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观待导师是某祖师的化身?【普巴扎西仁波切】

来源于网络 般若路 2021-04-16

本文转载自网络,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

若有不当或侵权,请告知删除。

居士甲:(上师前世肯定和禅宗有渊源)上师(上师在笑),所以说,才有那么多汉族弟子亲近您。

 

上师:哈哈哈…。但这是个人的一种信心。有时候真是这样,佛教徒在解读某一件事的时候,都往好的方向去解读,就是对某件事情的解读是正面的.作为一个弟子,我想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们说成办解脱凭借个人的信心.往昔藏传佛教有个叫密勒日巴的,你们听说过吗?

 

居士甲:听说过。

 

上师:密勒日巴到晚年的时候,很多弟子都问他:“像你这样的高僧大德决定是金刚持的化身,要不谁又能做到像你这样的行为呢!?比如在依止玛尔巴尊者以后,在修行的整个过程当中,就完全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事,那你决定是一个化身!”

 

当时,密勒日巴说:“站在你们弟子的根机当中,站在你们的立场之上,这么去想是对的。毕竟怎么说,我多多少少都是你们的师父,所以你们应该有“和金刚持无二”的信心,才能得到圆满的加持!但是,要从我自己客观的角度、从我的角度来说,我不是什么化身;我要真是化身的话,还用经历那么多苦行吗?”所以,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讲解。

上师:可能还是以前(和汉族)有缘吧!在高原地方,无垢光尊者有一位弟子叫智悲光尊者,也是我们这个传承的一位祖师,尤其是智悲光尊者在众多经典当中,都讲了很多很多关于“和尚宗见解不了义"的一些教言,在高原地方很多人认为“和尚宗”就是汉地的禅宗。都有这样的一些片面思想,有这么一个不圆满的解读,都认为禅宗不了义。但是,后期像法王如意宝和喇嘛仁波切这样的高僧大德都作了很详细的解释,禅宗的见解是了义的。


起因是这样的,当时智悲光尊者时代,有一个禅宗的弟子叫摩诃衍,那时候摩诃衍在汉地修了很长时间的禅宗。后面想把禅宗弘扬到雪域高地,当时他到雪域高地的时候,遇见的第一位师父叫莲花戒,他就说:“我要把禅宗弘扬到高原地方”。


那时候高原地方佛教也算不错,莲花戒告诉他:“今天咱们两个做个辩论,你要是真能辩过我的话,就说明你的见解很了不起,我可以陪同着你一起弘扬你这个教法。”那时候,禅宗还没有在高原地方传播,“但你要是辩论不过我的话,你从哪里过来就滚到哪里去。”当时莲花戒和摩诃衍就开始辩论,但他们辩论可不是凭借言语去辩论,都是做表示传承。

 

比如,莲花戒在这边拿着衣服抖了两下,那边摩诃衍又拿着棍子在天空中甩了两下……,凭借这样的表示来回答问题。当时也有很多高僧大德都说,虽然摩诃衍不是一个证悟者,虽然他的见解没有达到了义,但也是很有智慧的人,要不,他没法与莲花戒用表示来回答。就这么样,后面辩论的结果是“摩诃衍没有辩过莲花戒”,所以莲花戒就告诉摩诃衍,“你从哪里来,就回到哪里去”,那时候摩诃衍就回到汉地啦。当时,禅宗就没有在高原地方宣讲成。

后来智悲光尊者在很多教言中就立了一个“和尚宗”,就是说,“当时摩诃衍的见解是这样的,因此这个见解是不了义的”。后期,很多高原地方的和尚们都把汉地禅宗认为是和尚宗,所以对禅宗的评价并不是很高,包括我们第一次接触这样法的时候,都认为禅宗可能不是“了义”的见解。


但后面法王如意宝和喇嘛仁波切都做了很详细的解释,禅宗的见解是了义的。当时,摩诃衍的见解只代表他本人,不代表禅宗,禅宗是了义的见解


甚至在汉地也有这样的说法,摩诃衍回到汉地后还经历了长时间的苦行,最终才明心见性,后面才开始摄受弟子。这也充分的说明了当时摩诃衍的见解是不了义的,当时他也并没有完全见性。就是说当时有这样的一些显现。

我刚刚所说的,为什么说我可能和禅有一些缘呢?从那时候开始,我也阅读了很多"关于禅宗方面"的一些教言,像达摩祖师往昔的一些教言,以及惠能大师的一些教言,《六祖坛经》那是看得最多的一部教言。平常我对这些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我想,如今在高原地方也有很多人跟汉族人打交道,我相信他们可能也会阅读一些汉传佛教的书吧。但其中对“汉地实修”方面最感兴趣的应该算是我,这方面我还是读过不少。

 

我们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是吗?就是说:“前世结了什么样的善缘,今生就会呈现什么样的结果。”包括我们说一点点话,两个人面对面,就是与一个陌生人见上一面也是宿世的一个因缘。

 

那要是这样的话,现前我就在讲一些禅宗的公案,也在讲解禅宗的一些见地,这就充分地说明了“我前世和禅宗还是有一定的关系”吧!(上师笑)(Y1103)



感谢您的分享和转载,因为您的爱心点亮了更多人的希望!!

近期相关推文:

导师和弟子同时做相同的事为同行摄【普巴扎西仁波切】

书本上见解为诠释只能参考【普巴扎西仁波切】

临终唯一能令自己快乐的就是生前所修的法【普巴扎西仁波切】

我们修学佛法不能以自己的感觉作为修行的标准【普巴扎西仁波切 】

实修时不要窜来窜去【普巴扎西仁波切】

因果与缘起有何异同?缘起性空中含摄因果的同时又超越因果【普巴扎西仁波切】

依止导师过程中勿随感性漂动‖需时时调整心态圆满信心【普巴扎西仁波切】

善梦恶梦均为虚幻宜断除执著【普巴扎西仁波切】

立誓之功德【普巴扎西活佛】

修学顿超必须背舍九法【普巴扎西仁波切】

密法保密才能保持传承的加持力【普巴扎西仁波切】

值遇密法,当精进修行!【普巴扎西仁波切】


转发分享 功德无量

  拥有正知正念,请关注“般若路”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本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