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革命时代,最后的ATG
ATG专题总复习:
密室中死亡标本:三岛由纪夫唯一电影日影
Deepfocus
从先锋到独立
八十年代ATG与青春电影
文 | holowave
编 | Pury
1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大岛渚的《青春残酷物语》是日本新浪潮的开端。
如果说让ATG在历史上留名的,是六、七十年代,以大岛渚和寺山修司等人为代表的先锋艺术电影,那么,在其后的所谓黯淡的时期里,ATG 事实上也是诞生了一批别样的珍珠。只不过,要发现八十年代ATG作品的光芒,需要的是一种不同的理解脉络与评价体系。因为导演与创作者们的来路与去向,在这一时期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作为ATG黄金期的六十年代,是政治抗争的话语甚嚣尘上的日子。全球反文化运动与日本的学生运动都达到了高峰期,反商业、反体制是文化界的通行标准(这一期待与准则一直或多或少地延续到今天),所谓的“地下”与“实验文化”也是先锋文化的策源地。
著名的日本新浪潮旗手大岛渚、吉田重喜、今村昌平、筱田正浩最初都在松竹工作。
因此,纵观ATG黄金期的导演,多如大岛渚、新藤兼人一般,从松竹、大映等大型制片厂脱退而来,或如若松孝二、寺山修司一般,从地下粉片与实验戏剧界跨界而来。他们的带有强烈反主流意识和艺术感的作品,在欧洲文艺片的评价体系中也得到了成功和认可。
而使情况发生变化的,则有几重原因:六十年代后政治斗争的偃旗息鼓;电视的流行让电影失去了主流娱乐的地位,难以为继,大制片厂体制崩溃,艺术片则尤为叫好不叫座;而新自由主义在全球的复苏,则带来了八十年代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消费主义与后现代思潮的流行:抗争不再有效,反文化蜕变成次文化,像市场上的商品一样,多元、灿烂,没有高下之分。
第42届卡罗维伐利国际电影节上的松竹新浪潮的广告牌。
电影无法再抵抗商业、市场,而不得不寻求与后者共生的方式。因此,“地下”与“先锋”的反对姿态逐渐消亡,新兴创作者所采取的要么是一种洁身自好的“独立”姿态,要么是谋求与市场水乳交融的一种泛商业的状态。
八十年代的ATG导演们,整体上也符合这一潮流。放眼望去,商业片与文艺片的二分结构已经消失,他们通过ATG,在浪漫情色片、独立电影、偶像电影、青春娱乐片之间来来去去——时代已经变化。
2
后革命电影的创作机会
二战时,统合日本国内小型电影公司成立的大日本映画制作株式会社(俗称“大映”)于1971年时濒临倒闭。
在后革命时代,一般观众已经难以承担艺术电影的巨大成本,甚至不愿为电影本身买单——因为他们已经在客厅里有了荧屏上的娱乐。大厂相继倒闭,剩下的大多只能靠出位的电影剑走偏锋,用色情、暴力、猎奇满足最基本的生理欲望。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七十年代与八十年代,分别出现了两种奇妙的电影创作机会,这就是日活的浪漫情色片与角川代表的偶像电影。
日活的浪漫情色片,在本质上是借用当时流行的地下色情片“粉红电影”的体裁,来为日活这个业已倒闭过一次的电影大厂续命的手段——制片厂里仍然有许多怀有电影抱负的电影工作者,也可以提供专业的设备和丰厚的资金,而观众们对色情片的要求又十分基本。因此,许多年轻的创作者都是通过这种“高质量的色情片”而迈出了电影梦的第一步。
园子温的《反色情》便是「粉红映画」诞生四十五周年,「日活」特别筹划的「Roman Porno Reboot」计划。
类似地,八十年代异军突起的角川电影,在利用大制作商业片满足日渐富裕的泡沫经济一代之外,还以专门展现女演员个人魅力的“偶像电影”而闻名。与前者相似的是,日活浪漫情色片是“只要有床戏,其余的都可以随导演的心意”,而偶像电影的本质是“只要把女主角拍得足够迷人,其余的都可以随导演的心意。”
两者都是一种在与商业和市场妥协的情况下,谋求个人创作自由的机遇之地。而向来致力于先锋电影的ATG,在此时期也开始扶持独立导演的个人作品,自然也与两者渐行渐近,共同成为了创作者崭露头角的三大平台。
3
独立、商业、ATG
长谷川和彦
1982年,长谷川和彦等九人成立独立导演联盟“导演公司(ディレクターズ・カンパニー)”,意图是以公司的组织方式进行共同的独立电影创作——从这里,八十年代“独立”与“商业”之间的相容程度已经可见一斑。他们中大多数都曾通过ATG发行过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作品,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的轨迹吧:
长谷川和彦曾在日活协助藤田敏八与神代辰巳,1976年通过ATG拍摄《青春之杀人者》,之后转向具有强烈个人特色的商业娱乐片。
石井聪互以独立朋克电影出身,1984年通过ATG发行《逆喷射家族》。
井筒和幸以独立粉红电影出身,1981年通过ATG拍摄《少年帝国》,从84年开始转战角川商业电影,至今从事商业电影拍摄。
