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焦青年影评大赛获奖名单,千呼万唤始出来!

2017-03-05 深焦 深焦DeepFocus

经过两月有余的鏖战,第一届深焦DeepFocus华语青年影评大赛终于落下帷幕,八位获奖者从350余篇投稿中脱颖而出。不论是展示了影评写作丰富可能性的作者,还是提供了影评鉴赏多面性的评委老师,都让所有参与者获益良多。

 

一定有不少读者好奇影评大赛的评奖流程,在此先向大家概述一番。


初选阶段,我们要求投稿者选择一部2016年制作的电影,写一篇2000字以内的影评,由深焦DeepFocus编辑部的五位评审(曹柳莺、麻赢心、何安琪、汪天艾、沈念)进行审查。每篇影评至少有两位评委审读,只有得到两个YES方可晋级。


复选阶段,我们邀请到了《环球银幕》杂志的两位编辑曹锎、吴泽源,与青年电影学者何谦(柴路得)担任特邀评委,为入围的27篇影评打分,得分最高的8篇进入终选。


终选阶段,我们让作者们围绕指定影片展开论述,不限文体、字数等。由毛尖、戴锦华、于帆三位知名学者讨论、决定最后的名次。

 

在上述评选过程中,我们发现几个年轻影评人的写作倾向。



其一,在影片的选择上涌现许多大热影片,主要为《七月与安生》、《罗曼蒂克消亡史》、《血战钢锯岭》、《萨利机长》等。

 

从现实角度出发,大家一窝蜂地选择同一题材书写,容易给读者造成疲惫感与厌倦感。不仅仅是影评大赛,哪怕是平时,如果我们过于频繁地看到某部影片相关的影评与报道,想必也会多少产生抵触情绪吧?并且,影评人的责任之一是引导观众观影,因此不能只是追逐热点,更要有为大家介绍冷门佳片的精神,但这份觉悟在本次影评大赛中是有所欠缺的。

 

从专业角度出发,对一名影评人而言,阅片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选择热门电影书写影评并投稿参赛,则有暴露看片驳杂度有限之嫌。在影评大赛这样一个淘汰性的比赛,如何第一时间展现自己的品味与实力是至关重要的。这要求作者须在短短2000字内抓人眼球,但又不是哗众取宠,而是能真正地言之有物、留有回味。对于一名合格的新媒体时代作者而言,上述要求可说是必要条件。



其二,大多热门电影皆为浅显易懂的商业剧情电影,其文本的深度与广度不足,可书性也偏低。这也引发了另一个常见现象:大部分投稿影评都围绕剧情与主题展开。

 

并不是说这类影评不可取,无疑这也是影评写作的一种角度与方式,但是分析与复述是有本质区别的。鲜有能够真正做到拆解剧作结构与人物刻画的作者,大多只是复述一遍剧情、并三言两语概括主题,甚至只是抒发自己的感想而已,这是远远不够的。

 

电影的元素并非只有剧情与主题。构图、色彩、灯光、调度、剪辑等都是不容忽视的部分。一部真正的好电影,其功能可能并不停留在叙述一个故事,或表达一个主题,而是更多地探索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可能性。选择这类影片评论的作者,大多关注的也是电影手法的运用与革新。而此次影评大赛,我们苦苦寻求的,正是能够为观众提供一种看电影、评电影新方式的作者。



成功突破初选,进入复选阶段的27篇影评,都具备能够在任何一个国内电影类公众号发表的高水准,此刻比拼的便是可读性。 是否有扎实的电影理论功底,是否有新颖的洞见,是否有打破常规、让人过目难忘之处等,都是评委考量的标准。一篇面面俱到的影评可能落选,而一篇略有瑕疵却石破天惊的影评则可能成功突围而出。这也使我们切实体会到,影评不是电影的附属物,更不是千篇一律的八股文,其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与学问,需要不断的突破与思索。

 

终选则更让人难以取舍,左右为难。三位评委老师经过充分的讨论与权衡后,最终为旗鼓相当的作者们给出了座次排名。当然,我们的选题也略微“刁钻”。考虑到初选是自由选题,投稿者几乎清一色选择了剧情片,因此特意将纪录片《摄影机背后的人》(Cameraperson, 2016)作为复赛的命题作文题。我们要求选手观影后,在极短的时间内撰写并提交影评。


导演基尔斯滕・约翰逊以纪录片的形式探讨了纪录片的本质,且其女性身份也为文本增添了厚度。评委们不仅考验入围作者观点的新颖度、全面度与深刻度,更是对行文的规范性、逻辑性与构造力,甚至是对文采提出了苛刻的要求。能够驾驭这一题目,并最终夺奖的作者们都值得我们敬以最热烈的掌声。

 

经过评审,以下为获奖首届深焦DeepFocus青年影评大赛的最终获奖名单:


