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摄影书的新黄金时代来了吗?

中国摄影 中国摄影杂志 2019-04-02

点击上方蓝字一键轻松关注


  出品


摄影读书会

带你走进“摄影出版”的世界


从法国摄影出版看欧洲摄影书市场


文 | 石真

作者为影像艺术家、出版人,现居法国巴黎

编选自《中国摄影》2018年3期


纵观法国摄影出版及市场,以2017年为例,与巴黎摄影博览会(Paris Photo)同期,除大皇宫主展馆之外,还有巴黎美院Off Print独立出版书展、塞纳河岸的Polycopies摄影书展、索桦艺廊(Hotel de Sauroy)的中古书与珍版摄影书展,拉丁区由L' Artiere出版社主办的短期独立出版物书店等大大小小多个以摄影书为主题的展览和市集。藏家们辗转于各处,如同猎取藏品一般购入摄影书籍,一些评论家们也在高呼摄影书的新黄金时代到了。但这种表象繁荣的背后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尽管摄影书的生产数量呈现出井喷式上涨,但购买人群没有发生太多转变,依旧是小众,并且未来的发展也是朝着这个方向。然而庞大的团队支出,数字出版冲击下印刷业的愈发低迷,以及书店生存现状的岌岌可危,使得传统出版系统似乎开始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小型独立出版社开始在行业中崭露头角,比如摘得法国出版行业最高奖项纳达尔奖的法国出版社Chose Commune,由摄影师转型出版人的萨维尔·巴拉尔和RVB,德国出版人Spector,瑞士出版人帕特里克·弗莱(Patrick Frey),意大利的Skinnerboox,英国的Akina,西班牙的Chaco等等;加之以美国的新纪录团体(New documents)和俄罗斯的独立自出版团体(Russian Independent Selfpublished)为代表的自出版力量愈发活跃,欧洲摄影书市场开始逐渐出现传统出版、独立出版和自出版三分天下的局面。


《抗体》与萨维尔·巴拉尔出版社


法国的摄影出版行业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进入到第一个蓬勃时期,随着摄影书概念的大范围普及,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和艺术家开始选择这种形式作为自己作品的呈现方式。这也催生了摄影书设计师(Photobook Designer)的出现,形成“摄影师-出版人/编辑-设计师”的三方合作关系,使得行业中的分工更为细化,设计师开始成为摄影书制作与摄影书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作为法国当前的重要出版社之一萨维尔·巴拉尔出版社(Edition Xavier Barral)在编辑制作安东尼·达加达《抗体》(Anticorps, Antoine d' Agata, 2013)一书时,设计师的介入就是个很好的示例。


《抗体》,安东尼·达加达 / 著,萨维尔·巴拉尔出版社,2013年


安东尼的作品长期以来都在探究毒品、性和战争,几乎所有照片都是近距离拍摄,像个不知情但渴望知晓真相的目击者。合作初期,出版人萨维尔·巴拉尔在编辑时依照阅读情 绪曲线搭建出书的序列段落,但与此同时安东尼还在一直不停地拍、不停地加入新素材到作品中,于是产生了问题:按照原本编排的结构,样稿中有的照片占满整页,而有的却在排版时出现白边。


滑动查看《抗体》内页


“这对《抗体》来说是很致命的,因为尺幅的改变会影响到照片被阅读时带给读者的感受,(他所拍的)这些人好像是从地里爬出来的,应当是充满力量感的。但留白的出现 恰恰打乱了这种节奏,让读者跳出情绪。”当巴拉尔谈及编辑过程时说道,“安东尼的作品让我想起芭蕾。我发觉安东尼和一位叫法布里 (Fabre) 的编舞者之间有很强的纽带。法布里有场演出叫做《戏剧疯狂的力量》(le Pouvoir des Folies Théâtrales),这出戏里在探索有关‘重复’的议题,最后,重复变得让人难以忍受。当做这本书的时候,我想到了他。”


滑动查看《抗体》内页


于是在二稿编辑过程中设计师进行了介入,根据巴拉尔的编辑思路重新调整了书里的序列和排版,推翻了出版人最初设定的20页视觉流程,通过影像的重复和组合塑造出书的 节奏和律动。最终《抗体》500多页的成书像电影和音乐一样,节奏急缓交错,一举摘得阿尔勒摄影节作者书奖。