池田敏春从日活出身,1984年通过ATG拍摄《人鱼传说》。
相米慎二曾在日活协助过长谷川和彦、曾根中生以及寺山修司等导演,八十年代初,通过角川捧红了偶像电影第一人药师丸博子,在1985年通过ATG发行了青春片经典《台风俱乐部》,同年又回到日活,拍摄了一部自己的浪漫情色片。
根岸吉太郎曾在日活协助过藤田敏八和曾根中生,在1981年通过ATG拍摄《远雷》之后,83年又到角川,拍摄了药师丸博子的偶像电影。
《家族的游戏》让森田芳光获得当年日本电影导演协会最佳新人奖等多个奖项。
而在此之外,还有独立导演出身的森田芳光,也于1983年通过ATG拍摄了经典的《家族游戏》,次年便到角川,拍摄了药师丸博子的偶像电影。
——可以看出,独立、日活、ATG、角川之间的来来往往是十分复杂、多向的,因为它们之间给予年轻导演以创作自由的性质也是十分相像的。而从作品本身来说,这些平台之间也相互带来了许多风格上的影响与联系。
4
情色、偶像、青春片
角川映画作为当时最新锐的电影力量,是推进“偶像电影”这一门类的主要旗手。
纵观这些作品之间最为相通的地方,莫过于它们多数都呈现出青春片的气质,这或许是这些意气昂扬的年轻独立导演自己心境的体现(如七十年代中期,长谷川和彦的《青春之杀人者》),但更可能是时代的需求所致。八十年代日本正迈入泡沫经济巅峰,从革命结束以来酝酿的消费主义终于开花结果,八十年代初音乐上的“偶像热”带动了青春偶像的风潮,自然也影响到了电影界。
角川映画作为当时最新锐的电影力量,是推进“偶像电影”这一门类的主要旗手,在启用人才上,也与ATG有着高度的重叠。就以药师丸博子主演的作品来说,角川春树分别为81年《被瞄准的学园》、82年《水手服与机关枪》、83年《侦探物语》、84年《我的夏日时光》找到了大林宣彦、相米慎二、根岸吉太郎、森田芳光担任导演。角川的电影会有更多商业的要求,但他们都先后在ATG发行了自己的个人作品,也多曾在日活协助浪漫情色片的拍摄——新锐导演们无碍地行走在商业与独立之间。
反过来,商业上的“偶像电影”也影响到了独立电影的制作。相米慎二在ATG的《台风俱乐部》一扫到七十年代为止日本青春片狂放或虚无的野蛮风格,而是捕捉了疯狂、细腻而迷茫的校园青春,可以说直接启发了九十年代后的青春片,其在题材选择上不无当时流行的青春校园故事的影响,同时两位女主角工藤夕贵、大西结花也都是偶像歌手出身,并在本片中展现出了极为出色的演技。
《台风俱乐部》在对偶像的使用上,
可以说十分个人化、十分大胆了。
同年,相米慎二以导演公司名义制作,通过日活发行的浪漫情色片《爱情旅馆》中,启用了新人摄影师筱田升,他在九十年代成为了岩井俊二所有作品的御用摄影师。可以说后世青春片那些唯美的画面,以及一种青春片的风格,都是从此时,情色片、偶像电影和独立电影的交汇处诞生的。
《爱情旅馆》片尾突然飘落的樱花与筱田升的摄影,可以说提前奠定了十年后“岩井俊二式”的美学风格。
同时,一直以狂野奔放的朋克电影闻名的石井聪互,也让偶像工藤夕贵在她的电影处女作《逆喷射家族》中,扮演了一个可爱但疯狂的少女角色,磨练了她的演技。一直到现在,日本的偶像电影大多还是保持着某种实验性、趣味性的。
而说到偶像电影与ATG,就不得不提到稍长一辈的大林宣彦。大林宣彦在60年代就已经开始制作独立电影,而且七十年代末就已经凭商业广告与强烈的视觉风格成名,可以说已经奠定了独立与商业的双重地位。而在八十年代初,他得到角川的赏识,为药师丸博子拍摄了第一部主演的角川偶像电影《被瞄准的学园》,之后又返回家乡尾道,拍摄既具有故事趣味(男女互换身体的青春爱情科幻故事),又具有唯美乡愁味道的《转校生》。
由于版权问题,角川对于大林的资金爱莫能助,而原本的投资方因为觉得故事设定有伤风化,决定临时撤资。在此危机时刻,是ATG的新社长佐佐木史郎决定出资帮助大林完成这部电影——而这部电影与女主演小林聪美的成功,更是让大林有机会与角川继续以尾道为背景的青春片拍摄。当时被角川挖掘,但却不太被看好的新人偶像原田知世,凭借大林宣彦的《穿越时空的少女》而一跃成为药师丸博子的后继者,位列“角川三人娘(编者注:“娘”一词在日语中有“女儿”与“姑娘/少女”的意思)”的第二位。这部电影也成为了角川历史上票房最高的偶像电影。而大林宣彦更是得以继续拍摄他的“尾道三部曲”,甚至“新尾道三部曲”。他也成为了唯一一名拍摄过角川所有偶像演员的导演。
大林宣彦“尾道三部曲”以ATG的支持开始,但凭借角川的《穿越时空的少女》才获得了现象级的成功。
从这些来往中,我们可以看到ATG在日活与角川这两大人才发掘机之间的重要地位,以及在这个年代,独立电影与商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独立电影已经无法凭借自己经营下去了,而不得不依靠与角川这样具有浓重商业性的公司的合作。因此,ATG虽然资助了一批具有浓重个人风格的独立电影作品,但这些导演们最终的成功,则几乎必然要借助商业的力量了。向来以艺术性和先锋性为根基的ATG,终于还是会慢慢消隐在时代中。
-FIN-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精选
欢迎为深焦口碑榜投票