一等奖:曹申堃

二等奖:刘鹏波、马曼容、魏豫豪

三等奖:金辞非、吴齐雯、马鹏程、潘凤越

 

特别恭喜一等奖获奖者曹申堃,他将以《环球银幕》杂志特约记者的身份,于今年5月前往法国戛纳,参与第70届戛纳电影节的现场报道。全部行程费用由本次大赛的赞助商视幻文化PARALLAX提供。


这场影评大赛的初衷并非比拼高低,而是重在以文会友,让所有参与者都能有所思考,共同探索电影批评的新未来。


今天我们将首先刊登深焦影评人大赛第一名获得者曹申堃的的复选参赛文章,三位复选评委认为该文“文笔流畅松弛”,并且敏锐地触及影片最核心的议题,即“有关纪录片观察主题的反思”,影评亦涉及到女性视点问题,体现了作者的洞察力。


从本月开始,我们将陆续在深焦平台上发表影评人大赛的获奖稿件与优秀稿件,敬请期待。

 

最后,感谢从初选、复选、至终选各个阶段评委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感谢几百位作者的热情投稿,并再次恭喜获奖的作者们。来年,深焦DeepFocus华语青年影评大赛与你不见不散!



摄影机背后的人或我们如何大开眼界

Cameraperson or How We Open Our Eyes


文 | 曹申堃


终审评委点评:


戴锦华:曹申堃的文章再次展示了影评作为一种表意实践的意义。

 

毛尖:角度专业笔墨清新,抑扬之间显关怀,张驰结合有风格。

 

于帆:曹申堃的文章很“好读”,关注文本,又富于洞见。他像一位优秀的箭术选手,张弛有度,精准地命中了《摄影机背后的人》这部影片向我们呈现出的最重要的几个面向。一篇好的影评应是如此。


在25年的职业生涯中,美国摄影师基尔斯滕·约翰逊(Kirsten Johnson)先后承担了十余部纪录片的摄影工作,其中不乏《华氏911》《第四公民》等近几年来备受各大电影节、学院奖青睐的知名作品。而这一次,她执起导筒,将这些影片中自己拍摄但却被遗弃的部分重新捡拾起来,制作了一部“垃圾电影”,并为其取名“摄影机背后的人”。这不免让人想起新浪潮女将阿涅斯·瓦尔达的纪录片作品《拾穗者》(Les glaneurs et la glaneuse, 2000)——至少在这两部影片中,二人共同的旨趣都是把别人丢弃、遗忘之物重新加以利用,并以此构建出新的文本和价值。


然而不得不说,《摄影机背后的人》并不是一部“好看”的电影,至少初看起来有些“云山雾罩”,让人不明就里。全片由几十个片段连缀、拼贴而成,其中涉及的内容包括波斯尼亚种族清洗、美国詹姆斯·博德(James Byrd)凶杀案、达尔富尔问题以及一系列不为人知的小事件,此外还有一些导演本人的家庭录像。这些片段全部源自基尔斯滕·约翰逊个人的经历,并没有一个完整连贯的故事可循;从形式上看,《摄影机背后的人》与纪录片《浮生一日》(Life in a Day, 2011)有些许相似之处,只不过前者发生在波斯尼亚、纽约、乌干达等几个较为固定的地点,时间跨度长达二十几年,后者则发生在世界上很多不为人知的角落里,时间跨度只有短短一天。


《浮生一日》海报


可以想见,在这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基尔斯滕·约翰逊首先需要面对的便是身份的转换。毕竟,之前被剪掉的那些片段自有被剪掉的道理,而作为导演的约翰逊则出于另一种确定的目的将它们拾回。诚然,正如片头一段文字所言,这些影像的组合作为“回忆录”而非典型的“纪录片”而存在,它们指向拍摄者本人的回忆,指向亲历和见证的意义;但另一方面,约翰逊在重拾这些碎片的过程中显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他们到底为什么要删去这些画面?如果是因为这些片段不应出现在纪录片中,那么它们到底又“错”在哪里?


事实上,《摄影机背后的人》似乎正是几十年“错误”的总集结,简而言之,就是一个“错题本”。我们发现,片中的片段虽然没有明确的关联可言,但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其中每个部分或多或少都显露着摄影师的痕迹。比如开头部分,镜头对准一片田野,一辆汽车奔驰而过。在短暂的阒寂之后,天空突然被一道闪电划破。就在这时,摄影机背后(即约翰逊本人)传出一声惊叹;紧接着是一声炸雷,而摄影机背后的人像是回应一般意外地打了两声喷嚏,画框也随之一阵抽搐;接着片名赫然出现。在这个颇具黑色幽默意味的总结式镜头中,观察式纪录片制作语境之下不应出现的摄影师以声音的方式出现了,前一次对眼前的事物进行了评判,后一次则直接造成了间离效果。而在其他片段中,约翰逊也是以声音表明了自己对场景的拣选、对人物的感情,凡此种种,都显而易见地搅动了影像制作者与被记录者/事件之间的关系。


