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依止多位导师是否有取舍的过失?【普巴扎西仁波切】

来源于网络 般若路 2021-04-16

本文转载自网络,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

若有不当或侵权,请告知删除。

弟子:上师,在很多祖师大德的传记中有记载,很多上师都依止过很多上师求学。现在,我自己感觉,哪位上师是自己的根本上师?我不好(判断),感觉其中好多上师都是对自己有法恩的那种上师,都很有信心,但是这怎么去判断呢?取舍上会不会有过失啊?不太了解这方面。

 

上师:历代传承祖师依止很多导师,是由于具有信心的缘故。平常我们说依止导师要具备两个条件:具德和具缘。当所有导师都具备有这两个条件的时候,无论依止多少导师都多多益善,阿底峡尊者依止过一百五十三尊上师。这充分地告诫了我们,在信心具有的前提之下依止很多导师,一点都不是什么坏事,都是好事。

 

但是,如今这个时代众多导师们都在宣讲,依止导师不要过于太多,原因是什么呢?由于我们业际烦恼以及分别心太重的缘故。今天可能是由于感性太好太强的缘故,觉得一切都好。但是,由于我们业际烦恼沉重的缘故,时间会让我们陷入“所有的一切不好”的状态,就是“所有不好”的现象发生了。世间不是也有“日久见人心”的说法吗?


依止导师过程当中也同样一个道理,今天所谓的感性不一定会长期具有。当与导师结上缘以后,再看出很多导师的毛病,并且对导师心生诽谤等等,这是堕入“金刚地狱”的唯一因!为了避免产生这个过失,导师们初次在宣讲过程当中,就让我们先去寻找一个和自己有缘、能生信心的这么一位导师,免得后面又开始起很多分别心。

我们先举个例子:你身边喝茶的杯只有一个,无论好与坏,你永远不会对它说好与坏;要是身边有几个杯子的时候,即便今天都是你喜欢的杯子,但是过两天你决定开始去分别,这个杯子好、那个杯子不好,这就是我们的本性。现前,我们不能把世间所有的习气都运用到佛法当中,那这个罪过太大了。


“金刚地狱”的概念是什么呢?你一辈子都在杀生,那决定会堕入地狱,但绝不会堕入“金刚地狱”,只要没有受戒就不会堕入“金刚地狱”。但一个密宗的弟子,尤其是《十四条根本誓言》的第一条就是诽谤金刚上师。若要是对金刚上师心生诽谤,他未来的归宿就是“金刚地狱”,这个痛苦可大得不得了。就是为了避免产生这个过失。

 

是的,历代传承祖师依止了很多导师,但是他的信心很坚定啊!即便依止了一千个导师,也如同依止一个导师一般,永远不会产生一丝毫之分别心。但是我们能不能做到呢?这得问我们自己。若做不到的话,还是量力而行最好。


虽然平常导师们如是宣讲,但依止导师的数目也不是特定的。特定现前这个时代的弟子们都应该依止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多少多少个导师,当然不是。虽然在讲的过程当中讲解“依止导师越少越好”,但也不是特定的


对某些弟子来说,他的信心很坚定,依止多位导师一点都没有过失。若要是业障烦恼沉重的人就不一定了。即便是世间人,在某一时刻做好,我相信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包括世间人在内,在一瞬间当中,每个人都会做得非常好,特定的。最可怕的是坚持,时间长了,前面这一点也不一定还能长期具有,这就是我们最大不足的地方。


依止导师也同样一个道理。一瞬间的信心,我相信每个人都能生起来。就像我们在座的所有弟子,很多人一辈子依止过很多导师。虽然我们不能说“你对某一位导师生起过很大的诽谤”,但内心当中,多多少少的一些疑惑可能后期产生过吧!这就是(导师)多的原因造成的。

 

弟子:确实会有分别心……

 

上师:决定会有。(H0312)(本段文字内容对应录音时段为0秒~4分52秒)


对导师教言有疑惑是最重的罪业(文字内容对应录音时段为4分56秒~6分47秒)


上师:有疑惑要尽量避免。莲花生大师曾经说过“无有疑惑,心想事成,坚定之信心能得到圆满之加持。”所以,真不能对十方三世诸佛菩萨所讲解的一系列生疑,这上面不要掺杂很多疑惑。

 

有一次喇嘛仁波切说,他的另一位导师色拉阳智对他说,“你和昌根阿瑞已成为一如了。”就给他授记,作了这样的授记。

 

上师说他当时带着极大的疑惑,心想,是说“法界当中一切都是一如的”?还是说:“我现前和导师已成为一如了”?心里带着一个疑惑,回到了他的上师昌根阿瑞身边。喇嘛仁波切对上师昌根阿瑞说,“我这次去见了色拉阳智上师,色拉阳智上师说,我和你已经成为一如了,可能也是指法界当中吧!”

 

他的导师昌根阿瑞说,“法界当中一切万物不成一如者,还需要特别说吗?你和导师在法界当中一如,还需要特别告诉你吗?一切都是一如的!


现前你所生的这个疑惑,是你所有罪业当中最重的罪业!对导师的教言心生疑惑、产生疑心,是你罪业当中最重的罪业!”


上师(阿秋法王)说,“哦,从那时候开始,知道了应该怎么去行持。”H0218

感谢您的分享和转载,因为您的爱心点亮了更多人的希望!!

近期相关推文:

导师和弟子同时做相同的事为同行摄【普巴扎西仁波切】

书本上见解为诠释只能参考【普巴扎西仁波切】

临终唯一能令自己快乐的就是生前所修的法【普巴扎西仁波切】

我们修学佛法不能以自己的感觉作为修行的标准【普巴扎西仁波切 】

实修时不要窜来窜去【普巴扎西仁波切】

因果与缘起有何异同?缘起性空中含摄因果的同时又超越因果【普巴扎西仁波切】

依止导师过程中勿随感性漂动‖需时时调整心态圆满信心【普巴扎西仁波切】

善梦恶梦均为虚幻宜断除执著【普巴扎西仁波切】

立誓之功德【普巴扎西活佛】

修学顿超必须背舍九法【普巴扎西仁波切】

密法保密才能保持传承的加持力【普巴扎西仁波切】

值遇密法,当精进修行!【普巴扎西仁波切】


转发分享 功德无量

  拥有正知正念,请关注“般若路”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本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