较高,最高分辨率和可见光可匹敌。微波最大好处就是全天候、全天时,但是这是理想意义上。真正做到全天候、全天时那还不行,需要在一定波长之内实现。但是它有自己的用处,用处在哪里?有些波长直接可以穿透大气,有些波长就不行,我们把它叫做大气窗口。可见光也有窗口,比如说我们到河边,比较清晰的水,一米以下的石头、鱼都看得很清楚。但是如果这个水比较浑浊的话,你就看不清楚,这也是一个窗口的问题。假如到南海以后,想看得很深,你的眼睛就不可能完成了。眼睛是把赤、橙、黄、绿、青、蓝、紫综合起来的,如果我们做成仪器的话,以绿光为主,就能看得比较深,这个在军用上有大大的用处。到北边的海,海比较浑浊,特别是渤海湾,黄河出去以后带很多泥沙,是很浑浊的,北边的海水的能见度、穿透力跟南边比差很多。所以我们研究海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个问题。


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与南加里曼丹省之间的爪哇海图,获取时间为2016年9月23日10时14分


到现在为止,我们陆地上遥感用得比较成功,因为陆地上不用考虑海水的问题,就考虑大气的问题。另外,陆地背景本身变化也不大,山不可能明天就移走了,喜马拉雅山的高度在变,这是指在很长时间跨度上,不可能一下子就长高了。所以,陆地上目标是比较稳定的,长时间不变,在整个几万年的历史是变的,但是人类现在寿命也就一百来岁,这个期间变化比较少。所以我现在提出来,遥感未来应该更多地关注海。照样是这些可见光、红外、微波遥感,研究海的表面没有问题,但是海水底下成问题。船出去有时候搁浅,它就是没有看到海底,更不用看到说潜艇,它都是潜在几十米、上百米,甚至一千米底下,对这个我们遥感现在好像能力还不够。所以我这些年一直在提倡,我们要重视海,特别是海底要重视,另外海和陆地的变化、海和大气之间的关系要重视。海陆、海气这个关系得搞清楚。比如说海上温度异常,比如厄尔尼诺现象。所谓的厄尔尼诺就是在赤道的温度异常,温度比平常高。后来人们发现不仅仅是正异常,还有负异常,就是拉尼娜现象。这些异常对我们都有很大的影响。可见光看不到,红外和微波就能够测量温度变化,所以对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测量,红外和微波用得比较多。


大连与烟台之间的黄海海域,多艘不同大小船只的尾迹清晰可见,图像大小约80km×42km,图像中心经纬度为东经121.3,北纬38.49,数据获取时间为2017年4月10日21时17分



图为较大的船只尾迹


但问题是现在海底怎么办?我们正在研究,原来想用可见光看,用一般摄影的方法,这到南海效果比较好,能够看到十几米以下,但是到北部湾就不行,所以需要三个手段同时用,都是希望用摄影看得直观些。此外成不了像的,就看它变化的指标。比如说关于海洋高度的变化,我们现在在卫星上能够测出海洋高度变化了3厘米,这就是我们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做的。这3厘米是以地球作为基准来测量,它不成像。我带着学生15年以前开始研究这个,这次由以张运华教授为首的团队研发的 “天宫二号”的三维成像微波高度计有了新的结果,能够在宽域幅中更高地分辨出目标。本来什么都看不见的,我们现在让它能看得见了。比如说在海上,整个船的轨迹看得非常清楚。比较大的船后面总是有一个V型的尾巴,可以看得非常清楚。这就为我们出海以后的舰船提供了一个指导。分辨率再高一点的话,用可见光照相就能够照到比较大的船的本身。


作者简介


姜景山,1936年出生于吉林,朝鲜族,微波遥感及航天应用工程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62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乌里亚诺夫电工学院,1981年至1983年在美国从事微波遥感研究。曾参与中国首颗卫星的研制及以后多颗应用卫星探测系统研制工作。在中国卫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三大里程碑意义的工作中都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是我国航天遥感技术的倡导者之一,微波遥感技术的主要开创者。






编辑:何博(杂志)/ 周星宜(新媒体)

本文部分内容首发于《中国摄影》2017年10期

如需转载请至公众号留言邀约


精彩文章回顾



点击图片进入杂志购买页面

做 有 品 格 的 摄 影 杂 志微信号:cphoto1957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