至此,《摄影机背后的人》的野心也逐渐浮出水面:片头所称的 “回忆录”,不仅仅是一个“自然人”在获得大量人生经验后进行记录和倾诉的产物,更是“职业人”为这些片段组合得以逻辑自洽而提供的新框架,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相对个人化的体例当中,纪录的主体和客体才被允许同时存在,记录者和被记录者的价值均能得到肯定。当约翰逊意图以“回忆录”改造“纪录片”、让拍摄者系统地、有意识地成为影片的一部分时,这种形式就开始对其自身进行探讨,成为了“关于纪录片的纪录片”,从而进入了“元纪录片”(meta-documentary)范畴。


《摄影机背后的人》剧照


人们对纪录片客体与主体、客观与干涉之间的关系的探讨几乎从来没有停止过,因为真相从来就是“无底洞的‘底’”。从《北方的纳努克》开始,纪录片这一形式就已经开始背负“原罪”;吉加·维尔托夫提出的“电影眼”理论虽则力倡“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他自己拍摄的影片《持摄影机的人》却运用各种剪辑技巧诱导着观众的评判。而有趣的是,维尔托夫所谓“持摄影机的人”和约翰逊所谓“摄影机背后的人”其实是同一个人(即摄影师),前者在影片中的“自我暴露”又与后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实在让人遐思——倘若《持摄影机的人》以有声片进行拍摄,会不会就是《摄影机背后的人》的翻版?约翰逊是否有意致敬维尔托夫,大概只有她本人才知道,这里不作他想。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二者的元电影属性都为“纪录片”这一在当下趋于程式化的概念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讨论空间。


“为什么剪掉这些片段?”基尔斯滕·约翰逊先是这样问道。随着《摄影机背后的人》的出现,这个疑问句已经变成了反问句。“留着它们不行吗?”当然可以。不仅可以,这些被剪去的片段在“回忆录”的语境之下重新焕发了生机,通过同时调动观众的视觉和听觉构建出一个更为完整的现场,拓宽了纪录片的空间边界。在这个空间里,记录者和被记录者共同参与到事件“保鲜”的进程中,伦理被原生地植入,这就使得影片本身具有更强大的情感力量,强大到足以与后现代的碎片化呈现相抗衡。一个无法呼吸的小婴儿、一群围坐在一起观看纪录片的受害者、一张阿尔兹海默患者的脸(更别提这张脸属于导演的母亲)……没错,只要是个人,就会被这些影像所感召,哪怕你并不知道它们连在一起是什么意思。


《摄影机背后的人》剧照


这种情感力量放在女性视域之下或许更为直观。毕竟,无论是纪录片还是剧情片,无论是电影还是生活,“感性”都是女性的一大特质。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评论对《摄影机背后的人》入选“标准收藏”有所关注,却并未关注到同样入选且同为女性导演作品的影片《狗心》(Heart of a Dog, 2015)。两部影片都将叙事置于情绪之后,都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其内容又都具有自我指涉性,而去年辞世的比利时著名导演香特尔·阿克曼的纪录片遗作《无家电影》(No Home Movie, 2015)亦复如是。


正如本文在开头提到的《拾穗者》,女性纪录片一直以来都在以其私人化的视角和独特的内省力对男性主导的纪录片历史进行着某种修正甚至颠覆。这些作品的出现不断提醒世人,纪录片固然可以像《细细的蓝线》一样布满逻辑的线条,可以像《科伦拜校园事件》一样挖掘社会的死角,可以像《夜与雾》一样反思人类的暴行,可以像《人生七年》一样探寻生命的真谛。但这些,仍然不是全部。


首届深焦DeepFocus华语青年影评人大赛

评委与获奖选手简介



终选评委:


戴锦华:北京大学教授,资深电影人。



毛尖: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作家,著有《非常罪,非常美:毛尖电影笔记》《当世界向右的时候》《慢慢微笑》《没有你不行,有你也不行》《乱来》《这些年》《例外》《有一只老虎在浴室》《一直不松手》《永远和三秒半》《我们不懂电影》等。



于帆:电影学博士,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讲师,编剧。


复选评委:


曹锎:在电影杂志《环球银幕》工作多年,现任编辑部主任。


吴泽源:前影迷,现《环球银幕》编辑。

  

柴路得: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比较文学、电影与媒体系博士生,电影研究者和自由作者,专攻残酷影像。一路不务正业,做过流动记者、环球志工,写过非畅销书,对影像、植物、小孩、好玩的大人和各种禁地好奇心不死。


