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此内容因言论自由合法查看
文章于 2017年3月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将来的事》:给过往的一封信 | 影评大赛精选

2017-03-07 新耳 深焦DeepFocus

首届深焦DeepFocus影评人大赛已经公布最终获奖名单,在350余篇投稿中,总共有27篇稿件晋级复选,这27篇稿件又经由专业评委打分遴选,排名前8的进入终选,一、二、三等奖也在此8人中应运而生。


应广大读者的要求,即日起,我们从27篇优秀稿件中精选若干篇,陆续在深焦DeepFocus平台上发表。


今日发表的影评为此次大赛三等奖获得者潘凤越的初选投稿。影评用书信体的形式写就,形式新颖。更为可贵的是,本文并没有拘泥于情感的抒发,而是用对话式的口吻,对影片中值得深入阐述的女性主题、音乐、角色形象进行了挖掘,让人眼前一亮。


曾经的过往


克洛伊:


不知你看过电影了没有。海因兹曾和我讨论过,说他不喜欢最后圣诞节时给他塑造成为一个孤独、无处诉苦的形象,因为实际上并不是的。现在他很快乐,而我也相信他所说的。即使一个人相信星辰灿烂,但是桌子上吃剩的食物总是要有人来清理;虽然这个人可以坚定良心的照耀,遇到美丽善良的女人,总还是会动心的。人不可能永远坦荡,除非他产生了更加狭隘的理想。


实际上,在我看完以后,最喜欢的还是在布列塔尼的片段。海水可以翻腾,但永远不必担心它会流到岸上。如今,我正在深深地体会着独自一个人的生活,不再刻意与其他人重叠,同时又不是那么地突出而又独特。除了某一位我还没有遇到的人之外,我并不了解还有谁将在内心拥有绝对的情感、绝对的单纯。由于这是一种理论的假设,且我确实没有见到过他,所以我不敢断言;可反过来说,我情愿自己一辈子都遇不到这个人。

 

   

这部电影的镜头十分优美,音乐亦十分动听,只要一想到这是一部描绘我的电影,真不知道应该去感谢身处的世界,还是感谢赋予了这个空间一点儿生气的我自己了。在电影里,我的哭戏大概呈现了不到十次,不过几乎都是眼眶泛红的程度,真正流下眼泪的次数却很少。对于岁至中年的女性来说,我认为这是极其合理的数字,鉴于我早就不是一名激进主义者了,在各种情况下,我也便失去了抵抗悲伤以及任何敏感情绪的能力。我不是不希望去对抗它们,关键则在于得到有力的精神把握之前,我的身体机能已经不可抑制地先行一步了。我确信我是个彻底的失败者,我的过往给予了我真相。   



在电影前半部分,首先是我的丈夫离我而去。对此,我唯一的解释是,对于我们来说,爱情更趋向于一种革命式的,成为了坚硬石头一般的东西。在这里,我想我可以引用马克思式的哲学方式来表达两个人的感情。当有一次在公交车内浏览街边外的风景时,捕捉到你父亲挽着陌生女人的画面是我最为轻松的时刻。是真的,我都破涕为笑了。我认识到他的幸福不是建立在我与他之上的,所以他不能再触碰我了。



中间部分,是我母亲的死亡。其实,我最不希望人们会关注到的就是我离婚之后没有透露给母亲这个事实的情节,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她最终孤零零地停止了心跳。我害怕她,但我又是无畏的;我深爱她,一种不受任何条件限制的眷恋,但是我又厌恶她,一种越过了限制之外的愤恨。她不会再打给我电话,我也不会再次于深夜里浑浑噩噩地担忧。



后半部分,我的外孙子登场了。海因兹在我之前抱到了孩子,他对此一直很骄傲。你会知道么?我年轻的时候一边教书,一边养育你们,以至于完全忽略了我本身的生活。哲学家是否谈论过感情,或许没有。他们的爱都藏在了真理中,从而你怎么也辩驳不了。你拥有了孩子后,通过我们的不幸预想着你自己可能会遭遇的厄运,这是种不明智的表现。你不必考虑得那么长远、悲观,你们是我的孩子,你会幸福的,如同我看到婴儿的你时背后的那一缕晨光。



你们看到我把猫送给了别人,很担心我,怕我是个不能承受孤独的人。不过法比安是我的学生,你们可以放心。如果不详细计算人生得失的话,他在韦科尔山区应该过着理想的生活。他不断争取精神的自由,过于激进,而我不想承认的原因在于我认为这是有价值的,像是没有成型的从前的自己。他懂得所有主义的呐喊,但是不一定懂得感情的流动。他急于变革的根本原因在于他没有在生活,还没有真正地实践过为生计奔波的理论。他最后一次的挣扎在于对我生活方式的指摘,不过我更能意识到结尾开车的那一幕便是他妥协的开始。



他说我不敢让行为超脱出思想轨迹的范畴,从而变为绝对超凡的人;他说我不该只是利用哲学作为保护身体的武器,让自己以正常人的形态隐藏在人群里。


当时我没有作声,仅仅以一场哭泣终结了抗争的冲动。现在的我想清楚了,这部电影阐述的不是年长与年轻人之间的抗争,而是一个人和自己所不能控制的人格之间的对立;它讲述的不是哲学与生活的不友好关系,而是生活与其不可达到的境界之间的矛盾。它虽然披着哲学的表面,事实上则通过一个鲜明有致的题材,用以展现思想的谋划与实践中意料之外的反差,从而揭示出每一个人对于本身的疑惑之处。所以,它可以不是在探讨哲学,更不是别的什么可供人学习的科目,但是生活的面貌是必不可少的根基。房子汽车、父母孩子、爱情友谊,它们都有可能改变每一个人的哲学观,并且甚至做到了在极力影响哲学的同时,不曾转变自己的结构。讲到这里,我回想起一个问题:人到底是否能够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 我恐怕是个消极的例子,不过我倒是很愿意遇到这么一个人。



亲爱的孩子,直至这一刻,我才明白导演为何给予这部影片如此的名称——《将来的事》。虽然讲述的是将来,刻画的却从来都是过往。电影中对于将来的呈现,比如学生们一直倡导的民主愿景,法比安所提出的尚未清晰的计划,我的前夫以及我的外孙子,都与我无关了。我的将来在于从长久的往昔中提炼自己,从懵懂的记忆中创作出一个高大的形象,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亦包括这一刻,我会赋予自己充分的灵魂。

 

爱你的:娜塔莉


感谢影评人大赛支持:视幻文化Parallax & 《环球银幕》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精选

圣丹斯开幕圣丹斯综述(1)圣丹斯综述(2)圣丹斯片单

烟火片单女性片单制片人圆桌

2016电影瞬间2016年度精选

2016电影图书盘点|2016蓝光盘点

2016日影十佳2016电影旬报十佳

2016肥内十佳2016九苍十佳

2017柏林前瞻2017《电影手册》期待

电影手册十佳解读(1)电影手册十佳解读(2)


欢迎为口碑榜投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