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牌局》是艾伦·索金编剧生涯延续,还是导演生涯的开始?
文│路耶克
编│萬桑何
《茉莉牌局》(Molly’s Game)是Aaron Sorkin编而优则导的转型之作,改变自扑克公主Molly Bloom的发家史,于2017年年底在北美上映,Sorkin也凭借此片第三度杀入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的角逐中。
传记片的主人公塑造难度不亚于一场两个小时的独角戏。本片主人公Molly Bloom由Jessica Chastain饰演。从特工到科学家再到女政客,近年来劳模姐眼看成为了高智商女强人的代名词,尽管她早年间曾抱怨过在好莱坞永远都不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去年(2017)凭借《斯隆女士》(Miss Sloane)收割一票业内外口碑后,Chastain趁热打铁接下一连串传记片巩固人设,《茉莉牌局》算是其中格局最小的一部,表现得中规中矩也在意料之内,毕竟社会底层的遭遇各不相同,但中产阶级的苦恼都是千篇一律。
扮演强势女老板显然是Chastain的拿手好戏,与之前不同的是,由于题材限制,这一次她的许多戏份都在狭小的酒店房间内拍摄,缺少了都市中不同场景穿梭的大场面调度,主人公Molly的情绪转变都在小景别和特写镜头中被不断填充。
那么问题也出在这里:面对这种大量情绪镜头的堆积,影片中的戏剧冲突是否能够流畅负荷足够丰沛的情绪表达?
Sorkin在对白设计以及戏剧冲突方面的笔力自是无可挑剔,三个奥斯卡编剧提名在手足以证明一切,而文字与影像这两种不同的呈现力摆在眼前,这位编剧界翘楚对于影像的把握就没有文字那么游刃有余了。
在人物塑造方面,剧本给了Molly足够跌宕的人生境遇,而导演在事件呈现上选择使用三段平行蒙太奇:这的确是人物传记片常用的叙事技巧,增强了电影的观赏度,更切分出整齐的叙事节奏,但若无法处理完美,就非常不利于表现主人公的成长过程。
例如,影片中大篇幅叙述了Molly从女大学生成长为纽约扑克公主的过程,其中她遇到了三次困境并完美化解。而在冲突戏发生之前,观众已经领略过影片开篇,即Molly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依然成功说服高级律师为自己辩护时的破釜沉舟,对她的人格有了强烈的取向,因此当镜头再对准青年时期的她是如何化解难题的时候,相当于包袱破了一个小洞,没有了一下撑满人物初级印象的惊喜。
当然,这并不是发生在所有人物身上的遗憾,因为Molly是主角,她承担着蜕变的任务,当这个使命被抛开后,Sorkin对于其他人物的刻画还是带来了一些惊喜,比如Molly的父亲Larry Bloom(Kevin Costner饰)。
影片中Larry的戏份并不多,却足够树立起一个中产且精英教育出身的严父形象,特别是在影片中后段那场关于救赎的长椅对谈,当Larry说出“我知道你明白”(I knew you knew)的时候,他所有的高贵伪装都被撕开,只剩下一个视尊严为一切,却将最狼狈不堪的一面赤裸展现在女儿面前的父亲,一个卑微祈求爱和原谅的父亲。而Larry之所以被呈现得舒适又恰到好处,最大的原因就是导演没有在他身上着急,他的形象建构是递进的,是层层铺陈之后被擦拭干净的,是随着Molly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而被缓缓呈现的。
人物塑造是传记片的重中之重,因为影片的创作内容大多基于公开的真实事件,主人公更拥有群体认知基础,在创作中属于“戴着镣铐跳舞”的典型。近年来,好莱坞涌现了大量此类影片,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两部关于Steve Jobs的电影前后上映的情况。
笔下诞生无数经典的Sorkin也乘上了这一波东风,从电视剧界完美转型为好莱坞首屈一指的黄金编剧。或许是出身于纽约城富人区的关系,Sorkin经手的故事大多以美国精英阶层为背景,《茉莉牌局》也不例外,尽管这是他所创作的第一个以女性角色为中心的剧本,更是好莱坞鲜少涉足的领域。
有数据显示,近十年来随着好莱坞电影工业中越来越多女性力量的涌入,女性角色在电影中的戏份越来越吃重,而这份力量也对缄默了一个世纪之久的影像政治无意识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如此背景下,在一位这般出身的创作人自编自导的女性人物传记片中的许多细节尽管都拥有为剧情服务的功能,却依然表现出强烈的保守主义特征。
比如影片前半部分,当Molly从男上司Dean手中接过组织牌局的任务后,以旁白的口吻表示自己特意穿上了最贵的黑色性感紧身裙,却被老板在人群中以半秒的目光扫视后归类为“丑衣丑鞋”,只好用笑容掩饰尴尬。
除此之外,片中有许多凝视意味的镜头,包括劳模姐用各类省布料的裙装展示自己的曼妙身姿,以及片中所有出现的女性皆左右逢源于声色场所,为富豪名流提供奢侈服务。
男人评价女人是影像政治中最无声的规则,特别是影片中所展现的上流社会中。事实上,社会等级越高规则就越森严,一个出身并不富贵的中产女孩,渴求打破阶级差异,控制男性主导的社会权力,就需要疯狂的胆识和决心。很显然,Sorkin也意识到了性格中的这层张力,因此反复表达Molly并未与客户发生情缠的事实。然而“反复”就意味着“强调”,只有当事实变为无意识时,才能承认其的确不具备任何特殊性,因此在这点上,导演恪守着某些必然的游戏规则也无可厚非。
相较于很多蜚声国际的前辈,他的表达已经表达出了戏剧人对于这场影像政治革命的诚意——投拍女性人物传记本身就是一件难得的事,特别是在丑闻风波愈演愈烈的当下,好莱坞的确需要一些掷地有声的力量来掩盖名利场下的刺鼻腥臭。
小记
说回《茉莉牌局》这部片子。尽管缺少了与主人公并行的一点共鸣感,但纵观全片情节行文流畅,镜头规范考究,对白是自成一派的Sorkinize风,聚光灯下劳模姐在纸醉金迷的娱乐场运筹帷幄,演技发挥稳定,除了结尾处略显仓促的法庭戏外,一切都按照导演设想的那样按部就班,扎实而完整,已没有一般导演处女作的青涩感。
——但他可是Aaron Sorkin,一个写出“你念的只是波士顿大学*”对白的男人,我们怎么能因为处女作这种事就放松对他的鞭策呢?
*注:出自电影《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 David Fincher, 2010)
-FIN-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精选
欢迎为深焦口碑榜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