摄影书作为作品的一种阐释,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尽可能地还原与呈现作品本身作为影像被阅读时的感受。而出版人,作为作品的摆渡人,需要通过摄影书的编辑和制作转述摄影师的故事,在这个“摆渡”的过程里,设计师的介入承担了渡人过河时一叶扁舟的重要角色。


摄影口袋书“小黑书”系列,《罗伯特·弗兰克》(1983年)与《沃克·埃文斯》(1990年),法国国立摄影中心


《摄影手册》系列,第11/12期(1983年)与第26期(1992年),逆光出版社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德派尔的“摄影口袋书”系列和逆光出版社发起的人文主义摄影运动以来,“摄影书”的含义一直在不断变化,也许与市场对摄影书的关注点不无关系。在摄影出版行业的第一个蓬勃时期中,大众关注的是摄影书中照片的复刻水准,摄影书对于当时大部分人来说更像是种借以观看摄影作品的媒介,是“展览画册”式的替代品。对于一本摄影书而言,“摄影”是放在首位的,然而今天,更多的摄影书像《抗体》一样在讲“故事”,照片与照片之间是有所交流的,也是不断发生关联的。于是当我们今天再谈及摄影书的关注点,我们更多地开始关注书的整体叙事模式、版式(layout)以及设计等等,摄影书中的照片也逐渐脱离了摄影本位,更多地被作为一个序列(series)整体考量。


L' Artiere与Le Boudoir 2.0


在既繁荣又复杂的市场背景下,我,一个年轻艺术家,通过很偶然的机会进入到法国独立出版行业工作,并且与L' Artiere出版社开始了长达三年的合作。L' Artiere出版社由双胞胎兄弟吉安路卡·甘贝里尼和詹马尔科·甘贝里尼(Gianluca and Gianmarco Gamberini)创办于2013年,是一家年轻却又有着丰富经验的独立出版社。出版社母公司Grafiche Dell‘Artiere位于意大利北部博洛尼亚,作为家族世代传承的印刷厂,自父辈接管的40多年来揽得无数出版和印刷行业的重要奖项。


《中间路径》(Path In Between),木村肇(Hajime Kimura)/著,L’Artiere出版,2016年


L' Artiere的出版物大部分以摄影书收藏系列(L' Artiere collection)的形式出现,与劳拉·塞拉尼(Laura Serani)、拉里·芬克(Larry Fink)、後藤由美(Yumi Goto)、米歇尔·普瓦韦尔(Michel Poivert)等全球多位关注于摄影书领域的策展人合作,每年由策展人提名艺术家,出版社再根据作品和艺术家进行双向选择。在L' Artiere的出版模式里,策展人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长期以来出版人作为作品摆渡者的角色,将过去“作者-出版人”的二元关系细化至“作者-策展人-编辑-出版社” 的商业模式。在这个模式链中每个角色各司其职,作者专注于自身创作,策展人根据各自阶段性的探索方向对作品进行二次加工,与编辑共同完成最终选题的序列架构,而此时退居幕后的出版人则更多将精力付诸于市场的开发与发行,并以其出版技术层面的长期经验把控制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星尘》(Stardust),艾米·弗雷德(Amy Friend),L' Artiere出版,2017年


创始人吉安路卡对L' Artiere出版物的定位是 “让摄影书在翻阅、欣赏和收藏的过程中像手工奢侈品一样经得住时间考验”。的确,L' Artiere Collection并不属于用花哨设计迎合潮流的一类,固定的尺幅和经典的拼色硬脊精装,安安静静地躺在市场里反倒成了它的标志。


Le Boudoir 2.0的不定期聚会


与L' Artiere不同,旅居法国的意大利艺术家、Le Boudoir 2.0创始人安娜卡琳·昆图(Annakarin Quinto)则选择通过介入和创造新的传播网络来寻求当前的市场转化方式。Le Boudoir 2.0作为安娜卡琳·昆图个人艺术探索的延伸,以法国“文学沙龙”命名,集合了艺术家、摄影师、电影导演、记者、哲学学者、出版人、书商、画廊、策展人等艺术相关行业的不同角色,以不定期研究工作实验室(research lab)的形式邀请新媒介参与者围绕某一选题进行聚会,并组织非传统性的圆桌讨论、展览以及放映、出版等。


“摄影书的市场现在正处在一个沸腾阶段,但也到了一个该重新审视其市场模式的成熟阶段。当前(摄影书市场)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艺术家和摄影师的创作激情上,而大量作者却很遗憾地无法以此为生。”当安娜卡琳谈起近年卡塞尔样书奖时提及,“然而书的产量仍然在持续快速增长。说到底,通过集会和研讨我们期待所有参与者都能正视这些问题,或者说得再远一点,希望能够找到与之切实可行的应对方式。”