初选评委:


何安琪:90年生,上海人,曾于美国加州大学河畔分校学习电影史、艺术史,做过爵士乐演出策划。后进入马德里电影学院攻读声音制作专业,现为录音/音效剪辑师、制片人。

 

汪天艾:北京大学西语文学学士,伦敦国王学院比较文学硕士,目前在马德里读博。正业是西班牙语诗歌研究与翻译,电影是最大爱好和享受,现实之外还有天空的抚慰。

 

麻赢心:毕业于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法律系,曾于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学习电影理论、美学课程。2014年创立MYX FILM PRODUCTIONS。现于马德里从事导演、编剧、制片及电影策展工作。

 

曹柳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目前在法国里昂撰写有关中国喜剧电影的博士论文。影评写作者,深焦DeepFocus公众号联合创始人。

 

沈念:深焦DeepFocus作者。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毕业生。日本大学艺术学部艺术学研究科硕士。现于京都大学攻读电影学博士。


获奖作者:


曹申堃:人大政治学差等生,初级影迷,CC收藏者,金牛座。有一天听说“电影的发明使人生延长了三倍”,甚喜,确信发现了长寿秘诀,窃笑,秦始皇当年为啥不看电影。最爱小津安二郎的余味,塔可夫斯基的深情,达内兄弟的犀利,拉丝·冯·提尔圣洁的变态。四位真神伴我度过漫长的黑夜,给我无尽的感动和启迪。



刘鹏波:慢慢地赶。



魏豫豪:(请魏豫豪看到推送后和影评人大赛组委会联系)


马曼容:笔名Pony。台湾新生影评人,着有PONY WORLD脸书粉丝专页及部落格,热爱看电影,也热爱书写影评。期望用自己的见解分享更多好片,不只看电影,你更能想电影。常出没于各大影展,骨灰级喷钱影痴,文章散见于各大媒体平台。



金辞非:90年生,上海人。本科为建筑专业,14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十佳影评获得者及“市民影评人”,前《看电影午夜场》编辑。笔名(豆瓣名)伊拉栖木。持有中台协、棋协双项教练证。现担任台球与国际象棋的教练工作,亦为自由影评撰稿人,欢迎大家约稿。



吴齐雯:毕业于厦门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目前在爱丁堡大学攻读现代英语文学和电影研究双硕士。



马鹏程,1993年出生。感兴趣于艺术、社会、政治以及人类,愿望是用影像来影响别人和社会。目前在法国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攻读电影与视听研究硕士。



潘凤越:

当你看到这一段话时,我会说:很高兴认识你。即使我一向认为人与人的相逢并无意义,而真正的偶然总在错过的一瞬间才会产生。在我的想象里,人生是源远漫长的,它代表着镜头背后我们看不到的时空,以一副泛泛的姿态敞开胸怀迎接未来。倘若想压缩它的规模,揭示它的面貌,看电影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还记得第一次去电影院观看的电影是《星球大战2:克隆人的进攻》,在新街口电影院。当时的我12岁,突然意识到这个世界似乎不是我可以控制的,它具备头脑与手脚,能清楚且又精准地反击我,令我一时说不出话来。我从小在北京的胡同里面长大,每一天观察着走过的道路,都会发现它和昨天不一样了,但人生依然是这份人生。电影也依然是那部电影,是我不断思索的话题,是我每一次决定接受生活的勇气。有的人问我:为什么这么爱看电影,我总是想了又想,组织出几个复杂的术语刚要准备理论一番,却终究作罢不提。因为这不是一个仅凭举例就可以呈现给他人的答案,对它的感怀要求我们把热忱藏在心里。现在,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出来,我喜欢电影,我喜欢看完电影后,从影院大门口走出来时所遭遇的沥沥细雨,我更喜欢在等待电影放映前,人声的鼎沸被开始发声的音响湮没的情境。我喜欢电影,电影里面人与人的相逢是故事的开始也是结束,是现实的结局也是起点。我喜欢电影,它让我有机会作出表白:很高兴认识你。




— FIN —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精选



卡索维茨戴锦华米歇尔诺尔周浩

陈荣灿李翰祥贾木许张经纬

李康生小克莱伯门多萨佩德罗科斯塔

王家卫蔡明亮塔可夫斯基雎安奇

玛伦阿德基耶斯洛夫斯基金基德

鲍勃迪伦 | 细田守 | 梅峰 | 司徒慧焯 | 岩井俊二

玛伦阿德 | 赛人 | 法斯宾德 | 斯科塞斯 | 范霍文 

 库塔尔 | 珀斯特 | 李沧东 | 张曼玉 | 园子温

戈达尔 | 王小帅 | 张永祥 | 阿巴斯

朱贤哲 | 蔡明亮 | 万玛才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