随着摄影书和艺术家书界线的日渐模糊,背后推动其生产和变革的却是同一个群体,这 也导致了“摄影书”应当“是给艺术家的书” 的现象。在某种意义上这似乎是成立的,但摄 影书传播性的本质使它同时也具有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可能性。如果Le Boudoir 2.0今天所探讨的艺术下行成为可能,那么很多摄影作品和摄影书所关注的议题,在对摄影和艺术群体本身引发讨论的同时,理应也能够激起更大范围受众的思考。


《当代摄影地图》,安娜卡琳·昆图/概念,Le Boudoir 2.0,2016年


以市场转化问题为考量,安娜卡琳在 “特别出版计划”中展开了第一个案例尝试。“当代摄影地图”(La Cartographie de la photographie contemporaine)以“便携式展览” (take away exhibition)的概念呈现于纸本折页上,给予了大众对当代摄影一个平易便捷的入口,以获取更大的传播量。关于这个正在进行中的项目,她说:“现在是需要更多创造性的时候,不仅仅是在书本身的创造性上,同样也在发行和传播摄影书的方式和渠道上。”


发行渠道终端的代表:Cosmos书展


作为发行渠道的终端,与独立出版和自出版息息相关一是独立书店,二是摄影书市集(Photobook Market/Photobook Fair)。其中,后者在“出版社-读者” 的直接关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媒介角色。


阿尔勒摄影节Off Print特别单元,2017年 石真 摄


阿尔勒摄影节在1990年代初期就诞生了第一个摄影书市集。由荷兰裔珍版书经纪人德 克·巴克(Dirk Bakker)发起,随后德国书商马库斯·沙登(Markus Schaden)加入进来,马库斯是1990年代当代摄影书最重要的几个书商之一,阿尔勒摄影节Cosmos书展创始人塞巴斯蒂安·侯(Sebastian Hau)当时作为马库斯的助手来到阿尔勒,“但那时候阿尔勒摄影节并没有给予这个摄影书市集太多的关注,甚至可能主办方对这股新生势力有所担忧,担心摄影书对作品的传播会与摄影节的策略有所冲突,所以德克最初的尝试在当时并不算成功。” 塞巴斯蒂安解释道。


直到2009年,塞巴斯蒂安与艺术家好友奥利维耶·卡拉特(Olivier Cablat)在阿尔勒摄影节期间一碰即和,决定一起做一个可以接纳新摄影呈现方式的实验性空间。当时正值一批新的独立出版社如雨后春笋般先是在欧洲出现,紧接着遍及全球,于是有了Cosmos书展(最初叫Supermarkt)。


阿尔勒Cosmos书展,2017年 图片由Cosmos书展提供


Cosmos书展早期的规模很小,第一届只有10位来自欧洲的摄影师和5位出版人。2014年阿尔勒摄影节新总监萨姆·斯道兹(Sam Stourdzé)继任,对数字时代甚至是后数字时代中多元化的摄影呈现方式产生极大兴趣,于是同是摄影书爱好者的萨姆·斯道兹向Cosmos书展发出邀请,促使其并入阿尔勒摄影节官方项目,此时,短短的五年间参与Cosmos书展的出版人已经稳定在了70-90位。迁入新场馆之后,Cosmos书展现在由10个不同的室内展览空间和1个巨大的室外帐篷组成,与其说是摄影书市集倒不如说更像是个由世界各地出版人组织的巨型书店。


“在平衡摄影书市场和实验性平台的关系同时,Cosmos书展也在社交平台上做了很多参与性项目,比如近几年关注当代摄影的PDF Award”,关于摄影书市场的展望,塞巴斯蒂安与安娜卡琳的看法不约而同,“我们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改变和尝试让我们接触到了全球各地的优秀摄影作品,下一步也许是该探讨如何分解掉出版社、策展人、艺术家形成的小圈子和大众之间的屏障。”





图书榜评选结果已揭晓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编辑:钟华连(杂志)/ 周星宜(新媒体)

关于本文的更多内容请阅读《中国摄影》2018年3期

如需转载请至公众号留言邀约


精彩文章回顾



点击图片进入杂志购买页面

做 有 品 格 的 摄 影 杂 志微信号:cphoto1957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